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所說的穩定,是多長時期的一種穩定。

如果入行十年,掙了人家三十年才能掙到的錢,然後失業了。乍看不太穩定,實際早已提前完成指標,足以馬放南山,仰望林下。更何況十年高新,突然就會徹底失業?可能一降再降的薪酬,也比很多所謂穩定的工作的薪酬來得高吧。更何況累積的人脈,聲譽,閱歷,是所謂穩定的工作所不能獲得的。

而所謂穩定的工作,三年五年大概是沒問題。但也可能體制改革,也可能行業衰退,一夜之間就沒了,沒有掙夠餘生所需,也沒有建立個人能力,可能波動一來十年的週期都穩不過去。

高薪穩定,本來也不矛盾,你有多大本事就去掙多大錢,如果高薪掙得很累很痛苦,那可能也是命裏不該有,別太勉強自己。


目前從業7年,也許等我從業15年後我會選擇穩定,但無論是現在還是回到擇業之初,我一定選擇高薪,毫無疑問的。

為什麼?高薪意味著什麼,我們很明顯地可以想到的是:更好的生活但更大的工作壓力,而這兩點對於年輕人來說都是必要的,我認為工作的前10~15年作為職場人士最重要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你所在行業的頂尖或是高端的從業者。

我是在工作的第4年跳槽的,從一家外資企業跳到一家民營企業,獲得的是更高的工資但更有壓力的工作。我在第一家公司主要負責現場問題解決和數據分析,由於企業技術成熟,過程穩定,我每天基本上例行公事,8點半上班,5點準時下班,週末雙休,工資在6000左右(大家不要以為魔都外資企業工資有多高,如果你不是領導或者中堅技術人員那麼其實薪資待遇低且上升曲線平坦),日常開銷完全足夠,但沒有辦法進行自我投資。新的工作則完全不同,可以說在我跳槽後的第一年,新工作基本上沒有給我什麼下班的概念,每天晚上以及週末都不得不加班處理突發性質量問題,既有來自內部的也有來自客戶的(但實際上我目前的工作仍然是雙休制的),壓力大到我在前半年內寫了兩份離職單,但最終都被自己揉碎在了垃圾桶。而追溯這7年的工作,我始終認為這一年是我提升最快的時間,而依託於我的前期付出和能力提升,目前無論是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已經下降至一個合理的範圍,已經可以算是穩定安逸了,但這提醒我需要開始尋求下一個突破,無論是晉陞還是跳槽。

以上,職場新人不要刻意尋求安逸穩定,尤其是它和自我提升相衝突的時候。


謝邀,這個題目本身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答案,再過兩年問這一千個人,可能又會變化很大。所以,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如果將我諮詢客戶在學校的表現來歸類,三種常見的人羣進行舉例。

1、進取型(佔比15%):

這個人羣佔比不高,畢竟優秀進取的人只是少數,這類人羣的出路分為兩類,一種是自己創業或者去了好的發展平臺,他們的自我驅動能力比較強,目標也很明確,所以,肯定會選擇發展和高薪,可以快速的積累第一桶金或者在行業找到突破口。另一種是勵志走仕途(教書育人),在校期間拿到了各種學習的獎勵,且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所以,他們會考取公務員或者教師,在穩定中尋求發展,屬於厚積薄發類型。這兩類人羣其實不會有題主的糾結,因為內心目標很堅定,也有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只是考慮的如何在現有賽道上跑到更快、更遠。

2、中庸型(佔比70%)

想必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我猜測題主應該也是在這個羣體中。畢竟,這個羣體受制於學歷、專業、能力和機遇等因素,當初懵懵懂懂地選了專業,按部就班的讀完了大學,畢業的時候稀里糊塗的就奔向了一個未知的方向,再後來就是慣性地延續,以致轉向的成本越來越高。這也是我每天諮詢最多的羣體,一方面不甘於現實的平庸,另一方面又無法找到突破口。所以,才會發出題主這樣的終極拷問,到底當初的選擇是不是正確,如果不正確,現在又該如何突破。

3、墮落型(佔比15%)

