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穿刺做病理診斷,那就像少部分穿刺取不到病理的患者一樣,結合病史習慣,癥狀,影像學相關檢查等做臨床診斷,這個也並不是很難。有胸水腹水等抓緊抽沒有就抽血做一個基因檢測,能靶向就靶向,不能靶向就放化療,靶向葯最好不要盲試。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科學合理治療,樂觀面對結果吧!


不做病理,沒有確定的方案,所有治療都受限制。也有類似這種的,盲試靶向葯成功的,這是沒有辦法才用的,成功了就是幸運的,不成功那就只能換方案


早發現早治療。肺癌哪怕是晚期,現在的靶向葯都價格不貴,並且生活質量都挺好的。


做肺穿刺,一般的來講高風險的結節是應該穿刺的,你不能擔心發生轉移,肺癌而拒絕穿刺,因為只有穿刺才能確診,只有確診才能決定治療方案,才能儘快的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和控制病情,如果是癌症,那你更應該早點治療才能會有好的效果。

所以說會耽誤病情,任何穿刺它都是有風險的,不能因為有一定的風險就廢掉這種方法而拒絕這種方法,所以說穿刺,它是一種明確診斷的一個有效手段,但是並不能說你認為會有轉移,就拒絕他而不進行穿刺,所以說,不管是怎麼個情況最好穿刺確診。


其實也沒必要做穿刺,增強後PET,然後直接手術。


老年人有時候想法很無奈,希望自己僥倖不是癌症。不確診就不是,很可笑很無奈。


大夫肯定跟您交待過了,謹遵醫囑吧。


如果拒絕穿刺活檢,可以行外周血做個基因檢測,看看是否有適合的靶點存在 。


覺得這位老人很有智慧,與許多著名大型醫院的一些著名專家教授的觀點類似。肺部疑似病患做穿刺活檢的後遺風險是很高的。通常都是靠增強CT動態跟蹤或直接PET-CT(也見過PET-CT懷疑肺癌,結果被動態跟蹤推翻結論的)。一般,在一些著名的大型醫院,對肺部疑似病患都有3cm的臨界要求。小於3厘米,密切觀察其動態。大於3厘米,根據動態情況,基本上就能確定了。至於具體的方案方面,可以通過嘗試的方式。目前一些化療或靶向葯,都有一定的廣譜特性,例如有些葯可同時適用於腺癌和小細胞癌。這都是辦法。最後祝好運!


穿刺也不一定能檢查出來。上個月有人(女,50多歲)纖支鏡做了兩次都沒穿到異常細胞,手術切除後病檢是肺腺癌。之前有個知乎貼子穿刺是腺癌,手術病檢是肺腺癌+小細胞。先做增強CT和PETCT,然後醫生根據影像資料先看要不要手術。


說說我父親吧 去年五月查出高度疑似周圍型肺癌

醫生提出穿刺活檢或者直接手術選擇權在我們

綜合老人生活習慣、各種檢查結果,毫不猶豫 手術!

術前主刀醫師告知 有切除的必要切 沒必要就不切

然後手術成功 肺鱗癌中分化 六次化療 現在按時複查

一句話 早治療 不能痊癒 至少能延續生命 提高生活質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