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個中級經濟師,考工商管理好還是人力資源好?

以證代評的話是相當於中級職稱嗎?

以前在高校任職,因為還未到條件可考,以初級的等級算工資,跟中級相差了一半,證書對於教師來講還是挺重要的。

現在自己創業,也在糾結要不要考,假設以後沒入職高校,這個證書好像又沒什麼用。


含金量高不高其實,這個主要看你考這個證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或者應該思考一下什麼樣的結果對你來說算是含金量高,是取證後升職加薪就算含金量?還是取證後能幫助你在專業領域內有所突破算含金量?又或者是有什麼其他功能算含金量?

在小職心裡,中級經濟師算是性價比最高的 中級職稱考試,他的含金量體現在:

一、職稱評定

2020年經濟師實行改革後,人社部終於明確了「以考代評」的規定!為加強經濟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更好地適應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要求,2020年1月8日,人社部根據《關於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有關規定,修訂印發了新版《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考試實施辦法通知》,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人事部《關於印發&及其&的通知》(人職發〔1993〕1號)同時廢止。

新《規定》明確提到:

第十四條 獲得初級、中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即可認定具備助理經濟師(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助理知識產權師)、經濟師(人力資源管理師、知識產權師)職稱。參加高級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合格並通過評審者,可獲得高級經濟師職稱。

通過單獨劃定合格標準或使用標準取得的職稱,在劃定區域內有效。

因此,參加了全國初、中級經濟師考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可獲得相應級別的經濟專業技術資格,獲得資格即具備相應級別的經濟師職稱。

在很多事業單位,中級經濟師可享受科級幹部待遇,高級經濟師可享受副處級幹部待遇。

二、落戶積分不少在北京、上海這樣城市打拚的年輕人,希望能在這座城市紮根。如果你取得了中級經濟師證書,那麼就可以享受積分落戶加分甚至職稱入戶。

可職稱入戶:憑中級經濟師職稱入戶廣州,年齡在40周歲以下,在廣州連續繳納滿6個月社保,即可申請入戶!

落戶積分快 :上海落戶中級職稱可加100分,北京落戶中級職稱可享加分,深圳可以直接覈准入

三、崗位晉陞

經濟師證書在晉陞和轉崗等方面具有基本條件和資格的作用,很多單位會根據 職稱來決定薪資級別或決定晉陞,通過中級職稱後也可以選擇副高或高級職稱繼續深造。考取經濟師可以提高自身晉陞空間。

四、無門檻考中級會計師

取得經濟、統計、審計專業技術中級資格,並具備基本條件的人員,可報名參加中級會計資格考試。

五、免考銀行資格考試

銀行業初級職業資格考試免試條件之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初級資格(金融專業)證書的。

銀行業中級職業資格考試免試條件之一:通過全國統一考試取得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資格(金融專業)證書。

六、領取補貼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布通知,當年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企業職工,多的可申領2000元技能提升補貼。

為什麼說他含金量高呢?

在上述含金量(好處)的基礎上,中級經濟師算是最寬容的中級職稱考試,為什麼說中級經濟師是最寬容的中級職稱?原因是:

一、對學員的專業要求相對較低,容易複習。經濟師專業方向較廣,有人力資源、工商管理、金融等10個專業,考生可任選其一報考。即使學員是零基礎,也可以選擇人力或者工商這種專業性不強,通俗易懂的專業,並且可通過網上輔導或自行複習,來梳理考點。容易學習和備考。

二、試題形式相對簡單。經濟師考試全都是單選,多選題,沒有主觀題,滿分140分,84分合格,考試科目為《經濟基礎》和《專業知識與實務》,兩科目合格即可獲得中級職稱。

三、成績有效期長。在2020年經濟師改革後,中級經濟師考試成績已改為2年有效期,實行滾動管理,即兩年內過兩科便可拿證。考生可自由選擇是一年考一科,或者一年考兩科。

四、相比其他中級職稱,經濟師考試難度較小。

在如今的中級職稱考試中,除了有中級經濟師外,還有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統計師、工程類中級職稱考試、藥師職稱考試等。如果拿中級經濟師和其他中級職稱考試相比,那中級經濟師考試難度就不算大了,因為據相關數據顯示,儘管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報考人數達百萬,但是因其專業性強、計算量大等特點,使得歷年通過率不足10%,難度就可想而知了。

