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大一非英語專業,英語基礎不好,尤其口語寫作

求大佬告知怎樣向著翻譯前進,最好是一步一步的計劃,有很多小目標的那種,謝謝!


是同傳翻譯,但不是大佬。

我也是你這個年齡,開始萌生了想當翻譯的目標

然後!我也是非英語專業,哈哈哈哈!

大一的學生,不論英語基礎好不好,通向同傳的路都是漫長的。因為現在同傳都基本上是碩士畢業的了,至少還有五年才能進入市場真正成為一名同傳。哪怕你現在英語基礎再好,也不會有翻譯公司這麼膽大和大一的學生合作呀。所以,放寬心。不論你基礎怎麼樣,接下來這五年,都是要狠狠地努力的。

來,話不多說,我來撒乾貨了啊!

一. 制定目標

從現在開始努力,到最後成為一名同傳,其實類似一場馬拉松,但是這場馬拉松和傳統的馬拉松不一樣。傳統的馬拉松跑到了終點你可以躺倒在地休息,但是學習是永無止境的,特別是同傳專業,哪怕你成了一名同傳,你也得繼續學習。學習,是一種終生習慣。

既然是馬拉松,明智的做法可以參照馬拉松運動員山田本一。

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就說,他每次比賽前都要乘車把比賽線路看一億遍,並畫下沿途的醒目標誌,比如銀行、大樹、房子等,一直畫到終點。比賽開始後,先全力沖向第一個目標,然後是第二個……40多公里的比賽,被拆分成很多個小目標。但如果一開始就定在40公里以外的終點,很快就會疲憊不堪,因為自己已經被這麼長的路給嚇到了。

學習也是一樣,要把遠大的目標進行拆解。制定目標這個階段,建議按照以下幾步來:

1. 摸清自己的水平

在摸清自己的水平後,才能知道,下一站定在哪裡比較合適。

比如你高考英語130多,那屬於英語還可以的了,那下一站就可以定在——四級考620以上。

如果你已經考完了四級,600分以上,那下一站就可以定——六級衝刺650分。

這樣定目標,我們永遠只向著N+1的目標全力衝刺。N是你現在的水平,我們只向著下一站沖,並不用過多地去想很久之後的事。

2. 定目標和制定學習計劃

我當時是這樣做的:

(1) 我高考英語135,所以我給自己的第一個目標是四級上600.

①學習計劃

? 辭彙:我花了十幾天時間背完了六級辭彙,沒錯,是六級。

我覺得複習難度比考試難度高的話,會讓我在考場上更得心應手。結果確實是,因為我有六級辭彙量,四級的閱讀做起來真的超級快

· 聽力:考四級之前,我沒有練聽力。確實後來吃虧吃在了聽力。但是之後的考試,我有系統的聽力練習了,可以一會看下面。

· 其他部分:四級考試前沒有很系統的學習,但是每天1.5小時的口語練習是雷打不動的。大一上我們的專業課密密麻麻,當時還天天泡圖書館看專業課,沒有很多時間給英語。

②推薦的工具書

《17天搞定GRE單詞》,這不是一本單詞書!

裡面介紹了很系統的背單詞方法,用這個方法我後面一直背到了GRE單詞。

***********目標實現情況:四級620

(2)四級考完之後,距離六級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報了個高級口譯考試,完全沒複習,毫不意外地掛了。然後又報名了下一次的高級口譯考試,目標就是先六級沖650,同時準備準備高口。

①學習計劃

? 辭彙:專四辭彙,還是用《17天搞定GRE單詞》這本書的方法背的

? 口語+作文:因為我一直是我們學校英語電台的,即興說口語發現自己超級爛,所以那個時候開始系統練口語。我們上學那會,大二才讓帶電腦,我大二下帶電腦去學校,但是圖書館網特別不穩定。所以都是看紙質的材料,用的China Daily紙質報紙上的素材練口語,剪報在本子上。還有從網上搜分主題的資源,比如像這樣,分領域列出要拿來練英語口語的話題。

或者可以去網上搜雅思/托福的口語考試話題,或搜2020或者2019(隨便哪個年份)的熱點話題清單,也可以搜各種英語演講比賽如21世紀杯、外研社杯英語演講比賽、希望英語之星這類比賽的即興演講話題。

用這些話題做口語練習:拿到話題後,先準備5分鐘-10分鐘,然後脫稿說3分鐘左右。

如果無法做到完全脫稿,可以在紙上寫下少量的提示信息,注意,一定是少量的!!不然就跟讀英語沒啥區別了。

這主要考驗的是我們的英語思維,能不能用英語思考,能不能用英語流利表達。簡直是神一般的練習好伐!

