希望大家能夠認識一個事情

所謂後爸後媽,大部分都是道德綁架

——————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拿後媽舉例子吧

我們首先要知道,後媽為什麼變成了你的後媽?是因為跟你爸爸走到一起,並且結婚了,才變成了你的後媽!

這個能順過來吧?能理解明白吧?

人家是因為嫁給你爸爸,要跟你爸爸攜手度過下半輩子,恰好這中間有個你,就變成了後媽!

我想表達的就是,如果沒有你爸爸,這個女人不會多看你一眼的!

可能我說到這裡,很多人還是不理解!

那我就說一個最淺顯易懂的例子!

一個女人結婚了,在婚後的某天里,她刷碗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婆婆跟她說:「你可笨死了你,刷碗都刷不明白,起來吧起來吧,去客廳坐著吧,我給你拿個創可貼!」

說完以後給女人貼創可貼的又說:「以後可不敢讓你幹活了,又是碎碗,又是割手!」

不出所料的話,95%的女人都會覺得,我是故意的?你這麼陰陽怪氣說我?對,我就是笨,我就是刷不明白,以後我還不刷了呢!

但是如果把婆婆轉化成自己的媽媽,媽媽說你可笨死了,刷碗都刷不明白,去坐著吧,我給你拿創可貼!

不會覺得媽媽是陰陽怪氣,而且會覺得媽媽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喜歡說我笨蛋,還是媽媽好,給我拿創可貼!

————————

後爸同理!公公說你笨,跟爸爸說你笨,不一樣的感覺!岳母岳母跟爸爸媽媽也同理!

————————

所以我一直喜歡跟大家說

把後爸後媽的稱呼改成叔叔阿姨,把他們單純的當成父母的配偶,至於和自己的關係,就是一個親戚而已,千萬不要把人家道德綁架成你的後爸後媽!

跟你有什麼關係?人家跟你爸爸媽媽在一起,有你什麼事?你得要求人家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甚至比對自己孩子還要好的對待你嗎?

送你一個圖

想想,你是有李嘉欣或者吳彥祖的容貌讓人覺得天天朝夕相處十分養眼

還是因為你跟馬雲爸爸或者李嘉誠爺爺的經濟頭腦可以給予他們非常優質的物質生活?

還是像小瀋陽一樣幽默風趣跟你在一起十分開心?

你都沒有?

那你憑啥呀?

凡事想想自己配不配吧!

以上是送給孩子。

————————

那麼對於爸爸媽媽來說

可別逼著另一半把你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也別逼孩子把你的另一半當成自己的爸爸媽媽

不管你的另一半是因為什麼離開你,是去世了,或者是感情不和,或者是出軌人品問題!

那都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人家有,人家不是沒有,幹啥呀?非要在認一個!

除非在雙方都覺得對方還不錯

你的配偶很喜歡你的孩子,願意把她當成自己的孩子,你的孩子也很喜歡這個親戚,也願意把她當成自己的養父母!

否則,你都是在道德綁架!

——————-

而且,希望各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各位七大姑八大姨管好自己的嘴巴

別天天在那說:你爸媽離婚是因為你爸爸|媽媽如何如何,你爸爸媽媽如何如何,你要恨他,沒有他你不會變成單親孩子!

我真是,是不是覺得有個嘴你就厲害了?可顯擺到你了,全世界就你會巴巴對嗎?

以上,都做到了,世界很安靜!

——————

補充一個

很多人說,再婚以前,看不出來這個人對孩子好不好,萬一是裝的呢!

我只想說,你家有皇位繼承???還得裝?

一開始兩個人接觸,知道了你有孩子,還願意接受,那就是覺得你這個人可以,願意為了你接受

那麼為什麼接觸以後,完全變了呢?

我也檢討了一下我自己跟我阿姨的關係,小時候我總是希望她像對待我弟弟一樣對待我,可是我不配,就是我說的,我不美我沒錢我也不幽默!

我們兩個都有問題,她覺得,你又不是我親生孩子,我憑什麼對你那麼好呀?只要你餓不死就行唄!

我就會覺得,後媽就是這樣子,真壞

所以這就有了一個問題

我爸在這中間像個死人一樣,看著我跟我阿姨你來我往,各種鬥法!

誰的問題?

小時候我怕黑,我怕疼,可是只要有媽媽在身邊,我就非常有安全感,有時候就在想,媽媽在我這個年齡也是跟我一樣,怕黑怕疼,那到底是什麼力量讓她變得這麼強大?是責任?還是愛?

錯,都不是,是你那個不爭氣的爹


我離異,在孩子懂事以後我跟他說:「因為爸爸媽媽性格不合適,生活在一起有很多矛盾,認真思考後還是決定分開。但是我們還是你的爸爸媽媽,對你的愛還跟以前一樣,只是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生活了而已。」 就算我前夫再壞,我也不會在孩子面前說他一句壞話。等孩子長大成年,該懂的他自然會懂。

孩子跟我一起生活,我現在的男朋友對他很好,他也接受這樣一個叔叔。我男朋友跟我說:「你的孩子,我只負責寵和照顧,你負責管和教育。」

既然選擇離婚,一定要從各方面顧全孩子的心理健康。


父母都再婚再育,我有四個父母,沒有家,父母的家,不是我的家。

繼父繼母對繼子女好沒想的那麼簡單,不要把自己和對方想的太神聖,大家都是普通人,家長里短瑣瑣碎碎,對一個毫無血緣的繼子女,不可能不偏不倚,除非繼父母沒孩子也不生了,家裡就這一個。四個父母都是普通人,重組家庭,他們四個和我都不快樂。但是,我們已經盡量做到很好了。

如果一定要再婚,千萬把孩子帶在身邊,別推給老人。


讓孩子受傷的,往往不是再婚這件事本身,而是由於再婚而導致的家庭定位不清、利益糾葛、關係複雜、生活習慣和價值觀摩擦、態度分歧等等次生傷害。

「對孩子好」是個很主觀的事,你在知乎看,是不是有很多繼父母覺得自己對孩子夠好的了,而很多孩子卻哭訴自己被虐待,內心隱秘的傷痕,回憶過往都是繼父母對自己的不好。是繼父母惡毒,還是孩子白眼狼記仇?

都不是,就因為大人認為「對孩子好」這件事是主觀的,孩子認為你的言談舉止對我好不好也是主觀的,你的主觀跟我的主觀,不是一個主觀。一旦雙方認知不對等,難免積怨,長此以往就天雷鉤動地火了。


不能這麼說,看你們怎麼善待對方孩子。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