而其他統計師、工程師和藥師類職稱考試,也都是對專業要求較高,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才能通過考試。

中級經濟師屬於經濟系列職稱,專業範圍較廣,包含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財政稅收、金融、農業經濟等10門專業。相比來說,中級經濟師對專業性的要求不高,像人力資源、工商管理這些專業就比較簡單,計算題較少,非常適合零基礎考生報考。

所以含金量如何,題主可根據自身情況衡量,但很明確的是,中級經濟師職稱考出來肯定不如cpa考出來那個響噹噹的含金量。

最後最後,小職收集了了中級經濟師備考資料包,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呀~

資料包裏有:

  • 2019最新考試大綱
  • 95頁絕密考點
  • 87點重要考點總結
  • 37章章節思維導圖
  • 連續8年歷次考試真題

資料在手備考無憂~

職上網中級經濟師:(內有經濟師備考資料包)考中級經濟師除了教材還需要準備什麼??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剛考過,真是沒啥用。

這個證是某些行業(經管類)的中級證,就是個職稱而已,遠比不了其它專業性很強的專業證書,說難聽的,基本沒什麼含金量。只不過高級職稱總要從中級評起罷了。

尤其是出來創業,更是沒什麼用處。不過考慮到評定高級還需要中級之後五年,如果有閑工夫先備上也沒啥不好。

另外如果和我一樣,工科背景,只是想學點新東西,考這個也還有那麼點用處。工商管理確實簡單,堅持看一個月基本上就能過。不過當時我要是複習的早一些,可能就報財稅了,那個纔是更有用的知識。


我是在央企做的內審,考過中級經濟師。自認為職稱對加法類的工作用處都挺大的。

先解決下題主的問題吧。題主是教師崗,評職稱確實和薪資掛鉤。我一朋友就是高校教師,我經常和他聊,現在是副教授。但是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是看發多少SCI,申請什麼項目來的吧,和經濟師沒太大的關係。術業有專攻。每個行業評職稱要履行的事情都不一樣。

就像律師評職稱要看是否參與過1-2個縣級以上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的重大決策;而執業藥師可以評中級職稱;中級會計職稱考試也可以評職稱;大多數人學商科,考中級經濟師來評職稱的會比較多。

因此題主是教師崗就沒必要考中級經濟師了,確實沒什麼用。但是如果是行政崗、後勤崗、管理崗可以考中級經濟師,尤其是人力或者工商專業會比較對口。

中級經濟師在商業領域含金量還可以。我做內審的,也是商科下的分支。大類包括工商管理、經濟、金融。通過率最高的專業是工商管理、人力、金融,其次財政稅收這個專業考的人也很多,我考的就是這個專業的。感覺難度一般,和當時考cpa比真的容易多了。

除了評職稱最直接的就是加薪,年終獎看單位吧。我當年考的年底沒有,第二年纔有。我男朋友考的人力,他事業單位的,也是第二年有,他漲的比我少500,但是我們出去玩,錢都是一起花的,所以相差的不大。

崗位晉陞我身邊目前沒遇到過,但是有聽說過考過這個證的能晉陞一下。但我覺得這只是一方面。像我們央企,跟領導搞好關係也很重要。想升管理崗的,一是看管理能力,二就是看和領導關係好不好了。中級經濟師這個證書考試難度是低於中級會計的,可以說是所有評職稱當中最簡單的。性價比不錯,但是你有,同事也有,人人都有,情商這邊也要就要做到位。

對了還有領取補貼。能領取的叫技能補貼。中級一般是1500,這個補貼政策每個省還不一樣,最好拿到證再去了解一下。我們省是可以領取的,但是條件是要繳納失業保險36個月以上,但我記得去年放寬到12個月了。這些資質審核一直是要關注的。

總結下,在考中級經濟師之前要明白是否有報名資格,有沒有滿工作年限,還要明白考取之後,評職稱還是要看單位有沒有評選,原則上說,考下來就是中級職稱了,但是還是要結合單位的情況。所以說有很多準備工作要做啊。我之前是單位有名額的,然後我看課的時候,學管老師都會幫我們關注,關於教材發放、準考證列印的時間點都會把我們@出來,我也就沒怎麼太上心。

不過我也確實沒精力去管這些事情,我經常要出差的,有時候被羣聊裏的老師@的時候我還在郊區...

