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 intel 下一代 CPU 也就是 Tiger Lake 馬上就要來了。

而雷電 4 (Thunderbolt 4) 其實也已經在 2020 年初的 CES 上被 intel 提到過,它就是 Tiger Lake CPU 上支持的全新雷電標準,而今天是 intel 第一次詳細公佈雷電 4 的信息,我們來挑重點說:

總的來說雷電 4 並沒有給我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 雷電 4 的總速度沒有變,還是 40Gbps
  • 雷電 4 的物理介面也沒有變,還是 USB-C 形態
  • 雷電 4 兼容雷電 3 以及其他 USB 協議

但是也有一定程度的小幅提升和完善:

  • 雷電 4 最低支持的 4K 屏幕輸出要求變成了 2 個 4K (之前是 1 個)
  • 雷電 4 的數據傳輸速率由之前的 16Gbps 翻倍為 32Gbps
  • 雷電 4 要求至少有一個介面能保留充電功能
  • 雷電 4 擴展塢能支持外接鍵盤滑鼠喚醒計算機
  • 雷電 4 支持 direct memory access (DMA) 保護功能,能阻止外圍設備未經授權訪問系統內存(微軟不能甩鍋說因為安全漏洞所以 Surface 不用雷電了)

所以對於消費者來說最直觀的好處就是:

  • 外接顯卡的時候損失會更小
  • 外接高速移動固態硬碟的時候速度會更快
  • 輕薄高性能產品想用雷電介面就必須支持充電,省去一個板磚電源

雷電 4 將會在搭載 Tiger Lake 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上首發,將會使用 8000 系列控制器,分別是JHL8540 和 JHL8340 用於 PC, 還有 JHL8440 用於外設。

另一個好消息就是,雷電 4 和 USB 4 40 其實可以理解成一個東西,只不過雷電 4 多了一些認證,所以再過一年我們有可能將會見到 AMD 處理器的筆記本也有 USB 4 介面,能夠外接顯卡了。


*intel 還說未來會提供更長的線纜(5m~50m), 這是要幹啥用?現在 Apple 一個 2m 的被動雷電 3 線就要賣 1000 塊,50m 得多少錢...


這個草案的基本意思就是:

  • 把20gbps(16gbps)的一款 alpine ridge 開除雷電4籍
  • 強制開啟 DMA(vt-d)保護(之前是可選)
    • 這個可能對黑果有影響,有待觀察
  • 最低要求 15W 供電,其實 TB 口是能做到 100W 輸出的(比如臺式機的 Titan Ridge)
  • 必需接兩個 HBR2 或一個 HBR3,從而實現雙 4K 輸出

另外雷電其實也挺複雜,相比 USB 來說他本質是一個類 MPLS 協議。相當於說之前 USB 匯流排上跑的都是 USB 包,有著嚴格的 master-slave 關係(OTG 也符合這個規則),但是雷電協議利用的是 MPLS 的標籤管理,同時維護了幾個協議棧:

  • PCIe
  • USB
  • DisplayPort
  • PD(一般是外掛 Ti 的控制器實現)
  • Thunderbolt Network(L2/L3 都有,Linux 實現了tun)

所以這次 TB3-TB4 的換皮可能還會包括對信號翻轉的強制要求(USB 3.1 Alt 支持了),這個在 Mac Pro 的 Vega II/Duo 的 Titan Ridge 上有實現,從而讓 DP 的帶寬超過了 TB 的理論單向最大帶寬(40gbps 的鏈路層,實際效率好像是90% 多,Pro Display XDR 在 6K60 10bit 需要 36gbps, 以及還有個 12bit 模式,兩根 tx 是不夠的)然而在第三方和 alpine ridge(比如 iMac Pro)就沒有相關支持。

順便分享下最近搭建的雷電黑果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K4y1x7He?share_source=copy_linkshare_medium=iphonebbid=93778cc9599f9d2ab63f8604893590d3ts=1594365747?

%E9%9B%B7%E7%94%B5%E9%BB%91%E6%9E%9C


2020年7月8日晚間,英特爾突然發布了全新的雷電4介面標準。作為當今個人電腦上可能是帶寬最高的連接方案,雷電4這次並沒有選擇繼續堆高介面帶寬(畢竟這需要額外的PCIe通道纔行),而是通過對傳輸線纜與控制晶元進行改良,在功能和安全性層面上進行了增強。

雷電4的官方名稱、Logo、圖標、介面規範以及連接線標識

通過官方發布的這份對比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雷電4相比雷電3能夠在更長的線纜上維持滿速,可以同時帶動兩塊4K顯示屏,具備更為完善的電源管理特性,還能支持性能更加強大的擴展塢。雖然帶寬並未增長意味著當筆記本電腦使用雷電4連接外置顯卡時的性能或許並不會有所提高,但至少在易用性與安全性方面,雷電4相比於前代標準確實是更為優勝的。

但如果你以為英特爾這次的新標準只帶來了這麼點改變,那就未免太小看他們了。因為這次他們拿出的不只有雷電4,還有早已傳言許久,如今終於為整個行業帶來真正變革的一項新標準——USB 4。

