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這種東西,不應該是見仁見智的嗎?諾貝爾獎的評判機制是怎樣的?這玩意的水分到底有多大?


瀉藥,高不高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偉大的作家不會因為他沒得諾貝爾獎就不再是一個偉大的作家而一個蹩腳的作家也不會因此改變其蹩腳的事實。關於前者:我能列出一串名字,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德布林,穆齊爾,品欽,德里羅,布洛赫,格里耶,波拉尼奧當然還有昆德拉和村上春樹等等等等

我相信任何一個對現代文學抱有興趣的人都不可能完全繞開他們

關於後者我不想舉例,但是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在獲獎者當中找出根本不能和上述作家相提並論的人,哪怕在我有限的閱讀中,我覺得也並非難事。
周玄九:趁著熱乎,趕緊給孩子講講諾貝爾獎的那些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這兩天,諾貝爾獎成了個不大不小的熱點。

應某位「粉絲」朋友的牆裂要求,今天咱們也來蹭蹭熱點,聊聊諾貝爾獎的那些事。我會盡量說得簡單點,希望小朋友們也可以聽懂。

先說說諾貝爾獎是怎麼來的吧。

諾貝爾的全名,做阿爾佛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這個人啊,是一名瑞典的化學家,生活在19世紀。他一生髮明瞭許多東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炸藥」(Dynamite)。諾貝爾發明的炸藥,跟咱們過年時點的鞭炮和煙花有點不太一樣。鞭炮煙花裏裝的黑色粉末,那叫「黑火藥」(Black Powder),咱們中國人在9世紀就發明出來了,主要成分是硫磺、木炭和硝石。而諾貝爾發明的「炸藥」呢,主要成分是硝酸甘油、硅藻土和穩定劑,它比「黑火藥」以及純硝酸甘油要更安全,不會一遇上熱或震動就立馬爆炸,可以很方便地運輸與保存

諾貝爾一生創造了350多項發明,因此積累了許多財富,生活過得很安逸。可忽然有一天,一張報紙改寫了他的生活。1888年,諾貝爾的哥哥路德維格?諾貝爾(Ludvig Nobel)不幸去世,一家法國的報社錯以為去世的是阿爾佛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於是這家報社在報紙上刊登了炸藥發明人去世的消息。在這則消息裏,他們把諾貝爾稱為「因找到了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殺死更多人的方法而發財的人」

當諾貝爾聽到這個消息,他想到自己竟然可能會以「死亡商人」的稱號被後人銘記,內心十分痛苦。於是,諾貝爾在他的遺囑裏註明,要用自己的大部分財產(當時大約有3100萬瑞典克朗,現在已經增值到了大約17.94億瑞典克朗,真的是很大一筆錢)作為基金,來設立一個獎項,用於獎勵那些為人類做出積極貢獻的人們。就這樣,諾貝爾獎誕生了。

諾貝爾的遺囑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最終於1896年12月10日逝世。1901年,諾貝爾獎首次頒發。一個發明炸藥的人,竟然用自己的錢來創立了一個和平獎,這讓很多人都對諾貝爾獎產生了興趣。另外,諾貝爾獎的巨額獎金,也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在早期,一份諾貝爾獎獎金基本相當於一名學者20年的薪水。諾貝爾獎嚴格的評選標準,讓它在很多人心裡成為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方面的世界最高獎項。

一開始,諾貝爾獎分為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一共5個獎項。所有的獎金,都來源於諾貝爾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週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了一項「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也就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從此以後,諾貝爾獎就變成了6個獎項

每年的12月10日這一天,諾貝爾獎(除和平獎外)都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逝世週年紀念年度頒獎典禮上頒發,每位獲獎者都會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獎牌。頒獎典禮之後,緊接著會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的藍色大廳舉行諾貝爾宴會,瑞典王室也會參加。

如今,諾貝爾獎已經走過了118個年頭。從1901年至2018年,諾貝爾獎(包含諾貝爾經濟學獎)共頒發590次,935個個人和組織獲得,由於其中一些人多次獲得諾貝爾獎,實際上共有904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

然後,2019年的諾貝爾獎,從這周開始陸續揭曉了。

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佈,將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醫學家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以及英國醫學家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來自美國的加拿大裔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因宇宙學相關研究獲獎,來自瑞士的兩位科學家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獲獎。

昨天,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發領域作出的貢獻。

接下來幾天,文學獎、和平獎和經濟學獎也都會陸續揭曉。其中,文學獎會同時頒發2018年和2019年兩年的獎項,中國作家殘雪(Can Xue)也是今年熱門獲獎人選之一。其他熱門人選包括加拿大女詩人安妮·卡森(Anne Carson),法屬瓜德羅普女作家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é),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以及萬年陪跑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Murakami Haruki) 等。

