瀉藥。

很不巧題主說的我全中,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字寫的一般般買鋼筆卻花了十幾萬,球不會打卻買了幾百雙球鞋(再加一條:還在念書平時沒什麼機會正裝卻買了十幾雙皮鞋),每次論文東拼西湊卻買了MacBook和iPad Pro(iPad pro是十分鐘前剛簽收的 估計買回來以後也是看看愛奇藝),不愛讀書卻買了Kindle(一開始準備買來看書後來沒耐心看書變成了看漫畫,再後來連漫畫都看不下去就只能閑置了)。

簡單來說我並不認為我是虛榮,因為我從來不會以任何形式炫耀我的鋼筆,這玩意不玩筆的除了萬寶龍你說出去人家也不信一支鋼筆竟然要小一萬。也很少會發自己鞋子的照片,球鞋倒還好,平時穿去學校本身周圍同學可能也看得出來價格了,但皮鞋的話,我穿一雙Alden或者Viberg甚至Clinch,沒人會知道這鞋到底要多少錢,在大部分人眼裡這就是一雙「小皮鞋」或者「馬丁靴」,這樣的情況下,又談何虛榮心呢?至於MacBook這種東西我不清楚國內校園,我在國外留學的話,中學開始基本同學就人手一台了,倒是iPad pro普及率沒那麼高,現在上大學放眼望去就幾個人在用,可能有些虛榮心的意思在裡面吧,不過在留學生圈子裡也不算什麼。

說到底其實就是家境還過得去,有錢負擔這些,就拿鞋子來說,如果說人生中的前幾雙貴點的球鞋還帶點「虛榮心」的意思在裡面的話,買多了就純粹變成自己的愛好了,越到後來買的鞋子越小眾,根本不求別人能看得出自己的鞋子多貴多牛逼,從一開始為虛榮心而買到後來純粹為取悅自己而買,大概就是這樣吧。


有,我就是。

這不是虛榮,因為沒人會關心我在用什麼。並且,我認為題主對「虛榮」的理解出現了偏差。

我一直堅信,在條件允許的範圍內,以最高規格對待任何事,是不會有錯的。字丑,是不影響用好長刀的,球打的差,是不妨礙用0號線的。

只有陰暗的內心才會。


題主修改了題目,並再次邀請我回答該問題,那我就重新回答這個問題,兩個答案加起來大概2934字。先說結論:掙錢攢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並不是虛榮,且並不因為想買的東西是否是名牌價格幾何改變其性質

特別說明:名牌可以是公認的,也可以是自認的,而則是一個相對的,同樣是10000+的Mac,對月工資3千的人來說貴,對於並不需要其功能的人來說貴,但對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人來說不貴,對靠某些特殊軟體工作的人來說不貴,40w的汽車已經是工業的巔峰,百萬豪車對於普通人來說貴且不值,但對於商務人士,百萬豪車能助其掙到大於百萬的錢,那麼貴且值,對於資產上億的人來說,百萬豪車帶給他極致的舒適和享受,那麼不貴且值。

但以上並不影響你自己認為自己是虛榮的人,前提是花的都是你自己掙的錢;如果花的甚至不是自己掙的錢,那不用想,你就是虛榮的人!

當你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不太對勁,甚至不太理智的時候,我覺得這反倒是件好事,至少你已經開始思考,所以請保持思考。我給你提供一點思路,和我自己結合別人觀點的見解。

請思考並作答:為什麼同類型產品要選名牌或貴的產品?難道因為名牌或貴的產品質量好,除開晶元等高精尖行業,我們尚需努力,標準的工業品(鞋服鋼筆),基本都是中國的天下,任何東西質量與品牌沒有必然的關係,只跟品牌願意給代工廠出廠價加多少錢有關係,不同的費用對應不同的工藝,這是公開的且是供應鏈的常識;而AJ和特步可以是一樣的材料一樣的工藝,一樣的機器上的兩條流水線AJ比特步每雙加了幾塊錢,但售價是特步的好幾倍;或者說是名牌或貴的產品設計牛逼?現在很多名牌設計都是外包的,集團只管品牌運營,有的牌子直接照著其他牌子的超,網上一查就有很多大牌之間因為設計而產生的撕逼,有的外國品牌甚至直接抄中國的品牌設計。當然如果你面對相同的品質,堅持為名牌的logo花更多的自己的錢買單,那當我沒說。

