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沒學好,不等於出國也沒學好。

留學國外,不等於家裡有礦。

所以,那些在國內沒學好,跑到國外的留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主要取決於,能不能懸崖勒馬,以及,家裡的礦有多大。

換了一個生存環境,不再頭疼於高中的那些科目和考試,真的有可能改變一生,前提是付出了努力,不管是能說一口流利的外語,還是各種複雜的專業課,只要真的學到了點東西,順利取得學位證,自己能力也提升了,回國都會比之前混得好。

要知道很多人在國內沒學好並不是真的學不好,而是單純的沒學過......只要他的智商在線,開始學習,就不是什麼大事,留學可以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怕就怕他一直不開始,永遠長不大。就算在國內,也有很多同學之前成績很差,可能讀了三本專科,突然打通任督二脈,走上逆襲之路。

留學花費不菲,哪怕亞洲留學,公認相對比較便宜而且認可度高一些的日本,第一年最低也需要15w左右,如果需要一直打工維持生活,沒時間學習的那些同學,真的很可能會耽誤自己,最後只能讀一個很水的大學,但是私立大學學費也貴,減免很少,又是一筆錢,更需要大量打工維持......死循環。不過這部分人都是鐵了心要留在日本的,壓根不考慮回國。

如果家裡有礦支撐,可能學不好也無所謂,快快樂樂混完幾年留學時光,作業就找代寫,只要拿到學位證就行,將來可以繼承家裡的礦,怕就怕他連學位都拿不到,礦也不會經營不好,最後礦折騰沒了.......也就完了。

綜上,及時醒悟,懸崖勒馬纔是唯一出路。

留學只是一場賭博,賭的是學不好的孩子出國了可以學好,還是學不好還是沒用。

我是竹子醬,用最簡單的話,講最真實的日本留學現狀。


在國內沒學好的人多了,每年有小一半的人,高考落榜,是沒有大學上的。(這個是真事兒,大家可以去查一下,雖然現在滿大街都是本科生,但是站在全中國的角度而言,中國的本科教育只能普及50%)

那為什麼,沒學好的人,有錢出國進修學位的人,就要被拿出來說事兒了呢?

每當有跟留學生相關的新聞,不知道是刻板印象作祟,還是有太多失去思考能力的網路噴子,不論事情的起因經過是怎樣,留學生總會被冠以人傻錢多,有錢任性等等惡名。

誠然,這樣的人的確存在,但是,每一個社會羣體都會有小比例不受待見的人羣,但是到了留學生這裡,卻被無限放大,以偏概全了。

這樣有嚴重傾向性的社會偏見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更不是一個高等教育如此普及的大國該有的風範。在這裡,暫且不深究把~

我身為留學大潮中的一員,我得以有機會融入這個羣體,用較為客觀和理性的眼光來看待和分析這一個總是處於輿論風頭的羣體,但是我始終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標籤來描述或是界定這樣的一個羣體。因為這裡有形形色色的年輕人,他們有著各自不同的喜好,怪癖,追求和夢想,他們之中有學霸,有社交達人,有工作狂,有文青。

如果非要來概括一下,那我會說,他們都是造夢的人,只是夢想各不相同罷了。

那我們把目光投到這羣,學習差,並且出了國的人身上。他們一般分為一下幾種情況:

1。家裡有錢,也有公司。大概佔35%

以這樣的人還真不在少數。糖人姐在美國讀大學的時候,就遇到過很多語言成績不過關,就先到美國來上ESL的同學們,通常會花1-2年時間才能從ESL裏熬出來。之後他們正常進入大學,但是,學習成績依然不好。但是他們認識了很多好朋友,好朋友之間會在學術上相互幫助,生活上一起打趣,經常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找女朋友,打打遊戲。總之學習上能過得去,能畢業就好。之後大三大四,也可能會託人找關係,高者強大的人脈網找到OPT實習。在回國,靠父母介紹工作,進入穩定工作單位;或者直接子承父業。

糖人姐認識的這個朋友就是,這樣的歷程。上學的時候,家裡人就像著給他過戶一套房子到名下。畢業了他也不想著考研。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子承父業。回國第一年,結婚娶媳婦兒。第二年,他的朋友朋友圈裡就發了,自家蓋的樓剪綵的照片。雖然現在不知道怎麼樣~

2.家裡小康,也沒公司,一切都要靠自己。大概佔60%

這類學生很清楚,父母掙錢很不容易,自己逃避了高考帶來的必然厄運。那出國留學,就是家裡很不容易的決定。一開始,可能會因為英語等原因,跟不上課程,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簡單的適應生活之後,迅速掌握了,努力的祕訣。大家在美國讀書的額應該都有體會,勤奮的中國留學生,成績差不到哪兒去的~

