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範疇太籠統了,從基礎理論和技術,到應用工程技術;從消費領域的科技成果,到工業端的技術研發和應用;從院校科研,到企業開發。在不同領域,科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很難綜合衡量出中國的整體科技水平。

工信部的苗圩部長,從全球製造業的角度,衡量了我們工業、製造業領域的科技應用水平:全球第三梯隊,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製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製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包括中國;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

這個評價,我認為比較客觀。部分領域中國坐三望一、二,全球範圍已經有了話語權;部分領域剛剛解決了有無問題,技術的顆粒度不高,產業鏈不深入,還在第三梯隊。


中國真實科技水平吊打全世界,當然地球村村霸除外。

中國擁有全球最高的本科和研究生比例,教育基礎紮實。中國擁有聯合國所有工業門類,製造業獨步天下。

當然短板和卡脖子的技術也是非常多——毛主席說過,中國最不怕封鎖,閉關鎖國都沒整死,這樣帝國主義的小把戲還能難倒當家做主的人民群眾?

現實層面需要追趕的1.核工業尤其是穩聚變發電。2.高精尖晶元全產業鏈。3.高端裝備製造業和納米列印。4.生物醫藥和新葯研發。5.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目前處於跟跑美國的階段——領跑的華裔美國科學家都是新中國培養的。

透過這次疫情,中國加速反超,10年內吊打除了村霸之外的所有人,30年內連村霸一起打!


科技水平是什麼,我個人認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賺錢用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應該站在世界的前10位,第二個方面是戰爭用的,中國應該能夠站在禦敵與國門之外的水平,意思就是即使原來的八國聯軍來了,中國有損失,但很難讓中國屈服。第三個方面,是對於人類的未來發展的影響的深遠性,我的看法是:革命還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


跟在一流國家屁股後面。

中國出口大部分還是低端製造業為主。高端的很少。


如果你想全面定位中國的科技水平,《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公布「10大全球突破性技術」,可以看看裡面中國的參與度,然後~嗯大概~可以給到你真實的參考~

大概結論是除了AI方向,中國有數據優勢外,其它都需要加油


家人與工業界接觸比較緊密,應該說在普通的工業領域中國現在還行。

比如地鐵項目,廣州一號線從盾構機到列車,幾乎全都是進口設備,記得當時廣州盾建公司擁有2台全市僅有的國外二手盾構機,嘚瑟得不得了。

從三號線開始,國產設備開始逐漸增多,到現在幾乎已經全國產化了。2007年,廣州本地的華隧公司新成立,一口氣採購了23台盾構機,全是國產機。

記得三號線施工時曾經出現過盾構機停機事故,需要等外國專家來檢修,結果現場停工了一個多月乾等著。後來國產機性能和服務都挺不錯,我覺得這一塊應該遠超同價位的外國貨了。

不過到高科技領域就和美國還差的遠了。

最近的晶元先放一邊,就說航天領域。

馬斯克的重型獵鷹,運載能力比中國現在最強的長征5號高出近10倍,這個差距算是大的驚人了,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難以看見趕得上的希望。


中國的科技水品一直處於自主研發階段 不能稱為領先水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