這個羣體也就是常見的學渣,上課遲到、曠課是家常便飯。但也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個是來自農村,典型的無背景、無資金、無目標三無人員,找份工作對於他們來說就不錯了,甚至很多人畢業很久才找到,這類人羣其實也不會考慮太多,反正有口飯喫就好了,拿著微薄的日子喫喫喝喝。另一個羣體是家裡殷實,畢業前就已經安排好了工作,身邊的例子很多,這類人羣典型的是享受人生,喫喫喝喝,打牌唱歌,反正家裡有房產,有資金,他們只要按部就班的生活就好了。

說了這麼多,回到題主的問題,選擇高薪還是穩定,按照當下的職場來說,除非是公務員、老師等崗位,大部分崗位都談不上穩定了,現在很多有編製的事業單位也都在改制,沒有絕對的鐵飯碗了。

所以,每個人重點考慮的是如何跟上時代的腳步,並且根據自己的行業、職業和發展做出調整,尤其是提前和及時做好準備,用現在流行的那句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從來不會說抱歉。

以上是根據你提供的信息做的簡單分析,歡迎到我的公眾號:職業規劃魚 ,看更多類似諮詢案例。


我會選擇相信自己,不要考慮太多,跟著內心真實感受走,別問太多人,還是那句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斷!

所以我一定會選擇高薪。因為我當年就是糾結猶豫了一年多,問了上百個人,最後已經丟失掉了自己,無可奈何的選擇了穩定,現在其實蠻後悔的。不過我也懂得一個道理,不管你做任何一個選擇,都會有後悔的時候,所以其實選擇哪一個都可以的,主要是你喜歡哪一個,因為不管你選誰,你都會有後悔的時候。選了就認真走,比如我選擇了穩定,卻又不甘心,那也不能抱怨,要想辦法改變現狀,你要相信你的人生是你自己做主的。

作為年輕人,我當然建議你不要太注重穩定,至於高不高薪也不是關鍵,關鍵是要有成長機會,要能學到新東西,對你的人生規劃是否有益。所以,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不是選哪個,而是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或者你有沒有職業規劃或者人生規劃!如果沒有,我相信一時半會兒 你也抉擇不了,更不可能馬上就做出合適的生涯規劃。

你還可以想想自己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個是可以馬上就做的,你找個安靜的獨處的時間,幻想一下,未來的生活狀態,那種是你想要的。當然這也有風險,因為你想的未必是真的,就像我選擇了高校,結果忙成狗,哈哈哈哈!

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經真的糾結了好久好久好久,一個選擇困難症的人,遇到人生最大的選擇題之一,簡直人都要磨抑鬱了,我做了很多調研,想了很多,但是最後真正做選擇卻也沒啥用,還是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選擇。 我現在對生涯規劃這件事已經有了深刻的認知過後,(已經通過了國際生涯教練的資格)同時工作了七年後,再回過頭來看當時的糾結,真心的覺得是多餘的,我之所以那麼糾結那麼難選,原因很多,比如沒有人生規劃、比如兩個工作(一個銀行、一個高校)差別很大又都不錯、不同的人建議不同等等。但根源還是因為我不夠自信,我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決定,太想要一個絕對正確的、絕對明智的決定了,願意相信周圍那些「過來人」的經驗,而不相信自己的判斷和內心感受。所以啦,工作這麼多年一直都蠻遺憾的,不過我也還在繼續努力,不會讓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埋沒了我的理想,人真的是要有理想的……

說了太多沒有邏輯的廢話,因為我看到其他答案都滿理性、理論性蠻強的,所以我就只說說我的內心感受就好了,真的,相信你自己,跟著內心走,忘掉你的腦子!


我選擇高薪。

這個還是要看個人性格和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

我剛剛畢業就被安排進了一家國企上班。單位上大部分都是工齡在20年以上的老師傅,和他們共事這3年來總感覺自己是在提前養老。

收入上,除了幾個級別高的領導之外,其餘的即便快退休的職工收入最高也才4k多一點。

在我離職後不久單位就開始分房子,以前的同事說我選擇離職太傻了,但直到現在我都沒有後悔過。

後來經朋友介紹去了一家企業做培訓,一做就是8年,收入也在不斷提高,每天雖然很累,但卻很快樂,因為這樣的工作節奏和生活方式都是我想要的。

現在的工作類型繁多,很多時候你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頻繁地換工作..其實不管是高薪還是穩定,做自己擅長的就好,人生苦短快樂纔是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