我2017年底用兩個月時間從啞巴西班牙語,到西班牙語A2考試口語滿分,就是這樣做的。

我當時選了大約30個不同領域的話題,每個話題都是用10分鐘左右構思,然後說3分鐘。第一遍一定說的很糟糕,之後回顧自己剛才的演講,哪裡不好,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自己給自己診斷,如果是因為有一些表達不會說,比如不知道怎麼說「採取措施」,那就上網去搜,或者去之前學過的教材里找有沒有對應的說法;如果是因為邏輯不順暢,導致說不下去或者坑坑巴巴或者無話可說,那就是演講搭架構的問題。去找找一些作文模板,雖然那種模板應試痕迹太重,但是人家的邏輯是很好的。

我練西班牙語準備的話題,只拍了一小部分

一個話題,至少練十幾遍!!!

這個話題演講練習,適合所有語言的口語練習。而且可以和作文練習一起搭配進行。我從來沒有專門去找過作文練習素材,英語西班牙語學習中都沒有這樣做。我每次都是把練過的口語話題,拿來練作文,因為你寫出來的東西,永遠比說出來的要好。所以如果口語練完了,再把話題當寫作練習,會寫出來很多很好的文章,觀點明確,很多好的表達。因為寫過了,所以之後這個話題再說起來,就會頭頭是道,你寫作中用過的好表達都會用到口語裡面。

? 聽力:VOA慢速。我當時英語真的超級渣,特別是聽力,只能聽慢速,剛開始聽慢速都聽不懂。但是我覺得,聽力要想取得突破,精聽是一定不能打折扣的學習!因為我們在國內上學,哪怕你一天聽兩小時英語聽力,已經很多了吧,就這樣,還是達不到在國外上學的同學的那種沉浸式環境,人家去吃個飯,邊上都是英語,而且是場景式的英語。你一天兩小時算什麼,所以我們這樣的,必須要精聽。精聽就不能講求速度,要講求質量。

建議聽力基礎差的,可以從VOA慢速開始練。哪怕兩三天甚至更久只練一篇3分鐘的都行。

**先聽一遍,應該會有聽不懂的地方。聽不懂的地方來回反覆地聽,建議可以用一些軟體,比如可可英語還有每日英語聽力,是可以單據循環播放的,那個功能很棒。我們練精聽就需要這樣的功能。我上學那會,還用的mp3,等能聽懂BBC英語的時候,mp3的後退鍵已經松到晃晃悠悠的要掉了

**如果一篇聽力材料,你有大篇幅的都聽不懂,那說明這個材料的難度對你來說太大了。我們選擇練習材料的時候,要選擇N+1模式的,就是它剛好比你現在的水平高1個台階。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那我建議,你可以找一些變速軟體把音頻速度調慢,我當時用的是nvplayer,現在軟體更多了,推薦朗易思聽,可以變速。

? 閱讀:還是China Daily報紙。先讀,閱讀完了,就把裡面的好表達、好用法摘到自己的筆記本上,把一些好段落畫下來,然後之後把報紙剪下來貼在筆記本上,拿來做口語練習。物盡其用啊!

**********************目標實現情況:六級652

(3)過了六級後(好像是11月考的),我當時高口是來年三月考(具體時間記不太清了),所以我的目標是高口沖250(滿分是300)。

? 辭彙:《中高級口譯辭彙必備》《中國日報辭彙》(估計這個現在已經絕種了)《Times 1000》

? 口語:*Ted演講、奧巴馬演講、希拉里演講,各種演講系列,讀啊!模仿啊!

*《老友記》,我不看美劇,當時只看《老友記》,看了十多遍吧,模仿!喜馬拉雅有音頻的,當時我是從不知道哪個地方下的老友記的音頻,天天聽,挺有意思的。現在還是好愛看這個,大愛Friends!!!

*繼續分主題口語練習,然後從大一開始我已經開始活躍在各大演講比賽了。參加演講比賽也很有幫助,特別是那種高壓條件下,進行即興演講,真的是給我很多鍛煉,最重要的是,manners。你們有沒有見過一些演講人或者翻譯,上台颱風不是很好,這些都是出在manners的問題上面。如果在正式學翻譯之前,有正式的演講練習,那會很有幫助。這也是為什麼,各大翻譯院校給新入學的翻譯專業學生的第一課都是public speaking。

公共演講能力會讓你受益終生,不論你以後當不當翻譯。之前給某省省長做交傳,被客戶從第一天誇到最後一天的就是,口音地道+颱風太棒了。所以,口語一定要堅持練習,不僅注重內容,更要關注你的表達方式、說話的語速、節奏等。多看一些大型英語演講比賽決賽選手的表現,向他們學學manners和public speaking skills。

? 閱讀:*China Daily報紙,Financial Times(好像記得有個中文網站來著,閱讀完了可以做回譯練習)

*高級口譯真題和教材里的所有閱讀材料

*開始嘗試讀經濟學人雜誌,但是真的很虐

· 口譯練習:*2010年以前5-6年的兩會記者招待會;

*《實戰口譯》

*《高級口譯》教材(這些材料拿來做交傳練習,一定是練到能翻地很流利正確為止!)

