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流行音樂,大多音域都在兩個八度以內,除去在這兩個八度以內不協和不好聽的旋律組合,剩下的相對來說應該是一小部分吧。現在聽流行音樂聽起來總是那麼像,有種聽過的感覺。

請大家指教。


從排列組合的角度講,是永遠不可能寫完的。

但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就算是會寫完,存量的曲庫也足夠大,對個人而言,這輩子都不可能聽完。

所以,與其問旋律會不會寫完,不如問存量的旋律已經有那麼多,為什麼還要創作新歌?

原因很簡單:情感寄託。

過去的歌寫得再好也不能代表今時今事,只要這首歌能讓你產生情感的共鳴,旋律是不是新的其實並不重要。

我們不妨設想一個場景。假如你有一個女朋友,她在你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學了尤克里里,辛苦地練習只為在你的生日party上為你彈唱一首《生日歌》。雖然歌詞只是簡單地改成「祝你生日快樂Dear ××」,換上了你的名字。但僅這一處改動就足以令你感動,讓這首歌和你產生情感的聯結。對你而言,這首再普通不過的歌有了特殊的意義和愛你的人對你的情感寄託。

音樂是情感表達的最好工具,正如語言是傳達意義的最好工具一樣。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這些話里的詞和結構大部分是重複使用的,比音樂的重複率高多了,為什麼語言不會讓你感到boring,音樂卻會呢?

因為你說的話是你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別人說的話如果不能引起你的興趣,同樣會讓你覺得很煩。

我們平時聽的歌都是別人寫的,說到底表達的是別人的情感。為了保證歌曲能大賣,音樂人往往喜歡寫愛情這類容易引起共鳴的主題,但寫得多了就會同質化,讓人心生厭煩。

所以問題不是出在旋律的可能性不夠多,而是我們的音樂和用戶建立的聯結不夠。很多音樂產品在試圖增強聯結感,如網易雲音樂的評論,全民K歌的K歌模式,諸如此類。正如沒有人擔心話會被說完一樣,只要音樂能夠成為像語言那樣的自由表達工具,「旋律會否用盡」的問題也就沒人在意了。


首先,我確實不是那種懂音樂的人,所以還是選擇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音樂就是在無窮的排列組合里揀出喜歡的那一段;有人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特地計算了一下,計算方法我認為相當中肯,假定地球上七十億人每人每分鐘寫一句,具體你可以自己找一下,總之算出來的結果就是要花非常長久的時間才能夠寫完;但是難道因為數字太大,就沒有意義了嗎?我相信不是的!如果說討論人類能否活到那個時候有意義,那麼討論音樂到那個時候的樣子,如何又沒有意義了呢?何況今天我們都知道的人工智慧,Ta已經能夠通過大數據,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等手段進行簡單的創造了;未來的AI如果足夠成熟,它們創作的速度可能是你無法想像的

所以不論你問旋律會寫完嗎,還是小說會寫完嗎,甚至畫會畫完嗎,哪怕你問海里的魚能數完嗎。。我認為都不是沒有意義的;只不過不需要杞人憂天,現在你用心創作音樂的話仍然是有價值的,就像前人的創作一樣完全是有價值的;畢竟機器人目前在最基礎的行業都不能完全勝任,我們怎麼知道未來的科技真的能夠代替人類完成相對超高難度的創造呢,即便可以,你我只怕也遠遠活不到那一天吧!不過呢就好比今天出現的電子音樂等等,當舊的旋律不能夠滿足時人總會探索新的可能,這一點我是比較贊同的


已經寫完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4900082?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理論上你能聽到的所有的旋律都在這687億段旋律裡面了。

不過古語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你能挑出來並組合起來本身就是一種本事了。


是的

越來越難挖掘新的旋律組合了

新歌,聽上去跟老歌像,這就是旋律挖掘殆盡的表現

但願新曲出來的時候,人們都不記得老歌


不太可能,因為不光是旋律在起作用,還有織體,節奏,調性,等等等等


你吃了這麼多年糧食 糧食還沒吃完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