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語-本姓解》:【孔子年十九,娶於宋之丌官氏。】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貧且賤。及長,嘗為季氏史,料量平;嘗為司職吏而畜蕃息。由是為司空。已而去魯,斥乎齊,逐乎宋、衛,困於陳蔡之間,於是反魯。】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孔子從來就不是一個,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現在我們讓一個一本大學生一畢業,馬上就去負責一個農場不出任何問題,幹得井井有條,有多少人能做到,孔子在季氏手下打工的時候也才二十多,他沒有父母幫忙(3歲喪父15喪母),沒有老師,全靠當初自費到宋國學習。

從他一完成學業就娶到了老婆,以及生兒子國君派人送鯉魚來祝賀來看,孔丘在當時通過讀書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孔丘為了紀念這個事還把兒子取名為孔鯉,表字伯魚,名和字聯繫起來就是鯉魚。

【其後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寇。】

然後是在知天命之年,孔子擔任了中都宰,可以理解為縣長,一年以後,中都這個地方成為了全魯國模範縣,我們現在找一個一年時間,且第一次當縣長,還能成為全市模範縣,可以幹出這樣成績的,現在恐怕不好找吧。然後孔子還一路飆升,先成為了司空,然後就是大司寇。

【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

孔子的社會認可度和國際認可度是很高的,剛剛接任較高的官職,魯國旁邊的齊國已經開始覺得危險了,春秋時期齊國什麼國力?魯國什麼國力?

然後是孔子的人生巔峯,齊魯夾谷之會,故事出處是《左傳》,原文太多,我直接打白話文了。

魯定公十年夏天,魯定公和齊景公在祝其這個地方會見,祝其實際上就是夾谷。孔子擔任儐相。齊國大夫犁彌對齊景公說:「孔丘懂得禮儀,但是沒有勇氣,如果派萊人用武力劫持魯侯,一定能夠如願。」齊景公聽從了犁彌的話。

孔子帶著魯定公往後退,並說:「士兵們快拿起武器衝上去!兩國國君友好會見,而華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虜卻用武力來搗亂,這不是齊國國君命令諸侯會合的本意。華夏以外的人不得圖謀中原,夷人不得觸犯盟會,武力不能逼迫友好。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卻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會這樣做。」齊景公聽了這番話後,急忙叫人避開。

即將舉行盟誓時,齊國人在盟書上加上了這樣的話:「一旦齊國軍隊出境作戰,魯國如果不派三百輛兵車跟隨我們,就按此盟誓懲罰。」孔子讓茲作揖回答說:「如果你們不歸還我們汶水北岸的土地,卻要讓我們供給齊國的所需,也要按盟約懲罰。」

齊景公準備設享禮款待魯定公。孔子對梁丘據說:「齊國和魯國從前的典禮制度,您怎麼沒聽說過呢?盟會的事已經結束了,而又沒有設享禮款待,這是讓辦事人辛苦了。

再說犧尊和象尊不出國門,鍾馨不能野外合奏設享禮而全部具備犧象鐘磬,這是拋棄了禮儀;如果這些東西不備齊,那就像用秕稗來款待,是國君的恥辱;拋棄禮儀則名聲不好。您為什麼不好好考慮一下呢?享禮是用來發揚光大德行的。不能發揚光大,還不如不舉行。」結果齊景公沒有舉行享禮。而且到了這年冬天,冬天,齊國人向魯國歸還了鄆邑、瓘邑和龜陰邑的土地。

《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

【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並矣。盍致地焉?」】

孔子用四年時間,讓魯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齊國人甚至說出了,魯國馬上就要有稱霸實力,然後我們捱得這麼近,肯定就很危險了,連吞併都說出來了。我們現在找一個高學歷的,且有行政管理經驗的,讓他去負責一個直轄市,能不能做到四五年時間,讓周圍富庶的大省份覺得,自己恐怕以後綜合水平只能給排在這個直轄市後面了,這是個問題啊。

然後我們看齊國謀士是怎麼說的

【黎鉏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

意思就是說,趁現在對方六神裝還沒有發育完全,趕緊去搞他一波,如果沒搞成的話,馬上就送土地給魯國示好,聽說過地盤是對方几倍,國力是對方几倍,還要主動送土地給對方示好的嗎?

