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男演員羅晉,告別徐姑姑,就像告別曾經的角色那樣。

《安家》甫一完結,羅晉便從熱搜上消失了。

和當初《鶴唳華亭》中皇太子蕭定權的告別一樣,劇播出,角色的一生被舒展鋪平,劇播完了,有關他的故事也就終結了。

像是畫卷被收起,從頭到尾滾上,一點餘墨也沒潑灑出來,最後,封裝進匣子,擱在一排陳列展櫃上。

這不像時下的爆款劇男主,紅了,便是餘韻裊裊。

那些夏日限定劇裏的當紅小生,一旦冒頭,就能從三伏天火到三九天,不僅一劇多喫,光是拍攝花絮和CP照都能幾番殺上熱搜。

羅晉是那種劇播完了,就好好告別,然後果斷掀開另一頁故事的人。

01

2003年,羅晉在《售樓處的故事》裏客串過一個小角色,這是他踏入演藝圈的第一個作品。那是電影學院的同學介紹他去的,而被選中的原因也很簡單,羅晉是江西人,能說帶方言氣息的普通話。

當時,羅晉到了劇組,換了衣服就開始拍。他飾演一個農村青年,千里迢迢來找在深圳售樓處工作的白領女友,說起事來總帶著一股喜色,每句話的結尾還喜歡字正腔圓地加個「咯」。

在鏡頭裡,他穿著棕色西裝外套、橘紅色T恤,頂著野生眉和蓬亂乾燥的頭髮,出鏡不到十分鐘,臺詞說的匆忙,表情管理也不算到位。

和旁邊的人比起來,他的個子顯得很高,整個人細仃仃地杵在寬大的西服裏。拍完後,人家給了他五十塊的片酬,羅晉拿了錢就走了,心裡想著,還不管來回的路費,從電影學院打車到香山,也挺貴的。

很多年後,羅晉回憶起那場拍攝,用了「稀里糊塗」這個詞,他甚至覺得那根本不能算是拍戲。整個大學期間,除了在《售樓處的故事》裏客串過十分鐘,羅晉就沒再拍過戲。大一的時候,倒是有個導演系的同學要拍學生作業,曾找到過他,最開始說是25分鐘的故事,大二時變成了45分鐘,但也沒拍。

到了大四,還是找到了羅晉,這時候片子時長又翻了一番,變成 90 分鐘。當時,別人問他,你還能不能拍,羅晉說,好啊。於是人生中第一個男主角就來了。

雖然是題材小眾的文藝電影,但那部片子的反響倒是不錯。偷渡泛濫的福建沿海小城,一羣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年輕、蓬勃又燦爛的青春。

在片子裏,羅晉穿著黑色工裝背心,兩手插兜,在燈光交錯的昏暗樓道里穿行,臉上沒有了第一次演戲時的窘迫喜色,表情很沉默,透著頹廢。

導演也年輕,那是他的畢業作品,片子個人特色濃重,有模仿與致敬的氣息,演員們都說福清方言,但有些片源甚至連字幕都沒有。拍片的過程當然也很年輕化。一羣二十齣頭的小青年一起工作,大家住在福建小城的毛坯房裡,睡大通鋪。

但拍戲的每一天,羅晉都覺得很快樂,他既沒有思考未來,也沒深究過去,拍完了就拍完了,於他來說,那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快樂回憶。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那部叫《金碧輝煌》的片子還拿下了2007年第26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的龍虎獎。羅晉雖然沒有因此而走紅,但這部獨立電影的拍攝經歷卻給他的人生留下一些剪影。

02

羅晉其實不僅是科班出身,在考上電影學院前,他甚至還學過一段時間的武術。羅晉年幼時的性格並不沉穩,甚至頗有些頑皮,做外科醫生的父親為了教育羅晉,還曾經將11歲的他送到工地上去挑磚。

但似乎挑磚也沒能恐嚇住羅晉,無奈之下,父親只好將他送入湖南漢壽一所武館去磨礪性情。十一二歲的少年,在武館裡很是喫了些苦頭,攥著拳頭在水泥地上做俯臥撐,指關節破了化膿,隨之結繭。

甚至在練功翻跟頭的時候,被武術師傅一劍劃破皮膚,血順著腿流,染紅了白色的練功鞋。但即使受傷也依然梗著一口氣,父親不鬆口,羅晉就不求饒。時光一晃而過,羅晉離開了武館,但父親並沒有改變,依然堅持「老子就是老子,兒子就是兒子」。

