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江南所謂的「剛強的柔弱」該如何理解?是否說明姬野的本質是柔弱的?


更新於2019-08-03,電視劇上映,重新看了書,我心中的姬野,還是書上為準吧——

《九州縹緲錄》中的姬野,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以下原答案——

幾個月沒回答了,這些天這個題目一直在我的推薦問題裏飄著。

那我來複制粘貼一下之前寫的一個內容吧,評價《一生之盟》裡面的姬野。

說說《一生之盟》,最後的南淮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認為只通過一個側面,在這個最黑暗的清晨,就可以看懂這個倔強的少年——

在這個故事的開頭,姬野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悽慘。

雖然看起來他是三個人中最孤獨最寂寞的,而實際上,他的境況不算特別差。

他父親對自己不好,但也僅僅是態度不算好,他至少還有一個算得上家的地方。

他的軍銜也升了,靠著戰功,他升了牙將,以後可能會升得更高。

但是他只是很茫然,有些不知道自己做這一切是為了什麼。

就算升到後將軍、前將軍、也許大將軍,甚至武殿都指揮使,又會怎麼樣?

在殤陽關,多少人想陞官,想晉級,想不缺錢,想不會被人看不起,不過他們都死了。

那麼自己這麼拚命幹什麼,也許一場大仗,自己也回不來了。

這些,也許只是一個青年將官偶有的迷惘,他有著大把的前途在等著自己。

以他的性子,他也不會一直去思考這些事,他最煩惱的,不過是羽然的生日禮物。

他跟阿蘇勒有好長一段時間沒見面了。

他也知道他父親去世了,可想到他跟羽然那次擁抱,他就是拉不下臉。

兩個人彷彿有了隔閡,壓根就沒有一起出來玩了。

所以羽然會說他小氣。

但也還不是因為羽然,他才顯得如此的笨拙了。

笨到居然想到去店裡偷玉環。

真是遲鈍,兩個最好的朋友都要走了,他壓根還一點不知道,只在一廂情願的自我煩惱。

直到偷玉不成懊惱的他回到家,看到那兩封信。

兩封信的開頭,都是我要走了。

他這才發現,自己依然一無所有。

阿蘇勒曾想,要是在南淮城裡沒有羽然和姬野,自己會怎麼樣,可他到底沒有這樣的一天。

而姬野卻實實在在的迎來了這樣的一天。

這一刻,最無助的成了姬野。

寫信的是羽然和呂歸塵,最措手不及的,猝不及防的,還是姬野。

他們都做出了選擇,可是姬野只能去面對一個已成定局的結果。

而這還只是一個開始,還沒有到讓他絕望到看不到明天的地步。

真正絕望的是,他看到了告示,第二天呂歸塵要斬首。

他心都涼了,他不停的奔跑,想找一個出口。

可是息衍被軟禁了,羽然住的院子已經燒掉了,他只有自己一個人。

這時候我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

一股亡命之徒般的勇氣。

一種面色不變,拔劍生死的神勇。

羽然和呂歸塵,都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才做出了告別。

可是姬野就在一個早上,就決定了要去劫法場。

他好像每次做決定都是如此的決然。

在跟蠻族武士比試的演武場,他要一個人打敗所有人,拿下那朵金菊花。

在被幽隱他們逼入懸崖的時候,他聽了羽然的話,奮不顧身的跳下了山崖。

在面對著嬴無翳斬馬刀的逼問,他毅然決定跟他對戰,接他一刀。

在看著葉瑾被屍武士帶著飛出城牆的剎那,他奮勇一躍,投出了致命的一槍。

即使這些事他大都沒有真正得到多好的結果,但也陰差陽錯,讓他獲得了新生。

他沒有拿到金菊花,但是得到了息衍的賞識。

他差一點摔死,但是得到了羽然的信任。

他沒有勝利,卻從威武王手下,知道了天下偌大。

他沒能救下葉瑾,卻扭轉了整個戰爭。

這一次他也是如此,他失去了一切,但是也正式走上了一條沒人走過的道路。

漫天諸神從未眷顧於他,他所有的一切,都是憑藉著那股勇氣換來的。

連在法場的呂歸塵都想,姬野不會來救自己了。

因為姬野只是一個在家裡永遠低著頭的孩子,他有時候像只憤怒的刺蝟,那是他害怕,他怕自己不豎起那些尖刺,別人就會從他身上踩過去。

他從來都是無助的,他只相信自己。

可是沒人知道,在那深不見底的黑色瞳孔裏,是一個少年的倔強。

他還是一個人沖向了法場,面對著整個下唐。

他一直都是那個一個人,要打敗所有人的倔強少年。

(完)


