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景觀本身屬於工程設計,在工藝,功能需求限制的情況下,大的創新本來就很難,這個看園林史就明白,其實大類上就那麼幾種形式,想要在設計語言上做出大的突破基本上不存在。這個和純藝術有很大區別,這是大的前提。

而談小創新,高一個層次為美學、理論層面,比如工業景觀的出現,北杜伊斯堡,西雅圖油氣都是讓人耳目一新的,比如俞博引進的野草美學,也是這個範疇內的,再比如瑪莎的甜甜圈,野口勇的空間雕塑景觀,彼得沃克的極簡主義等等這些教科書上的人物,能做到這個層面的創新,都能在教科書上留下姓名。

再低一個層次是形式感官上的創新,簡單點理解就是看上去不一樣,這個才是現實大多數從業者面對的問題,這個首先要依賴於場地本身,需要場地本身有足夠能挖掘的特質,比如強烈的地形特徵,張唐朱育帆的礦坑都是典型,比如特殊的場地,朱育帆的青海原子城,核能研究所,比如大的自然山水要素,西湖景區裡面的各種大小景點,上海北外灘濱江匯山地塊景觀(靠著上海黃浦江景),重慶文旅城濱河公園 / 承跡景觀,當你有了不一樣的場地基礎以後,做出差異化的產品本身就要容易的多。不然同樣是平地白紙居住區,張唐和朱育帆也都做過,但你去現場真心看不出來和一般的設計有什麼不一樣,良渚萬科很多都是張唐設計的,講真,真的很難做出差異化。

平地做差異化的產品也不是沒有,比如詹莫斯科納的tongva公園,包括像MAD的體育公園,再比如你能發現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是造價,是甲方的支持,是整個項目的建設周期,設計周期的權衡比較,這對設計師的非設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項目都不具備這個條件,這種不具備是全方位的。


我舉個例子也許你就明白了。

夏天到了,假如現在有個女生,她正在考慮換季的時候要穿什麼衣服。

最科學合理的做法是,她先要研究時裝的原理,比如顏色、質感、設計美學和風格流派,明白不同的服裝是如何與衣服主人相得益彰的。然後再來分析解讀自己形體特徵,包括膚色、身高、胖瘦、結構比例等,才能有針對性地根據自己的特點搭配出合適、好看又不媚俗的穿著打扮。

但是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複雜了,大部分人既沒有興趣也沒有精力去研究那些。

所以這個女生很有可能採取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搭配,喜歡粉紅色的、卡通的、有少女感的、穿著舒服的,就按照這一身來選配,好處是自己喜歡,不容易跟人重複,缺點是有可能不那麼好看。

另一種做法是直接參考別人的做法,比如那些網紅博主、帶貨的明星,看看他們正在穿什麼,時下最流行的是什麼。如果碰巧和自己的身材比例區別不大當然是最好的,甚至有一點出入也沒有關係,直接用拿來主義的精神加入購物車,變成自己出門逛街會友的look。這樣的結果是衣服也許是流行的、好看的,但不一定那麼合適和得體,而且很容易跟別人重複,甚至爛大街。

有心的人應該發現了,這兩種做法其實對應的就是景觀設計過程中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低水平的原創,第二種是粗加工的照搬。

低水平的原創不用多說,剛上學的時候很多同學會有這樣的毛病,做設計閉門造車,對設計的原理尚未完全吃透,也不願意參考和學習別人的作品,最後的結果往往就是一個素材堆砌的四不像。

那麼粗加工的照搬呢,在生活中也同樣常見。比如近幾年新建成的設計作品中,銹鋼板、石籠和雕塑感的地形幾乎成了新景觀的標配。海綿城市的理念得到認可之後,一個城市,不管它實際的降水量有多少,公園裡總要挖上一個旱濕兩用的「海綿」,時刻準備著在降水量過大的時候蓄水。而自從粉黛亂子草火了,海量的公園中都充斥著它們粉色朦朧的身影。

當然這樣說對於設計師來說是有一些不公平的,因為適度的借鑒是有益的,並且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也是設計師應有的責任。

但是無可否認的一點是,在同質化日趨嚴重的設計環境中,有創意的景觀作品會更難出現。

其實任何一個需要創作的工種,創新都是非常困難的,包括但不限於文學、歌曲、影視以及所以的設計行業。往往都是一種風格火了以後,就會有大量良莠不齊的模仿者甚至抄襲者出現。

歸根結底,創新就是所有創作的最高境界,這就是最難的事情,你要是做到了,就已經站在行業的頂端了。讀書的時候,老師跟我們說做景觀設計有三個層次。在第一層你做出對的東西,第二層要做出美的東西,第三層要做出新的東西。但是事實上我們一直到了畢業,都很難做到第三層。

眾所周知設計是需要靈感的,那麼設計的靈感是從哪來,一般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我們可以稱為「內部啟發」,即通過分析場地原有的現狀,結合設計師自身對於美學原理和設計邏輯的認知和把握,進行設計創作。相當設計師的腦海里有一個熔爐,把所有的設計素材充分融化、整合、有機重組,用內部力量推動新事物的產生。

而另一種是「外部啟發」,就是我們通過參考其他作品來激發自己創作的靈感。比如上學的時候,剛接觸一種類型的公園綠地,我們總要參考大量的同類型作品來尋找思路。

不是說外部啟發就一定不好,這裡邊也是分優劣的。比如中國傳統園林創作,人們說師法自然,說的就是模仿自然,向自然學習。通過觀察自然中的景觀結構,來啟發自己的設計。我之前接觸過孫筱祥先生,他看電視的時候就喜歡看各種自然風光篇,因為那些能夠激發他的創作靈感。

還有一些設計雖然參考了別人的設計作品,但是經過了深度的加工。化用在自己的設計中,但是不著痕迹,渾然天成,也不失為優秀的作品。

但是外部啟發的這個度,其實很難很好的把握。一不留神越了界,借鑒或是致敬就會變成抄襲。設計創作也會陷入同質化嚴重、新事物缺失的泥沼。

比如最近汪曾祺紀念館就被指抄襲木心美術館。陳丹青說,我看到了就是想笑,這個笑並不是感到有趣,我也不知道這個笑究竟意味著什麼。這種「意味不明」的笑,也許正是我們的共同情緒。


時間

甲方審美

設計師原創思維

團隊合作能力

缺一不可


不是做不出來,是賣不出去而已。


現在肯定很難,這個東西是需要積累的


個人覺得是把握不好借鑒的度。

而且創作是要時間慢慢磨的……但是我們現在的很多設計,都是要求一周出總規,二周出方案,三周達到設計深度,四周施工圖

哪裡有時間給你慢慢磨


創新,意味著冒險。無論甲方還是乙方,大都喜歡成熟套路:見效快、可控、市場接受度穩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