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常年東征西伐不是已經國庫空虛了嗎?為什麼後來18世紀又產生了以奢華為主的洛可可文化?


18世紀的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的農業國家。全國絕大部分的土地集中在以國王為首的貴族以及僧侶手中。佔全國人口 95%以上的農民基本上是佃農,耕種地主的土地。雖然從18世紀初開始,法國東北部地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農場,但總的說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像英國那樣深入農村。

  18世紀初,法國的資本主義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在一些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和地區,如里昂、奧爾良、阿爾薩斯—洛林等,出現了大量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工場,其中僱傭千名以上工人的分散的手工工場和僱傭百人左右的集中手工工場也不為罕見。到18世紀中葉,一些工業部門如採礦、冶煉等行業,已經開始使用先進的機器。在貿易方面,盧昂、愛克斯、亞眠、波爾多等許多城市都是當時的對外貿易中心。法國對外主要出口酒類和各種奢侈品。進口貨物主要有棉花、香料、皮革、咖啡等。由於工商業發達,法國集中了歐洲一半以上的貨幣。

  但是,法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受到封建生產關係的重重阻礙。在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從16世紀開始實行的包稅制和國債制度是法國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通過包收國家各種捐稅、向國家放債,法國的金融資本家獲得了巨額收入,成為法國社會最為富有的階層。但是,自路易十六即位後,為了緩和其財政危機,用各種手段從金融資本家手中獲取金錢,使路易十一以來王權與資產階級的合作關係遭到破壞,迫使金融資本家為代表的大資產階級也走上了反對封建專制的道路。在工業部門中,由於封建行會制度的存在,使大批手工業作坊無法過渡到手工工場。因為受到封建制度保護的行會制度,對於工匠和學徒的數目、生產規模以及技術等都有嚴格的限制。路易十四時代制訂的一系列工業法規,到18世紀不僅不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反而成為生產發展的桎梏。使法國工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舉步維艱,加之封建割據殘餘的存在,使各省之間的法律、度量衡、幣制等都有不同,從而導致各地商業聯繫的困難。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殘酷剝削和壓迫下,佔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處於赤貧狀態,購買力水平極為低下,使國內市場日益縮小。18世紀以來,法國在對外戰爭中迭遭敗績,不僅使國庫空虛,民不聊生,而且丟失了許多海外市場。僅七年戰爭中,法國在北美包括加拿大在內的大片殖民地以及在印度的殖民地均被英國佔領。以法國王室為首的各級貴族,視法國工商業為斂財的重要來源,徵收極重的工商業稅,使工場主和商人所獲利潤大部分流入他們的手中,從而大大地限制了資本的積累。這一切,使法國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與舊的封建生產關係之間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  革命前的法國,仍保持著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根據這一制度,所有的人被分為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天主教教士,第二等級是貴族,資產階級、農民、城市貧民以及手工工場的僱工等構成了第三等級。  天主教會是法國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精神支柱。為了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竭力向人民宣傳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制度存在的合理性,鼓吹人們守天知命,不做絲毫反抗。對於一切反天主教會和封建制度的「異端」,則實行殘酷的迫害。天主教會反對科學,扼殺知識,拚命地推行蒙昧主義。因此,要發展資本主義,解放人的思想,首先必須剷除天主教會。天主教會也是法國最大的封建主。教會土地佔全國土地的1/10,僧侶也和其他的封建貴族一樣,剝削僱農,榨取封建地租。高級教士大多出身貴族,主要集中在城市裡,過著與貴族一樣奢華的生活。但第一等級中的低級僧侶則大都出身於貧苦之家,他們收入菲薄,生活拮据,對高級僧侶抱有敵視態度,同情第三等級。

  作為第二等級的貴族,分為兩個階層,一為「佩劍貴族」,一為「穿袍貴族」。所謂佩劍貴族主要指的是世襲的封建貴族。他們中的大貴族大多遠離自己的領地,住在凡爾賽,靠領取年金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由於特權,他們壟斷了軍隊、政府和教會中的要職。「佩劍貴族」中的中小貴族,則長年居住在鄉間,儘管不能享受大貴族那樣的奢侈生活,但由於直接剝削農民,成為農村中封建專制制度的主要代表。

