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舞課的時候老師經常會說「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你們動作可以跟我不一樣,但是質感要出來」,或者更誇張一點說的說法是跳動作的都是傻子,要跳質感。但是學舞一段時間了覺得光是把動作記下來、做到位好像已經是不小的難度了,要怎麼達到所謂的「質感」呢,或者說真的可以哪怕忘動作、把感覺動作不適合自己的動作改掉,也要跳出所謂「感覺」;應該以「和老師跳得一樣」的相似度為標準嗎


冒昧地說一句我心裡的實話:你的老師這個說法太裝逼了

對,「跳質感比跳動作重要」這個提法本身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越往高處走你會發現真正的高手已經沒有動作了,他們只是呼吸、律動、玩身體,你就被炸懵了

但這絕對不適合初學者,在教學規律上說是徹底錯誤的:所有的教學都一定從機械走向開放的,跳不好動作還跳個蛋的感覺。從一開始就開放只適合專題類的體驗課堂(尤其適合針對高水平學生的大師課),而不適合你們這種入門級的常規班。更何況「動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感覺」、「跳動作的都是傻子」這些提法本身就有問題,對新人說更是有點誤人子弟了。

你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好好跳動作、打好基本功:體能、舞蹈辭彙積累、音樂理解(從能跟上節拍到能分析音樂更多的層次)、把老師做的動作能消化好。先讓自己的能力儘可能提升,這個階段肯定是跳得跟老師越像越好

當有天,你發現老師教的舞你能比較輕描淡寫地跳好後,就可以開始考慮「質感」了,比如:

這一組動作的強弱,可以不可以有更多變化?老師教的力量差不多,那我把前面的力量都收一收,最後八拍層次切換的地方突然用力,會不會更好看?

動作的快慢、動作的高低、動作的角度......這些都可以這麼去考慮

還有例如老師的風格以卡「點」為主,你先這麼吸收了進來,然後反思你最喜歡的真的是這種感覺嗎?有沒有可能把「點」淡化掉,換之以柔順的線條感?

慢慢地,你會有一套你的身體最熟悉、最喜歡的發力、表達音樂的方法,這就是你的質感。就像我說的,到了後來已經沒有人在跳動作了,你只需要呼吸,其他的交給音樂就好了


我把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想法寫出來吧,可能會有些抽象,表達能力有限。

首先我個人認為的質感,是指的在當前音樂下,你所做出動作與你想表達音樂層面的相似度,並也包含著你本身所能控制動作的穩定程度。

比如你想要表達兩beat,第一個聽來像是敲門,而第二個像是砸桌子。那不管你是要用Bounce,Rock這種Party Dance表達,還是Pop,Lock這種舞蹈技術表達,你需要做的是用你的動作,將兩個聲音形象的模仿出來,做到恰到好處(又需要完成音樂表達,又需要有完整恰當的動作)。

而此時你動作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就是質感。

於街舞這種以表達音樂為主的舞蹈,你的質感來自於[你所認為音樂的樣子],而像是民族舞之類以表達主題內心為主的舞蹈,則是所傳達出來的本身意義的恰當與否。

質感這種東西,需要的是對身體開發和基本功的硬性要求。比如你為了表達音樂,而將每個音效拿捏的恰當好處,但動作的銜接卻出了問題,整個人像是被音樂拖著走,那你的基本功和身體開發絕對是有問題的。而如果你的基本功很到位,穩定又合適,但你只能跳一種類型的音樂,或者你駕馭不了你不熟悉的音樂,那對於所謂質感,你也是有欠缺的。

對我而言,跳舞需要的是某種自然和不自然狀態的結合 : 自然的,是你的身體經過長期練習保有的習慣,也就是你去表達音樂的個人習慣 ; 而不自然的,是讓自己在這種慣性般的運動中作出改變,讓音樂的表達成為你實際狀態的一種輔助。

完成以上的情況,你就有了風格,也就變得很強了。


題主是urban dance舞者嗎?我只能站在urban dance舞者的角度上來說。

我聽過很多老師說過這話,我也認真思考過,也去請教過老師,留心觀察過周圍同學。。。我拋出一個疑問,真的能夠忘記跳動作,去感受音樂跳出質感嗎?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不能。顯然不能啊,你動作沒有記下來,拍子就更不會記清楚,音樂就更聽不明白了,這個時候你的腦袋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怎麼跳出質感,更何況就算你真的天賦異稟,能夠心態平和跟著音樂跳錯就自己填上動作繼續往下,你的身體素質基本功能夠撐的起你想表達的質感嗎?

老師這麼說,其實是主要說給某一部分能夠做得到的人聽的,至於還沒有達到這個層次的朋友,老師對你們的要求是盡量去做,不要只滿足於記住動作。

其實舞蹈的質感無非就幾個方面,身體質感,音樂表達,情緒表現。

身體質感需要靠時間沉澱,如果老師說把動作做成你的,或者你可以改變動作。並不是說你可以改掉整個動作,而是你經過長時間的練習,你的身體已經形成一種你自我的習慣,你不用多想,做出來的就是你的習慣。你需要思考的是動作的連接發力,以及和音樂相互呼應的表達,輕重緩急張合有度。

音樂表達,就是跳舞你一定要聽見你在跳什麼,你要明白你做這個動作,對應音樂什麼東西,人聲旋律還是鼓?假設用身體來表現聲音,你聽到的你會怎麼做?就是這個意思。

情緒表現,第一層就是面部表情,眼神。亞洲人這方面會比較差,比較內斂,所以在練習過程中可以一起練習。其次就是音樂感覺,就比如你現在是跳百老匯,現在是跳交誼舞,這種根據音樂氛圍來決定的特有的感覺。

其實你跳久了,你會發現你其實很難和老師跳得像,除非你一直上一個老師又很喜歡他模仿他和他一模一樣,人總會養成自己的習慣,找到自己的風格。


私以為老師大概指的是感染力吧。就是跳舞時你的心理狀態、投入的感情等等。但老師這麼說,並不是真的動作就不重要呀。跳舞最大的基礎就是至少要先熟練動作。經過數次的練習,讓身體對動作產生記憶。之後,你再聽音樂,就不會滿腦子都是我下個動作是啥,而是可以注入自己的情感…代入自己的個性。


在理解透音樂的基礎上去練基礎,包括發力速度變化這些…練質感一定要有想像力,根據音樂想像這個動作是什麼樣的感覺再去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