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現在世風日下的愛情感到擔憂。年輕人急需求偶的行為,很多是出於孤獨,已經對愛情本身的聖潔有了妨礙。而且,人們並不以為奇。

真愛值得讚頌,小夜鶯願以生命做犧牲,去成就一朵青年學生送出的紅玫瑰。王爾德曾在別處說過:「每件賞心悅目的東西背後,總有一段悲哀的隱情,連最不起眼的小花開放,世界也得經歷陣痛。」我想,大概每一對賞心悅目的愛人,甚至能夠相伴白頭的愛人,都是為這美麗的表象和勝利的結果付出了不少隱痛的吧,或許甚至可以與夜鶯將自己刺死於玫瑰花莖的觸目驚心的痛苦相提並論。

那麼我們是否有耐心、有信心、保持初心地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在這未知的人海茫茫中,堅信愛的力量呢?我們是否有勇氣去承擔與這份美好的愛並存的痛苦呢?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一邊探索嘗試一邊給出答案。


難以名狀的悲傷和難過。

對未知的美好,我們充滿好奇心,卻不懂得保護自己。

套用一句職場上的語句:做事之前應該先調研再採取具體決策,而不是傻傻地只知道去付出。

話又說回來,當你陷入一種感情(或者是情緒),尤其是愛情這種自古以來就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的時候,哪還知道「理智」兩個字怎麼寫。

╮(╯_╰)╭


最近備課《夜鶯與玫瑰》,找了幾段短視頻看了一下,看完後真的是進去了王爾德的童話世界,有種憤懣不平卻又無法改變的深深的無奈感。之前已經看過好多次文章了,這次再來進行精讀的時候對於夜鶯的理解已不再簡單的無私奉獻精神了,男孩的麻木不仁無動於衷卻想得到美好的愛情,先不說文中女孩的不懂真情,這個男孩的行為也是造就這個悲劇的原因之一吧。

讀的時候心隱隱作痛…過了一會有點傷感,又過一會……生氣…夜鶯就是個小傻瓜。它死之前的期望是男孩的專情,但是最後男孩不僅丟掉獻血滋養的玫瑰,也不再愛公主,我心疼小夜鶯。


覺得憂傷又現實


1.只有夜鶯才能做出這樣的事

大概因為它不是人

2.每一個人都曾經是義無反顧的夜鶯

用生命換來的愛情

轉眼成為了粉末

心死後化作了自私、世俗的人

3.夜鶯在一聲聲啼叫中感受到了愛情

它比人真實、幸福

(隨便寫的)


夜鶯之所以是夜鶯

就是因為他跟我們都不一樣

我們為珍珠瑪瑙肝腦塗地

他為紅玫瑰肝腦塗地

其實都一樣

為黃金喪命想想

黃金之愛也挺浪漫的

為玫瑰喪命也一樣

你覺得他腦袋不太靈光

但同樣看

我們腦子也說不上多好

那個人追求的東西不一樣

玫瑰還是黃金都未必能得逞我們的願望

也無所謂可惜與不可惜

盲目與不盲目


無名之怒,難以遏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