但羅晉改變了,成年後的羅晉,不再和父親犟,每每爭執,他總是先認慫,「我錯了,我輸了」是他在聊天僵持時,最常和父親說的話。

在武館的日子對羅晉的人生並非毫無影響,長大後,他覺得那段日子是他人生的一個大轉彎。轉過後,和父親的關係開始往同一個方向駛去,隱形的變化在漫長的人生裏悄然發生。

在此後的歲月裏,羅晉去藝校學採茶戲、黃梅戲,最終去考了電影學院,而父親的形象隨著羅晉對人生的理解,越加豐滿起來。

90年代末,不到二十歲的羅晉赴京趕考,背著一把寶劍,拖著爛了兩個輪子的行李箱,穿著老師給的白色風衣,獨自一人在偌大北京城裡仗劍走天涯。

那個時代的年輕人總是有一腔孤勇,羅晉也不例外。報考電影學院三試結束的時候,表演系一個叫戈文藝的老師問他:「你想過考不上怎麼辦嗎?」「考不上就明年再考唄。」

但羅晉最終還是考上了,他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2002級的本科生,劉亦菲、朱亞文、江一燕都是他的同學。

大學四年,像每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一樣,羅晉會和男同學一起去網吧打遊戲,也會和十來個男生擠在一輛車裡去玩,遇見漂亮的女同學要送一程,會害羞,會覺得不好意思。他也有和普通的大學生不一樣的地方。

上大學的時候,羅晉喜歡坐在公交車上觀察別人,那時候北京的公交車,有空調的兩元,沒有空調的5角,羅晉甚至可以根據乘客的表情和眼神,來分辨他們是不是迫不得已坐上空調車的。

有時候在地鐵上,羅晉也會習慣性地去觀察乘客,「有些不同的人,他們身體的重心、體態、姿勢都有一定的規律。」羅晉認為,也許,他觀察到的某一個人會是他將要遇到的角色。保持好奇心,有時候能讓一個演員演好戲。

03

畢業後有一段時間,羅晉的演藝事業處於冷凍期。古裝戲、民國戲、現代戲,甚至冷僻的文藝電影他都演過,直到2010年,《美人心計》播出,羅晉才走入大眾視野裏,漢惠帝劉盈一角頗受女觀眾歡迎。

這一年,他拍的另一部文藝電影《美錯》也在國外上映了,雖然羅晉並不明白導演亞利桑德羅為什麼會選中他,但只要機會擺在他面前,羅晉就會盡全力抓住。拍戲的時候,因為角色需要全程西班牙語對白,羅晉和另一個男演員成泰燊都得練習語言。兩人每天一到劇場,就會抓著劇組的化妝師練習西班牙語,但隔了很久之後,羅晉才知道,化妝師原來是義大利人。

不僅是語言不通,飲食習慣,對羅晉來說也很難協調。西班牙人往往在下午2點後喫午飯,晚飯要到晚上8點後,而當地飲食喜用乳酪,羅晉並喫不慣,他只好去華人區買速食麵自己煮、炒,甚至涼拌。

《美錯》後,羅晉鮮少再有文藝片問世,但他依然保有對文藝片的熱愛,甚至表示願意資助有困難的文藝電影。他坦言,「對這樣的電影,我有一種獨特的喜好。可能是因為我一開始入行的時候,拍的就是這樣的電影,那我也深知他們的不容易。」但羅晉演藝事業的巔峯卻並不在大銀幕上,無論是《金碧輝煌》還是《美錯》都沒能為他的演藝生涯推波助瀾。

2012年初,與苗圃共同出演的《穆桂英掛帥》播出,羅晉在劇中的扮相很是不錯,揚刀立馬的少年郎,在晚間肥皂剧場怎麼能不受歡迎。這一年的年尾,羅晉參演的另一部民國劇也播出了,名字叫《亂世佳人》。

劇情和名字一樣,俗套又狗血,但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戲裡的女主角,在後來,成了羅晉人生中的女主角。

因為《亂世佳人》羅晉和唐嫣相識了,隨後幾年陸陸續續合作了《X女特工》《克拉戀人》《錦繡未央》等劇。2016年,11月,《錦繡未央》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首播。

