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克筆繪畫技術越來越差,很多地方無從下手,求大佬們指點一下馬克筆怎麼用


謝邀。不太清楚你需要哪種技巧,因為動漫類跟設計類建築類要求完全不同,是兩種不同的畫法。如果是動漫的畫法,可以買一些教程跟著學習,推薦下面幾本教程,覺得下面這幾本都不錯。第一本屬於很基礎的入門,第二本和第三本都是引進日本的馬克筆教程,白用感嘆號那本屬於進階的教程,介紹了噴塗等技巧。


馬克筆是一種書寫或繪畫專用的繪圖彩色筆,本身含有墨水,顏料具有易揮發性,用於一次性的快速繪圖。常使用於設計物品、廣告標語、海報繪製或其他美術創作等場合。可畫出變化不大的、較粗的線條。我們要如何玩畫好馬克筆畫呢?  

一、馬克筆手繪表現應用技巧 

1、同類色彩疊加技巧  

馬克筆中冷色與暖色系列按照排序都有相對比較接近的顏色,編號也是比較靠近的,畫受光物體的亮面色彩時,先選擇同類顏色中稍淺些的顏色,在物體受光邊緣處留白,然後再用同類稍微重一點的色彩畫一部分疊加在淺色上,便在物體同一受光面表現出三個層次。用筆有規律,同一個方向基本成平行排列狀態;物體背光處,用稍有對比的同類重顏色,方法同上。物體投影明暗交界處,可用同類重色疊加重複數筆。 

2、物體亮部及高光處理 

物體受光亮部要留白,高光處要提白或點高光,可以強化物體受光狀態,使畫面生動,強化結構關係。 

3、物體暗部及投影處理 

物體暗部和投影處的色彩要儘可能統一,尤其是投影處可再重一些。畫面整體的色彩關係主要靠受光處的不同色相的對比和冷暖關係加上亮部留白等構成豐富的色彩效果。整體畫面的暗部結構起到統一和諧的作用,即使有對比也是微妙的對比,切記暗部不要有太強的冷暖對比。

4、高純度顏色應用規律 

畫面中不可能不用純顏色,但要慎重,用好了畫面豐富生動,反之則雜亂無序。當畫面結構形象複雜時,投影關係也隨之複雜,此種情況下純色要盡量少用,且面積不要過大、色相過多。相反,畫面結構、結構關係單一時,可用豐富的色彩調解畫面。

二、馬克筆作圖步驟及一般規律 

1、馬克筆作圖過程的思維程序化  

2、馬克筆作圖步驟 ;

草圖策劃階段 構思階段、草稿階段、色稿階段。 

正稿繪製階段 線稿階段、著色階段。

畫面調整階段 深入刻畫、色彩調和、空間層次處理.

收尾處理階段 勾勒處理、高光處理、落款簽名。


馬克筆的話。。。設計和動漫類的是分開的

設計方面我不是很懂

但是動漫方面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1.畫材,首先馬克筆(油性)的數量一定要多,顏色一定要全

紙的話最好用漫畫原稿紙(也不是很貴)

勾線筆可以用水性的慕娜美或者櫻花,三菱這種即防水又防酒精的針管筆,千萬不要用油性的筆勾線,上色會糊掉

2.上色方法,馬克筆很容易出現筆觸,所以不太適合畫大面積平塗的畫(廢油。。。完了還有筆觸,不管你塗多少層還是不夠平)比起賽璐璐平塗,馬克筆更適合畫有筆觸的厚塗或者偽厚塗。。

3.上色的時候眼疾手快。。。尤其是在畫漸變的時候,趁之前的油墨沒幹混色更自然


謝邀。運筆果斷,亮部留筆觸,暗部不要筆觸。一點乾貨,不知道能用上不

技巧多了去了 臨摹提升的最快 主要還是靠經驗 畫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比如你在臨摹一個人的畫就要觀察畫者的筆觸以及混色方法 混色柔和基本就是要畫快 要觀察畫者的多幅畫作 找出共性 都是越畫越好的

為了拋磚引玉(我是那塊 )下面幾張圖依次是我的線稿—我的上色—Asia Ladowska的畫作(看起來像板繪可是是真的在紙上的 混色是真的好 應該不是板繪列印後的)

(先放幾張好看的把你們騙進來!)

第一張a4紙練習找了個簡單的(先熟悉畫者習慣壓黑的地方以及五官塑造方法 最基本的了 不過他的眼睛塑造都差不太多)

第二張a4紙是我喜歡的小丑女(選了張有混色的練習 就是頭髮部分 畫風真是太贊了 線稿也清晰 )

第三張布紋卡紙加入混色壓黑五官塑造等這張是畫者畫的比較複雜精細的一張了 雖然比不上原畫 但是太喜歡了就放了一直原相機和一張開閃光燈的 第二張上色可以看出是布紋紙

第四張也是布紋卡紙 主要是重色和亮色的混色還是熒光的那種亮色 過度色用了冷灰 更柔和了些 原畫混色真是太贊了 到我這就很尬了

註明一下 這幾張都是臨摹Asia Ladowska的畫


筆觸


通過文字、網路隔空探討某種技藝這是最不靠譜的事了!只能說從筆的特點著眼。


我也想知道。。手動滑稽


建議把畫的半斤八兩還敢懟的人的答案刪除 這樣就畫好了

當然我是屬於那種有自知之明的人 有的人可不是 小心誤導 最為重要


你感覺繪畫技術越來越差,與是否用馬克筆無關,關鍵還是繪畫方法的問題。無論用什麼筆,只要你方法是正確的,都只能畫的越來越好,不可能越來越差。你可以關注「恭一帶你畫」微信小程序,根據你畫畫存在的具體問題尋找相對應答案,也可以在小程序進行諮詢。關注「恭一帶你畫」微信公眾號,點「走進恭一」即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