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前兩天準備考試把這個問題放了一下。 納蘭容若愛自由,好閑逸,但他從青年時便任康熙侍衛,看似尊榮,實則毫無自由,他無法擺脫拘束的侍衛生活,這個處境使他深陷苦海。長期的侍衛生活與他的遠大志向形成了巨大反差,令他內心痛苦。

盧氏早死,是納蘭容若極慘痛的一件事,他早期的詞作中,也曾有奮發昂揚的情懷,但妻子盧氏離世後,他的詞風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凄涼幽怨。

納蘭容若長久的職業苦悶與離愁別緒交織在一起,再加上亡妻之痛,全壓在他心頭,書寫出無盡凄苦的詞句來,但也因此成就了他絕妙的好詞好句。
用他的詞來答吧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當年有人感慨「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可以說是很獨到了

就算出身於鐘鳴鼎食之家又如何就算驚才艷絕又如何情至深 終成大夢一場 不壽內心諸多苦痛 更與何人說

到最後也不過是千古一傷心人

令人唏噓

說起納蘭性德絕對是一位才子,他的很多詩詞也是名流千古,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他。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於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

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後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志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後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

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於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 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遊,從一定程度上為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

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朱祖謀雲:"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雲"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 納蘭詞初名《側帽》,後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納蘭性德啊,若不是妻子的死去,還寫不出這麼多美妙的詩篇呢


不了解,看了推薦的作品,偶有佳句,整體一般般,在清代水平也就二三流的樣子


幸與不幸的一生

不幸有四:1出生便盡享榮華2英年早逝3情路不順4身後成為文藝青年消遣的對象

幸有三:1:出生便盡享榮華2英年早逝3情路不順
我是人間惆悵客

卿本謫仙人 誤入凡塵中


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謝邀吃著碗里想鍋里,吃著鍋里又思念碗里,不願活在當下,不懂珍惜眼前,不知如何放下的悲情才子
烏衣門第 相門公子的出生 滿清第一詞人的才華 斷腸聲里憶平生的痴情

公子生平顛簸,生性多愁敏感,有顧貞觀等寥寥知己,能夠從一而終坦蕩於他,已經是公子一生中頗為感動且幸運的事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