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比較的麼……張曼玉在影視界什麼地位……阿嬌看見這個問題估計都得苦笑


瀉藥

阿嬌在《演員請就位》裡面的表現是很不錯的,也看到了她的努力。但是如果在這個年紀的女演員,已經演不了一番的女演員和張曼玉比較,是有點不可思議的。

看阿嬌的年紀,已經到了四十,但是依然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她是從偶像女團轉型做的演員,四十歲的阿嬌,在上綜藝拼演技。

那麼,當年四十歲的張曼玉在幹什麼?《英雄》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清潔》拿下戛納影后。

歸根結底,兩個人走的都不是一個路線,阿嬌是藝人,張曼玉是演員。兩者比較演技,尤其是同一個角色,對於阿嬌是不公平的。

而且阿嬌演繹的只是某一個片段,真正長片什麼效果?投資人和導演們沒找她演一番就可以知道了。

張曼玉的《阮玲玉》已經是一部優秀電影長片了。


差距不好比,拿電影成果和舞臺一次過的表演比也不公平。

但有差別。

張曼玉版阮玲玉是真正遺書發現前的阮玲玉,阿嬌的是按真正遺書的阮玲玉去演,後者情緒會更順更合理些。

張曼玉演技好不好?當然好,各種名譽加身,曼神並非徒有虛名,單是跳舞那場戲就可以令人回味良久,她的肢體語言、微表情絕對巔峯級水準。而她本人性格其實和阮玲玉相差甚遠,所以她是純用自己的演技水準來演這個人物的,影后實至名歸。

阿嬌的演技水準遠遠不如曼神,但不影響我欣賞她的阮玲玉,她是另一種好。和曼神用演技不同,她是在用自己演阮玲玉,她的自身經歷,所受過的苦難,和阮玲玉太像了,當她對著鏡子自顧生憐時,我會恍惚,阮玲玉和阿嬌合體了。這種內心和情感,阿嬌只需調動自身便可令觀眾產生共情,其他的,就是用技巧去收了。而陳凱歌的指點「你不要演死,要演活」,完美的將阿嬌情緒框在阮玲玉範圍內,她的個人體會、情感、技巧,全方位為阮玲玉這一角色服務,而連接她們之間的橋樑,便是她們同所經歷過的:人言可畏。


沒有看過張曼玉版的。但是在舞臺上只有一遍的機會來演一段戲,阿嬌演的還是很不錯的!這段戲挺難的,因為你無法用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人物以及人物心理,全場完全是靠眼神。阿嬌眼神很到位,她確實演出了人物心理。反正我感覺很棒!


張曼玉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柏林電影節影后

題主是不是對演技這個詞有所誤解啊……


有差距。還是喜歡原版。鍾欣潼演的比較不是特別像阮玲玉。


謝邀。

是有差距的。

差距一,她比張曼玉美,美很多。她的表演因為這種美,也顯得華麗,華麗過濃侵蝕了真實,讓人賞心悅目之餘少了幾分代入感。絕代佳人也是人,風華絕代也是俗世煙火裏探出的一枝花朵,一定有她接地氣的某個地方。張曼玉有,她沒有。

差距二,鏡子前的表演,是表演悲傷,雖然都是很高級的悲傷了,張曼玉的是心灰意冷,是歷盡滄桑,今夜以後,一切都讓它隨風去。阿嬌的是細數悲傷(眼神表露出的,心裡默默地想,想起諸般苦楚,從這裡,其實可以看出阿嬌的眼神戲的確是厲害,能一字不說,讓人從眼神裏讀出她的心思,頂級表演水平),是「我很悲傷,但我什麼都不說」。對角色的理解不同,表達出的人物個性不同,張曼玉是大氣的,阿嬌的是小女兒的。

所以,張曼玉的阮玲玉雖形不如阿嬌美,但魂比阿嬌動人。

看阿嬌的阮玲玉,是驚艷女子可如此之美。

看張曼玉的阮玲玉,是始於其美而終於其靈魂香氣,為其痛忿命運不公而心中久久不能平息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