謝邀。

書中的姬野從來都是一個柔弱的孩子。

他敢在街上與數十個同僚打架,敢在戰場上拿著虎牙槍指著嬴無醫,敢在演武場上用槍指著下唐與青陽所有人,甚至敢孤身一人劫法場,但這些都掩蓋不住他的軟弱。

其實息衍對他這個學生已經看的非常清楚了。

「這些還需要想麼,他們何嘗看得起你過?他們憑什麼看得起你?你一個寒門子弟,你是小妾生的,你父親都覺得你是個累贅,你還指望你的同袍看得起你?你也該知道這些人是什麼出身,他們看重的是什麼?是爵位,是軍功,是錢!而你有麼?你什麼都沒有!那麼你能指望他們看得起你?你早該明白你不可能被這些人看得起,可是你不服,你想出頭,」息衍震喝,「那你為何不幹脆殺了他們?

姬野自己心中完全明白,他自己鍛煉武藝和他們打架,只是為了讓他的同僚可以瞧得起自己。

沒錯,他此舉根本非是復仇,而只是單純想讓戰友們看得起自己,但是最終,息衍還是戳破了他的這一幻想。

「他們憑什麼看得起你」

而姬野另一個老師翼天瞻也說過同樣的話。

我也不在乎!」姬野冷冷的,「我受傷,他們比我還要慘。現在他們十個人打我一個,等我學會了焚河,我可以打二十個人、三十個人,再多的對手我都不怕了!」

老人猛地皺眉,海藍色的眼睛裡閃過一道利光,「這不是一個武士應該說的話!難道你練槍,就是為了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其實在書中來看,姬野的柔弱,其原因是孤獨。而他的剛強,也是來自孤獨。

正如息衍所說,沒有爵位,沒有軍功,沒有錢,雖然祖上蒙蔭讓他當兵,但是在下唐軍隊中這個講究家世的地方,他小妾出身的身份反而成了拖累的地方,他壓根就沒有朋友。

「羞恥?」姬野的面孔扭曲,「你們那麼多人……都要殺我。你們所有人!羞恥……什麼叫貪生怕死?每個人都要活下去的!為什麼說我貪生怕死?我要活著回去!我要是死了,誰也不會管我,誰也不會管我的!」

鮮血在不斷地流逝,剛剛回復的意志又隨著血流失。姬野的話最後變成了咆哮,嘶啞的吼叫。離國君臣啞然無言,雷膽營數十名精銳,失手於一個十七歲的下唐少年,乃是二十年不曾有的恥辱。嬴無翳霸武九州,刀下勝一個無名的武士,也絕說不上榮耀。他們卻不明白,姬野其實並非在對他們說話——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對誰咆哮。

正因為沒有朋友,他很孤獨,所以他才會變得柔弱。但也正因為要掩蓋柔弱,他才會強裝堅強。

後來,他有了兩個朋友,羽然和呂歸塵,但是這更加深了他的孤獨和柔弱。在劫法場一章,這一點完全能看出來。

他殺人了,殺了方起召,南淮鉅富方氏的小兒子,從此他完完全全地和下唐站在了戰場上對立的兩側。他們如果抓到他,會對他施寸磔之刑,把他刮成碎片。在那些人眼裡他是什麼?不過是個流亡貴族家裡庶出的男孩,狗一樣卑賤,不名一文,殺他幾十次都不夠償還那些世家公子的命。不過這樣也很好,他本就不在乎這些,他有一個朋友,他不能讓他死去。為了這個,他可以殺更多的人!

