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喜歡看各種武俠劇,很喜歡劇中那些灑脫從容的男生女生們,我也一直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個那樣的人!可是我總是杞人憂天胡思亂想總是焦慮,遇事總是不能冷靜,我渴望自己也能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可是我總是做不到,有時候明明是個小事我也會莫名慌張!就像坐飛機一樣,明明時間足夠,但是也總是焦慮總要很早到機場很早去排隊,安檢的時候如果後面有一堆人排隊總是擔心自己的行李會不會有問題,出國很多次,但是每次入關出關的時候也總是莫名的焦慮害怕出現啥問題,或者被問問題答不上,取錢的時候一個人的時候沒事,一大推人排在我後面等我的時候我就莫名慌張,突然都不會取錢了……這樣的情況很多很多,我不是一個特別內向膽小的人,我可以在幾千人面前演講跳舞,表演,我都不怕……可是往往在那些小的事情上卻特別容易心慌!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我討厭自己這樣,我總是想要改正,我想自己是一個淡定從容灑脫豁達之人,可是我卻不知道我怎樣才能改變,我想問問大家有沒有同樣的情況,你們又是怎樣改變的,我想聽聽你們的建議,真的很想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改變自己討厭的地方,你們能給我一些好的建議嗎?


話說,本性難移,千真萬確。

但是,你注意到沒有,本性只是難移,而不是不移,不是移不動移不得。

所以,你還是有希望從毛毛躁躁慌慌張張敏感脆弱的性格向成熟穩重淡定從容豁達灑脫轉進的。

只是很難,對一個只有轉進動機但缺乏自我約束或外界壓迫的普通人來說,僅憑下個決心立個誓就順利轉進成功的可能性,估計不是微乎其微,就一定是百分之零。

我這裡可以教你一些方法,可能對你改變處事作風和方式有一些幫助。

初級練習:打坐。

找一個盡量安靜並隔絕外部打擾的私密空間,關閉一切通訊工具,覺睡好水喝好飯喫飽屎尿排空後,斷絕一切外界聯繫,用一種你自己習慣的姿勢,靜默地紋絲不動的保持這個姿勢3分鐘-5分鐘-10分鐘-60分鐘甚至120分鐘。循序漸進,爭取達到60分鐘內可以保持姿勢不走樣,心思不紊亂,氣息平穩,血壓正常,心律舒緩。這是第一階段。

中級:打坐同時,翻看紙質書籍段落後馬上默記默背,一段一段地反覆閱讀,不需要理解,但一定要記住,要能夠默背出來。書籍的選擇一定是你既不熟悉又不喜歡的陌生領域或題材、體裁。

中高級:完成上述訓練並得心應手之後,可以在中級練習之外,加練工筆畫臨摹。這個不求進度,不求速度,不求相似度,不求畫功,只求一筆一劃平順、均勻、穩重、到位。

高級:這個很難,對空間的要求非常苛刻,但對你性格改變的意義重大。一間比打坐隔絕性更好更嚴密的密室,當年我們是在方圓幾十公里沒有任何其他人員和設施的訓練基地,保證了訓練期間外界的絕對安靜,再加上訓練房的多重隔音設施,確保了訓練房的絕對靜謐。房間不大,10幾個平米,水泥拋光地面,正中央一把椅子,你用最能持久的姿勢坐好,用加厚眼罩徹底矇住雙眼。在你示意準備就緒後,教官往地面拋輕質的小物件,比如發卡、火柴棍、縫衣針,你根據物件落地的聲音,判斷準確落點,報出落點的環數和鐘點(比如6環11點、8環5點半等)。

如果高級階段你能達到90%以上的準確率,那麼未來你的個性在遇到任何緊急狀況時,一定會沉穩應對。

你應該猜到了吧,這是特工訓練的手段之一,當然我隱去了不能外泄的軍事機密,隱去了某些專項訓練要求。至於最高級的訓練課程,你就不需要了。

連特工都可以訓練出來的方式,你覺得還不可靠嗎?


槓一下,在覈心概念上我持不同意見。

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差異之別。

另外,基本所有性格上的缺點,都是性格上的優點的發揮過當。

有的性格的人喜歡說話逗大家,這可以調節氣氛,成為人羣中的開心果;如果不分場合不分適宜的不停的說,甚至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不願意傾聽,這就會讓人覺得聒噪與話嘮了。

只所以這麼說,是想說,你不要否定自己,不要覺得自己的性格不好,性格本身無對錯,只有差異,只是你自己把控上有些失衡罷了。

另外,我想說的是,做事穩重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生活能力,不要跟性格混淆。

你從性格的角度來入手,去看待問題,就容易把問題推給性格,導致你認為自己的性格不好甚至推翻自己否定自己改變自己,這樣其實會更痛苦,因為容易泯滅人性。

你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自己,但接受自己有個前提,就是要知道你是誰,你要有清楚的自我認知,這點你給我一種欠缺感。

