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指的是某一方面的強者,比如力氣大的相對於力氣小的,知識多的相對於知識少的。


作為一個共產主義者,我堅決認為一切剝削都是不合理的。認可剝削的任何程度上的合理性和正義性,都是對平等和自由的背離。

在某一個時間階段不能完全消滅剝削,不代表剝削具有正義性。

補充分割線。

我們應該注意到實然與應然的區別。甲在見義勇為時殺死了劫匪乙,而且法律與道德上上免責。與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殺人的普遍道德律並沒有衝突。甲希望他所生存的世界是一個所有人充滿善意的富足世界(應然),與他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並努力活下去(實然)也不衝突。所以當題主說是否應該時,我果斷說應該反對一切剝削(應然)。如果同時我也可以在生產力未能極大發展的前提下忍受當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剝削(實然)。


草原上一羣原始人餓了,但是最近獅羣很活躍,外出捕獵很危險。最強壯的人一咬牙,拼了,他衝出去抓到了一頭羚羊,喫了最多的一份,剩下的分給族羣。

他的行動根本談不上保護或者剝削。這就是求生,集體求生。

現代社會一羣人餓了,老闆說祕書幫我叫外賣,祕書向外賣平臺下單,外賣平臺替祕書向餐廳下單,餐廳向供應商下單,供應商向農民下單。這個供應鏈每個環節都存在增殖和價格浮動,每個人都有可能付出了多於報酬的勞動。老闆本人也不過是另一個供應鏈上的一環,照樣有求人給錢的時候。

究竟誰是強者?

有剝削和被剝削,意味著人沒有處於自然界的殘酷生存考驗中,被保護了纔有機會被剝削。保護了人的是國家暴力,是被經濟體供養的抓羚羊的勇士們。最後,還是集體求生。

這個問題本身只有在割裂的看待某個事件和現象時才能讓人理解它針對的場景。因為只有割裂,才會有明確的強與弱。

割裂的談一下保護,那當然應該了。

割裂的談一下剝削,那當然不應該了。

這種討論不說也罷。

真要反剝削,就要建立真正建立紮根於人民的政府,窮盡無數代人的努力,與剝削、階級鬥爭,解放生產力,最後成不成還是盡人事聽天命。

所以我討厭所有影響團結的聲音。明明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就有喜歡生活在壓迫性系統裏的傻子。盤他們就對了。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先看是不是,再說該不該。

強弱是相對的,永恆變化的客觀存在。

有強必有弱,雙方必不可少,相互依存,相互平衡。

該不該的問題是道德判斷。

保護還是剝削?名稱不同,其實是一個事,是基於一個現象的不同立場。

私營企業必須僱傭工人,工人必須靠就業掙錢養家。客觀看是強弱相互依存,從道德立場看,是剝削的算盤,換個立場則是保護的飯碗。

這是現階段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決定的,立場不同很麻煩。所以,對此應該有社會道德共識和法律標準。

過度壓榨就叫剝削。過度保護,則叫大鍋飯,鐵飯碗,養懶漢。

什麼叫過度?就是客觀上失去平衡,法律上違法,道德上沒原則,或者沒良心。

所以,無論是客觀上,還是道德上,強者都應該積極僱傭弱者,創造就業,實現強弱雙贏。

別人怎麼看,保護還是剝削,無關緊要,自己別過度就行。


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決定產品的分配方式。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係不平等,產品分配必有利於生產資料私人佔有者,失去生產資料的必處於被剝削地位;生產資料公有制才能保證人們在生產中的平等地位和產品的公平分配。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不平衡、多層次的狀況,決定了必然堅持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必然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公有制及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決定和表明我國剝削制度已然消滅;非公有制和非按勞分配的存在,決定和表明我國仍存在著剝削現象,這是社會發展客觀規律作用的結果,是歷史唯物主義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原理的運用。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是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一個有先有後的過程,它要允許一部分人和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再通過先富幫後富來實現。在這個過程中,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法律的同等保護,按要素分配等形式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造福於人民。在客觀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企望人為地消滅剝削現象只會好心辦壞事。

只有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並在此基礎上消滅了生產資料私有制,才能徹底消滅剝削現象,這是共產主義的遠景。為了實現這一遠景,今天必須堅持效率和公平兼顧原則,貫徹共享發展理念。總之,只有在堅持按要素分配和最終消滅剝削的對立統一中,在支持強者和保護弱者的動態平衡中,社會才能不斷向前發展。

謝邀。淺見,見諒;錯誤之處請批評。


保護和剝削,好像一點也不矛盾,完全可以同時兼具。

而且,強者大都是這麼做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