一個月後,羅晉與唐嫣在微博公佈戀情。

04

自從戀情公佈後,羅晉身上最大的標籤就變成了「當紅女明星的男朋友」。踏實演戲沒能讓他迅速走紅,但這場戀愛卻令他前所未有地吸引了大眾目光。

彼時,唐嫣正值演藝事業的上升期,爆款偶像劇一部接一部,羅晉雖然小有成就,但與當紅小花比起來,話題度實在是不夠。

非議蜂擁而來,小白臉、喫軟飯、掛件,網友們變著花樣嘲諷。其實,也不怪網友糾著不放,自從戀情公佈後,羅晉與唐嫣兩人捆綁著演了一水爛劇。當然,羅晉的演技是沒的嘲,每次哭起來都用力又動人,但這並帶不動唐嫣模式化的傻白甜演技,也攔不住口碑爛在泥裏。

2018年10月,兩人官宣婚訊,隨之微博上傳出了維也納世紀婚禮的圖片。此後,唐嫣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裏。和唐嫣結婚以後,羅晉的事業開始加速。2019年古裝IP《鶴唳華亭》播出,他飾演皇太子蕭定權,雖然與原著男主的年齡差有點大,但憑著演技力挽狂瀾,在劇集播出後還算是小爆了一把。

2020開年,由六六編劇的現實主義題材劇《安家》上映,徐姑姑一角算是徹底將他推上演藝生涯的巔峯。《安家》播出後,與一路走高的收視不同,口碑始終沒有更進一層。不斷有人拿它和日本原版對比,人設、劇情、本土化改編,槽點碰到一起,炸出來一個差點跌破6的豆瓣評分。但縱然如此,還是沒人不喜歡徐姑姑。

這一部分是來自主角光環加成,另一部分來自於演員對表演尺度的拿捏。國產劇的霸道總裁們,總是免不了和「油膩」二字掛鉤,但羅晉對「徐姑姑」的把握,剛剛好。

在劇中,羅晉飾演的徐姑姑附在孫儷飾演的房似錦耳邊,帶著上海腔說了一句臺詞:今天晚上一個番茄炒蛋,一個藕夾,好伐啦?彈幕狂刷心動。相比起在青春劇《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中強凹少年人設,還是溫柔叔系的殺傷力更強。女觀眾們總結起電視劇中的徐姑姑時,造了一個新的詞--娘蘇。

05

《安家》完結後,羅晉發了一條微博。在微博裏,他和「徐姑姑」一角告別,配圖是一張遠望晴空的背影照。

粉絲們紛紛在這條微博下留言,有人說等他辦一場演唱會,有人感慨他是已婚已育的寶藏男演員,甚至還有粉絲控評、輪博。

懵懵懂懂演了這麼多年戲,在演技上,羅晉雖然有口皆碑,但存在感始終不強。編劇六六在定下羅晉後,一度擔心他演不出生活劇,但在看完羅晉的表演後,她如是評價:「羅晉太出乎意料之外了,我沒有想到羅晉這麼會演戲。」

觀眾的驚異如出一轍,演雪滿梁園筆下的少年太子時,還有人覺得羅晉人設不符,縱然演技不錯,但還是有不少網友在彈幕上刷「勸退」二字,可徐姑姑一出,滿堂喝彩。演藝圈奔命多年,羅晉告別了很多角色。

演完一個,就告別一個,但他從未想要把某一個角色烙印在自己身上,羅晉覺得,「演員就應該像一杯水,不要被任何角色固化。」命運的軌道會駛向不同終途,窗外風景流變,有人沉淪回首折返跑,有人戀戀不忘中途下車,但羅晉想的是,我們下個角色再見。

參考資料:非常靜距離:完美偶像可凡傾聽:現在晉行時

時尚先生:《羅晉|在戲裡,我會有點控制不住自己》

談資看好戲:《羅晉,你還記得十年之約嗎?》 看好戲

狐廠娛樂觀察:《演技好的羅晉,為什麼一直沒有爆》


感覺寫羅老師長相的不多,畢竟羅老師偏向於演技派鑽研派,不是走偶像路線的(雖然拍過不少偶像劇),但是其實羅老師長相還是有自身特點的。我就來說說羅老師的長相吧

我是偶然看安家開始漸漸關注羅老師的,上一個羅老師作品我看的是美人心計。其實我一直沒有感覺羅老師多帥,但是安家裡造型真的好看。

我覺得呢他本身的確不算帥,屬於清秀氣質類型,沒有什麼攻擊性。眼睛不大,但是有臥蠶,笑起來很溫暖,很好看。五官端正,有正氣,所以可以出演古裝太子那種正派君子的角色。

