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就有自尊,只是大人沒有覺察到,當幼小的孩子無法去大人抗爭時,只能壓抑自己的需求,而幼小時壓抑的越嚴重,長大的訴求與要求也就越嚴重。

自卑與自負往往是一體的,小時候內心越自卑,外表可能就是越自負。

因此,父母教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從小給孩子一定的尊重與自由。


孩子只是不講,孩子面子比大人還要講,注意觀察孩子就會發現的。


孩子打小從記事開始,就有自尊了,也就是面子,只是家人不以為意而已

平常幼兒園的攀比,比如:我爸爸是超人,我媽媽是女神

都是孩子面子攀比的體現

長大之後,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變強了,所以大人才察覺到了而已!

你可以看看我昨天的文章,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味的打壓孩子的需求,會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導致孩子長大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自然性行為向社會性行為的轉變。孩子有了社交後,在意他人的看法,隨後就會有了「面子」的觀念,這個觀念是正常的,但不能過分在意他人的看法,教導他尊重他人的看法,但也要活出自己。


誰告訴你小孩子沒有面子觀念?你去了解下小孩子在幼兒園聊天聊什麼?我爸爸是警察!我爸爸是市長!我爸爸是鋼鐵俠!我爸爸是超人!我爸爸是科學家!你不會認為他們在看哪個爹最為人民服務吧?

我爸爸會開車!我爸爸會開火車!我爸爸會開飛機!我爸爸會開飛船!你不會覺得這只是生活技能之間的較量吧?


更多的是社會影響。


孩子有面子概念。只是在強勢的大人面前,他會傾向於討好大人,讓大人忽略了他的虛榮心。虛榮心人人都有,人類是社會化動物,尋求理解和認可是交流和溝通的目的。


小孩子目光短淺邏輯簡單,不懂得面子能帶來什麼利益。不能帶來利益的東西誰會重視呢?

發了之後,才會發現,面子影響話語權,話語權影響做事時在時間精力物資上的投入,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並且成熟的頭腦有能力推導出行為對面子的影響,和面子對未來的影響,也就有意願和能力去在乎面子了。


是要看所謂的面子是什麼,如果是自尊感,人生來就有,而且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如果是一些所謂的體面,則是從大人那裡習得,往往維護的,也不過是大人的面子。


隨著年齡增長,心理會慢慢成熟。


這個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聽過,但真的,再重複100遍,都不為過。

一對白人母子,上了一輛黑人司機的車。

小男孩忽然問媽媽:「媽媽,為什麼司機叔叔的皮膚顏色,跟我們的不一樣?」

黑人司機的心咯噔了一下,握住方向盤的手,不自覺的顫抖了一下,隨後把方向盤握得更緊了。他在心裡,已經準備好一大串反駁的語言。他為此跟很多乘客吵過架,也拒載過很多次,最嚴重的一次差點被吊銷執照。但他仍然「無所畏懼」,因為他的耳朵,聽不得半點種族歧視的字眼。

他特意從後視鏡里觀察了下,發現白人母親摸了摸孩子的頭,輕描淡寫的說:「那是因為,上帝為了讓世界更豐富多彩,創造了很多不同膚色的人呀。」

黑人司機緊握方向盤的手,一下子就鬆了,就像被打足了氣的氣球,忽然被放氣了一樣。

全程,黑人司機都小心翼翼的開著車,一改往日的橫衝直撞,全程半個多小時,居然都不搶紅燈、不強行變道、不按喇叭······他從來沒有這麼認真的開過車,雖然公司一直強調,要他們像對待上帝一樣,對待每一位乘客,但他從來沒有做到過。但今天,但這次,他做到了。

好像車上坐著的,是他的家人,他無比的小心翼翼,防止她們受到一點點顛簸和不悅;似乎, 他忽然從一個隨性的計程車司機,變成了一個迎接高貴的外賓,那種高素質高素養的司機。

到了目的地,他第一次主動下車,幫乘客拿行李,和乘客揮手道別。那位媽媽要付錢時,他搖了搖頭,感恩的說到:「小時候,我也問過我媽媽同樣的問題,我的媽媽告訴我,我們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換成你現在這個回答,我想,今天的我,會有更大的成就。」

作為母親,不僅我們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孩子的起點;我們的言語,更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點擊關注我,致力於幫助更多媽媽,提升眼界和格局,幫助您輕鬆養育,優秀且幸福的孩子。很多時候,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就可以讓你的孩子比現在優秀10倍。


胡說,你不記得小時候,父母當著你的面說別的小朋友成績多麼多麼好時,你心中的不忿;你不記得自己成績考差了,不想讓父母去開家長會;你不記得自己的小謊言被拆穿時的無地自容;你不記得自己做小壞事被發現時的羞澀……

你個健忘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