*《口譯筆記法實戰指導》(這本書我練了200多張A4紙)

總共交傳練習,我練掉了500張A4紙。在英語學習中,如果我們一直盯著最後的目標,比如成為同傳,那會讓你覺得亞歷山大,而且很快會覺得那個目標太遙不可及了。所以我們可以轉移目標,減輕壓力。比如王獻之練書法,他要是盯著最後的目標成為一名書法家,應該很難堅持,最後他把注意力放在18缸水上面,這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太遙遠的目標上,關注當下做的事,去關注這件事本身,做到極致。

? 聽力:*各種口譯練習中的聽力材料,配合口譯練習全聽懂聽爛為止

*VOA慢速做交傳練習材料

*BBC新聞(貌似是5分鐘左右的新聞),精聽,聽到完全聽明白為止。我上學那會,聽力網站很少,貌似只有可可和另外一個。現在的聽力軟體實在是很多很多,所以要善於用這些軟體,比如BBC英語,每日英語聽力之類的,都是很好的聽力素材網站。

*********************實現情況:高口268

(4)考了高口後,已經是2011年5月了,當時口試分數還沒出,但是我很確定我已經過了。然後開始制定下一個階段的目標,人事部翻譯資格證書CATTI二級口譯。

? 辭彙:GRE辭彙(用17天搞定GRE單詞背的,把綠皮書撕成了17份,背完了之後又開始用逆序背了一遍)

準備二口,嚴格的說只有兩個月時間。因為5月份開始要準備6月份的期末考試了。有機化學、元素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把我折磨得夠嗆,學英語的時間大打折扣,更別提準備二口了。

一考完試,我就在校外租了個房子。因為我當時的作息可能會打擾到室友,租房子能讓我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

GRE單詞,我把當天背過但沒記住的詞寫在了便利貼上,貼在床邊上的牆上。每天早上4點起床,有段時間3點多就起來了,先靠在床頭把這些單詞過一遍,然後5點多洗漱準備去吃早飯和去自習室。6點多就到自習室了。

? 閱讀:Economist雜誌,逼著自己每天必須看7篇。真的是看的眼冒金星。我當時買了一本朗文小字典,看到不認識的辭彙一定會查詞典。然後到後來考研成功,記了5本多的筆記。字典也被翻軟了。

看經濟學人雜誌的那段時間,每天都是用腦過度的狀態。看完7篇,感覺走路都在飄,腦袋漲漲的。但是很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更剝削了」哈哈哈哈。真的是no pain no gain。

很多人看經濟學人是泛讀,看完就過了。但是我當時真的是很細地精讀,一篇文章要讀4-5遍甚至更多。精讀對我的閱讀能力提升很有幫助。有的時候,如果文中在說一個數據的變化,我會拿一張紙在上面標出數據的變化,畫出一張圖,然後和文中的圖比對看我理解的是不是對的。

對於因為想出國深造而看經濟學人的同學,我想強烈推薦這個學習方法。以後你們看學術論文,也是需要這樣去比對數字的變化或者圖表的走勢的,這是個很好的練習。

? 口語:*經濟學人筆記拿來當口語練習,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了考研結束

這些僅僅是提取出來做口語練習的

*********************實現情況:通過並拿到了CATTI 2級證書

(5)考完CATTI 2級口譯證書之後,大三剛開學剛兩個月,我開始心裡動了考研的心思。大三寒假結束後,我決定考研,但是沒想好考上外還是北外。5月,也就是距離大三結束還有一個多月時,決定考北外。

********************* 實現情況:北外高翻錄取

? 北外要求的書目全部看3遍:

中式英語之鑒;葉子南高級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等理論的書

像張培基散文這樣的書,我每一篇都拿來筆譯練習了。

準備考研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看了多少書我記不得了,我只記得我每天5點半起床雷打不動,每天中午只在桌上趴著睡半小時,晚上圖書館9點半閉館了,我還在路燈下繼續讀政治或英語或西班牙語;我只記得,武漢的冬天好冷,但是不論多冷,我都堅持早上在戶外練兩小時的口語;我只記得,有一天外面在下雪,我讀的好累,就在台階上墊了本書坐著讀,結果那天大姨媽加上台階太涼,肚子疼到快虛脫,被室友扶著回原來的寢室;我只記得,7-8月夏日炎炎,下午4點的太陽還是那麼烤人,我在教學樓走廊的凳子上讀新概念4;我只記得,學校食堂暑假每天7點開門,我從5點多開始餓著肚子讀到7點半才吃上早飯;我只記得,因為要謄抄筆記和例句到口語練習素材上,我手上的繭子不斷變厚,然後最後被擠壓和筆摩擦破了;我只記得,去藥店我總是只買一種葯,就是金嗓子,練口語練到說不出話……

這麼努力是因為,我不是英語專業的,我不是天資聰穎,我輸不起,我不能考不上,所以別人10分努力,我要20、30分努力,我心裡才踏實!

