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就是豐產不豐收,莊稼的產量上去了但農民的收入卻降低了。整個市場飽和,供大於求。另一方面,信息不對稱,不透明,農民對產品沒有定價權,中間商惡意壓價。都是造成農民收入降低的原因。


我僅從糧食收購展開增產不增收這個問題,因為收購環節是和農村居民聯繫最為直接、最為密切的。

糧食豐收是數量的變化,如果出現糧食豐產但品質下降,那麼糧食收購價格很可能不增反降。特別典型的就是2014年至2015年間的東北玉米,產量都創出歷史新高,但水分高黴變高。2015年入冬以後,東北產區氣溫偏高,黑龍江及吉林省中東部,局部黴變率甚至達到20%。通常國標黴變率控制在2%,高黴變玉米影響出粉率。所以2014年和2015年的臨時收儲,國家對水分含量和黴變率作出相應放寬的調整。那麼即使放寬標準,仍有部分玉米達不到國家規定的質量等級,於是造成了產量上升,質量下降,售糧收入和往年持平甚至下降的情況。

從政策上來看,國內糧食市場,雖不能完全說是一個「政策市」,但政策導向對於糧食價格波動影響甚深。最近的2018年和2019年,小麥、玉米兩個主糧品種最低收購價格已經連續兩年下調,2017年的時候,在執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主產區,國標三等小麥價格是1.18元/斤,2019年下調到1.12元/斤,所以近兩年國內小麥和稻穀價格走低。最低收購價政策從設計上講,是用來「託底」的,歷年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都會對市場形成強烈示範效應和市場預期。再來說一下玉米, 玉米在2015年臨儲政策執行期間,國標三等玉米價格是1元/斤,然後從2016年起東北主產區開始探索市場化收購加補貼,臨時收儲政策取消了,玉米價格也在逐年走低,今年東北主產區收購價普遍在0.8元/斤-0.9元/斤。所以糧食收儲政策調整是個別品種增產未必增收的原因之一。

再說一下季節性原因,有些種糧大戶是貸了款的,為及時償還貸款必須儘快把糧食變現,比如說2017年是歷史上第二高產年,糧食主產區倉容不足這個矛盾就很突出,一方面是新糧集中上市,大戶集中出售償貸,另一方面糧食到處爆倉,啟動託市收購的時候糧庫已經滿了,產生了什麼問題呢?就是插隊售糧、人情糧、壓級壓價、低收高轉等亂象,農民實際到手收入就沒那麼高,在流通市場上原糧價格也受到一定壓制。而小麥在8月下旬、還有春節前麵粉企業有備貨的需要,對原糧需求加大,這個時候市場收購價格就會偏高。玉米一般在春節後,下游企業開工需求旺盛,農民惜售,這個時候也會有一波上漲行情。


供過於求,價格下降。

(被摺疊的那兩個答案沒毛病啊)


糧價太穩了幾十年如一日,而農資,勞動力價格,機械,油價啥的就不一樣了,那都是按天來漲的。至於糧食補貼,一畝地20塊,不然現在都不願意種糧食去種些經濟作物呢,起碼還有點漲跌的盼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