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有三大神話體系:起源於水的荷馬神話,始於卡俄斯、大地等的赫西俄德神話,起源於黑夜的俄耳甫斯神話。

卡俄斯一詞本意並非「混沌」,最接近古希臘詞源的解釋是「裂隙、豁口」。這條「虛空裂縫」的特徵是黑暗,因為從中產生了虛冥厄瑞玻斯和黑夜尼克斯;她裡面還充斥著許多可以被宙斯的霹靂點燃的可燃物質(見《神譜》行700);

羅馬詩人奧維德在《變形記》中將卡俄斯描述為「一團亂糟糟、毫無秩序」,至此,卡俄斯才從最初的「裂隙」演變為了「混沌」。

事實上,在古希臘神話的宇宙起源里,「黑暗」往往才是最先存在的元素,如俄耳甫斯神話說世界起源於夜母尼克斯;繆塞俄斯從塔耳塔洛斯與黑夜(尼克斯)說起(殘篇B14);埃庇米得尼斯從空氣(阿埃耳)和黑夜說起(B5);西塞羅記載了某個廊下派哲人的神譜體系:世界起源於虛冥和黑夜。以及阿里斯托芬喜劇里的鳥兒們談到宇宙起源,也是從卡俄斯、黑夜、虛冥、塔耳塔洛斯四個黑暗元素開始說起(見阿里斯托芬《鳥》行693)。


卡俄斯是在羅馬時代才被賦予混沌意義的,神譜的卡俄斯更接近於鴻溝。

而盤古開闢混沌,最早見於三國時期。更早些的倏忽鑿混沌,也已出自戰國時期《莊子》了。

所以,希臘神話和中國神話並非最初就從混沌開始講,而是在慢慢的演變中形成了混沌的概念。


所謂混沌的意思,其實就是「之前的事俺不知道,也懶得編,因為之前之前還有之前,哥幾個咱們總得有個開頭是不?讓我們把它叫做混沌吧!好嗎?」


翻譯問題,不同的語言都會有一個詞語來表示不知道的最早的歷史,中國稱之為混沌,別的語言里或許不是這個意思,翻譯過來後還是混沌這個詞更能讓國人理解


總覺得和當時地球氣候和生物有關吧,比如希臘神話有阿波羅之子私駕馬車,大地燃燒,然後被天蠍刺殺了。這個故事和后羿射日很像,會不會地球各地的人們,共同經歷過一段溫度極高的日子。


天地陰陽清濁浮沉尊卑高下,這叫兩儀。同理,有無也是兩儀。以此追溯源頭,只能是有無混一。二氣渾然太虛的狀態是什麼?絪縕。絪縕代表什麼?萬物未形也。氣未化形,清濁未分,全部攪在一起,就是混沌了。

另外此氣非空氣,也是兼備有無的。


因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