他正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平和溫暖溫柔的感覺,加上安家裡面很多白襯衫的造型,看起來太溫柔乾淨了。(白色真的適合羅晉,或者說白色本身就會襯的人乾淨整潔有氣質)徐姑姑人設剛好就是這樣子的。完美。

有人說羅晉有一張深情臉,我感覺還真是有那麼一點,很多照片都有一種癡癡的看著你,癡情人的感覺。這裡帶入了一些情感因素。其實五官裏如果可以加入情感的表達,是一種很高級的表現。有一句話叫做眉目傳情,就是在說五官的情感傳遞。這裡特別想說蕭定權一角的眉眼畫的挺好,這個人物本身性格仁慈,命運悲苦。所以給他畫了彎眉,上揚的眼線,看上去就是有那麼幾分憂愁,幾分仁慈的樣子。

側顏。我覺得其實羅老師的側面其實不錯的,尤其鼻子不弱,挺拔利落,側面四高三低也還是標準。側面不似正面柔和,更加粗獷立體。

我還發現,羅老師的臉真的是很小,比很多女演員都小。小頭小臉顯得比例好,頭身比頭肩比都得有一個小頭,這點羅老師沒的說。該死的比例。

上圖

一個視頻截圖 看羅老師比唐嫣臉小。。而且感覺他這個時候比較瘦,臉上肉不多

羅老師比鄭爽臉也小 臉上線條也很流暢緊緻

大家可以放大看看。安家的發布會。合影裡面可以看到 姑姑臉真的超級小,差不多是最小的。

我感覺羅老師近期合作的演員,也就李一桐比羅老師臉還小了。一個男的,臉這麼小,沒道理啊啊啊。。。

好了,淡定淡定,人家比例不好也當不上演員。。。

再說說羅老師的其他

有人說羅晉有一種悲苦的文人氣質。尤其古裝片,真的是這樣,淡淡的文化感,憂傷的氣質感。

看過一些羅老師的採訪,感覺他是個對演員這個行業有熱愛,很敬業而且肯鑽研的人。也難怪可以把蕭定權這個複雜的人物表現的這麼好,那麼多的內心糾葛,那麼多的不同層次的哭。徐姑姑也是,很多小細節,微表情的處理很恰當。真的很棒。

而且羅老師還很謙虛,他一直不滿意自己的演技,多次說自己還不夠好,演技比較稚嫩,還需要多下功夫。每次說他的某個作品好,他會說這些肯定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整個團隊每一個人努力的集合,是自己的對手演員成就的自己。羅老師看東西很透徹,很謙遜。

希望羅老師可以越來越好。早日達到他心目中的完美。

????????

更新 我真真很喜歡太子造型,我想分析下太子怎麼這麼美,對,是美不是帥

重陽/太子

魔鬼魚/太子

徐姑姑/太子

現場圖/太子

觀察了下,我覺得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 眉毛

太子的眉毛和以前的造型都不一樣,以前是男性化的粗黑眉,這個是偏女性化的,尾部收尖,上揚。這個處理符合太子人物,也符合羅老師本人的氣質。

第二 眼睛

太子的眼睛真的太好看了。從以往羅老師的造型來看,羅老師眼皮脂肪有點多,眼皮比較腫,雙眼皮也是時有時無。太子這個造型可以看出雙眼皮比較明顯,也沒有那麼腫了 眼形也很好看。這個效果要我估計是造型老師下了大力氣吧。我估計是雙眼皮貼,雙眼皮貼給了支撐力,而且支撐力還不小,要不不可能消腫那麼明顯。也有朋友說是頭套勒的,我覺得也有可能。

第三 臥蠶

臥蠶也很加分,但是羅老師本身臥蠶就還不錯。化妝不用特意化

第四 膚色

這個算重點。羅老師生活中感覺是正常膚色,說不上白。但是可以看太子造型,膚色化的挺白的。這個算個加分項。從羅晉歷年造型可以看出,他更加適合膚白乾凈的造型。而有的男演員黑白都可以。

第五 面部肉相

可以看出,太子這個造型,臉上算比較有肉,整個臉部輪廓流暢,飽滿好看,符合一個太子貴氣豐滿的樣子。

碎碎念

太子不僅靜態好看,動態也非常好看。坐立行走,舉手投足,都很有古人的氣度風範。可能是羅老師也專門琢磨過吧。

說起來,前幾天看了一個花絮,是安家的,畫面裡面是羅老師切蛋糕,那樣緩緩走過來的樣子感覺儀態氣質真的是超級好,身條也好看。感覺又一次看到了太子的那種君子氣質。我想,演姑姑多少有點受蕭定權的影響吧。

