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發燒感覺體溫很高用耳溫槍測得38度,用腋下水銀體溫計測得37.4,到醫院大夫只看體溫計。再後來,體溫計測得36.4,大夫認為已經不燒了不用吃藥,可是耳溫槍測得37.6,病人自己感覺還在燒。到底耳溫槍准還是腋下水銀體溫計準確?


為什麼大夫只用水銀溫度計?

回答:每一個醫生都有自己的診斷習慣,這是在常年看病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比如有的醫生認為38℃可以不用吃藥,有的醫生認為38℃必須吃藥了。使用水銀溫度計還是耳溫計這也是個人診斷習慣。有的醫生聽診器都不願意換一個新的,有的醫生用智能聽診器,個人習慣不同。不能說醫生不用的儀器就不是好儀器,畢竟醫生也有高低之分 。

耳溫槍 水銀溫度計 哪一個準確?

回答:在嚴格按照測量要求的情況下,兩者的精準度差不多,如果真的要深究,水銀溫度計稍微比耳溫槍要准那麼一點點,但是在溫度地反映上可以忽略不計,或者是呈現出0.1℃不到的溫度誤差。

一般情況下,用左耳和右耳測出來的體溫誤差都有0.1℃,在寫帖子的時候,我就試測了一下,我的左耳36.8℃,右耳測出36.9℃。水銀溫度計也有誤差阿,胳膊瘦,夾得不牢,溫度也會偏低,這就不是一般的誤差了。

Tips:

1. 耳溫槍不能無間斷地連續測量,每次測量至少需要相隔幾秒鐘。一些買了耳溫槍的朋友,測量體溫時,總是喜歡將探頭伸入耳道測一下,看完數據,再伸進去測,再看數據,再伸進去測......直到溫度穩定,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還自以為是正確的測法,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測法。測溫頭如果一直在耳道是會影響測量溫度的,常見的影響是升溫。所以有些朋友說不準,其實是不會用。只需要測一下,不放心的話,過半分鐘測一下另一隻耳朵就好了。

2. 耳溫槍要在合理的溫度範圍內使用,東北冬天室外零下20℃,三亞夏天大馬路上50℃都不建議使用,因耳溫槍的測出的溫度受極端環境溫度影響大,在常溫下影響微小,所以需要在常溫的室內使用。(額溫槍和耳溫槍原理一樣,受環境溫度影響,但是耳道相對封閉,測溫要更准)

3. 有的耳溫槍需要帶著耳套測量,比如醫院使用的博朗耳溫槍,避免患者感染就需要帶著耳套。但是我使用的棒米耳溫槍就不需要使用耳套,這款是家用的耳溫槍,不需要耳套,帶上反而不準。

4. 選擇一款耳溫槍很重要,不好的耳溫槍不僅不能幫助到家人,還會貽誤病情,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寫的一篇帖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潘帕斯的馬蹄跌:耳溫槍值得買嗎?準確度如何呢?)

耳溫槍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小機器,國外醫院很常見,國內大城市的婦幼保健醫院和兒保也都在使用耳溫槍。哈哈,所以你們那邊的醫院可能需要跟上時代了!


首先,我認為這個話題前提條件有問題,誰說大夫只用水銀體溫計?

我老婆在杭州某三甲醫院工作,她們科室基本不用水銀計,都是用耳溫槍。小孩出生的時候在產科兒科都待過,也都是用耳溫槍。

醫院現在那麼忙,用水銀計測量效率太低。

其次,水銀計並不是什麼好東西,讀數困難,測量時間久,最關鍵的是危險,一旦斷裂水銀泄露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後果很嚴重!

2013年1月19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通過了旨在全球範圍內控制和減少汞排放的國際公約《水俁公約》,就具體限排範圍作出詳細規定,以減少汞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的損害。

2016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決定批准《關於汞的水俁公約》,公約要求締約國自2020年起,禁止生產及進出口含汞產品。

也就是說,到2020年,國內就不能生產水銀體溫計了!

