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在高校之外的用戶而言,使用IPV6的動力在哪裡?


2019 年 11 月 26 日,所有 IPv4 地址已經分配完畢,這意味著沒有更多的 IPv4 地址可以分配給 ISP和其他大型網路基礎設施提供商。

負責英國、歐洲、中東和部分中亞地區互聯網資源分配的歐洲網路協調中心(RIPE NCC)宣佈,其最後的 IPv4 地址空間儲備池在 11 月 25 日 UTC + 1 15:35 完全耗盡,該消息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宣佈的:

從理論上來講,IPv4 的地址耗盡意味著不能將任何新的設備連接到 Internet。目前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對此情況進行緩解:

  • ISP 重用、回收未使用的 IPv4 地址;
  • 網路地址轉換技術
  • 從 IPv4 過渡到 IPv6

下面簡單的說一下 IPv6 的幾個優勢:

更大的地址空間

IPv4 採用 32 位地址長度,可以為我們提供 2^32 大約 43 億個地址,而 IPv6 採用 128 位地址長度,為我們提供了 2^128 個地址,可以說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提供地址,保守估算 IPv6 實際可分配的地址,整個地球的每平方米麪積上仍可分配 1000 多個地址,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子編上一個 IP 地址真的不是隨便說的。

傳輸速度更快

IPv6 使用的是固定報頭,不像 IPv4 那樣攜帶一堆冗長的數據,簡短的報頭提升了網路數據轉發的效率。並且由於 IPv6 的路由表更小,聚合能力更強,保證了數據轉發的路徑更短,極大的提高了轉發效率,IPv6 也消除了 IPv4 中常見的大部分地址衝突問題,並為設備提供了更多簡化的連接和通信。

傳輸方式更安全

IPv4 從未被認為是安全的,雖然越來越多的網站正在開啟 SSL,但是依舊有大量的網站沒有採用 HTTPS,但是 IPv6 從頭到尾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的,在網路層認證與加密數據並對 IP 報文進行校驗,為用戶提供客戶端到服務端的數據安全,保證數據不被劫持。

除了上面這些,相對比 IPv4, IPv6 協議對移動端更加友好,它可以增強移動終端的移動特性、安全特性、路由特性,同時降低網路部署的難度和投資。IPv6 增加了自動配置以及重配置技術,即插即用,對於 IP 地址等信息實現自動增刪更新配置,提升 IPv6 的易管理性。

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下這篇內容:

IPv6 優於 IPv4 的十大功能?

www.upyun.com圖標


大家都懶得去Wikipedia看一眼,一定要知乎問一下麼……


簡單介紹五個優點吧。

1. 更龐大的網路地址數量

IPv6地址長度為128比特,地址空間增大了2的96次倍。IPv6能夠為現在和將來的互聯網應用提供更多的網路地址,它能夠在現在40億個IPv4的網路地址的基礎上增加大體上340萬億萬億萬億的IPv6網路地址。

2. 更小的路由表

因為IPv6在地址分配時遵循聚類原則,相同區域默認分配相同前綴IP地址。當路由在查找和傳遞過程中,可以更高效地選擇最優路由進行傳遞,大大節省傳遞時的開銷。

3. IPv6的分段處理

在IPv4的網路中,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路由器會根據其設置的MTU值(最大傳輸單元,默認為1500位元組)來對數據包進行分片傳輸。

而在IPv6的網路中,主機在發出數據包時,就已經對數據包進行分片處理(默認最小MTU為1280位元組),這樣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就不需要路由器來擔任分片工作,大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

4. 即插即用

在IPv4的網路中,如果用戶不想手動配置IP地址,就得依賴DHCP服務來進行地址自動分配。在IPv6中同樣可以通過DHCPv6進行有狀態地址分配,但是也可以不依賴DHCPv6來進行無狀態地址分配(SLAAC)。

IPv6可以通過NDP進行路由請求和通告,獲取IPv6地址的網路前綴,而 IPv6地址的後64位是由網卡的物理地址(MAC)加上轉換演算法得來,本身就是全球唯一的地址,所以也就很難遇到IP地址衝突現象。

5. 傳輸安全性

在IPv6網路中,除了對以往IPv4的報文精簡改進,最大的區別就是強制使用IPSec安全加密傳輸,讓用戶不再擔心數據抓包導致信息泄密,也避免了大多數據數欺騙攻擊。


引用另一篇的問答:

校園網免流呀~~這對於那些限流的高校學僧來說用處大了去了。

利用IPV6進行校園網免流


傳說用上ipv6後,連一粒沙都能擁有自己的ip地址。那麼試想一下當今萬物互聯的時代,ipv6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


