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們的話就是,「打個字就能賺錢?現在錢這麼好賺嗎?給我十天寫到他們破產」這樣陰陽怪氣的話,他們是把寫作(不一定是指寫網文,也包括同人約文,雜誌投稿)和代打字弄混了嗎?還是純粹嫉妒


這種想法通常存在於各個行業。

並不只存在於文字創作者這個地方。

通常是以:

×××都能掙錢,那我也行。

這種方式出現…

咱一般會稱這種人為「口頭工作者」。

按嘴上說,自己已年破百萬。

而實際上,他們養活自己還夠嗆。

他們完全是用精神來奮鬥,用臉摩擦地面。

職業東西,就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

不去干,完全不知道裡頭有多麼的哲學。

舉個例子:

我老家這的有一個小藥店,看病的是一個獨眼龍,一隻眼不頂用,還給人看病打育苗,沒出過事,每個月還有四五千工資。

…隨即我的年長親戚便得出結論…只要背幾本書,識幾個字,都能當醫生。

這就是標準的職業誤區。

沒幹過,就不知道這有多難。

都說不好好上學就去搬磚。

實際上搬磚也要用到力學,不然的話都搬不了幾塊兒。

所以題主還是別理他們。

讓他們多臉摩擦摩擦地面,慢慢兒就清楚了。


有些人覺得,誰幹什麼都是在恰爛錢……

他們的智商就到這個級別,再多一丟丟的東西,就無法理解……

題主要明白,你批判別人的時候,一定記得,並不是誰都有你這個層次的智商……


要飯也能掙錢,你明天給他一隻碗,再給他十天,讓他把美國要破產了。

賣草紙也能掙錢,明天你給他一輛自行車,讓給他蹬去美國,順帶把特朗普賣破產了。

這年頭傻缺特別多,反智的人更多。

這種人可能是自己寫過幾篇爛文,結果沒人要,羨慕嫉妒恨。

人家說相聲的張個嘴就能掙錢,你給他一件大褂,讓他上台去吹一吹。

歌手唱歌也就是張個嘴就能掙錢,你給他只話筒,讓他去唱一下給我聽聽。

人家搞音樂的,拿支筆就能掙錢,你也給他一支,讓他把唱片公司寫破產了給我看看。

人家田徑運動員有雙腿就能掙錢呢,你讓他去參加個奧運會給我看看。

智商是個好東西,可是這沙雕沒有。

一般來說,會咬人的狗不叫,會叫的狗不咬人。

老子就是他說的恰爛錢的,他怕是連茅坑裡的石頭都撈不起來。

3冊 衝突與懸念 小說創作的要素+情節與人物+經典人物京東去購買?

知乎鹽選會員暢享鹽選專欄、Live、電子書等海量會員內容去購買?

本王就是裝逼界第一天王,知乎噴神,紙糊葉聖陶,文壇先知,不是在噴人,就是在噴人的路上,自號江蘇第一狠人,姑蘇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閱讀紀檢委,吐槽小王子,懟人天王,噴人大帝,立志把自己活成一個段子的奇男子。


這樣的人我見得挺多了,個個都是還沒動筆,就覺得自己可以拳打肘子,腳踢蛤蟆。遺憾的是,他們就算真的去寫了五十天,一百天,往往都還是只有倒貼電費的份……


說這話的人能做到的只有拖累項目,比如你可以這麼解讀:

要是我和這麼厲害的人共事,我不僅做不出成績,反而能十天就能讓他破產!

——阿 Q 精 神 逆 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