接下來,隨便聊聊今年已經揭曉的幾個獎項吧。

先說說生理學或醫學獎

對生物來說,感知和適應氧氣含量是一種本能。比如,當我們初到高原等高海拔地區時,自然而然就會覺得稍微一活動就喘不上氣,嚴重點的還會有高原反應,但是待一段時間後,就會慢慢適應。常年生活在高原的人們,血紅細胞會更多,血紅蛋白會更高。但是,在細胞層面,我們的身體究竟是如何感知氧氣不足,又如何調節我們的血液,以適應不同濃度的氧氣?為什麼氧氣對我們如此重要,缺氧和過氧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細胞中有一種叫做缺氧誘導因子(HIF-1)的東西。它就像是由兩個蛋白質組成的一雙手,來負責操縱我們身體中適應低氧環境的各種開關。這就解釋了究竟是誰在控制我們的細胞,來隨著氧氣不足,發生複雜又精確的反應。

但當我們離開低氧環境時,HIF-1如何降下去呢?科學家又發現一種叫做希佩爾-林道綜合徵(VHL)的罕見疾病,它的蛋白可以引導我們身體裏的蛋白酶拆遷隊來破壞HIF-1。

知道了這些,我們未來就可以通過調控HIF-1的降解,抑制或促進血管生成,對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循環障礙疾病的治療,起到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再說說物理獎

今天的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但我們該如何確認這件事情?詹姆斯·皮伯斯(James Peebles)作為一名世界領先的理論宇宙學家,在原始核合成、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和結構形成等領域做出了大量理論貢獻。他可以說是現代宇宙學的奠基人之一,在現代宇宙學的若干主要問題上都有重要貢獻。曾經為發現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197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供了理論支持。

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兩位,在1995年,於太陽系以外,確認發現了一顆圍繞著主序星飛馬座51運行的「系外行星」飛馬座51b。系外行星的發現極大改變了人類對星空的認知。

我們頭頂一顆顆亮晶晶的小星星,不僅僅只是一個個小亮點。在那些小亮點裡,也有著和我們太陽系一樣的,甚至更加豐富多彩的行星世界。也許,某一天,我們真的可以發現另一個跟太陽系相似的星系,也許有一顆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也許上面真的有外星人。

最後關於化學獎再聊兩句。

我們今天能夠愉快地使用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數碼相機、電動車,都要歸功於鋰電池的發明與應用。毫不誇張地說,鋰電池徹底改變了現代社會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今年得獎的這三位科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從原理設計開始,發明瞭第一個鋰(金屬)-TiS2電池。但是,這個階段的鋰金屬電池在充放電循環中,鋰會在電場強的尖端沉澱,形成尖尖的「枝晶」,可能會導致電池內部短路,甚至爆炸。

後來,約翰·古迪納夫(John Goodenough)發現了鈷酸鋰和磷酸鐵鋰等一系列電極材料,減少了「枝晶」短路的可能,進而大幅提升鋰離子電池的穩定性。

而吉野彰(Akira Yoshino),則結合了石油焦電極,進一步減少了「枝晶」對鋰電池的影響,將鋰電池充放電循環增加到數百次,而性能沒有明顯下降,最終製造出了第一個商業化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

面對各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成果,讓人不得不感慨科技的偉大。我們的美好生活,與科技的發展密不可分。就讓我們一起對獲獎的科學家們表示由衷的感謝與敬意吧!

以往文章推薦:三個步驟,做一名「偉大」的爸爸

一篇文章教你在家中備齊兒童常用藥

寫給女兒的信「最棒的花生米寶貝」

米爸講科學 | 為什麼水是透明的,大海卻是藍色的,雪是白色的?我家閨女報了這個「冷門」的興趣班

http://weixin.qq.com/r/rUzk-FzEWAEnrRif9xm- (二維碼自動識別)


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 1968年,增設了經濟學獎。

在諾貝爾獎中,最為公正和含金量高的當然屬於自然科學類的獎項:物理、化學、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含金量也還可以。

不過關於人文學科的評價那就有點讓人笑話了,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能獲得大家追捧的原因就是:自然科學分量提升人文學科的地位,獎金豐厚。

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等,因為自然科學獎項在科學界的名譽與地位具有極大影響力,所以一般人也認為文學獎和和平獎有很大影響力,不可否認確實有很大影響力,但是名不副實。

文學獎和和平獎主要面向白種人和極少數符合白種人立場和觀點的有色人種。

諾貝爾文學獎和和平獎就是利用在科學界的影響力來向世界標榜有色人種的「高貴」。諾貝爾和平獎就是一個笑話,還不如綜藝節目演的逼真,都是偽君子的作秀。


我的人生經驗是永遠給那些被眾多學者肯定的作品一定的尊重,哪怕我暫時看不懂或者不感興趣,通常當我過一段時間有興趣的時候會發現它們都在某些方面相當有水平。諾貝爾文學獎很大程度上被諾貝爾本人的偏好限制了,他要求獲獎的作品都要有那麼點正能量,這正是很多高端作家最不屑的東西。但獲獎的作品即使不是當代最好的作品,也是非常出色的作品,含金量(如果這個金指的是藝術價值的話)都比較高。


諾貝爾和平獎是否有利於和平發展?


至少含「金」量是真挺高的


與其說諾貝爾文學獎被政治左右,不如說諾貝爾文學獎受到很深的評選者的個人喜好的影響,讓我感到可笑的是好多人不理解這一點只說「政治左右政治左右」———即使他們就沒有看過幾本書。


諾貝爾獎是為政治服務的,一個公正的獎不應該被外界力量所左右,如果被政治左右,那麼它的含金量就下降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