雖然在國內,由於踩踏效應,自身的有點優勢突出不出來,在國內也不至於是差的很離譜的。但是在國外,慢慢也會了自律,自理,獨立。這樣的學生也不在少數了。他們GPA很高,畢業後,一般有兩種出路,一個是繼續申請外國研究生。一個是回國就業,自己找工作。

這樣的學生心氣兒高一些。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職場上達到某種地位。也不一定掙了額多少錢,但是會延續努力刻苦的精神認真對待。我想我是屬於這第二種人的。

3。嚮往外國生活,逐漸移民。大概佔5%

這類學生,一般樂於跟外國人交流,後續也不咱們跟中國人來往了。口語會越來越好。但是也不一樣成績很好,因為外國人學渣也很多啊,外國人天天喝酒開party的也很多啊。這純粹要看能遇見什麼樣的外國朋友了。

女生可能找機會嫁給老外,男生肯能找實習,然後找機會娶個老外?~

最後逐漸走向拿綠卡的道路。


當社會各界在給留學生貼上各種不那麼光彩的標籤的時候,我試圖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留學生生活,或許你也是那個學霸,工作狂或社交達人,有著相似的怪癖或者不同的喜好。

留學生承受著比同齡人更大的壓力和艱辛,面對社會的誤解和噴子的謾罵,我想站出來對他們說,

留學生不是妖魔鬼怪,也並非學習不好人傻錢多

留學生有自己的辛酸,夢想和掙扎。

留學生不求同情和特權,只求一個客觀公正的對待,而不是每次出現在新聞的時候,都得到一個「活該」的冰冷評價。


作為一個國內偏遠地區高中差生,現在在歐洲拿全獎讀博士即將畢業的人,我感覺當初家裡砸鍋賣鐵送我出國的確是給我的人生開啟了一條充滿了未知的可能性的嶄新的道路。

一路走來雖然辛苦雖然很難,但是七年過去了,現在也漸漸活出了人樣,總體感覺是值得的。


哈哈,在學校工作的我太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了,見過了無數國內學不下去被父母送出國的,舉幾個例子和大家分享。

小W,雅思一直穩定在4分吧,高三學不下去終於轉學去了賣學分的學校,最後去了約克。話說約克在18年以前,真的是什麼學生都收啊!

另一個小W,從美國來的加拿大,說在美國學不下去了,然後覺得加拿大比較容易,最後的結果是大學去了澳洲,我就笑笑不說話,後來聽他朋友說,他澳洲也混不下去,最後去了日本,說對日漫感興趣,希望他日語能好好學。

小A,國內的時候父母開餐館很忙不管他,從初中開始就遊學很多國家,其實就是單純去玩,然後國內的義務教育耽誤了,高中11年級被送過國,怎麼說呢,就是他那一屆的學生上大二了,他高中還是沒有畢業,最後也去了約克。不過沒有去買學分,這點值得表揚。

小L,典型的媽寶,媽媽在國內是中介公司的老闆,拽的不得了,天天覺得他兒子不好好學是老師沒有認真教,是我們學校的問題,他兒子沒有任何問題,其實呢,小L國內高中就是學不下去了纔出國的,他是屬於那種不跟你明著懟,但你說啥都不做的,不過表面上是乖乖牌的那種,看上去憨憨的,其實上課玩手機,下課玩遊戲,根本不努力,最大的努力就是去上上課,最後也是去了澳洲,因為他媽媽覺得他的成績在加拿大申請不上好學校。阿姨留步,約克他可以的!

另另另一個小W,這個大概是我見過最叛逆的了,我之前的學校是寄宿的,老闆和老闆娘人非常好,住在學校和學生同喫同住,照顧孩子,然後這個小W國內是完全沒出路了,家長一直不管他,後來考不上大學了才送出國,但這個時候孩子心理已經非常扭曲了。他是我們學校公認的睡神,不是在課堂上睡的那種,是直接在宿舍不起牀的那種,感覺就是長在牀上了,怎麼喊也不起,家長直接電話打不通,老闆娘去勸,他直接拿杯子去砸,然後和父母通話,稍有不如意就把電話砸爛。最後的結果就是哪也沒去,最後被父母接回國了。

另另另另一個小W,也不知道為啥這麼多人是W,反正這是個女生,據她說國內從初中開始就不怎麼學了,數學穩定在小學水平,安省11年級的數學課,他們班其他人都是九十幾,她二三十分,我們數學老師教了一輩子書,說沒有見過11年級數學學成這樣的,她還考過17分。然後性格也是不敢惹的類型,和舍友吵架,把舍友互扔東西,扔的一走廊都是,她這個舍友還是她來國內的死黨,完美詮釋了塑料姐妹花。跟她稍微正式點說說話,立馬翻白眼說你吼什麼吼啊,我覺得我沒有得心臟病也是老天保佑。她好像是想去OCAD的吧,但因為英語實在是太差了,一直也沒進,她應該是18年還是17年那屆的,反正現在2020年了,我學生告訴我她還是沒有被大學錄取,但她騙大家她已經被錄了。