正因為姬野沒有朋友,所以當他有一個朋友之後,他才會冒著危險救出他來。因為如果他這個朋友死了,他就又變得和之前那樣孤獨,因為沒有人會看得起他。

對於姬野來說,這樣的孤獨,比死亡更可怕。

說到底,還是用項空月的話來做結尾吧。

「鬥膽問主上的心願是什麼呢?」

「太師繞著彎子,還是想問二十年前的舊事。能讓大都護統領十萬雄兵馳騁東陸的原因,不是心願,」太傅深深地看了太師一眼,「而是恐懼。」「恐懼?主上大軍所向披靡,除了三五亂黨,四野莫不賓服,太傅為何說恐懼?」「所向披靡,四野賓服,就不恐懼麼?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心底的恐懼,你看不出。因為人人都會把自己的恐懼藏起來,從你幼小的時候它就深埋在那裡,卻不會消失。你有一眼井,你不斷地往裡面填土,一層復一層,你想蓋住什麼,那是一個鬼魅,你心底的鬼魅。可是你掩不住它,除非你自己殺了它,否則它總在夜裡越過重重壘土,還是浮起在你眼前,」太傅拂弦,錚錚作響,「這便是恐懼,譬如井中鬼魅,大都護、太師乃至我自己,都概莫能外。」


忽的想起來了縹緲錄裏的一句話

「這個時代終究要把每個人拋向戰場,英雄們在鐵鑄的搖籃裏成長,他們接過父輩手上的戰刀擎起鮮血染紅的戰旗,衝殺出去,不再回頭。」

是的,莫等到空鳴「廟堂既高,簫鼓老也。燭淚堆紅,幾人歌吹。人壽百年耳,誰死得其所。」時才來感嘆,「我不見萬古英雄曾拔劍,鐵笛高吹龍夜鳴。我不見千載胭脂淚色緋,刺得龍血畫眉紅。」

誰能死得其所

「這世間,不是生逢亂世,有幾人得見英雄之事,王者之道。這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著的感慨是萬古之悲,古往今來都不會變。 」

縹緲錄裏的息公橫著一張箜篌在奏唱完後曾這樣嘆到。

「誰又永遠甘心落在後面呢?」二十年後成為東陸主宰的燮羽烈王姬野曾這樣向他父親咆哮過。他心有不甘,有著想出人頭地的野心。

江南說過,姬野的原型是宋太祖趙匡胤和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的織田信長。所以姬野他出身卑賤低微卻心有戾氣,在與呂歸塵定下一生之盟後一路的顛沛流離。每每在某個無名的地方半夜醒來,那是被命運喚醒,他的血管裏流淌著姬氏的熱血他手中的猛虎嘯牙槍曾和他曾祖破關屠龍他不可能註定平庸的死去。

它那樣狠狠的對自己說,「你不能就這樣過完一生。不能流浪著餓死街頭,籍籍無名。」

「要麼咆哮著生,要麼屈辱的死」這是亂世之獅贏無翳一生的鐵血準則。而這也將成為日後燮羽烈王姬野一生的寫照。

英雄莫死牀榻

這大概是我對於縹緲錄最念念不忘的幾句話之一了

在澀梅谷霸王奮槍那一段

我們可以清楚看見姬野的性格

他好強

他勇莽

他一生的奮武

說到底

都只是為了記憶裏的那個側影

還有

他一直想證明給父親看

他其實可以做的比姬昌夜更好

但當他成為東陸的主宰時

日後被追封為燮文祖的姬謙正已離世多年

在得知父親的死因後

這位素來陰冷沉默的天驅軍團大都護沉默良久,之後披上了父親的舊袍,站在殿外的秋風裡嘆息著說:"君為昌夜,自苦若此。此誠父愛,寧不惜我。"