也就說,我認為你對自己其實並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

你以為的你,和實際中的你,和別人眼中的你,可能是三個不同的人……不信你可以寫下你自己對自己的認知,然後讓朋友寫下對你的認知,對比一下……

接下來是一段胡說八道的盲猜環節:

你其實是一個比較容易情緒化的人,在朋友眼中大部分印象都是積極樂觀且開朗的,而你自己有時卻認為自己是一個敏感脆弱且內向的……你的性格核心有一個非常關鍵的特質,就是「感受」。

造成你覺得自己性格有些矛盾或分裂的感覺的,就是這個玩意,「感受」。

當你感受好時,你是樂觀的大大咧咧的,當你感受差時,你是悲觀的,敏感的,說白了就是看心情。

你是一個感受較為豐富的人。

好了,邏輯說到這就比較通了……你過安檢,和身後有人排隊取錢,之所以緊張,不安,就是感受在作怪……

但感受為什麼做怪?它的動機是什麼?

這一點想要讓邏輯變得暢通,我覺得在ta的性格中需要有一個特質,有了這個特質一切才合理……

這個特質就是「渴望關注與認可」。

當一個人特別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與認可時,往往,就會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與想法。

好了,你不需要在意這裡面的邏輯關係,因為這可能會讓你混淆……

因為太過在意別人對你的看法和想法,所以怕出事,「如果我行李的某某東西過不去安檢怎麼辦?!大家會怎麼看我?!」

所以怕耽誤別人,或被人惦記「如果我取錢太慢,耽誤別人,他們會不會不耐煩……如果被看到取錢過多會不會引起不好的想法……」

可能我說的不夠清晰和準確,但原理上應該是相通的………

一千字了,如果我寫小說有這麼勤奮就好了……

簡短節說;我認為你是因為太在乎別人的看到和想法,而升起的緊張和不安,這可能與你沒有自信有關,跳舞唱歌那是一種可以訓練出來的能力,於此不矛盾……

重點:不要放大自己的感受。

ok就說這麼多。


首先你要先理解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我想大家如果真給你解決問題的方法,未必就適合你。因為你呈現的是一個結果,而你首先要回顧這樣情形的發生,你記憶中最早是什麼時候,那時發生了什麼。

有時焦慮和恐懼呈現在一些生活現象中,是一種自我內在能量的遷移,也就是潛意識裡可能壓抑了某些早年的衝突和渴望,但因為壓抑下去了自己也不清楚是什麼,但由此而產生的焦慮情緒和恐懼的感覺還是會出來,然後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上表現出來。

所以如果不知道這種狀況最早發生在什麼時候,不澄清你是不是在某些類似的事情上這種焦慮會更強烈,那麼給你的辦法都是隔靴搔癢。

之所以這種焦慮和恐懼的情緒總是不斷滴來騷擾你,就是因為內心深處有某種意難平需要讓你的顯意識瞭解,看到,並能接納,與它和平相處。

被壓抑下去的東西之所以隱藏起來,是早年的你會覺得它無法實現,或認為有這種渴望是不對的。

所以我想生活中有些特定的事情總會誘發出你似乎不知從何而來(被壓抑下去)的焦慮和擔心。

而且現在似乎還出現了一些強迫性的想法,就是對自己這樣的焦慮和擔心比較敏感,特別不希望它們出現,特別想delete你性格中的這些很堅固的東西。

這讓你感到更累,它們一出來你就不開心,你除了它們本身帶來的焦慮,還要焦慮它們的存在,形成了雙重的心理負擔。

如果你不想去探究你的性格中為什麼會有這樣堅固的內容,也可以用一個方法。

就是允許你是這樣的,允許你會為小事焦慮,允許你會為不必要的事情但心。

練慣用你內在的力量,穩定地和這些擔心焦慮的情緒在一起,先看到它們,而不是基於驅逐它們。你可以說:「我現在感到很焦慮,這讓我很難受,但是好像我也沒有什麼別的辦法,我可以先和這樣的感覺待一會嗎?我可以嘗試著在沒有更好的辦法時,先允許它在這裡,而我不用因為它在而產生任何情緒,我們只需要靜靜地這麼待著就好」。

就好像一個成熟的大人,和一個焦躁不安的孩子在一起,大人如果一時半會兒安撫不了這個孩子,就會允許他以自己的方式先在那裡,孩子自然就會找到能安靜下來的方式。

我們在諮詢中,如果遇到為了改掉自己認為的某種不好的習慣而改不掉又很痛苦的來訪,有時也會讓他先嘗試去陪伴這個一時半會兒消除不了的習慣,先看到這個習慣,本身就能讓自我的情緒變得穩定下來,會舒服一些。

但是還會反覆,所以探究這個焦慮和害怕的能量背後那個真正的原因,纔是關鍵所在。

希望有幫到你。


很多人回答的是受到社會毒打太少了,這個我個人不太認同。

自古以來,兩個男人發生衝突後,總會說一句「我不是嚇大的!」。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人類的心理跟大家想的不一樣,人是越嚇越膽小,越受到挫折就越怕挫折,最後發展到做事的時候帶著緊張恐懼的心理!練心理素質和練肌肉的原理完全不一樣。心理要複雜得多。