筆譯練習,其中的兩本本子數口語練習材料比數錢還爽朗文詞典被翻軟

二. 學習方法

來總結一下一些比較重要和好的學習方法吧

1. 取經

不論要學什麼或者要考什麼考試,第一步很重要的就是看看之前考上的人怎麼說。取經很重要!現在網上這麼多的資源,你在知乎輸入二級口譯都會出來很多文章了。很多都是很好的考經,可以讓你知道,自己需要怎麼做才能通過考試或者被錄取。

我在最後備研的時候,列印了十幾份考經,就放在我的桌子上。每當我複習遇到什麼疑問的時候,我會打開考經看看前輩是怎麼做的。比如有一些書,他們是怎麼看的。如果我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了,我會打開考經,裡面的那種堅持、那種成功地喜悅,讓我像充了電一樣,又能有繼續下去的動力。

哪怕是一份你已經看過十幾遍的考經,你哪一天心情沮喪的時候打開,都能給你帶來力量!

2. 口語練習方法

①分主題即興口語練習

我來重複一下分主題口語練習有多重要!

英語學習,先要有輸入才能有輸出。口語也是一樣,肚子里沒貨,什麼都說不出來。而且說真的,平時大家打開手機,推送的都是什麼美妝、遊戲,大家對嚴肅的大事都不怎麼關心。這怎麼可以呢?哪怕你不做翻譯,作為一個university students,國家的未來,不關心國家大事怎麼可以?!

②複述練習。這是一個可以將聽力和口語結合的練習,很牛逼。具體看下面聽力練習方法里介紹

3. 聽力練習方法

①精聽練習

建議聽力基礎差的,可以從VOA慢速開始練。哪怕兩三天甚至更久只練一篇3分鐘的都行。

**先聽一遍,應該會有聽不懂的地方。聽不懂的地方來回反覆地聽,建議可以用一些軟體,比如可可英語還有每日英語聽力,是可以單據循環播放的,那個功能很棒。我們練精聽就需要這樣的功能。我上學那會,還用的mp3,等能聽懂BBC英語的時候,mp3的後退鍵已經松到晃晃悠悠的要掉了。

**如果一篇聽力材料,你有大篇幅的都聽不懂,那說明這個材料的難度對你來說太大了。我們選擇練習材料的時候,要選擇N+1模式的,就是它剛好比你現在的水平高1個台階。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那我建議,你可以找一些變速軟體把音頻速度調慢,我當時用的是nvplayer,現在軟體更多了,推薦朗易思聽,可以變速。

②Paraphrase練習

推薦Voscreen軟體,這個軟體跟其他聽力軟體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更注重你「聽沒聽懂」。對於很多要出國學習或者生活的同學,或者學英語的上班族,聽力對他們來說就是我能聽懂意思就行,沒必要做那種聽力dictation,一字不漏地寫下來和聽懂。

所以這個軟體更能考驗的是我們聽懂沒。這種能力對於翻譯學習者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為:

*你學交傳後,需要記筆記法,3分筆記,7分腦記,大部分都要記在你腦袋裡,你要是沒聽明白,你怎麼往腦袋裡塞?你又不是機器人,能把所有語料信息都變成代碼輸入。聽懂以後,記起來就更容易。

*你當了同傳之後,「聽懂」這個能力更重要了!你要是沒聽懂,就會被困在發言人的語言結構中,而不能脫殼,跳出語言結構去看他的意思,如果你只是字對字的翻譯,而並沒有聽懂發言人的意思,那麼未來,AI如果真的大規模應用在翻譯領域了,第一個替代的就是這類翻譯啊!

③複述練習。這個巨牛的練習,可以同時提高你的口語和聽力,是不是很心動??對於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習者來說,複述練習時用的方法不太一樣,具體看下圖。

寫了好多,還是沒寫完我所有用過的學習方法。哈哈,累死了,我要去幹活了,下次再嘮吧!覺得好就點個讚唄~

最後祝題主夢想成真,希望未來我們能在booth(同傳箱)相遇!