喜歡太子,也喜歡徐姑姑。


謝邀

曾經有人說過,演員拍的第一部作品,會對他以後對於拍戲的看法和態度產生很大的影響。羅晉拍的第一部作品叫《美錯》。就是那個得了戛納電影獎但是在國內沒法上映的電影。

他在那部戲裡看到了導演的專註和熱情,也看到了影帝級別的主演 哈維爾 巴登事無巨細地為每一個和他搭戲的人創造環境。

可想而知這對於他以後的演戲生涯有多大的影響。

他不慕名利,低調至極。幾乎沒有上過綜藝節目,全年泡在劇組裡,偶爾被打斷是因為領獎。無論是愛情還是視事業,他都不以此為宣傳自己的工具。

在一部部的作品裡,不斷地打磨演技。很多評論會說,是他的演技撐起了並不優秀的劇本。但是他會說,演員的優秀得益於環境的優秀,他把自己的優秀歸結為身邊團隊的優秀,自己「還可以」。

從新三國到亂世佳人,再從錦繡未央、我和我的傳奇奶奶,到後來的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破冰者、安家。時代橫貫古今,地位從底層貧民到國之太子,絕無雷同。

他會守護自己真正喜歡的,包括友情、愛情和事業。就這樣,總而言之,他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影迷很踏實。

下面是他曾說過的一段話:


說在前面

最近《安家》很火,有人說羅晉真的把徐姑姑演活了,他自己本來也說,看劇本幾集也不知道自己演誰,以為這個角色是個大媽,沒曾想自己就是扮演那個大媽的角色。

羅晉扮演的徐姑姑,溫暖善良,低調有潛力,關鍵還特別疼女友,還特別能掙錢,待人之道也是呱呱叫。

他不僅僅在劇情中是這麼扮演的,現實中人家也是這麼做的。

有次孫儷問他和唐嫣結婚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叫她?沒想到羅晉想都沒想,說:「有娘娘孫儷在,誰還會注意到公主唐嫣呢,不合適,哈哈哈。」

哄得兩位女神都特別開心,不得不說,羅晉果然是娛樂圈的高情商男神。

一、顏值時代,更拼「言值」

蔡康永先生有本書叫做,《說話之道》。大家都知道蔡康永,金牌主持人,臺灣電視金鐘獎得主,僅臺灣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就主持過7次。他與小S主持的《康熙來了》更是受廣大觀眾歡迎,被人津津樂道。

在《奇葩說》裏蔡康永也是總能語不驚人死不休,就會給人一種:「咦。他說的好友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

會說話就是一種本事。

什麼是高情商的定義呢?

蔡康永曾說過,傳統意義的高情商定義是:抹煞自己的情緒,然後去委屈自己成全別人的人。

如果有一個人整天都笑嘻嘻的,你會覺得這個人很恐怖,很虛偽。這完全不是情商該有的樣子。

所以,真正的情商最重要就是你自己覺得舒服。

林志玲就是傳統意義上的高情商,總掛著笑臉,溫柔待人,但他並不覺得林志玲是娛樂圈內情商最高的人,而是周杰倫。

因為不管是他結婚,做爸爸,拍電影,他一直都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麼。當然,周董也會有小情緒,但「他喜怒哀樂呈現出來的時候你並不會覺得被冒犯」,蔡康永覺得這纔是真正的高EQ。

可能在我認為:不管你做什麼,別人都不會有任何不適,並還一如既往的支持你,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情商。

而不是說,為了某某某,讓自己成為陌生的自己。

就像《奇葩說》裏的選手,每個人都有各自吸引人的特質。比如,詹青雲的文化深厚功底,肖驍獨特的語言魅力,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擅長通過語言的形式把自己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說話是每個人都會說,但說好話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練成的。

二、社交高手們的「獨門祕籍」

那麼,語言傳播的力量,有哪些方式呢可以幫我們做到?

