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比賽中凱爾·洛瑞和馬克·加索爾解放科懷·倫納德的具體細節,在哪些點上幫助到了他。


同時謝邀光次郎 @佐佐木光次郎

倫納德作為一個進攻端不喫空間的中距離單打手,防守端不太需要隊友保護的單防箭頭,本身在和隊友的呼應上是核心球員裏比較少的一款。

他不像後衛,需要頻繁藉助掩護,不像中鋒,總得等著隊友給球或擋拆,也不像持球大核心需要隊友提供空間和內切支持。

萊納德的比賽風格相對「獨立」不少,不太需要隊友做什麼聯動支持,中距離巨星很多都有這個特徵,這是打法決定的。

所以一般印象上這類球星不喫體系,什麼套路都能打,但對體系的加成輻射和加成也有限,體系離開他們在一般情況下也看不出什麼太大變化來。

這就是為什麼去年常規賽猛龍沒有倫納德還是猛得一批。

所以會給很多人留下一種印象,這類單打球星平時是遊離於體系的,就是要勁的時候出來攻堅,平時好像沒什麼特別複雜的工作。

但比賽到底是五個人打,倫納德作為當下聯盟最攻防一體的球星或許最不挑隊友的支持,但猛龍能拿冠軍肯定不是倫納德自己幾發中投就完事兒了。

如果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以去年季後賽為例,倫納德對比賽的參與度相當高,不是猛擼中距離就能體現的,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還真就是小加和羅瑞在攻防兩端提供了相當的支持。

因為拉比賽錄像是個很痛苦的事,我就只說說三人同時在場的情況了,倫納德獲得支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攻防託底

要說小加洛瑞怎麼支持倫納德,大家第一反應大概都會想到的:洛瑞和小加作為各自位置身手全面,攻防傳一把抓的老將,是猛龍實際戰術運轉的基礎。

他們負責構建起猛龍的攻防體系,提供基礎的託底,讓倫納德不需要一上來就狂擼中距離,能合理分配體能,這本身既是兩人對猛龍整個體系的支援,也是兩人對倫納德最關鍵也最核心的支持。

實際比賽中洛瑞和小加的二人轉也相當頻繁,進攻端小加和洛瑞在弧頂,既負責球的中轉梳理,也能極大地拉開空間;

同時洛瑞可以在某些場次針對對方大個,小加則是內外切加零碎低位,兩人本身就都能七七八八地蹭一些分數提供保底輸出。

防守端兩人倒比較多地在底角和低位落位,一方面是發揮兩人不錯的「防低位能力」——洛瑞造進攻犯規和頂低位在後衛裏也算一絕——同時也便於猛龍的反擊箭頭們直接跑轉換。

而且猛龍一直都走暴力夾擊流的運動型防守,小加和洛瑞在各自位置相對優秀返位收縮能力是猛龍這套激情防守的關鍵,鋒線這麼跑不奇怪,但球隊的1,5號位能同時兼顧擴防,頂防和收縮保護禁區,這意義重大。

但要光是這樣我們還是看不出小加和洛瑞能怎麼給倫納德提供支持的,所以還得看得再細緻一些:

2.二人轉配合

要讓一個單打型球星參與到進攻裏來,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

打擋拆。

這是成本最低難度最小的方式,猛龍用得不算多,但無論是和小加打擋拆還是和洛瑞做掩護牆,都是倫納德偶有為之的操作。

這種屬於很基本的,不能說提供了多特別的支持,倫納德是大體型鋒線,繞小加掩護跳投這種操作很稀少。

但有個變種是倫納德常做,甚至整個猛龍都比較愛乾的一個操作

3.接應轉移

眾所周知倫納德作為頂級鋒線的傳球組織能力一向是相對弱點,他又是對防守破壞較小的中距離打法,那怎麼最大化倫納德的持球威脅,就要藉助到小加和洛瑞。

前面我們說過小加和洛瑞在進攻端是頻繁站弧頂的,而倫納德是典型的中投靚仔,所以倫納德持球或擋拆或單打或掩護接球帶動對方的防守後,回球弧頂的小加或洛瑞來利用防守陣型的變化就是猛龍比較常用的方式。

去年季後賽證明倫納德是有能力處理擋拆或中路給底角這種常規的處理球操作的。

這對於一個常規鋒線來說已經夠了,不是每個人都得像勒布朗那樣能穩定持續地找大對角或小空間裏的微操傳球。

在不能直接一傳打穿對手防線的時候,弧頂中轉就是另一個解決辦法。

有點兒類似於《功夫》裡面獅子吼的增幅工具......

