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的訓練方法和計劃都可以 想學習一下


來一覽人類身體素質頂點的風景吧

摔跤運動員日常訓練

視頻轉自油管頻道Russian Bears

柔道運動員日常訓練

視頻轉自油管頻道 Raffi Karapetyan


先自我介紹下。

我2013年年底認識的李寶如先生,後一直跟著學中國跤。我是業餘的,工作本身是軟體工程師(在Pivotal開發Greenplum Database內核)。接觸過很多專業教練,也一直跟眾多專業運動員亦師亦友,我天性好學,看到運動員練什麼,就會琢磨模仿,然後自己訓練,再把視頻或者親身演示給李寶如先生,諮詢反饋,謀求進步。現在每週一兩次回去學校帶清華大學散打隊的學弟們訓練摔跤。

我個人嘗試過非常多的訓練,一陣會特別喜歡某些。下面把我嘗試的提供出來給大家參考。先列表

  1. 槓鈴空桿平推
  2. 槓鈴提拉
  3. 槓鈴高翻+上挺
  4. 槓鈴片的涮片
  5. 槓鈴的一頭擺
  6. 壺鈴左右交替舉
  7. 壺鈴闖swing
  8. 壺鈴弓箭步深蹲
  9. 阻力帶訓練中國跤的基本功(崴,牽別,揣)
  10. 大繩訓練中國跤的基本功(亮,崴,遷腿,下砸)
  11. 翻輪胎+大鐵鎚砸輪胎
  12. 啞鈴的彎舉
  13. 阻力撬推和拉,以及當成地陀螺練中國跤基本功
  14. 磚頭進行推子訓練
  15. 破滅火器灌入沙子改造成的大檸子訓練

亂七八糟練過挺多東西,感覺還是蠻有用的,我本人身體素質也提升蠻多的,實戰能力也提升很多。下面盡我所能提供視頻和講解。下面的視頻有的是我下載的,侵刪。

槓鈴平推

這個真是我最喜歡的了,我發現菲多也練,我們練田徑的體育生朋友也練,之前有人說劉翔也練,打拳擊的朋友也被教練帶著練。

空桿(20kg)就夠了,強如菲多也就空桿兒訓練。我特喜歡菲多平推的節奏,跳繩一樣的。一定要推出爆發力。

菲多平推空槓鈴

槓鈴提拉

這個是我第二喜歡的訓練了。我是看了霍達(中國跤國家級健將,前八一隊自由跤運動員),覺得那節奏真是美如畫。後來在青藤看烏力吉布仁和宋克南也訓練,再看有個國家自由跤隊朋友也訓練,頓時每次去健身都喜歡練這個了。要點我覺得是用爆發力提,提的時候,重心有節奏的下墜。

霍達提拉(節奏美如畫)

下面是國家隊某朋友提拉(他一年前韌帶斷了,在北醫三院手術,我去送了一張中國UFC的票認識的,現在恢復練,下面的槓鈴130kg)

130kg提拉

在抖音看到過一個140kg提拉十幾個的蒙古族摔跤運動員,真是神力了。

槓鈴一頭擺

這也是看了霍達的視頻,覺得美如畫就跟學,後來發現勒布朗詹姆斯也訓練。但是我真心感覺詹姆斯做的不如霍達。我本人可以用50kg做組,很得意發給徐鋼教練(中國摔跤教練的教父),徐教練回復「我們西城體校的初一學生就可以用50kg做,只不過不推出去這一下了」。

霍達和詹姆斯做槓鈴的一頭擺

槓鈴的舉重訓練

這部分可以關注知乎的舉重達人。我當時為了訓練這個,花錢買了喜寶的私教課。上了三次,反正現在湊合能練。

槓鈴片的涮片

這個是用腰部帶動起來,想像一下是一個把人往身上背的感覺,協調性+有入腰的感覺。可以從10kg的開始,我一般用20kg,一組可以20個,做4-5組。霍達自己訓練的時候,是20kg甚至更重,做夠200個(可能分8組)我懷疑他巔峯時候更多。下面是我本人訓練涮片,場地是我和小白租賃的地下室(距離李爺爺家裡特別近),李爺爺說下面做的「湊合」。

我本人涮片

壺鈴的swing

這個是我以前特別喜歡的我專門還去潘家園買過倆70多斤的石鎖搬運回清華。後來嫌棄健身房的太輕,買了一個70多斤的,在健身房單手swing,後來送給格鬥兄弟了。海淀體校有80斤的,我可以swing10個一組。有個中央美院的江蘇人張龍也跟李爺爺練,他們老家那邊石鎖盛行,他有一對100斤的,他可以推龍(就是旋轉著swing)是個一組。這部分大家可以搜索抖音玩兒石鎖的。

我還在微博看過馬布里(40歲了)雙手swing 150斤的壺鈴,著實可以。抖音看到江蘇那邊玩兒鎖的,150斤上手臂,更厲害了。

阻力帶訓練中國跤

這個摔柔類絕不陌生了。菲多也練。我也特別喜歡,這個對實戰幫助巨大。但是純爆發力坐下來,真是累得不行。巨累。

下面是我和霍達訓練這個。我的是兩年前在天壇(現在我在健身房也練,爆發力比兩年前強多了,李爺爺原聲評論做的還不錯:-) )。霍達也是兩年前在我租賃的地下室訓練遷腿。