是英語同傳,大佬就不必了,太商業吹捧~身邊有很多比我優秀很多的前輩和同輩。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

本科——川外英語(翻譯方向)

研究生——廣外高翻,第一年普通MTI口譯班,跳級考了國際會議口譯班的第二年,畢業拿到了會口證書(我們班9個人,4個畢業時拿到證書,已經算曆屆里比例很高的了)

廣外「證書班」的「證書」

畢業考進了某國家部委,外交翻譯,口譯為主,也做筆譯

工作照

本科過了三口三筆二口二筆,研究生考了三年才過一口,工作第一年過了一筆

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感覺挺「厲害」的,但我從來沒覺得自己多有天賦,有多厲害,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笨笨的,主要是靠努力走到了今天

我的口譯筆記(雙面記滿)

我的口譯筆記(雙面記滿)

現在還常年處於翻完就覺得:「天吶,我說的都是什麼shit!」;雖然現在工作經常做同傳,但直到現在做同傳也還經常覺得struggle,從來沒有過如魚得水的感覺。

跟知友們聊聊自己對翻譯的一些看法吧,個人觀點,有不同意見歡迎友善交流。

一、做同傳需要天賦嗎?

我一直覺得學語言是不怎麼需要天賦的,只要夠努力,不一定做到頂級,但至少不會差。最近跟一個特別厲害的前輩聊天的時候說到我的觀點,她說可能還是跟天賦有關,她有個朋友以前是清華計算機專業的碩士,專業特別突出,最近因為工作原因要考個雅思之類的,簡直要把他逼瘋了。

我自己從初中開始正式學英語,從小到大,除了英語所有科目基本上都上過補習班(我們那兒有補課的風氣),但英語成績一直很好,因為覺得英語很有意思。自我感覺,也許是得益於高中三年理科的折磨(當年真的是重點高中理科尖子班的學渣),邏輯理解能力還不錯。

但除此之外,我真的沒什麼過人之處……比如說吧:

1. 記性:身邊的盆友都知道,他們都稱我是「金魚般的7秒記憶」,背書什麼的永遠都是差等生,剛跟我講完的話,立馬就忘,經常重複曾經進行過的對話,對此盆友們也是很無語的。我也曾經懷疑過自己,這麼差的記性,真的可以做翻譯嗎?但事實證明,是可以的

我們現在內部魔鬼練習,一次性聽12-15分鐘的BBC,然後大家輪流翻,雖然所有人都會偶爾有遺忘和記漏的地方,但適應之後我完全可以handle這個強度。但生活中我的記性一點也沒有變好。不推薦大家這麼練啊,這個強度真的是有點變態的。

以前讀書的時候,很多同學被老師抽起來做示範的時候,最常說的就是「我忘了」、「我看不懂筆記了」,不排除真的有忘了的時候,但其實大多數時候就是沒聽懂,只是自己不願意承認,或者自己以為是忘了一開始學口譯的時候,一定不要這樣自欺欺人,首先承認沒聽懂,才有可能找到沒聽懂的地方,是因為口音?句型?生詞?這樣才能對症下藥找問題,如果一開始就怪罪於記性不好,可能會給自己不好的心理暗示,覺得自己沒天賦,學不好,或者導致練習的方向沒找對。

2. 分腦:生活里我不是一個喜歡一心多用的人,舉個例子來說,我看劇都是要每一分每一秒從頭看到尾那種,如果中途去了個洗手間或者廚房,我都要倒回去幾秒,把漏掉的補起來。

剛開始學同傳的時候,我就發現有的同學更擅長聽說同步,好像也沒怎麼練,就可以邊聽邊說。但自己就是很struggle,開始的時候一直按交傳的模式做同傳,翻的時候很多地方都聽不見,聽的時候沒辦法同時翻,所以出來的效果就是1-10句話,翻出來的只有1、3、5、7、9,2、4、6、8、10都漏掉了。

可能這也是我至今做同傳還覺得不輕鬆的原因之一。但是沒辦法啊,只能自己多練唄,工作之後可能無法保證每天都有同傳練習,但是上活動之前的幾天,我一定會抽時間練一練,磨磨嘴皮子,不然真的跟不上

(3)音色:我天生有點娃娃音,一激動音調就很高,特別有穿透力,同事經常開玩笑說隔著幾個辦公室,都能聽見我小聲說話。我也很絕望哇~但是我做翻譯的時候聲音跟平時聊天就不一樣(我的公主號里有我自己做的參考翻譯),聽眾普遍反應都很好。

音色天生的沒法兒改變,但我一直有練習錄音的習慣,練完自己會回聽。如果自己都聽著不舒服,那聽眾肯定聽著也不舒服,所以做翻譯的時候我會有意把音色壓低一些,顯得沉穩一點。

二、口譯筆記怎麼記?