  • 接地氣

多些情感,少些套路。表達自己,感動別人。

所謂言之有物,必須想好「物」是什麼。你肯定要用自己最擅長的語言去打動人家,被別人認可。你必須要想好用什麼「物」去打動人家,從而建立自己的風格。

倪萍大家都知道,她為什麼說話會受老年朋友的喜愛,就是有一大羣人喜歡她的主持。

倪萍沒有特別口若懸河的口才,深邃的思想,有很多字正腔圓的主持人都超過她。甚至有人說她的主持方式有點土,但不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

我看過倪萍的一本書《姥姥語錄》,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她了。就像她姥姥說的那樣:倪萍大膽又能幹,觀眾怎麼會不喜歡呢?

文中的語言樸實無華,情感真摯,打動人心。給人一種感覺,細問長者每句話,柴米油鹽皆道理。接地氣,這就是被大家都喜歡的最終原因。

少一些做作,多一些自然,用一些真誠來換取另一種「真誠」。

簡粗暴點就是:說人話。

  • 造爆點

就是製造故事的爆點。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的注意力很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可呢?

我 看到有好多人都說不喜歡小紅書等平臺,卸載了。就是反應其標題黨太多,內容卻反響平平。這就是作者們的一些手段,如果不精心製造一些爆點,又怎麼能讀者們吸引進來呢?

  • 借東風

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什麼是東風?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零失誤,一套乏味無趣的乾巴巴流程,真正下來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對它感興趣呢?

就像之前大家都喜歡看的娛樂熱點,「劉愷威深夜對劇本,大冪冪婚姻何去何從等」各種低俗的炒作比比皆是,不否否認,這就是商業的宣傳手段,確實也吸引了很多娛樂粉絲的需求。

當然,高大上的內容永不過時。有些不過是作者們的一個包袱而已,也無傷大雅。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就應該用一些技巧讓自己的語言去減少交流障礙,讓自己的語言更加富有魅力,真正得到得道多助的機會。

三、做自己的高端黑,笑對生活

有人說,說話的最高境界就是幽默,而幽默的最高境界是自我解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自黑。

提起自黑,不得不想到娛樂圈的一個女明星,楊冪。她不僅僅是宅男女神,更是一堆爭議,「唱功爛」「演技差」「整容」等負面聲音一直不斷。儘管如此,並未對楊冪造成困擾,並且還會用自黑來應對網友的嘲諷,很多網友:紛紛路轉粉。

看看楊冪自黑逆襲的一個經典代表:

大家都聽過楊冪的成名曲《愛的供養》,當時網友都批評她唱歌難聽,罵聲不斷,更有高端的網友站出來發生:「你們不要黑楊冪了,我這條命都是她救回來的。我因為一場慘烈的車禍昏迷了三個月之久。有一天護士打開收音機,裡面放著《愛的供養》,於是我爬起來就把收音機給關了。」

沒想到楊冪自己接過話茬兒:「每一天,都希望自己過得有意義,比如沒事做的時候就想唱唱歌,救救人什麼的。」

楊冪用自黑完爆了他黑。

還有一次,她因微博「累了一天,腳有點臭」而被網友攻擊「臭腳」。在平安夜當晚,有網友發文調侃:聖誕老人悄悄爬進楊冪的房間,拿出禮物,打開襪子。就沒有然後了。

對此楊冪居然也發帖回應了網友們的調侃,寫道:「聖誕老人,你還好嗎?」

圈內好友任泉隨後則轉發微博並詢問:缺氧!

楊冪毫不示弱地回應稱:愛的供氧。

一來一去,網友和粉絲直呼她太可愛了。

自黑即自信,敢於自黑就不會再懼怕任何人對自己或惡意或善意的抹黑。就像楊冪一樣,還會起到一種「黑到深處自然紅」的效果。

說在最後

英國著名社會人類學家凱特·福克斯在其著作《英國人的言行潛規則》裏專門講了一條:

如果你想炫耀自己的成功,一定要附送你的糗事,以化解你的成功給別人帶來的尷尬,同時預防嫉妒。因為在你的聽眾裏可能有這樣的人,他們的努力並不比你少,但卻因為機會或其他原因而總是鬱鬱不得志。

高情商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人能獨自成功,在取得成就的時候,一定要把榮譽的蛋糕多分羹他人。讓別人分享你的榮譽,會讓你取得更大的成功。

把自己的得意之事放在心裡,把別人的得意之事掛在嘴邊。銘記這一點,想失道寡助都很難


有演技的人。比較低調也很沉穩,從美人心計裏的劉盈到現在鶴唳華亭的太子,再多安家的徐店長。羅晉演技在同輩中還是能拿的出手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