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店:絕大多數的寵物店的貓是收來的,可能是同城養護,家庭養護。或者是東北這樣大的養殖基地收來的。老闆對收來的貓的情況不是特別瞭解,一般講品相和血統都是瞎扯,騙騙小白。

貓舍:貓舍分三種

1.只出售自己繁育的小貓,小償領養退役種貓。貓父母真實可見,血統品相可見。

2.出售自家繁育小貓,收貓。這樣的貓舍不少,買了種貓,用種貓的照片當作收來小貓的父母,賣別人繁育的貓。

3.收貓重新拍攝,打包成自己繁育的貓銷售。父母照片,血統基本靠編,因為打著貓舍的旗號,包裝到位,所以很多人以為是正規貓舍。我真的認識太多這樣的cfa註冊貓舍了。很多貓都是東北收的。這部分的貓舍,收的貓的品相要比寵物店收的品相高很多。

可以這麼說,寵物店的貓是最普通的。

很多註冊貓舍,也不是什麼正經貓舍。


寵物店的貓咪來源是收購的,大部分貓咪的父母情況,血統,都是不詳細的。貓咪的疫苗也是不齊全的。而正規貓舍是專業繁育某一或幾個品種的,貓舍的繁育人是某一/幾個品種的發燒友,專註於品種改良。貓舍的全部種羣均是純種貓註冊於國際協會。後代自然也是註冊貓。其血統可靠,健康性以及品相均有保障。貓舍提供專業化優質的餵養,全套免疫以及護理服務。也就是說你的貓咪會在貓舍度過青少年時期,會在貓舍進行優質的飲食,封閉健康的生活環境,社會化訓練,齊全的疫苗以及絕育術。寵物店的優勢是價格低廉。貓舍的優勢是血統清晰,品相佳,身體素質優,性格優,健康性強,養護知道有保障


作為泉州一家小小的貓舍,僅根據自己的經歷說一下區別吧。

第一,貓咪來歷不同。一個正常的貓舍,所有的崽子,肯定都是自己繁育的。寵物店的話,基本上都是進貓收貓。

第二,成本不同。貓舍成本在於引進種貓,餵養種貓,崽子。時間週期較長。寵物店的成本在於進貨,門面等。

第三,盈利模式不同。貓舍主要靠賣貓,一隻母種貓,一年最多兩窩,崽子要到三四個月。成本在那裡,所以貓舍的貓更追求品質。寵物店賣貓,賣多少是本事,盈利主要靠賣貓附加的用品那些,而且貓咪一批一批進進出出,其實比貓舍繁育更賺。

第四,附加服務不同。貓舍後續的附加服務多是保證貓咪健康以及如何飼養貓咪,跟一些小毛病。寵物店,基本上一條龍服務到底。

綜上,寵物店也好,貓舍也好,如果是買貓,都需要多觀察。小貓兩針疫苗,三個月,最基本。

然後不要心急衝動,多觀察,貓咪價格,除了品相,給貓的花費更直接,能上門就上門看看。眼見不一定為實,但能眼見絕對能讓解決大多數問題。

買貓只有一條忠告,耐心。


寵物店是販賣的,貓舍自己繁育,貓舍安全


著急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最後的截圖。

因為貓舍對每一隻小貓的健康、性格、品相 都非常有把握,因為是自己接生,親自奶大的。

一般正規貓舍只會專註於1~2個品種,因為精力有限,也要控制成本。

不僅是貓糧貓砂的經濟壓力,還有人的時間精力也是很重要的瓶頸。

如果公貓母貓都是自己養的話,一公一母就比較虧,因為養兩隻成年貓的成本,單位時間內只能產出一窩次的小貓。

一般同品種下,至少要 一公三母 到 兩公五母 這樣的比例才能開始稱得上「划算」。有些「節約」的貓舍,也聽說過 兩公十母 的情況。

這樣算下來的話,寵物店動輒五六個七八個品種的,絕對不是自己養的。是別處收來的,也就是說寵物店至少是個二道販子。

二道販子並不瞭解怎麼養貓,也不知道什麼叫品種,一般會把一個半月的小貓說成三個月的,急於出售。一般小貓健康狀況很差,都是靠一針血清吊命,一針血清能管一個星期。星期貓多是來源於此。

寵物店對英短的理解一般就是,英短=灰色/灰白色的貓。在這個前提下,基於商人逐利的本質,藍灰色的貓裏最便宜的就是串串,而且是串的非常厲害的那種,講的通俗點就是很有可能 祖上十八代可能就一隻英短,其他都是田園。


不在乎品種的朋友,倒是可以找家寵物店長期蹲守,看小貓健康狀況,如果寵物店每一兩個禮拜就換一批小貓的話,就要小心了。另外小心不要被宰,因為寵物店吹的再好聽,也不可能有純種貓狗(成本太高做不了),寵物店的一般一千以內比較合適下手。

不要誤會,發現這個羣的真實情況後,還沒刪掉,就是為了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能隨時截圖。。。

看清楚了,是5隻打包500,別說純不純了,能活幾天?100一隻就是喫貓砂都養不下來啊。。。這種一般只有寵物店會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