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在這場投資中獲得什麼樣的比重以及收益?


老衲作為一個在VC圈中的雛鳥,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吧。

很多投資VC基金的投資人,並不是一定要拿到很多收益。因為一般剛剛滿足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合格投資人是很少會願意去投資風險大、時間長、收益又大概率不確定的風投基金,更多會去選擇證券類的私募基金。而真正會去投資風投基金的人,不僅僅只是滿足了合格投資人的要求而已,很多這些投資者投資的是一種情懷,是一個圈子。他們能夠收穫的,不僅僅只是投資收益,更多的是一種感情的維護,獲得作為同一個基金投資人的小夥伴們,從各方面幫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不能說他們完全不在意這幾百萬,只是他們願意前期投入這幾百萬來收穫一些小夥伴,運氣好的話,這小几百萬還能變成大幾百萬或者上千萬。所以,說到底,只要把這些資金爸爸們服務舒服了,能夠給他們帶來更多除了投資收益上的好處,爸爸們還是很願意掏錢的。

但如果只是一般富有的投資人,那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可以去投資證券基金,畢竟這些基金的時間短,二級市場的起起落落也非常透明,虧了、賺了自己心裡都有數,相對於風投基金,風險還是小的。

現在各種工作都是需要專業的人去做,金融圈中的投資同樣需要專業人士去做才能不至於輸的只剩下褲頭。

圈外的人想要投資無非幾個途徑:二級市場股票、期貨等,銀行、券商、支付寶理財產品等,信託等固定收益類,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之類的投資,或者直接投資朋友的公司。

一般施主們最多接觸的就是理財產品和股票。

股票是一個門檻低,但同時又是一個很大的水坑。不管是說中國股市制度不健全還是中國股市太年輕,這其實都是在中國現在文化傳統和制度下的一種體現。大家都想要低買高賣,整天研究技術指標,看K線趨勢,但忽略了這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所以就容易被機構大佬們耍的團團轉,這也是老衲為什麼說投資已經是專業人的事了。

總體來說,股票是一個比較容易操作的投資方式,如果投資人爸爸不願意花太多精力去盯盤或者研究,建議找一兩個自己熟悉的公司,就買賣這幾家公司的股票,或者就乾脆看大盤指數去買大盤的ETF。

理財產品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投資,風險也小,適合大部分的人去購買,但能否跑過通貨膨脹就很難說,畢竟沒啥風險,也不能靠這個賺錢,最多搞點養老金。

雖然理財產品看上去投資收益低,但也不要小看這幾個點的收益,不相信施主們可以做個試驗,放10萬在理財產品,放10萬在股市,十年之後看看哪個賬戶的錢多,如果哪位施主有100%把握說我一定能夠讓股市賬戶的錢變得比理財賬戶的錢多,老衲直播破戒吃肉。

信託類產品的風險比理財產品大,但總體來說還是能夠按時兌付的。當然現在信託產品也會有很多坑,自從國家規定了信託產品也不能剛性兌付之後,大批信託產品延期兌付或者乾脆違約,所以投資人爸爸們在買信託產品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看,大多大型信託公司的產品還是靠譜的。

如果有人給爸爸們介紹非信託公司的固收類產品,爸爸們可以直接微信、電話拉黑這個人,因為這些產品都是沒有經過備案的,風險會非常大。當然,如果爸爸們能夠拿到證據的話,可以直接告他們非法集資,基本一告一個準。

公募基金其實說白了就是用你的錢去投資二級市場,當然這個二級市場不僅僅只是股票,還包括債市等等其他的二級市場,這個也是爸爸們考慮很多的投資方式,畢竟能夠直接幫你去投資你自己能看得懂的市場,放心。

有錢的爸爸們投資私募基金就是看運氣了,這其實跟賭博比較類似了。搏一搏,豪車變飛機。能在市面上看到的基金都是存活下來的基金,平均收益率會比實際得高。這個專業名詞叫「生存者偏差」,去世的基金就不會在統計之內了。