請思考並作答:什麼是需要?滿足生理是需要,滿足慾望也是需要,人滿足自己的慾望本身有任何錯誤,但要警惕商家給你製造的需要,消費本身沒有問題,賺錢嘛就是要花的,消費就是消費,花錢就是花錢,為了滿足自己的實際需求付出的金錢代價,你買的是東西,而非購買品牌廣告帶給你的虛榮,舉個例子,買勞力士手錶,可以是滿足自己的想要好表的慾望,可以是商務上的經濟實力的體現,但商家告訴你,戴上勞力士你就是朱一旦,隨時開出員工安排非洲,商家告訴你買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這個物品背後賦予你的形象地位,擁有了這些物品,你就成為了他們所謂文化的一部分,擁有這個形象地位,成為這種文化,真的是你需要去滿足的嗎?

滿足自己需求的東西可以花夠錢,甚至花大錢,不滿足自己需求的東西一分錢不花,買鋼筆就是為了寫字,可以買自己喜歡的牌子、顏色、造型,一百兩百,一千兩千,一隻兩隻三隻都行,但用壞再買下一隻,不要多買;買球鞋就是為了穿的,可以時尚,可以個性,可以貴一點,可以買一雙兩雙三雙,然後穿壞了再考慮買下一雙,也不要多買,整體數量保持平衡。

千萬不要攀比,人這種動物攀比起來是沒有上限也沒有下限的,名牌上面有更名的名牌,貴上面有更貴,以我們國家的工業能力,除了晶元等高新技術,剩下的標準的工業產品,名牌和仿冒可以是同一個廠家的兩條生產線,專櫃都沒法給你驗真,因為是一樣的材料,一樣的工藝,一樣的機器,一樣的流水線,你說你怎麼鑒定。

-------------------------------------分割線----------------------------------

為避免對大家閱讀造成障礙,說一下題主的原問題,大概是:怎麼看待身邊沒有做出成果,但一定要顯眼裝備的人,舉了幾個例子,類似於字寫不好,但一定要用一兩千的鋼筆之類的,想從家庭、生活等各個角度分析一下這種虛榮的行為。簡介完畢

以下為原答案:

呃~~~,我從題主舉的例子看出,題主還在學校階段,沒有真正步入社會,我覺得題主有必要擴寬一下思路,我就先杠一下題主啊,您先別生氣,請先思考一下顯眼裝備為什麼跟作出成果關聯在一起?進一步裝備跟成果一定關聯嗎?而且一定要顯眼裝備就必然是虛榮嗎?

話分兩頭,裝備跟成果必然聯繫嗎?我覺得未必,舉個例子,寫字這件事甚至跟沒有必然聯繫,你拿塊石頭在洋灰地面上也可以寫字,拿手指沾點墨也可以寫字啊,拿一瓶噴漆在牆上也可以寫字;同時筆除了用來寫字也可以用來畫畫,甚至電影里還能用來殺人,《疾速追殺》男主用鉛筆都能弄死好多人。那麼相應的寫字好不好筆貴不貴,就更沒聯連了。同理球技和球鞋,論文和電腦,車技跟跑車沒有必然的關聯。

說完成果跟裝備的關係,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顯眼裝備」,顯眼裝備的「顯眼」按照題主的定義,就是價格遠超其工具屬性帶來的價值(例如一兩千塊的筆作為工具就十幾塊的價值),基本上就是奢侈品的定義了,而奢侈品不是工具屬性本身顯眼,它跟普通日用品沒有本質區別,是有錢人把它們當做平常的日用品來消費,有錢人的日用品需要有一個顯眼的名字體現他們有錢,所以起了一個名字叫奢侈品,是用的人顯眼,而不是東西本身顯眼。你背個LV的包,還是天天擠地鐵,那一刻在別人眼裡你身上的就是假貨,真貨也是假貨;反之,如果你身邊的所有人都知道你的身家,知道你的資產,那麼你身上的假貨也是真貨。

然後我們再來看你舉那些例子:

字寫得不好,為什麼一定不能用一兩千的鋼筆?難道不可以只是單純的喜歡鋼筆?

