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缸60×40×40 一般都是用自來水晾曬幾天,但是用了這樣的水以後魚缸壁上經常出現白色水漬,過濾一直開著,硝化細菌也加,最後一點就是我們這裡的自來水本身水質就不好,有時候煮開以後下面的白色水渣挺厚的


就是水質硬導致的,用純水太貴了,放這不管時間久了水草狀態不好

直接買一個養魚專用RO膜就可以了,70~80元一個,輕鬆搞定

連曬水都免了,因為RO膜能除氯


這個屬於正常現象,如果魚健康的話其實可以不去管它。

換水的時候,水位線抽下去。可以用海綿稍微粘一點白醋清除。盡量不要讓醋進入水體。

也可以用純水!


如果魚本身適應這個水,那麼水質本身不需要刻意去調整。尤其三湖慈鯛類的還喜歡水質硬一些。

如果只是解決水硬帶來外觀上的影響,那這個問題我剛好親自解決過,分享給你。

一般是魚缸水位線下降後,原本水位線的地方,白色水垢最為明顯。或者是因為氣泵水泡在水面炸開時,濺到上面的玻璃,也會留下水垢。夏天魚缸蒸發量大,首先就是勤加水,水蓋住水垢會立刻不明顯。這是治標的辦法。

換水的時候,魚缸上面部分露出,此時抓緊操作,用納米海綿擦,沾取濃一點的檸檬酸鈉溶液,擦拭水垢處(記得把海綿裏的液體擠一下,別滴在缸裏),反覆幾次,最後再用清水抹布擦兩次,效果很棒。納米海綿和檸檬酸鈉很便宜,量超大,夠用很很很久,也能用到生活其他地方,不會浪費。


白色水漬是水質硬導致的水垢,可以用抹布沾白醋擦拭去除。


直接拿個新鋼絲球擦,然後濕抹布一抹就OK了

非要調水的話,用純凈水或者放沉木,但沉木凈化是個漫長過程,總換水的話起不到什麼作用。還有整個凈水器。不過我感覺對魚影響不大的話還是擦吧


水質太硬,可以和我一樣,弄個活性炭過濾。上網買很便宜,省去曬水的麻煩也可以令水質變軟一點。不過你看到的白邊始終會出現的,只是稍微慢了一點。


匹配的過濾系統,硝化菌系統


缸大魚少,反氣舉,控制穩定的溫度


健康的過濾系統一般由物理過濾及生化過濾兩部分所組成。

其中物理過濾負責吸附/收集/去除魚缸內部的臟物雜質。

生化過濾負責培育硝化細菌,分解魚缸中肉眼不可見的有害物質(糞便飼料殘渣堆積所分解產生的有害物質)。

絕大部分物理過濾由水泵+過濾棉組成,其中負責物理過濾的棉多為白色、質地密、孔細,能夠將水中雜質留在表面。

物理過濾的效率與水泵的功率、過濾棉的質量直接相關。

物理過濾直接影響水質清澈程度。

生化過濾的主體為各類培菌的濾材,如石英環、生化球、火山石、培菌磚等,也有專門起到培養硝化細菌作用的過濾棉,多為黑色、孔粗(此類棉無法用作物理過濾)。各種濾材的原理幾乎一致,意在為硝化細菌提供附著生存繁殖的空間,從而起到分解水中有害物質的作用。

生化過濾的效率與濾材的表面積直接相關。

生化過濾直接影響水質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從而決定魚類的健康程度。

下面是一些有關過濾的核心知識:

1.養好魚的關鍵不在於水質清澈,而是在於水體中有害物質沒有超標,換句話說,生化過濾的重要性遠遠高於物理過濾。這就是你為什麼會看見有些魚缸臟髒的,但魚卻很活潑的原因。

2.濾材需要放置於流動的水中,才能便於硝化細菌附著繁殖。一般來說,附有硝化細菌的濾材在離開水後幾小時內就會死亡,在停止流動的水中能相對存活較長一段時間。

3.硝化細菌生存繁殖需要大量氧氣,反之則會引起硝化細菌死亡、硝化系統崩潰,你的魚缸今天剛加了硝化細菌,一晚上以後突然水變白了,這也許是因為你的硝化細菌缺氧大量死亡的原因。

4.不要拿魚缸以外的水去沖洗你的濾材,這會直接殺死附著於濾材上的硝化細菌。

5.硝化細菌存在於自然界中,但魚缸中的硝化細菌則需要人為得去培養。可以網上購買專業的硝化細菌(粉末狀、液體狀都有),直接放入缸中,運行過濾和氧氣。短則幾天,長則幾周,你會發現魚缸水質逐漸清晰,是菌羣逐漸形成的證明(期間不建議過多換水)。

6.大量換水之後可以適量補菌。

7.濾材是有使用壽命的,使用時間過長,會影響水質PH值,對魚健康不利。建議每年逐步更換一部分。


水質的問題沒有辦法,如果有反滲透的凈水器就能解決。自來水通病


清澈程度就需要過濾來完成,酸鹼程度可以用沉木之類的搭配,毒素之類的可以用硝化細菌來抑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