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上結論。

不大——正常使用的話。不大。

我能想到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你把固態塞得滿滿的,導致反覆擦寫同一個區域使得該區域壞塊,一般只要留出個點剩餘空間,主控的演算法會自己幫你周轉顆粒的擦寫壽命。而且大多數遊戲都是讀多寫少,對壽命的影響更低。

如果你還是對壽命很在意,你可以選擇MLC晶元的三星970pro系列。那個東西除了價格讓人肉疼之外沒啥毛病。

三星(SAMSUNG)970PRO 512G京東去購買?

均價2.5元1G,作為參照TLC的盤基本上1塊1G。價格差距還是挺大的。

正好答題的這臺電腦裏就有一塊13年購買的建興M6M。128G當時入手價沒記錯的話接近700元。

雖然並不是全時待機但也基本保證每天上線,累計讀寫量33T,7年了健康狀態依然100%。因為介面mSATA被淘汰所以一直也沒機會換。我感覺正常打遊戲上網的人可能用不到這個年限就換機器了。

而且就使用率來說我是過高的估計了這塊盤的使用時間。現在看TLC也基本剛得住。同時掛在這機子上的一塊機械盤已經一萬六千多個小時了。

另外根據經驗來說,固態更多的損壞是因為各種原因掛主控。比如突然斷電什麼的。

主控故障我是碰見不少,顆粒掛了的我還真沒碰到過幾個。

所以說如果你沒啥特殊補充的話。

你買來固態不往裡放系統放遊戲放生產力軟體,你買它幹啥?收藏麼?

當然,雜牌固態就別提壽命了,不點名了。那玩意兒就沒個靠譜的,你往裡放電影都能炸。

目前個人給別人推薦固態站在我的立場上就推四個型號。

一個土豪不差錢的上面的970pro,

再就是正常人用西數SN750、三喪970evo、嚶特爾760p這老三樣。沒啥性價比,畢竟得交一筆舒坦稅。

還差錢就閃迪東芝英睿達金士頓。如果只玩遊戲的話可以放寬很多,畢竟雲存檔丟不了。

額外說句,雖然說閃迪被西數收了,但是我收過閃迪的壞固態,西數除了綠盤之外我還沒見過壞的。加上閃迪在U盤裡除了CZ800/CZ880這樣的旗艦產品之外大量使用緩存+慢片偽造高速假象的手段,讓我對閃迪的印象非常差。所以這裡單列出來了。而考慮到閃迪的手段可能被西數學走,這裡對SN550(藍)個人也是持觀望態度。

回想起來這老三樣我已經放在個人推薦裏一年多了都沒變動了……

機器買回來就是用的,能用壞說明你用夠本了,是好事。

不要因噎廢食。

以上。


把電腦放進玻璃櫃子裏密封起來是對電腦最好的保護。


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遊戲和軟體程序千萬不要放固態硬碟!每當你打開軟體或遊戲,硬碟就會運行,執行讀寫操作,只要有一丁點寫入操作,就會傷害SSD。

如果你把程序放固態裡面,長時間使用下來你肯定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感受,那就是:

程序打開速度是真的快啊!遊戲載入速度是真的爽啊!

啥?壽命?不要把重要文件和數據放在固態裏,比如蒼老師的教學大片。至於軟體和遊戲,等SSD壞了再重新下載就是。

相信我,如果打算買一塊SSD當傳家寶傳給子孫後代,把它放進恆溫真空箱裏。


但是你用不用都差不多

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十有八九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好盤日不壞,爛盤總得壞

你買電腦是來用的不是來傳家的,就算是初代消費級ssd x25現在價格也不高,這種大路貨有個毛的收藏價值


遊戲存放在固態硬碟中運行,只是屬於正常的硬碟讀寫數據操作,談不上損傷。

固態硬碟的正常使用壽命,與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擦寫次數有關,所以也可以叫擦寫壽命

不同類型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擦寫壽命會有較大的不同。

常見的快閃記憶體晶元類型主要分為 :SLC、MLC、TLC、QLC

擦寫次數參考:SLC 5000~10000次左右,MLC 1000~3000次左右,TLC 500~1000次左右,QLC 150次左右

擦寫壽命演算法:

現在市面上用得最廣泛的應該是TLC快閃記憶體硬碟,以1000次擦寫來算,每天對硬碟完成一次全盤寫入,預計使用壽命約為2.7年

註:全盤寫入的意思是12BGB盤就寫入12BGB數據,240GB盤則寫入240GB,如此類推。

每天一次全盤寫入,也可以使用2.7年左右,而我們日常使用電腦,一年下來可能每天平均下來的寫入數據可能還不足1GB,快閃記憶體晶元的正常的擦寫壽命是遠遠大於2.7年的,所以不用在意正常讀寫數據會影響硬碟使用壽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