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近幾年越來越熱,那未來物聯網的通信會通過什麼進行通信呢?通過基站還是衛星呢?

網上很多人說可以用衛星通信,但是我覺得還有很多的技術問題,比如和上萬公里外的衛星通信,一個小的通信設備的電池能否支持大量的收發? 衛星的發射功率是否可以達到足夠強的信號?不知道我自己的理解是否有錯誤?


可以通過衛星定位,但是費用一般都比較高,比如集裝箱定位器就是利用衛星定位的.


我可以很明確的回答:物聯網通信可以通過衛星實現

之所以敢這麼說,是因為我目前在做的一個車輛監控項目就是通過衛星通信實現的,這類項目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天基物聯網項目。

項目背景

在戈壁灘地區對運輸車隊進行監控,主要採集車輛的定位信息,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實現一鍵報警。基於位置信息在平臺端開發一些設備管理、地理圍欄等功能。整體上客戶要求不複雜,主要難點是地面網路信號不太好,大片地區根本沒有信號,所以需要考慮通過衛星通信來確保信息的傳輸。

衛星通信資費

我們考察了好幾個衛星系統:北斗(短報文)、銥星的模塊、海事衛星,但都不是很滿意。通過北斗短報文傳輸位置信息,衛星通訊費用最便宜,目前是入網費600元,流量費850元包年(一年內不限制隨便發信息),但是據說硬體穩定性不太好,另外就是國外的信號還不穩定;銥星的衛星通訊費用有些偏高,10元/1000bytes;最後在朋友推薦下找到了ORBCOMM在國內的代理商,因為據說ORBCOMM主要做低軌衛星,通訊費比較便宜。其實,也沒有便宜多少,他們給的衛星通訊費是9元/1000bytes。但是他們提出了另外一個思路:2G網路和衛星網路雙鏈路通信,有地面信號的時候,用2G網路發送數據,物聯網卡就可以實現,沒有地面網的時候,通過衛星傳輸數據,這樣整體的資費就比較便宜了。我們測算了一下,通過ORBCOMM衛星發一條位置信息大概是10個位元組,也就是1條信息折算下來是1毛錢,這個價格基本上可以接受了。

電源問題

因為我們的設備是用在車上,所以就直接在車輛點煙器上取電了,但是考慮到緊急情況下車輛會熄火,為了方便救援設備還需要持續工作,所以又內置了電池。電池容量先不透漏了,正常情況單電池供電可以用5-8天,緊急情況用3-4天沒有問題(緊急情況下,設備發信息的頻率提高了)。

回答上面的問題:如果要高頻次通過衛星發送數據,肯定要有穩定的電源供應。但是在具體的項目裏情況就不一樣了,比如我們的設備通過衛星發送信息默認是20分鐘發一次,每發一次大概是50mAh。據我所知一些安裝在集裝箱上的衛星定位設備(在海上跑的集裝箱)是一天發一條信息,這樣外加一小塊太陽能電板就可以保證供電了。

信號問題

目前所有的衛星通訊一個基本的條件是,終端天線需要和衛星建立直連接線,就是中間不能有任何遮擋,一旦有遮擋就連不上了。這樣的話,市內肯定是用不了了,城市裡也不太好用,偏僻的戈壁灘、海上這些地方用衛星就沒有問題。

硬體設備尺寸

你們可能會好奇?這麼微弱的信號要接收到,設備要有多大啊?我放幾張圖片吧。

先看我們的終端設備:

尺寸示意圖

天線纔是關鍵:

安裝在車頂的衛星天線

在衛星主機裏集成了GPS和衛星通訊模塊,為了使用地面網路傳輸信息,又搭了一個2G的車輛定位器(這個便宜些)。2G的定位設備做為主設備,通過232協議與衛星模塊連接,當搜不到地面網路,就通過衛星終端發數據。

這個方案裏用的是ORBCOMM的衛星模塊,這都是好多年前的技術了,走通整個項目完全沒有問題。

關於天基物聯網的項目,歡迎討論!


當然可以,要知道網路覆蓋僅僅佔陸地表面積的15%而已。

區別於互聯網所謂的「人人互聯」

物聯網追求的是「萬物互聯」

所以陸地通信系統已經不夠用了!只能是靠衛星互聯網,比如iridium, globalstar, orbcomm等


物聯網通信可以使用衛星

首先,通信衛星的本質提供的是一個信道,和協議無關。物聯網通信採用衛星傳輸適用於遠洋運輸或高危化物品運輸,實現手段是通過感測器與RFID晶元將貨物狀態位置等信息送至處理終端,終端再將信息整合利用衛星通信送回用戶手中

未來物聯網通信我更看好採用基站回傳的方式通信,5G協議中專門規劃了物聯網通信的協議即mMTC部分。

以前看鮮棗課堂,關於衛星通信的一些介紹。

關於衛星通信,這篇文章值得你一看?

baijiahao.baidu.com圖標

已經很全面介紹了衛星通信的歷史及現狀,但我覺得對衛星通信這裡說的還不細,沒有細節到低軌道衛星通信層面,現階段,按照地軌衛星通信的規劃,本身就是為了達到M2M,物聯網的通信。下圖看下當前各個運營公司的情況:

從傳輸能力上,是具備物聯網通信能力的,所以從技術上本身是可行的,和上萬公里外的衛星通信,一個小的通信設備的電池也是可以支持大量的收發的,常見的衛星通信模塊已經設計低功耗工作模式,比如Orbcomm的OGI模塊設計有低功耗模式,該種模式下並不會一直保持和衛星鏈路,可以設定間隔,其他時間就處於休眠狀態; 衛星模塊的天線本身是需要定製的,在發射功率上也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我也贊同,物聯網主力還是基站通信,衛星通信是一種有效補充,有效覆蓋基站盲區。


上萬公里這種難度太大了,空間損耗大,對衛星和終端要求就高,比較困難。以後即使能實現衛星物聯網,估計也是幾百公里高的低軌道衛星還差不多,還得用低頻纔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