【昭王將以書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諸侯有如子貢者乎?」曰:「無有。」「王之輔相有如顏回者乎?」曰:「無有。」「王之將率有如子路者乎?」曰:「無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無有。」「且楚之祖封於周,號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業,王若用之,則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數千里乎?夫文王在豐,武王在鎬,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國方圓五千裏,楚昭王直接準備給周遊列國時期的孔子七百里,這比魯國都還要大,而且後面的君臣對話很有意思。

楚國令尹子西問:「我們楚國的外交大使有達到子貢這一級別的人嗎?」楚王回答沒有。子西又問:「我們楚國的高級軍事將領有達到子路這個級別的人嗎?」楚王回答還是沒有。

子西接著問:「我們楚國打理內政的官吏有達到顏回這個級別的人嗎?」楚昭王還是隻能回答我們楚國沒有這樣的人物。

子西最後說了重話,孔子到了楚國,我們肯定不止幾千里的土地了,上限周武王總覽四海,下限周文王比武王只差一步之遙,但是孔子帶著他手下的三巨頭幹好了的話,你的王位基本上就保不住了,大家都會擁戴孔丘執掌天下。

所以,題主的這個問題,在那個時代,從來就沒有人懷疑過。


孔子說過治理國家以追求民眾滿意為目的,就會像北極星被羣星圍繞一樣得到民眾的擁護。

仁是愛所有人,所以仁政換一種說法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奮鬥。

任何國家或政府的興盛都是符合了人民羣眾的利益,任何國家或政府的沒落都是從背離人民羣眾開始的。


一幫人都沒有了解情況就隔空輸出。完全忽略了兩點:孔子是以司寇之職治過國的,而且效果還不錯;春秋是世卿世祿制。

孔子在司寇的職務上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定公十年的夾谷之會,左傳記載:夏,公會齊侯於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於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為不祥,於德為愆義,於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闢之。將盟,齊人加於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茲無還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齊侯將享公,孔丘謂梁丘據曰:「齊、魯之故,吾子何不聞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執事也。且犧、象不出門,嘉樂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齊人來歸鄆、讙、龜陰之田。從結果上來看,魯國獲得大利,不費吹灰之力得到被齊國侵佔的土地。第二件事就是墮三都。想從根本上打擊貴族和分裂勢力,加強君權和中央集權,結果功虧一簣。

從這兩件事來看,孔子也並不是迂腐之人,在任上也做出了成績,至於《孔子家語》和《史記》的記載我都沒引用,裡面更是描寫了孔子的政績有多好。

第二點就是當時是世卿世祿制,講究內選於親,外選於舊。以孔子這種落魄貴族,並且淪為小宗來看,最好的結果就是做大宗的家臣。這種情況再春秋時期相當普遍,甚至於陽虎便是孟孫氏的小宗做季孫氏的家臣。管仲為世卿,執齊國政,又有輔佐齊桓公之功,尚且只能居於國高二氏之下,更何況在孔子時齊國有國,高,管,鮑,陳,二惠,晏等等這些家族,怎麼可能讓你一個外人執政?楚國執政令尹不是楚王的兄弟就是世家大族,鄭國有七穆,宋國有桓戴之族,晉國有滅趙氏,狐氏,先氏,欒氏,範氏,中行氏,知氏,祁氏,羊舌氏。申公巫臣帶槍投敵,並有連吳之功,不過是個大夫,且二世而亡。孔子就站著魯國有陽虎之亂碰巧上位,又有什麼本事讓自己被其他國家重用呢?

分析問題要結合時代背景,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不同不用套用,不要以為春秋戰國並稱又都屬於東周就相提並論。


春秋時期如果有國家採用儒學仁政,肯定會成為強大的國家,這點無論是孔子還是當時的諸侯都是承認的。

孔子說:苟用我,三年可成矣。

齊君說:魯有孔子,必強盛。於是以美女和財寶賄賂魯國國君和權臣季氏,逼迫孔子辭職。

蔡國大臣說:孔子之聖,弟子賢明,苟用之,國將不國。

孔子至楚國,楚王欲封孔子,大臣阻止說,周文王以八百里之地而王天下,孔子擁有文王之德,封其地豈不要使楚淪為孔子之國。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以看到,春秋各國對孔子的主張都是認同的,但懼怕孔子影響力太大,德高震主。

實際上當今發達國家都是遵從孔子仁政思想,孔子思想在16世紀被利瑪竇等傳播到歐洲,成為啟蒙運動的主導思想,自由、民主、平等、法治、人權等理論都是從此而出,建立了現代文明的基礎。


首先,仁政是孟子提出的,孔子提出的是仁的理念,是一種哲學概念和人生境界,然後引申到政治上纔有了「愛人」「民本」等具體內涵。

其次,不用說春秋了,即使在現代,孔子的思想也不是用來遵守的,因為孔子提倡的是自律的行為,而非他律的規範。仁是要你自己覺悟了,自己去做的,不是誰在那裡逼著你去做個偽君子。可春秋戰國是在比誰更君子?更正義嗎?不是,是比誰拳頭更硬。

當然,統治者不能只有拳頭,於是孔子的思想被粉飾成一種統治的合法性和萬能工具時,它成了一種必須遵守的教條了,而在現代化的批判中它得到的更多是負面評價,但這不是孔子思想的問題,因為歷史上孔子思想總是被錯用、小用。

至於孟子,他的仁政充滿了理想主義,他所描繪的井田制是一種美好的烏託邦,不符合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恐怕與歷史上真正的周制有很大差別,這也是為何當時沒被大國採用。

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在思想史上有他們永恆的地位,閃爍著中國早期哲人的人文光輝,至今依舊值得探討,但在政治實踐中不可能被完全遵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