為什麼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有這種情況?因為我們從小犯點小錯就會受到極大的懲罰!比如剛學會喫飯的時候拿筷子的姿勢不對,很多父母直接破口大罵!還有在學校裏,寫字寫錯或者寫歪了一個筆畫,老師往往一腳就踹過去了!(從小家境優渥的人可能沒經歷過)。於是我們因為怕犯錯而不敢做的種子,從小就埋下了。

但是心理又是矛盾的,不主動去增加閱歷,這種心理只會變本加厲,越來越嚴重。於是就觸發了馬太效應。一個人從小生活在安全感的環境,性格必然是開朗大方的(除非遇到重大變故)。而開朗大方的人在青春期後人格初步形成時去經歷挫折,往往會越挫越勇。在成年後經歷一定的風雨,就變得百毒不侵,形成了很多人都羨慕的性格。但是還有很多人內心從小傷痕纍纍,脆弱無比,越傷害就越脆弱!

以上是糾正一下大眾普遍的認識,要不然不明不白的去練反而會越練越壞!

改變性格是一種內心革命,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以及面對很多誘惑。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首先是要坦然接受自己的一切,你之前的所有情況都是天意,是過往的歷史,改變不了。這一點很重要,一定要先改變恨自己,想懲罰自己的心態。

其次就是大家說的要去多經歷,這一點是沒錯,只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經歷?有些人因為自己臉皮薄,所以逼著自己去搭訕異性,然後緊張語無倫次臉紅焦慮,過後再恨自己?恭喜你,你那滿目瘡痍的內心又增加了一道深刻的傷痕,從此脆弱度又增加了幾分!

這麼做很明顯是不對的,因為你是愣頭愣腦沒有目的de去搭訕,即使一個心理比較強的人也不會去做這種事!你一個業餘的少年組拳擊手直接去挑戰巔峯期的泰森,顯然是不現實的,只會打消積極性。所以內心革命也同樣需要行動綱領以及戰略戰術,學會利用一切有利態勢。首先要去做自己能hold住的事情,比如社恐的人可以嘗試找街邊抽煙的人借煙借火,再不濟可以問路,重點是與人交流。然後最重要的是要總結經驗,體會一下心理感受,有沒有一絲絲成就感?好的記住這個成就感。然後積累成就感並緩慢的提高挑戰難度。

一定要慢下來,發自內心的閑庭信步的那種。沒事看看李德勝教員的詩句,體會一下領袖的心態。

手機打字,先更這些吧,文采太爛,看著可能有點喫力。


你好哦,我瀏覽了這個問題下的大多數答案。

怎麼說呢,感覺有點頭禿。就好像我之前一直在知乎上瘋狂查,怎麼避免焦慮。然後,大家的答案看著都非常的方法論,非常的實用。

後來我成功的不焦慮了,不過我查到的方法,一個都沒用上。

我自己反思總結了一下,我不再焦慮的原因有兩個,啊不,三個

第一,我想通了。我焦慮的問題其實從我出生的那一天開始就存在了。只是小時後有父母擋著,青年時有學校和老師還有各種考試擋著。只是現在成年了,這些問題宛如娛樂場的大擺錘一樣呼嘯地砸到我眼前了而已。我焦慮以下能解決問題嗎?不能啊,娛樂場又不是我家開的(上帝或者諸位神仙也不是我家親戚啊)。

第二,真的就是習慣了。每天處在焦慮中,看看身邊的略長我幾歲的人,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大概率我的人生不會和他們有大的出入。我焦慮的問題他們依然沒有解決,可是他們卻沒有我那麼焦慮。

第三,我不在知乎上查如何解決焦慮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底層邏輯,但是這麼想也可以吧。不焦慮的人其實並不會關注這一類問題。就像你每天都在呼吸,你也不怎麼關注自己吸進吐出的每一絲空氣。本來自己生病了,結果每天去看病入膏肓的病友呻吟,彷彿那就是自己的明天,哪怕病症本來說是早期也遲早給自己想像成晚期。

另外,我想歪個樓,哈哈

你怎麼知道影視劇中那些成熟穩重淡定從容的人,在展現完他們的成熟穩重淡定從容之後,沒有背過身悄悄的拍拍胸脯呼出一口氣呢?

你怎麼知道那些成熟穩重淡定從容的人,私下裡趕路的時候會不會有點路癡,做飯的時候會不會也是手忙腳亂毛毛躁躁的呢,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在酒肆中把酒言歡,在江湖裡淡定從容啊。

畢竟別人看到的你和私下的你,工作中的你和生活中的你本就不一樣,人本來就是多面的呀。

題主說自己並不怕在幾千人面前演講,或許演講時候的你,已經是別人眼中的成熟穩重淡定從容了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