USB 4有哪些特徵?簡單來說,它本質上可以被理解為是一個雷電4的「精簡版」。其最低帶寬從雷電4的40Gbps砍半到20Gbps,取消了對視頻輸出能力的解析度要求,取消了雷電標準全部的可靠性設計,不再支持雷電擴展塢(當然也不能用於外接顯卡),線纜也因為不需要像雷電介面那樣通過強制質量認證,所以有望便宜很多(當然傳輸距離和傳輸穩定性也就自然會打折扣)。

此前的各種USB介面形狀

即便如此,與之前的全部USB標準相比,USB 4還是帶來了一些重要的改變。首先就是它放棄了以往全部的USB規範,只保留Type-C一種介面形狀,這意味著大家熟悉的USB「大口」,未來可能真的就要被行業所淘汰。其次就是USB 4雖然性能肯定比不上雷電4,但至少起始帶寬就高達20Gbps,已經相當於此前USB 3.2 Gen2x2標準的最高帶寬,何況USB 4實際上還有帶寬高達40Gbps的「滿血版」可選,在這種情況下它的性能基本上可以做到與雷電3相當,比此前最新的USB標準確實又提高了一倍。

然而,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隨著USB 4標準的誕生,英特爾全面重新規劃了現有的USB命名和介面標識體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徹底終結了此前USB標準化組織有意混淆USB命名規範,把老設備「重命名」成新標準的做法。

考慮到有朋友對於之前USB那糟糕至極的官方命名規範還並不瞭解,我們三易生活在此科普一下。簡單來說,就是USB標準化組織經常在推出新的USB標準後,把老標準重新按照新標準的方式命名。比如早在USB 2.0時代,他們就曾把古老且不安全的USB 1.0和USB 1.1規範,重命名成絕對容易搞混的「USB 2.0 Low-Speed」和「USB 2.0 High-Speed」;而到了USB 3.1的年代,USB 3.0被重命名成「USB 3.1 Gen1」;甚至就在上代的USB 3.2規範推出時,USB 3.0與USB 3.1又分別變成了「USB 3.2 Gen1」和「USB 3.2 Gen2」

很顯然,USB標準化組織這樣的做法,無非就是為了讓老舊的USB設備在新時代依然能夠堂而皇之的賣給消費者。但是從產品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的欺詐;而且從技術層面上來講,這也非常不利於USB標準真正的升級換代。

因此在全新的USB 4標準之後,英特爾不僅是徹底棄用了除Type-C之外的其他所有介面設計,同時也對此前的全部USB標準進行了重命名和標識的重新設計。不僅將模糊不清的「USB 3.2 Gen1」、「USB 3.2 Gen2」,以及「USB 3.2 Gen2x2」改成了明確寫出速度區別的「USB 3.2 5Gb/s」、「USB 3.2 10Gb/s」和「USB 3.2 20Gb/s」,而且還規定從此以後,所有的「USB 3.2」以及USB4介面,都必需直接在介面旁標明帶有速度標識的新LOGO。

如此一來,對於消費者來說以後只要看介面旁的LOGO,孰快孰慢就一目瞭然,5Gbps的USB 3.0再也不能冒充20Gbps的USB 3.2,廠商「以次充好」的小算盤也就再也打不下去了。不僅如此,在經歷了這樣一通「正本清源」的操作後,那些老的USB控制晶元,以及採用老USB規範的設備市場競爭力可想而知將會大打折扣。這又將有力的促進全行業更快轉向USB 4與雷電4這樣的新標準,從而最終帶動新產品和新生態的全面普及。

因此不得不說,比起單純的推出雷電4,英特爾這次在USB標準方面所做的貢獻,的確也值得大家稱讚。


就這?

就這?

就這?

最大總帶寬沒變,PCI-E數據帶寬最大可佔用32Gbps(即滿速PCI-E3.0*4),多了10Gbps。

1個雷電控制器最多支持外接兩臺4K顯示器。

這是我認為兩個最大的改變,以及DMA漏洞的修復。

兄啊,你這事雷電3.5罷(命名協會上線)

而且認證標準還大幅提升了啊

相比 雷電 3,最低 PC 視頻規格和最低 PC 數據規格的要求提高一倍。

而且AMD筆電應該會繼續喫不上。

大家醒一醒,雷電真的這麼重要嗎?


簡答吧。

其實,核心就一個,直接就是雷電4變成來USB4以後(雖然有稍許支持不同)

USB是一個不額外授權版稅的聯盟。

USB規範雖然各種吐槽命名規則,但是這個方案被廣泛接納,也就是意味著未來打上USB4.0的上下游產業鏈會被打通,各種晶元也會內置USB4.0協議來支持,從當年蘋果主打 的1394方案最終放棄使用USB來說,這一次雷電幾乎換名變成USB也是極好的事,意味著雷電不會再向1394那個結局。

所以,想AMD YES 的AMD下一代產品大概率會直接支持USB 4.0 (2021),而各家設備廠商也更願意去增加這個賣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