又可見他是孤獨的

年少時不得父愛,母親早逝,只有兩個朋友

那時他想出人頭地,所以在碰上離國公時想拼了命的去建得功業

在得知好友將被殺頭時,隻身劫法場

重情重義的定下一生之盟

後來在亂世之中一掃羣雄成為東陸的霸主,但此時昔日的好友都不在了

他說,「帝王不需要朋友」

他殺了龍襄,殺了息轅,將太傅項關押

與青陽昭武公呂歸塵交戰不分勝負,最後定下終生不負相見的誓約離去

是的,到最後

他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在《縹緲錄2:蒼雲古齒》中有一段這樣的場景

歷史

大燮神武三年夜,天啟城的書館中,簾子開啟了,微含笑意的年輕男子手攏著燈火。

紗籠中挑琴的男子沒有抬頭,琴聲叮咚。

「深夜有擾,項太傅贖罪,今日北方火馬急報,呂將軍攻陷北都城,繼續北上。大軍所至,諸部聞風歸降,牧民奉馬乳羔肉相迎。」年輕男子恭恭敬敬地候在門邊,像是個傳話的小廝。

琴聲止息,紗籠中靜了片刻。

「北方終究是豹子的家園,不是我們可以圖謀的啊,」太傅低低地嘆息一聲,「大都護知道了麼?」

「還未,今夜主上留在西門博士寢處調養,據說是頭痛之症又犯了。」

「好。」

紗籠中琴聲再起。

「我們宵旰瀝血,天驅軍團死傷慘重,如今不過得東陸一半國土,呂將軍輕騎破關,三月而稱雄瀚州草原,所花的功夫,真是不可同日而語,太傅有什麼高見?」年輕男子並未退去。

「謝太師要問什麼?」太傅聲音冷漠。

「要求道於太師,問英雄之事。」

「英雄之事?問了又如何,謝太師這一生都沒有英雄氣象。」

「朝聞其道,夕死可也。」

「好。那麼我說,所謂英雄,不過是瘋子,太師信不信?」

太師微微愣了一下,恢復了笑容,「太傅淵博如海,後學怎麼不信?不過請太傅稍加解釋。」

「世上的芸芸眾生,多少人都羨慕那些揮斥千軍、呼風喚雨的人,但是終究能夠成就偉業的,幾十年未有一人。為什麼呢?」

「大概……是生來的資質不同?」

太傅低笑一聲,「資質是不同,又能差出多少?所謂無敵的武士,不過力敵百人,縱橫十六國的謀士,也有失手的時候。武力和智慧,都不是根本。最後決定英雄的,還是他的心。他為何要憑臨絕頂,俯瞰羣山,這個心願是他心中的力量,可敵千軍萬馬。」

「後學愚昧,不解其意。」

「以太師的聰慧,已經解了,只是想我親口說明吧?」太傅笑笑。

「鬥膽問主上的心願是什麼呢?」

「太師繞著彎子,還是想問二十年前的舊事。能讓大都護統領十萬雄兵馳騁東陸的原因,不是心願,」太傅深深地看了太師一眼,「而是恐懼。」

「恐懼?主上大軍所向披靡,除了三五亂黨,四野莫不賓服,太傅為何說恐懼?」

「所向披靡,四野賓服,就不恐懼麼?或多或少,每個人都有心底的恐懼,你看不出。因為人人都會把自己的恐懼藏起來,從你幼小的時候它就深埋在那裡,卻不會消失。你有一眼井,你不斷地往裡面填土,一層復一層,你想蓋住什麼,那是一個鬼魅,你心底的鬼魅。可是你掩不住它,除非你自己殺了它,否則它總在夜裡越過重重壘土,還是浮起在你眼前,」太傅拂弦,錚錚作響,「這便是恐懼,譬如井中鬼魅,大都護、太師乃至我自己,都概莫能外。」

「主上的井中鬼魅,又是什麼?」

「鬼魅之事,終不可問。」

「謝太傅的教誨。」太師捻滅了燈芯,退出門外。

他恐懼什麼

大抵是深深的孤獨感了

年少所有的一切都一一逝去

最後他擁有了天下

也失去了她

失去了那個讓他一生奮武的女孩

孤獨的在帝王的座椅上死去


評價之前,且須先了解姬野。從兩個方面可以走近這個人物。

1.生平

姬野的生平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縹緲錄》的故事,講述了姬野的少年時代。這段故事已經寫定出書,基本不會更改。大致劇情如下:

姬野是個小小的青纓衛的時候,結識了北陸世子呂歸塵和羽人羽然。受翼天瞻傳授功夫,得到了天驅大宗主的扳指。參加了圍剿嬴無翳的天下名將之戰。劫法場救呂歸塵。

第二部分是通過那些殘卷廢稿理出來的時間線:

當傭兵,結識項空月,發展兵力,北陸救出呂歸塵,聯合呂歸塵(蠻族)、項空月(龍)、羽然(羽族)、龍襄(天羅)、西門也靜(魅)組成亂世同盟。後來為了獲得離國的支持,與贏玉兒政治聯姻,同時與昔日朋友們分崩離析。殺了龍襄。後來統一了東陸。最後死於羽然之手。

這部分故事很多已經是廢稿,但不會有更好的故事來填這個坑了,所以可以在非正規場合裏默認這就是姬野的一生。我下面要講的故事也是基於這些設定。

2.呂歸塵

姬野有一個最好的朋友和宿敵,呂歸塵。他們的人設是完全相反的。比如呂歸塵外表很軟弱,內心卻無比堅強,姬野外表兇狠,卻自怨自艾。甚至比如呂歸塵是個絕世暖男,羽然卻不喜歡他,初暗戀蘇瑪慘遭ntr;而姬野一心打仗卻備受女生歡迎,西門和羽然都喜歡他。兩人除了都很能打之外,一切都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分析一些地方不夠清楚時,參照呂歸塵就OK。


《蒼雲古齒》中有這樣一段,某人問項空月,姬野為何能君臨天下,項空月說:因為恐懼。

恐懼是姬野全部力量的來源,也是他毀滅的開始。

姬野出生於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而且是小妾生的庶種。在舉家逃亡的日子裡,他曾與父親走散過,後來又找到了家。沒有人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他學會了一件事:對一切事情保持恐懼。

因為恐懼,他與所有人保持距離。他疏遠自己的父親和弟弟,就是因為害怕他們害自己。姬野和弟弟比武時,早就注意到了父親手裡的金銖了,他時刻計算著,什麼時候父親會打下自己的武器,這樣他才能在武器脫手時瞬間反應過來,而不至於被弟弟殺死。

當他第一次遇到羽然時,他不敢伸手,因為他怕失去。當時他想的是第一次擁有了獨屬於自己而不是弟弟的東西,也能看出弟弟在他心裡的陰影多大。

有一次翼天瞻說不教授姬野武功了,姬野說:我不求你。

這是姬野的高傲嗎?不,這就是姬野的懦弱,他不敢把自己的恐懼表現出來,便強裝漠視一切。如同上學時學霸向你炫耀成績,你也想超越他,但是你卻說:這算什麼。

姬野第一次恐懼,就是對自己生死的恐懼。

在沙場上遇到嬴無翳時,他怕了。他怕死,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於是他不在乎武士的尊嚴,出爾反爾,只為了活下去。

「羞恥?」姬野的面孔扭曲,他的話最後變成了咆哮,嘶啞的吼叫,「你們那麼多人……都要殺我。你們所有人!羞恥……什麼叫貪生怕死?每個人都要活下去的!為什麼說我貪生怕死?我要活著回去!我要是死了,誰也不會管我,誰也不會管我的!」

這便是姬野,無比的求生意志佔據了他的內心,終於讓他在嬴無翳軍前活著離開。這是姬野第一次感受到恐懼所帶來的力量。

後來呂歸塵要被砍頭了,姬野卻拿著十二把刀劫法場,這時他不恐懼死亡嗎?他當然恐懼,但比起自己的生死,他更恐懼沒有了朋友的生活。

那時羽然已經回寧州了,此生不一定能夠相見,而呂歸塵又被押上法場,姬野突然意識到,自己又將孤獨的活著,如同羽然、呂歸塵從沒有來過。

於是他決定奮勇。這強烈的恐懼又一次帶來力量,帶領姬野殺上刑場。當他拔出刀時,他就明白自己不可能活下來了。此時姬野心中,呂歸塵的性命重於一切(一如那些年豆公逢人便誇猴子)。