反正在多倫多私校工作的這7年多吧,啥學生都見過了,學霸,學神,學渣,學酥,總的來說,在國內就好的孩子,出國一般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或者有些中高考失利的,出國憋著一口氣,也能學好;但在國內就學不下去的孩子,80%出國以後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那些認為出國成績不好,出國就好了,或者國內英語不好,出國就好了的人,都是不瞭解情況的。

學習成績是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綜合體現,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往往國內學不下去的孩子,要不就是態度有問題,要不就是習慣不好,要不就是真的能力不行,而這些東西想改變都是很困難的。

之前我們學校的老師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對,她說改變是非常痛苦的事情,特別是由不好變好的過程,非常痛苦,需要很強的意志力,而意志力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往往是在人生發生了重大變化的時候,覺醒了以後纔有。這些孩子出國,不愁喫不愁穿,更沒有家長天天管著催著,也不缺錢,想買什麼賣買什麼,這樣,他們基本上是很難改變的。這個老師也是教書教了一輩子,見過了形形色色的留學生,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還是非常希望不管學生出國的時候成績怎麼樣,最終都能有提高,但我也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做到的,所以我也說,出國留學不是適合所有學生的。


他們很差,出國以後沒想到花錢上的大學這麼好混,然後就畢業了,居然被國外的大公司看作人才,然後每天看報紙(顯然也看不懂英文的,就看點中文的吧),他們還給他們每個月好幾千歐元/英鎊/瑞朗的工資,花都花不完然後每個月去銀行兌換幾張100歐元的燒著玩。


你不相信這就是我的答案?


還不相信?


真不信啊?


好吧,看來題主是真心想得到真相,我也就真心回答一波。

首先說一下上面這個答案的目的。這應該是大部分人想的。除了那些去牛劍,MIT,哈佛斯坦福的,國內大部分人都這麼覺得我們這些「其他」留學生羣體的吧。

不排除有的是這樣的外國大學,確實如此。學校缺經費就乾脆賣賣文憑,反正自己國內的HR都差不多知道,然後去坑坑那些國外的智障HR算了。

但這絕對不是全部,而且只是小部分!

我自己覺得我在國內算是優秀的學生吧。(從大一到大三出國一共拿了小兩萬的獎學金吧)我出國以後還是感覺身邊的本地學生還是很厲害,當然他們好多地方還是不如我,他們學的很紮實,即便我只是在一個QS排名三位數的德國大學。很多人很厲害,他們選擇本校的原因是————離家近 。

我想我的栗子沒什麼好舉的,舉一個我學姐的例子吧。

關於學姐的傳說很多,有人說她本來是學金融的,後來自學了德語然後考了證書,在老家教德語;有人說她本來就是學德語的,然後教了幾年德語。反正最終是在我們大學讀的通信專業的碩士。

要說她在國內,不僅僅是沒學好,她壓根就沒學過。

她在德國付出了很多努力,這是大家都這麼說的。我每次在圖書館的時候她都在,我覺得我已經是在圖書館最晚的時候了,基本上我們那一層都沒有別的人的時候,她一定還會在。(我是因為那時候和房東鬧彆扭,學姐住在宿舍估計沒這個問題。)

去年冬天我畢業了,學姐在去年夏天也畢了業。導師極力地想要她讀博士。但是她那時候已經結婚,嫁了個賊帥賊帥的白馬王子,然後準備生個小孩了。

她導師也是我的導師,走之前送給她一本在國內做北科大(or 工大?忘記了,說的反正是TU Beijing)時候教授送給他一本英文書的德文版,上面寫著:

xxx,最傑出的學生在我的機電一體化實驗室。

學姐是我的榜樣,我想我跟她有很多地方類似,有很多地方我比她有優勢,有很多地方她比我有優勢。

其實很多留學生情況都是這樣:

出國之前有這樣那樣的錯誤或者不足。就像有些去變形計的「不良少年」,無論真假,家裡有條件的都送他們出國了。也有可能是在國內的大學學得這不好那不好,也有可能是跟同學關係不好,或者是想轉專業。

出國之前就被告知:「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一定要抓住它。」出國了以後沒了國內的這那,只有好好學習了。加上他們往往需要用2-3門語言學習,自然就鞏固了。

當然也有怎麼救也挽救不回來的。出了國就花天酒地,到處玩不學習。所以都看自己選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