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作為聲響的哪些因素讓人類喜歡聽音樂,為什麼,其對人類保存形態或者繁衍又有什麼促進作用。我想要客觀科學的解釋


無論是古希臘的七弦琴還是現代的吉他,大提琴和鋼琴,都是弦樂器,他們通過琴弦的振動產生聲音。畢達哥拉斯發現,振動的兩根弦的長度比為小整數時它們的和弦才會奏出好聽的聲音,長度比為2:1時產生兩個八度音,長度比為4:3產生四度音,長度比為3:2產生五度音,這樣從基準頻率f。開始,不斷用五度相生律可以得到一個CDEFGAB七音的音階,他們的頻率按一定規律排列,而頻率決定了音高,樂譜就像光譜一樣是頻譜的組合。

至於為什麼頻率比值為小整數的音調合在一起就好聽,牽扯到大腦神經元的響應方式,當兩種不同的音頻同時播出時,大腦會有兩組初級神經元積極發出響應,每一組神經元的激發頻率都和琴弦振動的頻率相同,這些初級神經元再將信號向大腦發射,將信號傳輸給更高級的神經元,更高級的神經元再將信號收集整合,有些更高級的神經元會同時接收到兩組初級神經元發射的信號,如果初級神經元發射的聲波頻比為小整數,那麼它們發射的就是同步信號,舉個例子,如果兩個聲波形成一個八度音,那麼一組神經元發射的信號要比另一組快一倍,落後的一組每次發射都和提前的一組之間存在著同樣可預知的關係,因此,對這兩個頻率的信號都敏感的神經元便具有一種重複的行為模式,不僅可預測且易解讀,出於之前的經驗,或者出於天生的本能,那些更高級的二級神經元會讀懂這些信號,這樣通過多次振動之後便可以用簡單的方式預測到之後將要輸入的信號(即更多的重複)以及證實之前的假設,直到這個聲音改弦更張。

高一級別的神經元要將低一級神經元合成過的信息再進行合成,因此輸入的信號必須連貫才能使他們開展合成的工作,如果我們體內的合成器發出的信息合理,特別是當他們的預期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那些高級別單位神經元就有理由給予某種積極的反饋,至少他們不至於對低一級的神經元進行干擾。相反,如果合成器進行了錯誤的預期,這種錯誤就會往上傳到高一級的合成器,最終會產生不適感和想要停下來的慾望。

那麼合成器會在什麼時候產生錯誤的預期呢?當原始信號幾乎同步但又不完全同步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比如相差小二度的兩個音一起演奏時最折磨耳朵。

和諧的根本就在感覺的早期階段進行成功的預測(這個過程往往是下意識的),這種成功就是快樂和美的體驗。相反,不成功的預測則是痛苦和醜陋的根源,但隨著我們不斷地學習和增長見識,我們能夠聽出以前聽不見的和諧之音,而且會消除痛苦之源,這也是大腦的反饋和獎賞機制。

縱觀歷史長河,在西方音樂體系中,人耳可接受的音調調色板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有所擴大,我們也在通過廣泛接觸學著欣賞以前在剛出現的時候聽著不那麼悅耳的和聲,比如有人聽慣了古典樂派和浪漫派的作品,剛聽12音體系的音樂會很不舒服,有人還想嘔吐,隨著不斷地聽12音體系的作品,耳朵會習慣,甚至會喜歡上這種音樂。確實,如果我們生來就享受學習的過程,學著做出成功的預測,那麼預測如果來得太容易也就不可能為我們帶來最大程度的享受,也就得不到開悟的新鮮感了。

以上關於神經元的作用機制選自諾獎得主維爾切克的新書《美麗之問》。


謝邀

樂音是有規律的振動,噪音是無規律的振動。

其次要糾正的是,「藝術品」的評價標準,與「商業音樂」的評價標準是完全不同的。商業音樂追求受眾和市場,因此聽眾的主觀感受很重要,為它買單的客戶的主觀感受很重要。但對於藝術品,「好聽」根本就不是標準。如果一定要談「好聽」,那麼等您對音樂有了更多了解之後,尤其是當代的音樂(20世紀中期以後至今的),多半會失望。

為什麼呢?主觀感受是「感性」和不靠譜的,憑此永遠無法在評判藝術品的價值上達成共識,即便讓1000個作曲家來用主觀感覺評論,也無法達成共識。因此,我們看的是作品的「設計」——是否足夠有想法,是否足夠嚴謹,這些才是能夠達成共識的「理性」。

在音樂中,我們不談主觀感受,不談「快樂」和「悲傷」,我們談論的是音樂的「張力」。如果能夠引起聽眾心裡感受變化程度大,那就說這個作品非常有張力,而具體聽眾感受到了哪種情緒並不重要。


在羅森的《古典風格》里有隱約提到,大意是:巴洛克時期,人們覺得大三和弦要比小三和弦和諧是因為,大三度的音處於大三和弦根音的泛音列較前的位置。舉一反三純四純五純八度為什麼聽起來和弦,差不多的道理?也許人喜歡簡單和秩序不喜歡複雜?


所謂音樂好聽主要就是你懂這段音樂在訴說的感情是什麼,你能夠深刻的體會它想要表達的情感,這也就是絕大多數人對音樂的審美,所以大多數人們才會喜歡好聽的傳唱度高的音樂。


這算是追問音樂的本體論?有啥意義呢?


我也是想到了類似的問題所以來知乎搜了一下。

也思考了一下關於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這個沒法驗證也純屬個人主觀臆想,只是另外考慮問題一個緯度,希望題主有存在即合理的想法,更希望題主能有完全推翻我的觀點

現在的人工智慧屬於弱人工智慧,就是用數據訓練一些代碼讓這個代碼在某些方面獲得經驗使其在某些方面有所應用。把這個過程推倒到極限,就是給機器注入人的「靈魂」。到了那個時候,假如有一台足夠算力的計算機,人就可以做這樣的實驗,在計算機種自定義一個「世界」,生成一系列具有人類思維的對象,讓其在這個計算機模擬的「世界」中自由發展。人類相對於這些對象,就是高緯度生物。這些生物的發展遵循人類設定的屬性,比如說生長發育遵循基因排序,比如跳起來後就會因為引力落回地面,比如古典概型中的硬幣正反面概率都是一半,比如聽到音樂就會感到愉悅......


音樂嗎,就是響度和頻率隨時間變化的複雜聲波。把多數人覺得好聽的音樂,不好聽的聲音,無感的聲音進行分析,看看能不能發現好聽的音樂在波普上有什麼共同的特徵。而這些共同的特徵就基本上可作為多數人認為好聽的標準。


每個人的品位不同,當然對「好聽」的音樂定義也不同

不過搞音樂的人,對音樂評賞更加專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