  「穿袍貴族」不是世襲貴族,他們的貴族頭銜主要是靠錢買來的。因此,大多出身於資產階級。「穿袍貴族」主要任各級法院中的法官,並可父子相傳。他們通過包攬訴訟榨取民財,同樣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是「佩劍貴族」歧視他們,也不允許他們出入宮廷。因此,他們也對「佩劍貴族」心懷不滿。  第三等級的成分較為複雜。其中資產階級又有大中小之分。大資產階級主要是包稅商、軍火商人、專賣商、銀行家等。這些人與封建專制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時他們還花錢購買爵位,成為「穿袍貴族」。因此,他們不願意推翻專制政府。但是,由於政治上他們沒有任何權力,財產也得不到封建政府的切實保證,經濟活動經常受到貴族或國王的干擾,因此他們反對革命而要求改良,只是希望通過在不觸及他們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限制國王權力,提高他們的政治地位。中產階級主要是手工工場主和一般的商人等。他們深受封建專制政府的欺壓和勒索,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的願望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因此,他們極力要求消滅封建制度,建立保護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資產階級共和國。這些人構成了資產階級中的共和派。  小資產階級主要是城市居民。這些人主要是小商販和小作坊主等。這些人既反對大資產階級對他們的壓迫,又痛恨封建專制制度對他們的無窮盤剝。但他們也反對無產者,害怕革命會使無產者擺脫舊日政治經濟地位,從而危害他們的利益。  第三等級中人數最多的是農民。他們遭受著殘酷的封建剝削,不僅要向地主繳納地租,而且還要向地主交納各種苛捐雜稅。此外,他們還必須向國王交納所得稅(收入 1/20的土地稅)、人頭稅、土地稅;向教會交納什一稅。經過層層盤剝之後,農民所剩無幾,很難維持溫飽。18世紀後期,法國進入了歷史上的「封建反動」時期。國王又恢復了農民修築道路和建造營房的徭役。地主則竭力提高封建地租,同時還強佔農村公社的公有地,使廣大農民更加貧窮困苦。法國大革命爆發前夜,法國2300萬農民中,競有150萬人淪為乞丐。因此,在第三等級中,農民階級最痛恨封建專制制度,最富有革命精神。儘管第三等級內部各階層之間也存在著矛盾,但在反對封建制度這一問題上,則是一致的。因此,第三等級與國王為首的僧侶和貴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暴力革命才能解決。


洛可可重災區恰恰是一眾中歐窮國


財政崩潰國庫空虛是中短期的經濟波動,而經濟增長是長期趨勢。路易十四晚年的窮兵黷武的確讓法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但是一個大國的經濟長期增長,卻和這些短期衝擊關係不大——一戰後和二戰後的德國遭受了重創,但是戰後十年就再度超英趕法,原因無他,在技術差距不大的情況下,決定經濟增長的其實就是資本和人口總量,而戰爭,經濟危機,財政崩潰,對於這兩者造成的衝擊很小,除非引起了領土的大幅變動。那麼在十七世紀,放眼望去,西班牙人口是法國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奧地利人口也就是法國的一半左右,且技術遠遠落後於法國,德意志地區還是小國林立,荷蘭雖然發達但是畢竟國小民寡。法國當時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且與英荷並列為西歐工商業最發達,技術較先進的國家。人口和技術上的絕對優勢,讓法國(以及英國)成為了歐洲經濟領跑的兩個巨人,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路易十四的戰爭的確造成了很強的短期衝擊。在十八世紀第二和第三個十年,法國的確也在國際上消停了一些,在弗勒里等人的治理下,法國經濟也得以恢復。洛可可藝術的興起是在十八世紀四五十年代後的事情了,此時法國經濟早已恢復,甚至又投入重金和英國打了一場世界大戰。


在歐洲和法國經濟史領域,有一個不太被中國人注意的關鍵現象:在18世紀,法國成為第一個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國家,比歐洲其他國家早半個世紀。

14世紀法國人口1600萬,占歐洲人口1/6以上。在18世紀,法國人口等同於英國、普魯士之和,而到20世紀初,德國人口反超法國。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很複雜,但以人口因素為核心,路易十四東征西伐和當時的法國人口體量是匹配的,當時法國本來就能供養超過其他國家的軍隊,奢華的洛可可文化和窮兵黷武並不衝突。

法國18世紀初的經濟,最大的優勢就是那些導致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因素沒有出現。


統治特權階級在國家患難危機的時候依然奢靡無度也不是法國18世紀獨有的情況。

當時社會兩極分化嚴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國庫空虛不代表貴族和資本家窮。打仗可以搶到貿易優先權。歐洲大陸貿易發達公司眾多,現代金融結構已經形成。法國物產豐富,殖民地資源充足。英國國內政治動蕩無暇牽制。如果當真出現崩潰式經濟危機就不是大革命而是直接巴黎公社運動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