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高考結束的時候就看過了,看了很多,因為自己高中的時候就有感興趣的學科和專業,而且恰好是天坑的一個,家裡是農村的,父母不能給我幫助性意見,自己的成長環境閉塞,沒有什麼社會經驗。填報志願的時候看了知乎挺多言論的,說實在的嚇到我了,但是也有那種既然你真的想報這個專業就堅持下去吧的這種言論,這種言論雖然不多,但還是多少鼓勵了我,讓我覺得自己未來就是為科研現身的。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實在是太幼稚了,不撞南牆是不會回頭的。於是我就報了北化,最終被錄取了。

大一大二我依然堅持我的理想,上課也挺認真的,但是北化本科生和研究生分開,我們也不知道東區實驗室氛圍是什麼樣的。專業課很多都是靠記憶的學科,我當時覺得我學的挺好於是也沒想很多。

改變是從我實驗室待了幾個月後,有了知乎的理論基礎,在實驗室待了我發現真的如同知乎上那些勸退言論所說的瑣屑重複勞動,價值含量極低。然後我就會想起過去自己的幼稚,覺得自己過去的想法簡直就是sb。但是也沒辦法,沒有經歷過,也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總之想和做是兩回事。

於是我就開始鬱悶了,大學和後期的時候瘋狂的瞭解各種信息,在圖書館學習很多其他專業的相關的東西,最後直接跨考別的專業,最後也考上了。我現在是出坑了,但是彷彿也來到一個更大的坑。

以上是我個人想法,不是大眾想法,北化雖然天坑專業齊全,但是最終像我這樣畢業改變方向的人很少,大部分還是雖然看了網上的勸退言論但不為所動的,一部分原因可能他們本專業可以升學到更好的專業。這的確不好選者吧,不過我周圍同學看他們也挺喜歡本專業的,難道自己這種想法只是個例嗎,可能北化的生化環材還是蠻厲害的,師資好,所以大家雖然覺得郵電坑但是坑中的王者就不坑了。


大家的生化環材都是坑,為什麼到了北化就不能說他坑呢?再好也就是全國並列第三的水平。並列的名單可以列三張紙的那種。所以陳述一個事實就成了怨天尤人了?蘇聯笑話現實版啊。

「我被人舉報說黑北化了」「你說了什麼」「我把它各個專業的情況復讀了一遍」

——有一個回答說的好啊,

大家來學校只要能學到知識,培養了能力,學位上寫的啥專業,重要嗎

舉個例子來說,中學招化學老師,只要化學相關的理學類的專業,高材的不要。所以學位上寫的什麼重要嗎(

再比如說,現在招公務員的除了不限專業的個別崗位之外,招材料相關專業的有多少呢?沒錯你可以報不限專業的崗位,但是為什麼你會認為別人就想不到呢?比如說去年我們這裡招公務員,各縣市法律相關的崗位幾十個,但是不限專業的在街道辦在居委會掃地的崗位兩隻手就能數過來。這個時候學位上寫的啥專業,重要嗎(

再再比如說,我這裡附近剛好有一個生化公司招工程師。發的錢比周圍農村招的長工高那麼一點兒,大概五千塊但是乾的活或者負責的事務卻不是普通工人能做得下的。所以你多上了四年大學結果一個月就只為了多掙那幾百塊錢?學位證上的「本科」和「大專」或者「高中」的區別就是幾百塊錢咯?而學位證上寫點兒別的,且不論掙錢多少,起碼你不用天天站在毒氣室裏而是做在空調屋裡了。所以重要嗎((

當然了,偏偏這個學校沒有什麼值得轉行的專業。所以要麼就趁早復讀,要麼就等著考研轉行吧。當然不要學我,摸魚摸習慣了一點兒實驗都不想做了然後轉文跳進更大的坑去(


生化環材四大天坑,北化全佔了,還個個都是北化最好的專業。

那按照知乎鄙視鏈來說,北化的學生都甭活了唄,連最好的專業出來的學生都沒前途,因為他們都是生化環材的學生。說句實話,進北化這些專業的學生,基本上就是高考這個分數段的,看重的很多是這個學校的層次,而不是專業。

但事實是啥?事實上北化還是培養了一大批很優秀的人才,各行各業都有,不信自己去看北化的知名校友名單,而且我曾今北化的同學現在出路都還挺好的,有的時候專業是啥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大學裡學到了什麼,培養了多少能力。