今年快船也就是缺這種既能自己帶一套體系又能給主角提供增幅的輔助啊。

4.上球機器

要讓一個單打型的球星融入進攻,除了直接然他持球組織和打有球配合,還有就是讓他參與無球進攻。

倫納德的投射很優秀,但他不屬於跑動型無球,作為掩護人參與戰術也少,他無球的時候還是比較喜歡站樁輸出,這時候洛瑞和小加的上球能力就顯得很關鍵。

當倫納德在腰位持球時,接應頻率更高的是小加——我沒拉太多場次,可能不準確——而倫納德

無球端的主要上球點則是洛瑞,最常見的就是底角和快攻上球,這也是洛瑞擅長的操作。

至於防守端洛瑞小加提供的支持則更多體現在思路上,猛龍的防守體系和兩人的防守特點都很契合倫納德的防守風格。

倫納德作為大體型前鋒是喫掩護的,所以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隊友交換防,洛瑞和小加甚至範喬丹都能支持這種防守理念。

在東決面對字母時,小加索爾作為優秀的護框中鋒在限制字母歌這種攻框大殺器的時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和倫納德一道複製了13年與鄧肯遮蔽勒布朗的劇情。


歡迎關注公眾號:王斯文的木匠鋪


先說小加索爾。

簡單來說,他是所有外線核心球員夢寐以求的那種輔助性中鋒。

小加本身的空間威脅性極佳,可以拉出對方的五號位,清空籃下突破空間。加上非常好的傳球視野與組織意識,導致能圍繞他打出的高位戰術選擇極多。

防守上,擁有超越體型之上的防守彈性,既能低位防守對位大中鋒(季後賽對位恩比德),同時面對對手的擋拆進攻時,把握擋拆延阻的節奏極佳。而協防能力也是極其出眾,對陣雄鹿時對字母歌的協防做出巨大貢獻。

在猛龍轉型的小加索爾真實水平並未和數據同步下降,相反,減少球權,優化出手選擇,減少現代籃球體系下相對效率不高的內線單打出手後,他反而真正成為了一隻冠軍球隊極為倚重的中鋒選擇。基礎數據的下滑不能掩飾他在場的作用。

和小加索爾相似,洛瑞也是相近性質的明星級別副攻手球員。他上賽季的進攻效率相比之前一個賽季又略有下滑,但產量不低的三分水平仍然不可小覷,而且在助攻失誤比不錯的前提下助攻達到生涯新高。同時雖然不貪出手權,但進攻侵略性十足,銜接端頂一定時間的主攻任務也是可以的。

當他持球的時候,可以擔當場上的主控任務;當他不持球的時候,無球表現和外圍威懾力也尚可;當場上沒有其他持球強點的時候,圍繞他也可以執行許多戰術。當下的洛瑞沒有哪項技能達到頂級水準,但基本每一項他都能完成的不錯,泛用性極佳。

防守側,洛瑞也是單防協防均不俗的防守高手。防守態度積極,造失誤能力強,噸位可以承擔一定的換防任務。同屬同位置裏的防守強點。

總歸來說,上賽季的猛龍主要輪換球員,除去倫納德之外,大都是不佔球權,或球風全能,或定位明確,總體實力達到準明星甚至明星級別的選手與優質輔助。和在坦克隊刷進攻數據的獨狼球員不同,這樣的球員雖然基礎數據不一定好看,但在戰術跑位,組織進攻,拉扯空間,防守補位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卻能發揮出基礎數據難以體現的功能。

對於以側翼前鋒為第一核心的球員來說,這種隊友可能是除去可遇不可求的巨頭槌隊外,最為舒適的配置。坦白地說,因為猛龍隊其他球員整體實力被顯著低估。導致上賽季的倫納德,其真實實力和影響力,其實是略有被高估的。

特別是某撲,一旦討論18-19賽季猛龍翻盤原因,熱評必然一水的「因為倫納德把字母歌單爆了」。事實上,如今聯盟強隊的碰撞,需要雙方教練組精確到每一個戰術實行過程中的每一個跑位細節,以及最大化凸顯本隊強點,與最大限度針對對手弱點為基礎的戰術佈置。有時候合理的戰術和人員配置,所能發揮的作用遠遠超出「王牌爆種」。