對於商科,談中級經濟師的含金量不如談性價比。中級經濟師是中級職稱當中最簡單的。題主不是還在創業麼,也算是商業行為。考個中級經濟師只要失業保險沒斷,就去看看能不能領取補貼吧。考完證得個1k左右的錢我覺得還蠻值的。

寫了1k字,希望能解決你的問題吧,關於報考條件或者資質審核這些有疑問的可以多和我交流,也歡迎行業內的朋友和我溝通哈~

覺得有用就點個贊和關注吧,這篇我在地鐵上碼完了...

?


中級畢竟是這個職稱的證書,單位聘用上可以升職加薪也不一定哦~


有時間和精力還是建議考一下的。以上問題我通過以下三點進行回答:

1、以證代評是否相當於中級職稱?

2、經濟師證書含金量3、專業選擇:考工商管理好還是人力資源好?

1、首先說說你說的以證代評是否相當於中級職稱這個問題。

通過經濟專業中級資格考試者即獲得了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擁有該資格是獲得中級經濟師職稱的前提條件。

按照國家的相關政策,經濟師屬於「以考代評」,原則上通過了經濟師的考試,就代表已經是中級職稱。

但有些單位想獲得中級經濟師職稱是需要單位進行評定聘任的,單位裏是否有相應的評選,作為聘用職稱的條件,這個得看具體單位的相關規定。

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通過後得到的《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經濟師職稱不同,有了經濟師資格證書纔可以被聘為中級經濟師職稱,資格證書是前提。

總之,即要想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首先要通過中級經濟師考試。要想取得中級經濟師職稱首先要通過經濟師考試的。聘不聘任,有沒有名額,所在單位說了算。

此前,評定職稱還需要參加英語和計算機考試。而最新規定:2016年開始,職稱英語和計算機能力全國已不做統一要求,也有部分省份已直接取消。所以經濟師評職稱還需不需要考這兩項,要以本省市要求為準。

不管怎麼,前提還是要考到經濟師證,這樣才能在機會來臨時從容不迫的抓住。


2、經濟師證書含金量

一般取得經濟師職稱證書後的小夥伴工資都會上漲500~2000元!經濟師按照國家規定享有一定的待遇,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由崗位津貼、書報費、交通費等構成。由於經濟師涉及的行業廣,不同級別和行業,加薪幅度也會有一定的區別!我整理出了不同級別和各行業的加薪標準,你可以參考一下:

考經濟師的好處還是很多的,近10年來,金融、人力資源管理、工商管理這三個專業的每年報考人數均超過10萬人(經濟考試總計報考人數在50-70萬人)。且這三個專業是經濟活動中的重要職業,從業人員眾多,社會通用性強,人才需求量大。而財政與稅收專業為國家重點發展或扶植的行業,專業性強,不可替代性強,代表性較廣泛。

使用經濟師比較多的用途是評職稱。由於經濟專業資格證書是由人事部統一發放,所以企事業單位、高校、銀行,甚至包括一些私企都認可此證書並會評定初級、中級、高級經濟師職稱。

還有落戶積分、領取補貼,享受享受個人所得稅扣除項、享有各類職業考試資格等等

總之,考取經濟師的作用還是比較大的,有時間可以備考,這也是對自己專業能力的一種提升。


3、專業選擇:考工商管理好還是人力資源好?

人力專業:每年報考人數很多,幾乎沒有計算題;但考點比較多,需要記憶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多。

工商專業:不太涉及專業知識,有小量的計算題;規律性比較強,讀懂教材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來對比下兩個專業的特點難度、適合人羣及考試內容:

選專業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我覺得你需瞭解清楚自己考試的目的,再看自己選擇什麼專業。如果僅僅只是為了拿證,可以報考相對簡單的科目進行學習;如果是為了落戶或是評職稱,可以選擇和工作相關的專業來考。

大多數人選擇考試的專業多少都和自己的工作領域相關聯,這樣選擇對大家備考也是比較有利的。從通過率來看的話,排前三的是人力資源、工商管理、金融,不過通過率被很多因素影響著,這個也只能作為參考。

雖然經濟師報考對所學的專業不要求,但如果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去選擇經濟師報考專業,這樣學習起來會比較輕鬆。

我的回答就到這裡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歡迎關注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