球打得不好,為什麼一定不能買一兩萬的鞋?難道不可以只是想搞一點收藏?

論文從來不寫,為什麼不能炫耀自己的Mac或iPad Pro?難道不可以只是想向大家安利蘋果的設計?

日記、筆記從來不做,為什麼不能先買Moleskine?難道不可以只是單純的有錢嗎?

以上的一切,難道不能是單純的有錢或者爹媽有錢嗎?

那麼為什麼沒錢的人也買各種奢侈品,終於要說到題主想聽的部分了,這因為他們陷入了消費主義的陷阱,互聯網抹平了信息差,但又帶來了心理落差,以前我們都是一樣的窮,而現在我們能看到真的有那麼多富人,而且他們真的過的非常爽,這麼多明星這麼光鮮亮麗的日子,這就造成了心理失衡,商家再忽悠說你買的不是一件物品本身,而是其帶來的生活態度,你買了跟有錢人或明星一樣的東西,你就過上了那種生活,買個一兩千的筆就過上了隨便簽都是幾千萬訂單的那種生活,買個iPad Pro就跟學霸過上了同一種生活,這就是題主想像中的虛榮,這種虛榮是人類自帶的,如果跟延遲滿足掛上鉤這甚至是人類進步的催化劑,商家只不過利用廣告縮短了延遲滿足並放大了虛榮。

我周圍沒做出成果,但一定要顯眼裝備的人,有兩種,一種是有錢人,顯眼裝備就是日常裝備,總不能逼著人家換裝備吧;另一種是沒錢且被消費注意忽悠住的人。

最後說一句,年輕人擺正心態,尤其是還在學校的時候,不要過分關注用奢侈品的人,不管使用人是有錢還是其爸媽有錢,或者都沒錢就想裝13,你可以不理解那些沒作出成果還要非要顯眼裝備的人,但請不要主觀的認為人家就是虛榮,而來找認同,你已經把他們這種行為定義為虛榮,你找得到的認同感,只可能是想要卻得不到的嫉妒,諷刺別人沒本事的自我安慰,有錢人不需要找認同,所以努力上進,成為有錢人,成為那些顯眼裝備就是日常裝備的人。


看出發點吧。如果只是喜歡我覺得算不上虛榮。如果用來吹牛b,就算了


名牌的東西本身就是個屬性而已

喜歡 力所能及 買就是了

打腫臉充胖子是虛榮 為夢想去買單是熱愛

自己攢的錢 怎麼用別人管不著

以上


嗯……好吧,挺多答主說的挺對的,也接受批評。

但是,我說實話也屬於我說的人其中一類吧……

確實,我字寫得不好,用的也是Lamy 2000

而且我用的也是Mac,也沒做出過什麼有高度的作品。

所以各位答主不必擔心我是在嫉妒別人吖……

我只是想和大家探討一下,有時候我們追求的東西,究竟是不是我們需要的。

我也或許是這樣的一個人,自己本不需要一些東西,卻一定想要買它們(例如40萬頂配的Mac pro)。

請問這樣算虛榮嗎?


如果刻意去顯擺是不對的,那是一種攀比心理,不健康。


每個人都有炫耀的心理,只不過是孰強孰弱罷了。我同學也差不多這樣,明明家裡只是個中產家庭,自己還沒有自給自足,卻偏偏買AJ買了一大堆。穿回力他不香嗎,一雙回力我能穿兩三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