口譯筆記主要是交傳用。不可否認,口譯筆記有些通用規則,比如一般豎著記,有口譯筆記符號,最左邊一般留白或記邏輯詞等等。完全沒接觸過口譯筆記的話,可以看看林超倫老師的書,作為參考。

但是真心想強調一下:不要迷信口譯筆記!!!我沒正兒八經學過筆記,本科和研究生老師教筆記就一兩節課,然後就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筆記體系,大家自己琢磨吧。

當時也覺得:瓦特?就這樣了?不教了?我哪知道怎麼記啊?我自己怎麼創造符號啊?

結果雖然至今都覺得自己的筆記醜醜的,但聽得懂、翻得出才是重點。現在有些培訓機構打著筆記的噱頭,吸引大量學口譯心切的年輕人,花了大價錢去學,但其實是本末倒置。筆記真的只是輔助,記中文還是記英文?真的沒有一定之規。誰說一定要有很多漂亮的符號,寫字就low了呢?

我有遇到過在培訓機構受過培訓,口譯筆記記得特別漂亮,但是因為英到中理解不到位,經常翻得不對的同學。

三、同傳入門怎麼練?

1. shadowing(影子練習)

可能很多人影子練習的方法都不太對,我本科就自己胡亂練過一段時間,但真的是亂練,研究生接受了系統學習之後才知道shadowing的正確做法。

從來沒練過的同學可以試試,網上找個語速適中的中文訪談節目,如果你能跟著說(不必一字一句),就說明跟讀這項能力你是具備的。但如果換成新聞聯播,可能會發現跟起來難了很多,再如果換成英文材料就更難了。跟不上新聞聯播是因為信息密集,而且語域不熟悉,跟不上英文主要是由於聽力不夠好。

正確的跟讀怎麼做呢?放過自己,不要要求自己每字每句都跟上,幾乎是不可能的,難度越大的材料越不可能。但是!!!跟讀的時候一定要帶上腦子,不要鸚鵡學舌

active listening,邊聽邊理解。聽完之後要知道剛剛跟讀的材料講了什麼。

跟一段時間後,開始換詞,從簡單開始,比如聽到first, second可以換成firstly, secondly。聽到in other words可以換成or。慢慢進階到換句式。

2. 預測

同傳里預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技巧,也是倒逼自己active listening的一個手段。比如一個句子還沒有結束,可以人為暫停,逼迫自己把句子順下去(中英文均可),然後再放完這句話,看看自己的預測對不對。如果沒有猜到具體的用詞,方向猜對了嗎?

3. 人為降低同傳難度

一開始就直接拿個材料開始練,難度太大,效果並不好。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人為降低難度。

以英到中為例:

(1)可以先聽一遍英文原文,邊聽邊記筆記,就好像交傳一樣,但不譯。聽完一遍應該對材料有了結構性的把握,然後這時候再做同傳練習。

(2)可以把之前做過交傳練習的材料放一兩周之後,再來做同傳練習。千萬不用怕自己已經聽過就沒效果了。

醬紫可以讓初期同傳練習的時候輕鬆一點,已經沒有太多的認知障礙,更多是技能技巧的練習。

一不小心寫了好多,哈哈

祝大家被同傳虐得快樂~


反覆以下循環:

模仿(學習)

應用(看美劇電影書,shadowing)

鞏固並發現新問題

再學習,解決新問題

再應用

再鞏固並又發現更多新問題

循環往複

http://weixin.qq.com/r/8zqPl0zEcBEPrQj092-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不是同傳大佬,但是我有一個師姐是。她對英語的狂熱程度簡直無人能及,不論什麼時候看到她都在掛著耳機陶醉的聽,或者跟外教不停的說。演講比賽寫作比賽口譯大賽從沒少過她。她是沉浸在了英語的世界中,而且自得其樂。後來她保送去了上海外國語的同聲傳譯,因為師姐不玩微信,QQ也不常在線,就再沒她的消息了


關鍵詞: 環境-語言敏感度- 天賦- 體力-創意方法-辭彙?-語料-跟讀法?!