類似於「王牌打贏對手王牌就能贏」這種90年代SD都不一定採用的淺薄的認識,如今普遍發生在全中國所謂最懂球的籃球論壇,頗令人為此遺憾。

————

補充一下,關於季後賽倫納德和字母歌的問題。其實這從來不是這兩個人單純的對決。事實上西亞卡姆換成倫納德對位字母歌效果更好,不是因為倫納德單防能優秀到單防住字母歌,相反是因為西亞卡姆有更多的協防精力和極強的掃蕩意識去協助倫納德防守字母歌。

倫納德在成長為聯盟最穩定的得分手後,其投注在防守一端的精力和效果其實是遜於之前純粹作為防守大閘的。這首先決定了他很難像其他的最佳防守球員們一樣頻繁消耗體力進行補位和協防。而西亞卡姆則沒有這個顧慮。

正是因為西亞卡姆的協防意識和精力,能夠對對位人防守字母歌起到更大的幫助,這纔是換成倫納德單防字母歌后效果較好的真正原因。


建議仔細看19.5.20東決G3,我剛剛回看完。

為什麼選這場,一則範喬丹還沒有發力,西卡、伊巴卡、鐵林的表現也不如高光幾場,是鮑科比、小加、洛瑞的貢獻時刻。

二則這場符合我對二人的一貫印象,具有代表性,二人表現最好和最差的都不是這場。

三則這是猛龍贏雄鹿的第一場,可以說是最兇險的,最具有轉折意義的。

四則這場比賽時間長。


我也沒扒回合的能力,也沒再現描述的能力。只能提醒各位回看的時候更關注幾個點。

進攻端,首先是二人的定點三分和空間加成意義,其次是小加弧頂持球的組織策應意義,再次是洛瑞的長傳和反擊推動,還有他們不帶小卡打的擋拆/單打。

防守端,首先是三人給字母哥做牆,其次是小加夾擊上搶,洛瑞的輪轉,讓猛龍以漏掉一定量三分的代價去鎖禁區,再次是二人的錯位防守不乏成功案例。


這個只能多看比賽進行分析了。說一下加索爾吧,進攻時向外移動拉開空間,防守時守住油漆區壓縮空間,對應倫納德的進攻和協防。籃球和其他團體運動一樣,空間是很關鍵的一環,所有的戰術本質上都是空間的運動和轉化。


我談談洛瑞。

至於小加,其實大家都挺熟悉的,這是其一;其二是他在猛龍其實上場時間和場上作用都弱化了。就先不說他。

奪冠的猛龍,在進攻端多出了兩個重要選擇,倫納德和西亞卡姆,於是其他的人在進攻端優先順序都相應下降,包括洛瑞。

洛瑞很強壯,他的突破能有效壓縮對手的防守。但問題是,他雖然左右手都能持球突破,但左手終結能力不強,信心也不足,導致他的左路突破大概率以傳球告終。即便成功突破,也喜歡選擇右手上籃。再加上他身高不佔優勢,分球的效果也普通。於是作為當家控衛,洛瑞的進攻發動能力其實不太好。

當球隊有了倫納德和西亞卡姆後,洛瑞在進攻端的角色開始向無球者轉變。他可以投射,也可以在右路等待機會突破攻框,效果很不錯。

防守上,洛瑞很特殊,歷史上是不是獨一份我不知道,但在今時今日,他一定是最特別的控衛。

隨便看一場猛龍的比賽,你會發現,洛瑞是猛龍護框次數最多的球員。每當對手突破到籃下,最後一倒屏障就是他。

他在防守端的站位會稍微偏低,觀察對手進攻,一但對手形成突破,果斷放棄自己的防守人,到籃下協防。

其優勢可能來源於一名小個後衛的速度,他選擇協防的時機可以比大個球員更晚,同時又有機會更快到達理想的防守位置。於是對方的突破球員會錯過分球的時機,同時也會被他幹擾。

這就是洛瑞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善於製造進攻犯規。

其實他在補防的不止會站住了造犯規,還有很多通過對抗施加幹擾的手段,只是他不可能封蓋對方,不去有意識觀察很容易忽略掉。

在歷史級的協防之後,是他不錯的內線頂人能力,很很一般的外線防守能力。在外線的單防中,洛瑞表現最多算個普通,是那種有可能被對方一步過掉的球員。

但猛龍外線單兵防守有倫納德和格林,洛瑞因為身材不喫虧,在防守端可以去跟一些稍微高大的角色球員,個人防守壓力的釋放,讓他全副精力放在禁區協防上。


現在快船缺少的就是洛瑞和小加以前提供的。

洛瑞在進攻端的節奏把控,小加在上線做軸對轉移球的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