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修心該如何個修法?目的在於使個人堅定,有定性,心 靈而向上。萬謝


修心是很長的一條路,個人拙見簡略答答。

我的道場和師門都是重心性不揚術法神通的,所以我從剛入門開始學習,便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自己每天讀心經和百字明,各背21遍不輟,持續了快一年。期間自己並沒有讀其他的佛經道經,感覺這個階段是比較盲目的,但是消業障也增毅力,心經靜心百字明消業,為後面的修持打下一點點的基礎。

這裡提個建議,初學階段可以多誦經咒,類型不用多,不然自己也眼花繚亂了,選擇一兩個自己非常相應的就好,劃重點一定要多誦。師父說這是為了約束自己不要放逸、懶惰。如果一開始就養成了懶散的習慣,修行也不會有太大成就。

持續個半年一年的,你感覺自己的心已經比之前穩了許多,腦袋也沒有那麼昏沉,可以理解一些經文的意思了,可以去讀讀正信法師的開示,比如夢參老和尚,虛雲老和尚,索達吉堪布,學誠法師諸如此類。適當選擇幾本比較簡單相應的經書研讀,這裡要注意,讀經不在於裝逼,一開始不用追求數量,一本經書讀一年也可以,重要的是學習裡面記載的佛菩薩的行,佛菩薩的智慧。做這些是為了在自己心裡樹立正知正見,這是一個燻習的過程。

接下來是重頭戲,無論哪個修者都要做的事!那就是紅塵煉心,知行合一。你已經具備了基礎,要開始實踐,同時在實踐中檢驗你明白的理是否真的透徹了。如果你執著於高深義理無法自拔,就多把理結合事來行,不然再高深的法也對你無益。

把你知曉的道理,在具體的事情中實踐。比如你知道要忍辱,看了這麼多經文開示知道遇到別人冤枉誤會你的事該怎麼如理思考自己纔不會生氣。這時候剛好同事親人朋友對象誤會你了,就應該拿你所知道的道理在這件事中應對,一開始可能會被境界弄的丟盔卸甲懷疑自己,但是隻要你不放棄,不斷的燻習,並且鍥而不捨的依照實際情況改進方法,在這個過程裏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會越來越善巧,越來越智慧,也會越來越穩定。

感覺說的有點多,但這些都是自己摸索還有前輩指導所整合的過程,如果你有信仰可以試試,這裡說的是佛教,你也可以替換成道教基督教。順帶吹一波我所在的道場,真的是非常贊!修心為上,羣裏的大家也非常和善,臥虎藏龍。不知前世曾有何種福德,今生得以遇見。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 不知 不明 不斷 不離欲。則不能斷苦

諸比丘。於 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斷苦

如是受 想 行 識若知 若明 若斷 若離欲。則能堪任斷苦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護法居士:正法:【五戒十善】 十善而行佈施?

zhuanlan.zhihu.com圖標護法居士:正法:【四聖諦】 無所依者則不動搖,不動搖者得無趣向,無趣曏者則有止息,有止息故則不隨趣往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心經〗

【自我,小我,大我,無我,超我,空我,虛我,神識我,大無為我,念我,天地心法我,天地長存我,空心劫】

心道:以心入道,修心道術,初成無我,小成超我,中小成心神合一,中成心念隨心所欲,大成與天地共存,圓滿融入天道。神通道數,化神弒仙,但圓滿時與天道共存。

【道 道道道 心道】


成長是個過程,修心也是個過程,只要內心是朝著既定的那個方向,偶爾有偏頗也無妨。

修心本身就是一種成長,在各種體驗中有好惡、有辨別、有取捨,最後達到心靈內在和諧共處,享受人生的喜怒哀樂,包容世事的紛繁複雜。

有方向有希望沒有包袱地走下去。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選一個自己喜歡的,一門精進,依教奉行就行了。千萬不要雜修。佛法講究次第,每個層次的人對佛法的見解都不一樣,所以佛教中對於佛理的爭論是最多的。按照自己的次第,根器低的從小乘學起,根器高的可以直接契入大乘。其實說太多也無益,如果佛緣成熟自然會有機緣遇到正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