我真的是從小開始做的口譯,而且身邊幾位比較出色的譯員也是有著核心的背景屬性。否則我真不推薦走這條路。

先說一下幾個所謂的核心背景屬性是什麼。

第一點當然是對語言的敏感度。 我自己本質上是學哲學的,但是本科的專業修了心理學和後來自己惡補了許多語言學。期間兼職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跟口譯有關(畢業了就直接是全職口譯)。其他幾位出色的同事要不就是一直口譯-外語專業,要不是在中文+英文的主持-傳媒背景,有些是法律或是政治-外交類的專業。在語言敏感度這個事情上,我們可以說是從小到大都特別在乎。如果你是半路出家,很難去刻意培養一些微妙的語感和瞬時分析的能力。某個程度上,我斷言說,沒有哪個譯員是短期衝刺而可以達標的。你補不回生活幾十年來的體驗。

第二點是輸入-輸出語的相對平均分布。 其實就是在中文地區和外語地區(我是中英口譯,所以基本上就是外語=英文而已)。回到我幾位突出的同事和我自己的生活背景,我們基本上都是30歲的時候,有50%的時候生活在中文語境和50%英文語境。這樣的確實的生活體驗分配才能把輸入-輸出語卡在母語的感覺。語感,語調,語速,時事,文化,槽點,梗,職業對話範式這些東西真的是很難在課本上學的。一位好的譯員基本上每天除了上班,下班的時候也是以各種形式在補充和學習的狀態(相對低能耗)。 另外一個障礙就是口譯這個東西沒有太多升級台階。基本上你的語言能力在就職第一天就受得徹底的測試。很少有「一步一步做到同傳」這種感覺。因為門檻這東西第一天就放在那。的確,技巧語速知識可以積累提升,但是這限於從中級到高級的演化。 所以說,我們很少見到有「初級同傳口譯」這種狀態。

第三點就是精力旺盛!口譯,包括交傳和同傳都是極為反人類和高能耗的活動。 整場活動下來,任何人講話你都是高度專註。嘉賓歇下來的時候你在翻提問,開場前你在測儀器,結束後你得預測大會的流程。 8個小時(就算有partner)你講完的時候都是虛脫的。而且我指的精力旺盛是指,除了一般性體力以外,嘴巴+腦袋的體力特別耐用。 正常人一輩子都體會不了一直一直講8-10小時的那種奇怪的感覺。

接下來是個人的一些經歷。我基本上是初中以後就開始在國內兼職口譯。基礎不錯,中考的時候我英文全市前十(147/150)。平時課外主要看哲學史和看一下英文相關的東西吧。高一的時候因為一個小意外,錯過了半個學期。當時就直接心頭一狠就全力去考美本了。在醫院的半個學期每天刷托福Sat單詞和題。 出院就去考試了。成績還行,2150(sat 1)+ toefl 117 (s29)。 當時十六歲吧。接著我就想找點兼職干幫補收入:)

碰巧有一次買東西遇到一個美國大胖,可愛得很。他想買煙缺半天跟小賣部講不通。我就隨口幫了一下他。這麼一講他就覺得我可以幫到他在中國生活的很多方面,當場就問我要不要當他的翻譯。接下來的半年就是準備留學和幫他隨行翻譯。碰巧的是這個可愛美胖是一個教授,基本上他給他退休前的大學給我寫了一份推薦信,沒多久我就拿到了全獎去修心理學。

我後來大二第一學期就趕緊惡補GRE然後就考了 (45天備考),幸運地考到了1560/1600(模考一般是1450-1500浮動)。 後來Graduate修了半學期宗教哲學就覺得無感。不是專業無感,是對於業內風氣覺得無力。隨後就打算回洛杉磯進修口譯了。

基於自己比較穩的英文基礎吧,去學習哪個科目的時間都比較短而有效。大會同傳的核心能力之一-短期學習背誦能力一直在線。一畢業拿到證書我接了一系列的活。什麼行業都有。遊戲的(BlizzCon E3),石油(沙烏地阿拉伯),太陽能(帝王郡),量子力學的(CalTech),加勒比海旅遊地產開發,港口運輸科技(洛杉磯,西雅圖),各種地區合作的峰會,等等。 幾年下來基本上可以駕馭大部分的題材。

我覺得這個工作更多是核心能力的保持。每天我都要找各個語言的材料來練習和摸架構。我自己翻國-粵-英,基本上每個語言都有分配個1.5小時或以上才能保持住「口感」,如果要針對提升估計一天8-10小時吧。 自己平時要時刻保持好奇心,任何新信息輸入都有高度敏感,注意記憶保有和短時輸出的能力。我自己有個小技巧,叫「翻譯眼鏡」。平時生活中每個可名狀之物都應該有雙語對應字幕。例如我看到桌面的遙控,我眼裡應該有它的「遙控-TV Remote",看到後院的沙包應該是「沙包-punching bag"。任何時候覺得某個事物只有單語的字幕,那麼就是時候去查詞典了!