以上只是老衲對不同投資渠道的一些淺薄之見,或許有很多不對的地方希望各位施主海涵,老衲的本職工作只是去做苦逼的盡調,會接觸一些企業老闆,也深刻理解創業的不易。


我在早期投資時總結過簡單一句話:市場夠不夠大、團隊是否靠譜、是否具備規模化的能力,以及是否有可持續性。說起來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很難啊!早期項目不可能這些標準都能達到,只能盡量往這些標準方面接近。

一、市場方向是不是未來的朝陽產業,作為創業者,就要審視下自己的項目是否具備符合產業趨勢的要素點,例如:是否有科技創新技術?是否有核心競爭力?是否能解決客戶的痛點等等。

二、比較完整的團隊是有四種角色的人:CEO(領導者)、CTO(實現需求)、產品經理(呈現產品)、行業專家(避免踩坑)。不一定要是四個人,可以是一人擔任兩種角色,但我們絕不投只有一個人的創業團隊。「創業融資實戰群」里有不少互聯網項目,這種類型的項目最好有個厲害的產品經理,而在技術行業里的領導者最好是行業專家,能夠對行業有深入分析。

三、相對可行的商業模式,其實是投資人要看到的真實的市場機會,而不是臆想出來的一個模式,它必須是一個用戶願意花錢買單的商業閉環,前幾天有個創業者說做個戀愛測評的模型軟體,我認為不是一個閉環,因為用戶不太願意買單,實際功能不能解決用戶潛在的核心隱性需求。一定要明白用戶在哪?他們的痛點是什麼?你的項目能否幫他們解決需求,而你能實現價值並獲取收益。

四、規模化的升級能力。常常會有投資人說你是一門好生意,賺點錢可以,但走資本市場不一定能融到資,更別說IPO了,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投資人希望看的商業模式一定是指數級的增長,不是線性增長的。規模化裡面有三個點,第一個是增長快速、可複製性強;第二邊際成本趨向0,用戶增加,成本卻沒有增加。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企業的價值也逐漸由於網路和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放大,從而形成網路效應。第三是壁壘優勢,也就是你在快速複製自身的同時,能不能形成較高的競爭壁壘。

祝你成功,歡迎交流。


人類所有的發明都只是為了彌補身體的不足,手不夠用就發明了工具,腳不夠了就發明汽車,但是這些工具都是和人的身體分離的。唯有一樣工具不一樣,就是對人的中樞神經的延伸,人類未來的發明就是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延伸,這種未來的延伸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以往分離的工具重新整合到人的中樞神經當中。


當然是會選擇風險低,收益高的項目。就拿影視投資來說,隨著影視行業高速發展以來,越來越多人專註於電影投資,很多人會質疑到底靠不靠譜,其實投資好了是很賺錢的,前提是你參與的是正規的電影投資,只有在保證正規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去投資,才能賺到錢。況且現在國家政策也在鼓勵個人參與電影,全力發展電影產業,讓每一個人都能接觸到電影市場。

再火爆的項目,不管是多賺錢的行業,都會有一定的風險 。因此影視投資這一塊來說,風險也肯定是有的。在投資之前了解清楚風險 ,有效的去規避風險,顯然是非常重要的。

小羊聊電影:如何降低影視投資風險?


如果只是小資本。就選擇目前熱門的一些行業。如果是大資本。那又不一樣,首先你的問題本身就不合理,完全屬於沒有概念的人才會問。

以目前中國這個市場,中國以後的發展。工業升級。數據化消費市場成熟。旅遊市場成熟。以後肯定離不開這些方面針對這些方面的吃喝玩樂。作為方向切入。

這根據市場的反應去選擇會有那方面的公司


個人投的話,要麼產出短平快,要麼有持續現金流。公司投的話很不一樣,這個可以去了解一下風投要求,通常都是市場規模、用戶數量等,講究商業模式,哪怕實際行不通也得自圓其說才行。


其實國內現在最適宜是電影投資,電影投資屬於理財產品,但又區別於傳統理財產品,不像股票有漲有跌,也不像房價有升有降。所有的收益取決於電影上映之後的票房產生,以及電影版權內收益廣(電影院票房,網路票房,電視版權,廣告植入等)多方面收益更保障了市面大多的電影都是不虧錢的,像《無名之輩》,《我不是葯神》等都是取得不錯回報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