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上搜索了個番,回到知乎上在刷一下就出來一個關於這個番的問題。


名義上不是。但事實上,有些早已經是了。

原因嘛,互聯網行業是有灰色產業的。公開場合不能多說。


你說的這種是很基礎的數據共享,利用設備指紋記錄用戶特徵,共享用戶畫像,大概知道你的瀏覽喜好,年齡段,性別等信息,一般用來定製化廣告引流

或許有一種並不存在的數據共享,裡面記錄了你的QQ群關係,歷史密碼,姓名手機身份證地址。。。


是不是經常會有剛看過的東西立馬就來安利了的情況?

首先要看是不是一個體系內,騰訊系,頭條系,阿里系...,是的話自然共享是極有可能的。

另外看數據共享的方式,一般不會直接給,可能包成產品能力,標籤,共建實時用戶畫像模型等方式來進行輸出共享數據。

比如,你今天你今天在pdd里買了一單9.9包郵的綠籮,是從pdd里用支付寶支付的,可能支付寶會給你打上這些標籤,#pdd競對用戶#,#喜愛低價#,#植物盆栽愛好者#,假設輸出給淘寶,我是說假設。這樣你一打開淘寶,就發現推薦了很多低價的綠植,剛好猜中你的心意,又或剛好和你其他平台動作有關。

其實交易等信息還好,想想你在微信每天要和多少好友發送多少條內容,從而透露了多少喜好和信息,是不是細思極恐,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數據可能比你更「懂」你...


有黑盒互換用戶標籤和興趣點的合作,不會有很透明的數據共享。 比如(純打比方,不是真實的案例),淘寶和頭條,各拿出一盒用戶賬號和興趣標籤,放到一個黑盒中,大家互相不知道很具體某個用戶喜歡什麼,但在推送給用戶的商品或內容時,可以共用黑盒裡的數據,以便使用戶看到他更喜歡的內容或商品。 所以,很多人說淘寶會偷聽用戶聊天再給你推送商品,其實根本不可能,大部分是你在其他app有過類似行為,只不過被標籤共享了,所以看到你提到的商品。 實在還不相信,你可以一直對著手機說一個從沒看過的商品,你看看淘寶會不會給你推送。


應該不可能。

有沒有可能這樣:通過底層的許可權實現數據截流然後偷偷保存上傳到自己伺服器?


不是共享的。

之所以會出現你說的「百度上搜索個番,知乎上就出來這個番」,

更大的可能是軟體抓取了你的數據。

這就涉及到軟體的許可權的問題,在安裝軟體的時候,經常要申請許可權,

有的軟體需要相機、語音、讀取通訊錄等等許可權。

這就導致無論你用手機做什麼,軟體都可知道,

進而,軟體可以推薦給你相關的內容資訊。


用戶數據不是,但用戶畫像是,這點嘛。。。不好說,你懂的


這個需要客觀看待,有些常規數據是可以共享的,當然前提是你同意共享。比如姓名,頭像,生日等等。涉及到比較敏感的信息就需要更高的許可權了。


是共享的,但是你就用不了別人的數據,所以不要擔心這個,畢竟可以共享你的只是少一部分人,他們雖然共享了也要低調,我們的信息時常被透露給別人,騷擾電話就是這麼來的。


當今app信息收集主要分為四部分。

1.用戶主動填寫,如註冊,登錄時需要輸入的賬號名,密碼,郵箱,手機號等;信息完善時提交的身份信息,如真實姓名性別;淘寶、閑魚、美團、餓了么等app有時還需地址和身份證號等更私密的信息。

2.系統提示許可權。這個分為兩種,一是在初次使用app或欲使用app相關功能時,系統會彈出相關許可權請求,如「xxx需獲取您的地址」「xxx需使用你的相機」,用戶勾選這些許可權開放後,app可進入系統獲取相關信息(微博發定位需獲取地址,美圖拍攝或修圖時會訪問相冊中的照片等)。二是app初始設置時就主動開啟了許可權,如微博和抖音等調用通訊錄,將你推薦給通訊錄好友,標明「你可能認識的人」。

3.app自己收集。很多app,如淘寶閑魚京東等會主動收集和記錄你的瀏覽和購買信息,並根據這些信息對你進行相關推送,包括其年度總結等,實際也是根據這些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大數據處理後得出。

4.各app間的信息互通。很多人都有過疑惑,為什麼我剛在微信中提及xxx,微博的廣告就給我進行了相關推送;為什麼在京東上看了下筆記本,回到貼吧里就一溜的筆記本廣告。這個其實就是各app間的信息互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