有人說材料專業學不到東西,真的嗎?是材料專業教的課水還是你自己比較水沒好好學?我是高分子材料專業的,我記得前兩年和材料沾邊的課程幾乎沒有,兩年時間都在打基礎,高數,大物,物化,線性代數,有機,C語言,機械設計,電工,實驗......這些課程實際上無論什麼工科基本都會學的,而且具有遷移性和普適性,雖然說有點多有點雜,但是你要學好了對你以後還是會有幫助的,即便你要轉其他工科或者理科專業。可能有人說寫實驗報告有毛用,浪費時間,其實這個東西確實浪費時間,但是這也是學校的一種策略,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認真預習和理解實驗,所以這樣做能強迫學生去做這樣的事,從而讓大部分學生都能上船(雖然我覺得這種東西以後可以改改,因為確實浪費時間,精力和重點應該放在理解上)。第三年開始學高分子材料,有些課確實沒卵用哈,吐槽一下,什麼材料表徵改性,什麼材料加工什麼的,學過就忘,還沒啥應用,最關鍵教材內容還老,十幾年幾十年前的東西到現在還沒變,而且大部分都是經驗規律,就靠死記硬背的,再者這種東西不去用不去操作始終是紙上談兵。但是像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以及化工原理,這些課還是很有意思的。大四不用說了吧,畢設和實習,所有專業都差不多。

綜上,你可以說生化環材專業水,但是不能說北化生化環材水,同理,可以套用到其他好大學的生化環材專業上去,大家來學校只要能學到知識,培養了能力,學位上寫的啥專業,重要嗎?有幾個高材畢業的學生真的是去搞高分子的?你要自己不喜歡,那你自學啊,我有個高材的同學就是自學計算機,本科畢業就去了一個很好的網路公司。

所以說,本科階段不想折騰轉專業的就甭轉了,你再轉也是在北化,北化就這麼幾個專業,大哥不笑二哥,難不成你能在北化學醫學金融學人工智慧?安下心好好學習基礎課程,有時間社團活動結識些朋友培養能力,比一天到晚自怨自艾,說唉呀自己入了垃圾生化環材天坑要好的多。


換個角度,我和你說說貴校上述專業的老師怎麼看自己的學生吧。

1 「我們這的孩子都挺乖的,普遍聽話。晚上可以堅持到比較晚。」

2 「有的時候我看著他們在實驗室忙碌的身影,也會有一瞬間動了惻隱之心:他們畢業以後能幹嘛啊?做這些實驗有啥用啊?」

以上。


北化高材17屆學生,校內風氣一直鼓吹材料和化工這兩個專業絕對是國內名列前茅的王牌水平,今年就業指導課上老師也是一個勁的鼓吹考本校研究生性價比高,勸想考外校的同學慎重考慮,甚至說出了北航雖然好但是材料不如北化,不建議報考的鬼話,更是勸大家不要脫坑,因為前幾屆成功跨考的人數不過三人,呵呵,老洗腦大師了

事實上,我觀察周圍同學中大部分也都接受了這個說法,很多人僅僅是因為這個專業是所謂王牌,被學校畫的就業率大餅迷惑就想繼續考本校了,大部分即使看到了勸退言論也會因為僥倖心理裝作沒看見吧,畢竟跨考不易,也許勸退的都是學不好材料的,努努力研究生期間多發幾篇論文就能成為卷王了呢

儘管北化學術氛圍濃厚,導師科研水平高,可我覺得依然覺得本科期間一無所獲。每天都在手抄實驗預習報告和正式報告中度過,期末突擊看書背誦就能過,可這遠不是我想像的大學生活。大創期間隨著師兄做實驗就發現東區實驗器材老舊,實驗室環境也差,防護措施也沒多少人放在心上。很難想像我要是研究生三年在這種環境下度過該怎麼熬。看了知乎勸退大佬的文章後,深以為然,北化再厲害也逃不出天坑的大環境,目前正在準備轉法律方向


既然提到北化材料,

我就說一句,

你們試試勸退張立羣教授的門下弟子?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生材系

該退就退...北化特殊情況[1] 化材生 幾個院比其他院強,但是不要被這種情況迷惑了,放到整個社會並不是這樣的情況。

大一六個室友,直博的做完畢設就退學了,準備申港英ds之類的;保外的差點退學,從合成生物學轉了電池;2+2的申到了劍橋,應該過得不錯吧(再差家底也在那啊...);一個大二就轉了計科,在我們嘲笑他不堅持的聲音中,現在人人羨慕...;一個玩攝影的,專業算副業吧...;我,吸了兩年有毒試劑也透徹了,放棄了保研,不過也沒跨考的決心,身體出了點狀況也不允許熬夜寫代碼,所以申了機械也是慢慢轉吧...(關於材料的課再也不碰了...)也不知道適合做什麼...

順勢而為。當初我纔看到勸退言論的時候也是很迷茫,甚至不想看知乎了,那就去做實驗,在實驗室呆一年,天天吸「毒」圖啥呢?如果是真的有興趣就當我沒說...希望你也能最終發現自己想做什麼吧,一切都不晚(有點雞湯了)

就這樣吧 匿了匿了...

【那個說勸退張立羣老師弟子的...張老師手底下那麼多教授副教授,張老師也不會親自帶吧,況且都是保校內的,應該沒幾個考研名額吧...而且北化只有一個張立羣,不能只盯著個例啊...】

[1]

北京化工大學2020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來啦!?

mp.weixin.qq.com圖標

放心,貴校的經管文法更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