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瞎子老謀深算,未卜先知,看往事如雲煙。

陳玉樓為人圓滑,驕傲自滿,喜怒形於色。

不敢想像陳玉樓在雲南到底經歷了什麼。

濃霧中,兄弟們一個個倒下,臨死前都在喊他快跑。他獨自一人朝濃霧外跑去,他邊跑邊朝後望去,不知是霧氣還是淚水的原因,兄弟們倒下的身影很模糊,他看不清兄弟們最後的表情是怨恨還是微笑。他靠著夜眼勉強活了下來,卻也失去了讓他區別於常人的雙眼。

曾經接濟蒼生,受人敬仰,大名鼎鼎的陳玉樓成了如今江湖的笑話。他把兄弟的死歸咎於自己,從此他以陳瞎子自稱,沒人知道他是陳玉樓,更沒人知道他是已經消失的卸嶺一派的魁首。

夜深人靜時,他也會想起曾經風光一時,連老爺子都不敢去的瓶山被他翻了個底朝天。他讀過很多書,他希望帶領卸嶺一幫兄弟名揚天下,卻也沒想到卸嶺一派就只剩他自己苟活於世。

世人都覺得陳瞎子就是個招搖撞騙的江湖騙子,卻不知道陳玉樓兼濟天下,美名千里。

世人都覺得陳玉樓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卸嶺魁首,卻也不知道陳瞎子心思縝密,未卜先知。

告別胡八一一行人以後,陳瞎子回到自己的住處,昏暗狹小的房間里擺滿了竹片,每個竹片上都刻著不同的名字。陳瞎子熟練的撫摸過每一個竹片,淚水從已經瞎掉的雙眼中湧出。

而世人又會怎麼猜,此時的他心裡在想些什麼呢?

陳玉樓和胡八一的扮演者都是潘粵明老師,希望陳玉樓的遺憾,胡八一可以彌補吧。


這麼說吧~說胖子不合原著的一抓一大把,說陳瞎子不合原著的你撈半天才能撈著一個,可見大家對「酷」「帥」「神秘」的世外高人的寬容度著實不低。

老年陳瞎子原著里就是個靠忽悠混飯吃的老頭,在書里出現,一是為了引出「獻王墓」,表現下兇險程度;二是借他之口把「痋術」這個概念解釋一下;三是在無意中給自己的第七本書找了個素材。

至於為什麼改成現在這樣,大概和楊小姐一樣的考慮吧,真要在快結尾了插進來一個角色,觀眾不一定適應,但要是前期總出現一個坑蒙拐騙沒啥用的老頭,觀眾肯定也得罵娘~所以陳瞎子就成了現在這個世外高人的形象了。


單說演員哈。

形象上很符合期待。就是這台詞,動作都像演話劇,比較端著,跟其他幾位的風格好像挺不一樣的


類似最後一個道士中的查文斌


演的挺好,不過演的不是陳瞎子,不理解導演為什麼這樣改,莫名其妙。

陳瞎子是個滿嘴跑火車的江湖騙子,劇里卻是個世外高人,還認識金算盤,改的莫名其妙。


挺不錯的,和我想像中的一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