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和家人聊天,發現我哥的兒子五歲了還是吃飯很慢(不專心,吃吃會跑開),要一個多小時,而且不喜歡問候人,沒禮貌。反正有不少小毛病,而我哥脾氣很暴躁,又偏疼女兒(兩歲),所以有時候兒子不聽話時就會揍他(經常揍,當然那不是家暴那種,但這卻是他唯一的教育方式),但完全沒有作用。我嫂子向我諮詢過幾次,問題是我又沒養過小孩,問我也徒勞,不知道哪位媽媽也養育過難搞定的孩子可以推薦一下育兒書籍(或者教父母如何接納小孩與小孩相處的書,我總覺得侄子的壞毛病跟他爸媽不會教育有一定關係)。

主要就是想要一些培養兒童好習慣的書,實踐性強又通俗易懂的書籍更好。


主要是規則問題。推薦《0-8歲兒童紀律教育》和《正面管教》

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書值得看,因為有很多人接受了所謂「正面管教」的培訓依然不會管孩子,其實本質上還在於沒有想好孩子要培養成什麼樣,以及怎麼往那個目標上使勁。

基礎書推薦《窗邊的小豆豆》、《夏山學校》,為什麼稱其為基礎,因為可以幫助確立基本教育觀。比如教育過程中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要不然,就不會出現十五歲女孩勒死單親母親的慘劇了。

理念篇《童年的秘密》、《兒童的一百種語言》。《童年的秘密》是蒙台梭利本人的著作,她的其他專著其實可以都看看,實在沒時間可以就看這本。這是幫助理解什麼是兒童。《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是瑞吉歐的最著名的專著,還是幫忙理解什麼是兒童,這兩本書都值得看。

為什麼要理解什麼是兒童?因為你不理解他,你就沒有辦法去管教他。親子關係會陷入互相折磨。我回答過一個問題,題主問1歲半的孩子亂吃東西、拆家、咬人怎麼管教。這就是典型的成人視角,完全不理解1歲半的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1歲半的孩子,口欲期導致亂吃東西,精細動作及空間探索導致拆家,長牙所以咬人。孩子的需求全部被否定了。孩子也被否定了。家長和孩子就是互相折磨。

然後《遊戲力》、《怎麼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講怎麼跟互動、怎麼跟孩子溝通。

把互動和溝通做好了,孩子才更願意被管教。否則,憑什麼?

還有很多很多書……《兒童發展概論》之類的,雖然很有價值,可讀性不強,這就不推薦了,好好看上面那些就夠消化一陣的了


分享兩本:

1 《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教育實用技能領域的NO.1

建議閱讀人群:2-18歲的孩子家長

推薦理由:無數人都推薦過了這本已經發行了30多年的《如何說》,它也是我心中最經典的教育技巧書籍,沒有之一。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我幾乎被它裡面簡陋的插圖嚇到,之後才發現它的好,現在是我案頭常備。

有些家長會很困惑,為什麼和孩子溝通那麼難?為什麼他們很不聽話?為什麼孩子們不願和我講心事?如果你有這個困惑,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恨不得抽自己兩個大耳刮子——自己原來那麼不會聊天!

這本書的優勢還在於,它不僅提供了孩子問題的多種解決方案,還考慮到當技巧不起作用時,分析可能存在的問題。這本書不僅可以看,還能練習,入門必備。

2 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正面管教》

推薦理由:

正面管教是指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去養育孩子

嚴厲型父母:不讓孩子參與決策過程,「這些是規則,如果你違反規則,會收到懲罰」。驕縱型父母:對孩子無底線地包容,當孩子違反規則後,父母容易輕易讓步。正面管教型父母: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用啟發式的問題讓孩子一起參與規則的制定,並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負責。

這本書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不同的生活場景,幫助家長找到一種既不驕縱、也不懲罰管理孩子的方法,從而讓孩子在一種友好和諧的氛圍下成長,成為一個自律、有責任感的人。


5歲育兒選書原則:故事性學習書

這個階段孩子正在快速發展他們的認知、語言還有生活,書本應加強生活規範、認知力與語言發展方面知識,書裡面要有生活化,情緒上面的教導,為孩子這階段的社交與團體生活做準備。

剛好這些選書原則和題主的比較吻合,孩子這階段正是生活習慣培養、孩子情緒認知和禮貌行為,準備入學的階段,因此要讓孩子看這方面的書,重要的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進行親子閱讀。

選書原則一:生活自理繪本;

生活化的繪本,刷牙、洗臉,吃飯、洗澡、穿衣服、3-5歲的孩子會非常喜歡。孩子會認為書裡面的主角就是我,就好像我的生活一樣。由繪本中常見的生活情境引導孩子的好行為,所以他會看得非常非常的投入。

選書原則二:情緒認知、建立情緒概念繪本;

情緒概念繪本,孩子們會期待看到這些情緒最後的結果,想知道最後的主角會變成怎樣,會非常期待。情緒概念繪本提供生活經驗也引起孩子情感的共鳴,提供了孩子情緒行為範本和抒發情緒、引導正向行為,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選書原則三:團體生活、社交繪本;

為融入團體生活而做準備這一類的繪本,例如:進到學校去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通過看繪本而了解,學校里會發生什麼事情,提供孩子學習與模仿的機會,建立對未知事件的安全感,增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準備力。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融入團體生活!

書單如下(後附書本圖片):

情緒類的繪本,通過親子閱讀,讓孩子通過書中的故事了解不同情緒下發生了什麼,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生活中發生類似情緒了,孩子會有處理類似經驗的萌發。

學習情緒的管理:

重點推薦的有《佐野洋子系列》:

1、《媽媽發火了》,好多爸媽反應,看到寶寶和自己哭;

2、《沒關係呀!》

3、《天孩子,地孩子》

4、《我也行呀!》

5、《你是我的奇蹟》

6、《活了100萬次的貓》,這個也是感人的,理解什麼是愛;

7、《熊爸爸》

8、《紳士的雨傘》

9、《我的帽子》

10、《大樹,我饒不了你!》

11、《愛妒忌的迅猛龍》,恐龍情緒系列。

說自己的內在,對自己的不完美,怎麼接受自己。

1、《大屁股女王》

2、《喬治不能說的秘密》

睡前故事,成長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從親子閱讀開始,每天固定時間讓孩子聽故事,打開孩子的視野和想像力從閱讀開始,同時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1、《海豚繪本系列》

2、《巴巴爸爸系列》

3、《恐龍大陸系列》,恐龍主角,這故事情節和繪本質量比較高,男孩子應該喜歡。

4、《青蛙弗拉格成長系列》

5、《小火車托馬斯》,男孩子的最愛啊,火車。

科普故事類,5歲的小朋友對故事情節有了一定好奇,這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會怎樣,會啟發小朋友的興趣,探索慾望。

1、《第一次發現》

2、《法布爾昆蟲記》

3、《神奇校車系列》

4、《瑪蒂娜系列》

希望能有所幫助,不過呢,如果爸爸媽媽不能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意義不大,孩子這個時間段特別關鍵,一般3-5歲就要培養生活規範、認知力與語言發展方面知識,情緒上面的教導,為孩子接下來入學的社交與團體生活做準備了。


小孩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本身的問題。讓你哥不要再打小孩了,要耐心的跟他溝通,教他怎麼做,動不動就打,小孩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買些育兒書籍回去看看,養小孩容易教小孩難,切記耐心再耐心。

推薦一本孫曉雲的 拯救男孩 專門講男孩子怎麼管的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