再說準確度。耳溫槍本身準確度一般沒什麼問題,但是比較容易受各種因素影響,對於使用者來說要求比較高,大部分人沒有正確使用,所以覺得耳溫槍不準。針對這一點,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耳溫槍怎麼才能測的准?

最後說說題主的具體內容。水銀計測腋下溫度比耳溫槍測的要低,這很正常,本來耳溫就比腋下溫度要高。並且水銀計測腋下溫度是需要測10分鐘,題主時間測夠了嗎?

耳溫計方便快速,尤其對於小孩子來說特別合適,準確度對於測發燒感冒足夠了,強烈推薦。

至於水銀體溫計,真的不要再用了!


我在深圳,沒去過私人診所 沒去過偏僻的幾個區的醫院,在第六醫院、市中醫院、香港大學醫院、家附近的社康,我都沒見到過水銀體溫計,當然也沒見過水銀血壓計。 而且,深圳市規定非急診是嚴禁打針輸液的,相信這一點也是讓很多內地人士無法相信的。 因為對科技的陌生,對醫學發展跟不上節奏,很多人先天性就質疑新事物的出現。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同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破壞機器一樣。很多落後地區的醫生連電子體溫計都沒見過,只看過一輩子的水銀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測量的是腋下溫度,習慣了看這裡,再去改變對於很多思維已經固化的人說太難了。

題主所問的哪裡更准,本質上不存在這樣的問法。關於發熱的判斷,請參考全球權威的資料 梅奧診所(全球頂尖醫學研究機構)發熱的指南;

The following thermometer readings generally indicate a fever:

  • Rectal, ear or temporal artery temperature of 100.4 (38 C) or higher
  • Oral temperature of 100 F (37.8 C) or higher
  • Armpit temperature of 99 F (37.2 C) or higher

再參考 美國兒科學會 發熱 指南 ;

Use a reliable digital thermometer to confirm a fever. Its a fever when a childs temperature is at or above one of these levels:

  • measured orally (in the mouth): 100°F (37.8°C)
  • measured rectally (in the bottom): 100.4°F (38°C)
  • measured in an axillary position (under the arm): 99°F (37.2°C)

如果你們只會在百度上搜索可能找不到這些,搜出來可能是一些亂七八糟的醫生在亂說,因為排在百度搜索結果前面的大部分都是垃圾網站,進去後就會發現這些網站魚龍混雜,有些醫生的回答更是可笑 違背醫生基本準則,例如我就看到過一次,有個人提問自己耳溫38度,有沒有發燒, 患者提供的情況極少,在線回答的醫生也無法看到患者,然後這個醫生竟然回答說已經是高燒 要儘快就醫 否則會燒壞腦袋。 這種醫生就是基本準則都不懂,專業醫生是這樣說的 溫度只能判斷身體是否發熱、是否發燒還要綜合判斷。而且發燒會燒壞腦袋至今也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實在是不知道他怎麼當上醫生的。

測量耳溫為什麼不準?為什麼每次測量的耳溫不一樣? 請參考這個視頻: 測量耳溫不準怎麼辦?


要說準確,耳溫槍更能真實的反映人的體溫,具體可以百度耳溫槍的測溫原理。但是,很多家用的耳溫槍質量都難以保障,而且測耳溫影響因素也比較多。所以,目前還是以水銀溫度計測出來的為準。

可能大夫使用習慣水銀溫度計了,耳溫槍和水銀溫度計是一樣準確的,可以在測試的過程中用耳溫槍進行多次體溫測試,根據測試的結果,來判斷身體是否生病,所以選一個記憶多組的耳溫槍是很有必要的,再加上國家已經禁止水銀生產,現在人們生活用的基本都是耳溫槍。伊凱兒耳溫槍,能記十個數據,一秒出結果,好東西當然要分享了。


水銀的是最準確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