IPv6的優勢有很多,包括更快的互聯網應用程序的連接體驗,收集有關應用程序訪問者的數據以及衡量訪問者參與度和轉化率的機會。

使用IPv6更快

如果您的企業提供一個公共網站或移動應用程序,那麼很可能您的網站在使用IPv6和IPv4時運行得更快。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服務提供商對IPv4網路連接提供了大量的網路地址轉換(NAT)。

運營商缺乏足夠的公共IPv4地址,來為所有用戶提供唯一的地址,因此他們通過使用大規模NAT技術來引導它們。運營商網路的IPv4流量通常經過一個或多個NAT,並通過集中的運營商級或大型NAT進行回傳,其中客戶連接競爭TCP/UDP埠空間、連接限制和帶寬。所有這些NAT都需要重新計算TCP和UDP報頭和校驗,這會導致數據包傳輸延遲。

相比之下,大多數移動和寬頻用戶現在都在其設備上使用原生IPv6。IPv6數據包不通過運營商NAT系統,而是直接進入互聯網。IPv6缺乏NAT意味著TCP和UDP報頭校驗和不需要像IPv4那樣重新計算。

即使IPv6數據包具有更大的頭大小和擴展頭(更多協議開銷),它們也像IPv4一樣硬體加速。對於同時支持IPv4和IPv6的系統,Happy Eyeballs演算法有助於確定哪種協議更快地工作並選擇它,從而有助於改善最終用戶體驗。

Facebook,LinkedIn,谷歌和其他公司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IPv6的速度更快。

亞太網路信息中心(APNIC)是五個地區互聯網註冊機構之一,負責監控來自世界各地的IPv4和IPv6數據包的往返時間。 其結果表明,除亞洲外,IPv6的延遲低於IPv4。

幫助終端用戶接入互聯網

正如IPv6可以為訪問零售網站的客戶提高性能一樣,它也可以為從企業網路訪問互聯網的企業用戶提高性能。

默認情況下,大多數主機操作系統都支持IPv4和IPv6,因此,如果企業主機連接的企業網路也支持IPv6,則最終用戶將自動擁有雙協議Internet連接。不幸的是,今天,大多數企業都將這些雙協議主機連接到僅支持IPv4的接入網路。

如果企業在其無線接入網路上啟用IPv6,他們就可以開始利用IPv6的優勢。

IPv6部署應從互聯網邊緣開始,因此當企業開始實施IPv6部署項目時,應確保其Internet邊界安全防禦支持IPv6。其中包括防火牆、DNS伺服器、負載均衡器、Web應用防火牆(WAF)和雲訪問安全代理。

一旦外圍支持IPv6,下一步就是在覈心網路中部署IPv6,然後再部署到最終用戶。

更大的客戶親密度

當網站使用IPv6時,他們通過觀察客戶的真實IP地址來獲得更大的客戶親密度。當客戶連接到web站點時,它會記錄他們的IP地址。可以根據威脅情報資料庫和信譽過濾器檢查該地址,以識別是否是惡意或欺詐的鏈接。

某些web站點試圖使用IP地址作為身份驗證的元素。用戶名和密碼可以與一個IP地址相關聯,從而增強人們的信心,讓他們相信試圖登錄的人就是他們所說的那個人,因為他們使用的IP地址與過去相同。

雖然實現IPv6有許多好處,但它也會引起隱私問題,因為沒有IPv6 NAT,就有可能捕獲真正的客戶端設備地址。一些安全管理員擔心會使IPv6更容易受到攻擊。

終端用戶隱私

似乎揭露客戶的真實IP地址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安全性,但根據IETF,NAT並不是IPv6所需的外圍安全功能。相反,可以通過允許出站連接但阻止未經請求的入站連接的狀態防火牆來強制執行外圍安全性。因此,即使有人知道最終用戶的全局IPv6地址,他們也無法啟動與該主機的連接。

IPv6具有一些通過隱藏介面標識符(IID)來保護最終用戶隱私的特定方法,IID是唯一標識主機的地址的一部分。組織不希望通過在IID中包含最終用戶的設備MAC地址來透露任何個人信息。

方法取決於網路是否使用協議,例如:無狀態地址自動配置(SLAAC)或帶有隱私擴展的RDNSS或使用穩定SLAAC。

此外,當使用DHCPv6向主機租用IPv6地址時,IID是隨機的,從而保留了最終用戶的隱私。


最近IPV6的資訊層出不窮,究竟什麼是IPV6?IPv6並不神祕,其實只是一個網路地址的編碼方式,由於目前可用的IPv4地址資源已基本消耗殆盡,為滿足物聯網時代「一物一地址,萬物皆在線」的海量智能終端聯網需求,IPv6的規模部署與發展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不過,儘管在使用體驗上IPv6與IPv4沒啥區別,但實際上IPv6不論是本身的屬性還是在應用方面,都有著IPv4無可比擬的優勢:

1、「海量」的網路地址

目前分配給物聯網設備的網路地址一般為IPv4地址,其地址是由4組8位二進位數字排列組合而成,總共有2的32次方個地址可用。雖然IPv4提供了「海量」地址,但隨著物聯網的高速增長,目前全球已有上百億個物聯網設備,卻只有40多億個網路地址。IPv6可以提供「洋量」的網路地址,數量遠遠大於IPv4,總共有2的128次方個地址可以使用。由於地址數量非常龐大,哪怕是一粒沙子,都可以有其IP地址。IPv6的採用也意味著信息社會進入了萬物互聯時代,所有的傢具、電視、相機、手機、電腦、汽車……全部都可以納入成為互聯網的一部分,讓物聯網成為真實。

2、網路實名制可行

IPv6普及的另一個重要應用是網路實名制下的互聯網身份認證。基於IPv4的網路之所以難以實現網路實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IP資源不足,所以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段共用一個IP,IP地址和上網用戶無法一一對應。IPv6的出現,將從技術上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由於IP資源將不再緊張,當運營商為用戶辦理入網申請時,可以直接為每個用戶分配一個固定IP,實現真實用戶和IP地址的一一對應。而當一個上網用戶的IP固定以後,其上網行為或記錄將在任何時間段內有據可查。

3、更快的內容獲取速度

IPv6的地址分配一開始就遵循「聚類」原則,這使得路由器能在路由表中用一條記錄表示一片子網,大大減小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長度,提高了路由器轉發數據包的速度,也就使得通過IPv6連接並獲取內容的速度要比IPv4更快。

4、實現IP層的安全

傳統的網路安全機制只建立在應用層程序級,如E-mail加密、接入安全(HTTP和SSL)等,沒有辦法能夠從IP層來保證互聯網以及物聯網的安全。而IPv6可以實現IP層的安全,用戶能夠對網路層的數據進行加密並且對IP報文進行校驗,保證了分組的完整性與保密性。IPSec是過去為瞭解決IPv4的安全性問題所產生的IP地址安全協議,IPv6將IPSec納入其架構中,讓IPSec直接可以鑲嵌在IPv6的封包中,這一特性可以加強物聯網相關設備和數據的安全性,讓用戶信息的安全保障得以升級。

5、多宿主特性支撐5G應用

典型的IPv6設備可以有多個地址,並且一個終端可以同時建立多個宿主的功能,為移動邊緣計算提供基於源地址的分流應用。實現移動邊緣計算的切片和隔離都是通過多條鏈路進行的,由於多宿主特性,所以在切換的時候可以先建後斷,降低了數據丟包影響,減少了切換時間,改進了用戶的體驗,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IPv6將會有更為廣闊的應用。

此外,IPv6還有許多功能,例如新的技術或應用需要時,它可以允許協議進行擴充,使用新的選項來實現附加的功能;IPv6使用更好的頭部格式,其選項與基本頭部分開,如果需要,可將選項插入到基本頭部與上層數據之間,簡化和加速了路由選擇過程。總之,IPv6具備著滿足我們對未來物聯網的各種要求的特性。雖然現在未能普及,但歷史大潮必將不可逆轉。

IPv6轉換服務 - 藍隊雲


個人認為 IPv6 最根本的意義在於為所有設備提供取之不盡的公網 IP 地址。在 IPv4+NAT 的情境下,兩個沒有公網 IP 的設備想相互通信一般都需要公網伺服器的支持,且配置較為複雜,容易出現各種問題。IPV6 則可以大大簡化網路設備之間的連接,提升網路的開發和運行效率。

舉例:

1. 海量物聯網設備可以直接相互連接,無需繞經中央伺服器(實時控制、車聯網)

2. 為分散式網路技術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傳統的如 P2P 下載、稍微新一點的如 IPFS )

3. 可以降低網路直播和遊戲對戰對於伺服器的依賴(像 PS4 在 NAT 下就會有種種問題)

4. 單個設備也可以獲得多個 IP 從而簡化開發等場景的網路配置(例如每個虛擬機都可以有一個 IP 向外連接,避免埠打架)

5. IP 空間巨大且可以隨意切換,可以規避外部的主動掃描帶來的安全隱患(民用分配到的 IPv6 前綴一般都是動態的,SLAAC 也有隱私擴展)


那些說牆的人真可笑,ipv6可以順著網線到你家找到你了,還需要牆嗎


iPv6不好啊

ISP都沒辦法通過公網ip賺錢了

nat也沒辦法用了

牆還需要升級

還要加錢修線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