這是姬野的一次轉變,從此在姬野心中,愛朋友勝過愛自己。

只是他沒想到,他的心態釀成了亂世同盟的崩塌……

待續


評價江南筆下的人物就不得不把他寫過的其他角色掕出來。

江南寫過的很多角色都是自己內心的投放,拿縹緲錄來說,呂歸塵是他心中軟弱的自己,那姬野則是他的外殼,剛強兇狠。

一開始的姬野就像只刺蝟,把全身都武裝起來保護自己,誰敢動我我就跟誰玩命,因為我不殺別人,別人便要殺我。

有些人就是這樣,在一無所有的時候會很看重僅有的東西,絕望的時候會玩命,他們不太在乎眼前皆是敵人,也不在乎交不到朋友,唯獨害怕失去。

就如江南在《龍與少年遊》中的自敘,路明非是個很窮的孩子,他的領地很小很小,只有那幾個真正在乎他的人、看得上他的人、願意幫助他的朋友,誰侵犯到了這些東西,他就會挺身而出。

其實這樣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只不過沒有書中那麼極端,他們大多數都向現實做出了妥協。

我們都知道老賊寫書畫皮不畫骨,他真的很擅長景物描寫、人物描寫、情緒描寫,尤其是側面的描寫,對這些小家子氣的情感跟人物的把控更是讓人嘆為觀止,估計他本人亦是樂此不疲哈哈哈。

姬野的人物塑造在江南所寫過的主角中應該算是登峯造極了,不同於對阿蘇勒、蚩尤、路明非等人的性格的反覆著筆,姬野在一出場的時候,他的形象就深深的印在了讀者心裡,這種人物只要看過就忘不掉的,你想起他時永遠都是一雙純黑的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你,面無表情,但是你知道這人不能招惹,讓人又愛又恨。

其實楚子航身上有一些姬野的影子,但依然與之大相徑庭,楚子航在讀者心中更像是一個偶像的形象,除去殺胚這一點哪裡都好,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感覺,而姬野則是又極端又彆扭,沒有幾個人願意接近他。

但是縱觀他的所有書並沒有哪一本讓人感覺到對劇情、對故事框架的把控是成熟的,所以導致了縹緲錄從開篇就不會寫成《冰與火之歌》那樣的史詩。

我想當初姬野能跟阿蘇勒成為朋友,一點是因為兩人立場不衝突,二是因為姬野看到他就像看到了內心深處的自己,孤獨又軟弱,他不喜歡這樣,於是就跟阿蘇勒成了朋友並發誓要保護他。

我們可以說姬野本質是柔弱的,但是柔弱並不是懦弱,懦弱的人當不了東陸的皇帝,懦弱的人做不了草原的大君,懦弱的人在絕望面前會恐懼,也許會尿褲子,但是姬野阿蘇勒他們這種人會做點什麼,比如玩命。

由於後來的「九州門」事件,姬野被塑造的更加戲劇化,充滿悲劇色彩,但是老實說,就算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他最後還是會把姬野寫死......

江南所有的書都被孤獨、命運兩個詞貫穿,有人在他的書裏看見的是年輕時的自己,鮮衣怒馬的少年,俊俏動人的姑娘,有人看到的是無奈,妻離子散,和分崩離析背道而馳的友情。

但我個人更樂於看的是那股堅韌不拔、破釜沉舟,或者說向死而生的精神。

再次見到那個男人時,我已經忘了我們之間的諾言;我曾許諾用生命保護他,而今我要殺了他;因為他是蠻族人的君王,而我是華族的皇帝。

這世上很少人能懂皇帝,因為他們不曾坐在這個孤獨的座位上;你擁有天下而又被世人獻祭於神;你須殺死一切的敵人,否則你便被他們殺死。

——夑羽烈王·姬野

就如上面這段話,看他的書時我總會想,這廝老賊竟如此中二!不過我喜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