不過說實話,口譯這門活兒還是挺特殊的,如果自己只是愛好沒有天賦,只有天賦沒有愛好,有天賦和愛好但是訓練的不夠,都不太可能做得上軌道。

6/18 更新:

很多人問及學習方法的問題 這次補充一下吧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是 詞典

每天開電腦必備的三個肯定有 dict.cn 海詞 merriam webster 韋氏 linguee linguee.com/english-chinese

我在回答裡面提及到了一個概念是單詞數量 vs. 單詞質量

太多人在乎的只是刷一大堆 英漢互譯的定義然後覺得自己單詞量就漲了。 其實單詞在大腦裡面的存在很視乎它與其他語言單位的鏈接度。 區分度。固定搭配。講者情感。 語極。邏輯關係。 行業相關性。

舉兩個例子: level tell

就level而已,大部分知道的是

1:等級

一半人知道

2: 水平 (等高)

很少人會用

3: 靠近 (adv)

但是在北美 很多人也會用到它的

intransitive verb: to deal frankly and openly (平心靜氣地談)

多義詞和使用語境使得很多自認為辭彙量很多的同學覺得自己根本不會英文。其實根本問題在於在單詞初記和日後複習裡面缺乏了關聯訓練。 雖然是陳詞濫調,但是外語/翻譯的學習核心真的是大量辭彙+內容沖刷。 每天看各個行業,各個平台,各種電視劇,各種講座的深度內容。 把每個單詞設定為一個 「語義假設」 「操作規程」 「獨立個體」,然後這些內容的閱讀聽力就是你的 「科學實驗」,用於驗證他們的潛在使用意義。 久而久之,我們虛的「單詞量」才能進化到「單詞質量」。

下面在講一下 tell的定義。

一般來說,tell 就是 「A 說 B 聽」 這個模式。

但是我們口語的時候可以選擇很多個近義詞:

talk, chat, inform, speak, converse, say, report, narrate, reply, etc.

各種「說」都有它潛在的強調語言因素:強調給誰說?report,inform,chat

強調說話內容? inform, narrate, say

強調說話心態? chat, talk

動作? speak, talk, narrate, report.

另外一方面就是tell的深度用法。

"tell somebody off"

"tell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tell on somebody"

"a telling sign"

"dont ask, dont tell"

如果你把這次很基本詞的廣度和深度用法都掌握,這個時候你才應該把這次詞歸類為「質量詞」

但是單詞量也不能丟。我當時準備SAT, GRE, 口譯執照的巔峰階段一般都保持著這個數目:

300 初記 (看merriam webster全部定義)

600-900 複習 (quizlet刷 多項選擇題)

每周安排一天全部複習 (錯題,難詞定義重看, etc)

關於「刷」 語言材料方面我也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吧:

英文講座是每天都核心內容 :3-6 小時 各種大學課程 (youtube-stanford,yale, MIT, 各種 TED, Big Think, Closer to Truth, Poscast-語言學,生物學,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等。)

當然,其他類型的美劇也得看個1-2小時。 畢竟大部分人不是學術派的。 (Two and a half men, friends, modern family, the big bang theory, better call saul, breaking bad, etc)

如果住在北美/歐洲的口譯們當然就同理可得的去看中文的類似內容。

最後一個就是討論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影子跟讀法?!

看了很多知乎的多贊貼都在推薦這個「玩法」,據說可以幫人們進階到同傳或者總體提高英文水平。 我的確有個別老師曾經推薦過這個辦法。 但是我覺得初期的幫助遠遠大於它後期的幫助。

影子跟讀法更多是允許你打開 「腦口同開」的模式。但是大部分時候人們都是處於「腦口半開不開」的狀態。

我試過和幾位新晉的口譯嘗試這個訓練法。我的觀察大多是他們在嘗試其中一項的時候就忘記了另外一項任務:能讀卻聽不懂,聽到了記不得自己說什麼,聽不到自己說了啥。 同傳其實與跟讀的重疊度沒有那麼高。大部分學者的精力,在跟讀時,轉向了發聲區域的身體鍛煉專註。 其實同傳的秘訣更多在於大意群的總體預測(chunk prediction)和用詞預判 (word cues). 把更多時間花在話題的熟練度上,聽到開場介紹的時候你大腦排除剩下的可能組合 (possible combiantions)就會降低,你只需要額外幾個關鍵詞的證據 (support the dominant view? countering it? nuanced suggestions? minority opinion?) 然後你很快就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回講者的意群。

相比之下,跟讀培養了的潛意識行為是詞-讀-詞-讀-詞-讀 的機械順序。那麼你的潛意識大腦其實就沒有在培養同傳的核心能力。 如果要花精力在跟讀發音的肌肉專註上,我覺得更有價值的是精力花在延時-聽力理解上 (décalage). 經常可以進行調速等待-加速輸出的同傳一般才是實力同傳。很多稍微弱一點的同傳就卡在了機械的詞-譯-短語-譯-詞-譯-啥?-斷了!-短語沒連上-譯-從句不是這樣的!-我不行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