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看到槓精,而不能到處都看到槓精,說明槓精,沒有進化優勢,也沒有明顯劣勢。


槓精只是思維模式和表達模式的某種結合,我認為只是意識層面的東西,不牽扯基因


題主你這問題是抖機靈還是認真的(嚴肅臉)?


槓精沒有優勢。

槓精的思維是,用一套邏輯解釋所有事情。一旦你用不同的邏輯解釋不同的事情,他就會跟你擡槓,說你邏輯有矛盾。

問題是現實情況本來就是,不同領域的事情有不同的邏輯規律。槓精辦事的方法根本就不能適應環境。


槓精分男女,女槓精必須分美醜,醜女本來就沒有基因優勢,又添加了槓精這種功能,基本上已經把自己的進化之路堵死了。有點姿色的女槓精在綜合打分上可能會降低,但有些男性徵服欲比較強,會覺得更有情趣,於是迎難而上……等到女槓精被孩子折騰幾年,基本上擡槓的能力也會打折扣,所以個人感覺影響不大。至於男槓精,這類人通常有點小聰明,女性通常邏輯性比較差,分不清擡槓和正常邏輯,她們更在乎這個男人是否幽默風趣而且主要是圍著自己轉,戀愛期智商又會進一步下降,所以她們大多數很容易被槓精男性迷惑,等到發現這些傢伙把擡槓的本事用來懟自己時,恐怕孩子都生了,悔之晚矣。因為槓精男通常會在家裡取得話語權,對孩子影響更大,二代槓精更容易產生。如果男槓精遇到了漂亮女槓精呢?可能還要看三觀合不合,我們知道,三觀合的兩口子其實也難找,彼此又都喜歡擡槓,估計婚配生下槓二代的可能性比較低,可以不考慮了。

綜上所述,男性槓精進化中應該是有基因優勢的,這大概也是現實中槓精比較多的原因,說槓精不多的人,應該在其他問題上出了毛病,比如觀察力方面存在基因缺陷,有點麻木不仁。


至少在科學研究領域,所有人都應該感謝槓精。擡槓是科學家的天職。


有啊,從進化論的角度看,我們都是「有病」的古智人的後代:癲癇,多動症這兩是必備的;加上尼安德特人的肥胖和上癮。

癲癇古代和古代以前是聖病,狀態很像天神附體,一般遠古的祭祀很多跡象表明都是癲癇病患者。

還有多動症就十分重要,不多動,最少時才1000人且龜縮在非洲的智人,怎麼能在公元1400年(現代科技文明發生之前),就跑遍了出南極洲以外的全球,這事本質上作用就是不要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下一步還想往外星球跑,本質上也不過是保持這一留在基因內的優良傳統。

肥胖提高食物供應不穩定時的生存幾率,上癮是人類科技能得到提升的根源(匠心也不過是其表現之一,沉迷某學科也是)。

而對所有事物質疑,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哥白尼,布魯諾,達芬奇,伽利略,在他們的時代,都有槓精的嫌疑,只是不能為了抬扛而抬扛,總得找點有說服力的東西(證據),好讓槓繼續抬下去。

西方的制度,在野方永遠在抬扛,無論執政方做得如何(是對還是錯都不要緊),在野方永遠在找碴抬扛。優點是,即便兩邊都是蠢的要命,互相反對,則可以保證總有一邊是對的(不可能兩邊都是錯的,或兩邊都是對的,總有一方更對點),如果執政方的措施是錯的,在野方反對,在野方上臺後反著來,就碰巧對了。從現實角度上講,這實現韓非提過的,上位者不可能一直保持優秀,但天下依然可以能治理的不差。

要是沒有抬扛的槓精,纔是最可怕的,槓精好比鯰魚效應裏的鯰魚一樣重要。


不同時代適應環境的情況不同。


即有優勢也有劣勢


槓精是文化現象,與物種進化的自然法則無關。但在某些社會階段與文化環境中槓精有助於社會的創新與進步。當然僅限於除了擡槓還能給出理由與建議或解決方案的人。那些以擡槓為樂的行為可能還不如傻缺們的埋頭苦幹對社會有益。


沒有優勢,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反而是劣勢,因為容易被人打死


在人類整體上有優勢,因為「擡槓」提出問題纔是人類快速發展的動力。


這要分情況,是低質槓精還是高質槓精。

但無論哪種槓精,我們必須承認一種情況,槓精的思維更活躍,角度更奇特,也就是更具有批判性思維。

這似乎跟基因沒什麼關係,牛頓的父親並不厲害,愛迪生的父親也不是發明家。

從常人角度看,基因遺傳的更多是生理特徵,而智商不是很多。

我們都知道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用今天的話說,他就是徹徹底底的一個槓精,只是他從低質槓精成長為高質槓精,最後成為一個時代的槓神。

槓,也就是爭論,爭辯,辯論。我們生活中固然不喜歡這種人,但在學術上,這種人是必不可缺少的,甚至沒有這種槓精時,學者專家還要跟自己槓纔行。從哲學角度看,這是一種一分為二的思維方式。

所以,我們大可以槓起來,但要注意場合,方式方法。生活中不要槓,知識上要努力槓!


沒有,槓精會提高自己繁衍後代的幾率嗎,不會。


我們都是槓精,只是程度不一樣。


有優勢,並不是隻有基因會演化,知識或者文化的傳遞同樣會演化。槓精雖然不一定生的出來擁有擡槓基因的兒女,但是從言傳身教的教育過程裏,他們能夠成功教會子女們擡槓。不會擡槓的人,經常解除貼吧,彈幕,等等各類互聯網內容載體,也會學習到完善的擡槓技巧。擡槓就像是一個污染人類基因池的突變基因類型一樣 ,而它的優勢在於不需要用繁殖來傳遞,所以很難被其他的對位基因稀釋。


根據我在遊戲《羣星》中的體驗,當槓精可以獲得影響力(遊戲裏遇到各種事件時,玩家扮演的統治者可以作出不同的反應。毫無意義的擡槓或者無任何實質意義的傲慢反應可以增加玩家的「影響力」)而影響力是一種操縱玩家陣營進行建設和改革的重要資源。

所以我認為,如果一個槓精遇到什麼奇葩角度都能把問題槓到自己的觀點上的話,必然是一個優勢,比如一個姓川的總統說:「疫情期間不戴口罩是好的」這種言論看起來荒謬,且不科學,但是必然會產生大量的迷妹迷弟嚷嚷著要給他生猴子。


我覺得可能反倒有利於大腦活躍,以及促使人類整體進步。

質疑是進步的開端,也誕生了槓精。

至於雙標以及無法全面考慮問題什麼的,那就是智力、思維能力低下的體現,但這些人是為了誕生出優秀高智商羣體的基數,你也不指望他們能引領世界進步不是麼?

最後,既不具有基因優勢也沒劣勢,畢竟不能這樣淘汰槓精,除非每次開槓都設生死局,輸的人直接自裁。而我相信這樣大多數人都不會開槓了,那麼質疑也就沒了動力驅動,反倒不利於進步。


在傳統靈長目羣居的條件下,非領導階層的槓精會遭到羣體的排斥,不利於生存

而在現代的人類社會中屬於偏中性,但不能說有基因優勢


沒有,因為槓精堅持己見,不懂變通;或者明明知道,但卻死不承認,很難想像這種人有什麼進化優勢。並且大部分槓精都在網上,線下哪有那麼多槓精敢跳來跳去的,真敢線下擡槓,首先便會受到人羣的孤立,甚至發展為真人PK,擡槓最終變成了抬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