阻力帶訓練中國跤基本功

玩兒輪胎

翻+砸。這部分很容易搜索到視頻。菲多的就有,菲多那鎚子70多斤,真猛。我本人就用10kg多的鎚子每次砸10下。中國跤的地秤,有類似訓練技術。李寶如先生說砸輪胎,悠起來的時候得有摔跤插入腋下的感覺。

大繩

這個健身房常見,但是訓練模式大多是籃球、格鬥類運動員的。這其實中國跤裏自古就有,稱為碩繩。練法就是用它來做中國跤基本功。

滑車子講究撐拉抖跺,而大繩子一定要讓他翻起來。

下面是白蘇露做大繩的崴+亮。亮這類翻腰的訓練,最適合用大繩了。老師傅閉著眼聽聲音,特別想特別脆,那就是好功夫。李先生不止一次跟說,小白子是他學生裏做中國跤基本功最好看了(一是小白天賦好,有武術功底,二是專業隊的主要要實戰,不講究基本功好看)。這個大繩是我在淘寶能買到最粗的了。

白蘇露大繩的崴+亮

大檸子和大杆子

大檸子視頻我沒找到了。這些都得看白老師的。李寶如先生都說:「小白做的真好,我都愛看」。

下面發一個大杆子的視頻,用腰抖,雙陰把,這是摔跤傳下來的練法。下面是在天壇,頭幾年,84歲的李爺爺和小白演示大杆子(受限當時條件,只有一個竹竿,應該用白蠟桿)。

李寶如先生和白蘇露演示大杆子

啞鈴彎舉

看下蒙古族摔跤運動員如何練的(我還讓霍達等人給我演示過,他們都是這麼練,節奏一模一樣,要爆發力):

Sina Visitor System?

weibo.com

阻力撬

健身房一般也都,練法也容易搜索到。我發一個我看到的,朝陽體校陶教練帶孩子訓練的,感覺很棒。

朝陽體校的訓練

推磚頭

這個是中國跤傳統訓練,我也很喜歡,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每天早起在學校訓練這個。用腰推,拉回來更重要(緊底手的力,爆發力,50一組,運動員一般200?)

推子

最後發一個我和小白在地下室訓練的集合:

白露太極功夫館訓練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www.bilibili.com圖標

再發一個我本人摔跤的一些實戰

清華大學中國跤訓練

我自己沒有特別的健身知識,但是會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只要不受傷,不影響工作學習就行。訓練嘛,不就是讓自己開心。我一般去健身房的量如下:

  • 充分熱身
  • 槓鈴平推(5組*20),槓鈴提拉(60kg,4組,每組10-15)
  • 高翻+挺舉(5組,60kg,每組2-3個,4-5組)
  • 阻力帶(崴,遷腿,揣,各兩組,每組10個)
  • 阻力撬(推過去,拉過來算一組,三組)間歇是交替舉壺鈴(20kg一個,倆,一組20,三組)
  • 引體+腹肌(三組)
  • 時不時換換內容,一頭擺、壺鈴弓箭步啥的加進去。

弊端是,傳統的硬拉深蹲什麼練得太少,但是確實不太喜歡。反正業餘的,能看到自己摔跤實戰進步就夠了。


謝棍棍邀,

基礎力量中最主要的是硬拉,深蹲臥推多用耐力方式練一練,然後跟專項有關的 有個是反握或者對握的高翻,他們有人把這個叫 借力彎舉,實際上本質是翻鈴動作。還有個有關的是 舉重裏的窄拉(高翻的半程動作)

然後是引體,引體有助於抓握和抱緊的力量,所以也要多練。

然後是壺鈴,壺鈴的好處是重心偏遠一點,這個比較象摔跤而不象舉重,壺鈴各種擺,翻,舉。

然後是彈力繩練習,這個算高級一點的練習了,雙手抓住彈力繩,扯緊,往自己胳膊向身上盤,左右扭轉纏身。更專項一點是抓住彈力繩走背步發力練習,

再然後是跳箱和甩戰繩,跳箱是為了協調和爆發,戰繩是為了耐力。這裡其實還有個更好的練習,但是太受條件限制了,那就是在深雪或深沙或者淤泥地裏跑步。

然後是墊上練習,啥蝦行啊,橋撐啊就不說了這個都知道。 不過練摔柔類的一定要多練翻跟頭,這個非常有助於你的體位感知。還有個叫 海豚行還是叫海豹行我忘掉了,就是趴墊 上手腳不挨地象個蹺蹺板一樣前後拱的挪位。

還有種比較好的練習是雙人力量練習,把同伴抱起來繞自己身體左右甩。

然後自重玩繩子的訓練也不錯,不過說這麼多不如放個視頻:【凌風】桑搏:體能修鍊


抓舉挺舉深蹲 - 我是業餘的。

高手練的更多 但是大同小異


已經脫離柔道專業圈了很多年。就拋磚引玉說說,說的不對地方,大家別噴就行

握推、深蹲、硬拉是基礎,鐵片壺鈴是輔助

攀爬繩子、跳躍箱子都是上下肢很好鍛煉方法。

這裡推薦這個訓練器材,也是柔道國家隊發明的。

拖拽這個放了鐵片的圓東西,非常練習把勁和臂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