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患者要定期隨訪,以監控眼壓,只要控制好病情,並不是一定會失明。

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病變,是指眼內壓力間斷或持續升高的一種眼病。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眼內壓力可能會有不同的癥狀表現。持續的高眼壓可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造成不可逆的視力下降和視野縮小。如不及時治療,視野可全部喪失甚至失明。因此,青光眼是常見的致盲病種之一。

青光眼有哪些種類?

青光眼主要分為原發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和混合性青光眼,其中原發性青光眼又分為閉角型青光眼和開角型青光眼。而根據發病的快慢程度,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又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

瞳孔和晶體貼合,使房水堆積在後房並將虹膜推前,封閉房角,引起急性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在發生眼壓急性升高時,會有許多伴隨癥狀(例如眼睛脹痛,頭痛,看物體出現彩虹光暈及視力急劇下降等)。相反的,慢性青光眼在發病早期或中期是沒有癥狀的。因早期青光眼視野損害由周邊開始,病人在患病初期難以覺察病徵,一般在晚期才發覺視力減退,因此青光眼又被稱為「視力小偷」。

如何治療青光眼?

治療青光眼主要的目的是要保護及保持病人餘下的視神經組織及其功能,把眼壓一直控制在合適的目標眼壓範圍之內,促進視神經表面微血管的循環,減少視神經進一步的損害,並把視力功能穩定下來。

青光眼的治療可以大致分為藥物、激光、及手術。傳統治療青光眼的第一線治療方法以藥物為主,用於治療青光眼的藥物種類繁多,主要功能是減少房水生產或增加房水排出,另外也有藥物可以同時減少房水生產和增加房水排出,從以降低眼球壓力。

小梁切除術:透過青光眼引流手術建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箭頭所指),來達到將病人眼壓降至安全水平的目的。

青光眼藥物如可有效控制眼壓,病人則需要長期甚至終生使用。如藥物不能控制青光眼的病情,病人眼壓偏高,或眼壓已在達到目標眼壓,但視神經萎縮持續,視野不斷收窄, 醫生會考慮為病人做手術,降低眼壓。

青光眼屬於終身疾病 治療後仍不能放鬆警惕

青光眼是有可能複發的。對於青光眼患者來說,經過專業的治療之後,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只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成功還需要患者定期隨訪,及時、正確的處理髮生的異常情況。

隨訪的間隔時間需要根據病情來決定,可能是4個月、6個月或是12個月,具體時間醫生會告訴患者。每次複查隨訪都要查眼壓、視神經和視野的情況。複查時要告訴醫生之前的治療方案,根據複查結果評估病情是穩定、好轉還是進展,來調整治療方案,如果病情穩定會持續使用目前的治療方案並定期隨訪。

對於青光眼治療後的防控,有眼科醫生表示:青光眼是一個終身都會威脅視力的疾病,可以控制但不能治癒,控制需要專業的視野和神經損害的監測,青光眼不僅僅是治療,還涉及到術後的管理問題:管理眼壓、管理病情、管理生活。

預防青光眼複發,建議這樣做

Ⅰ.遵照醫囑按時用藥

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控制眼壓的情況較不理想,那麼就需要使用藥物輔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應按時用藥,不可以隨意改變用藥量,以免影響眼壓,造成波動對治療產生影響。

Ⅱ.生活自律,注意用眼衛生

很多青光眼患者認為,在經過專業治療後就不會發生眼壓升高的情況。其實不然,接受治療後還需要患者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盡量飲食結構要合理應注意多進食粗纖維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促進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時過度用力致眼壓增高。

除此之外,患者還要定期到室外適當運動,改善血液循環,以免血管出現異常情況。同時還要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預防視疲勞而發生的眼壓升高。

Ⅲ.定期隨訪,及時診治

青光眼患者要定期隨訪,以監控眼壓,這樣可以及時瞭解病情發展情況,儘早採取治療措施。如果青光眼在治療後出現複發的情況,要及時到醫院診治,盡量挽救視力。


查了下英文維基,完全不治療的情況下從初期到失明也要25-70年,如果配合治療,你走的比這個病導致完全失明要早,所以不用擔心。


首先糾正一下,青光眼是終身疾病,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似的,得了就一輩子跟上你了。但是如果你能控制好眼壓,就可以使視力下降得慢一些。當然不是一定導致失明。


不是啦,自己控制的好,可以保存視力


不一定 只要依從性好 遵醫囑 大部分都能穩定終生不複發的


青光眼不是一定失明,大家要明白一點,一旦發現青光眼要及時治療,及時複查,控制好眼壓的情況下,視力不會進一步惡化的。青光眼的患者主要是眼壓高讓視神經受損,影響視力,眼壓控制好的話,視神經不受影響,視力也就不會進一步加重,但是一定要定期複查眼壓,確保眼壓在正常範圍。


沒有那麼可怕,聽醫生的話,不要有心理負擔,多大個病?


青光眼最嚴重的情況就是失明,它對視力損傷是不可逆,所以需要採取相應的辦法延緩發展,比如用藥,有的是做手術,具體視病情程度來看。青光眼病人切忌情緒波動起伏過大,控制好眼壓,定期複查很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