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內容:打了無痛分娩(脊椎)的順產是怎樣一種經歷?

如何定義「無痛分娩」?在分娩過程中,有哪些鎮痛的方式?這些方式又會產生哪些作用和效果?

本問題將作為「知識庫」欄目的一部分,你的創作將有機會被收錄在相關話題的百科簡介中,為知友們解答各種十萬個是什麼。


無痛分娩,又叫分娩鎮痛,是指椎管內分娩鎮痛技術,主要包括硬膜外腔鎮痛、蛛網膜下腔鎮痛和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腔聯合鎮痛等診療技術,它是目前用得最多、也最有效的緩解分娩疼痛的方法。

無痛分娩就是通過打麻藥減輕分娩時的疼痛,但麻藥的濃度較低,相當於剖腹產麻醉時的1/5~1/10,一般不會對母親和胎兒產生特殊影響。如果剖腹產都沒問題,那麼無痛分娩就更安全了。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應用很普遍了,美國大於85%,英國大於90%。

2009年美國超過300000例患者的數據顯示,沒有1例產婦死亡與麻醉相關,僅有2例心臟驟停、2例心肌梗死、4例硬膜外膿腫及腦膜炎、1例硬膜外血腫,上述併發症發生幾率均很低。

在西方發達國家,自然分娩期間接受鎮痛已經是一種常態和被廣泛接受的觀念。我國不同地區婦產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無痛分娩率各不相同,省會及一線城市的大型婦產醫院、婦幼保健院可達70%以上,部分醫院甚至可以達到90%,但經濟欠發達地區,二三線城市醫院分娩鎮痛尚不夠普及,多數都在10%上下,也有的尚未開展分娩鎮痛。

我是2014年年底生的雪球,我當時生產的醫院是上海排名前三的婦幼醫院。可是,一直到我進了產房,我都沒聽說過無痛分娩。

直到我聽到護士對一個產婦說:「三指了,你要不要打無痛?」我才知道還可以要求無痛分娩的。當時,和我一起生產的十來個產婦,全部都要求無痛分娩。

其中,有個產婦達到了打無痛的條件時,還想先不打,看能不能堅持一下,結果只堅持了不到10分鐘,她就受不了了,趕緊叫來了護士開始準備。

無痛分娩真的能緩解分娩的疼痛嗎?

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真的非常有效果。我在打無痛時,麻醉師跟我說話,我都痛得一個字說不出來,連扎針時都一點感覺不到。

麻藥打完後,沒有馬上生效,等了大概兩分鐘,我就一點感覺不到疼痛了,有種從地獄回到天堂的的感覺。

如果你認為我的經歷只是個例的話,那我們再看看其他人的經歷。下面是我在知乎分享自己無痛分娩的經歷時其他用戶的留言:

來源:知乎

2018年1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下面簡稱《通知》),提出:

2018—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具備產科和麻醉科診療科目的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或婦產專科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逐步在全國推廣分娩鎮痛的診療工作。 試點醫院應當在2020年底前達到椎管內分娩鎮痛率≥40%。

這對所有產婦來說,絕對是個特大喜奔的好消息。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人,肯定無法想像,那就回想一下去年陝西榆林一名產婦因疼痛難忍跳樓自殺的事情。

如果當時醫院可以提供分娩鎮痛技術,那名產婦的悲劇就絕對不會發生了。

下面再對《通知》中的幾個細節詳細解讀一下。

「椎管內分娩鎮痛的實施應該由產婦本人自願同意,由產婦本人或其委託代理人簽署知情同意書後方能實施。」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當時生產的醫院,打無痛是要家屬簽字的。

我隔壁的產婦想要求無痛分娩,護士讓她給她老公打電話讓他簽字。沒想到她老公卻不同意。掛了電話後,產婦堅持了一會兒仍然疼痛難忍,再給老公打電話,還是不同意。然後產婦突然就崩潰了,一邊痛哭流涕,一邊破口大罵……見此情況護士也跑出去和她老公溝通,好在她老公最後終於同意了。

網上也不時地爆出「產婦要求無痛分娩,丈夫拒絕簽字」這類的新聞。而《通知》也終於明確了椎管內分娩鎮痛的實施「由產婦本人自願同意」,知情同意書由產婦本人或其委託人簽署。相信隨著無痛分娩的普及,這類新聞也會慢慢消失匿跡了。

「產程開始後,產婦有要求,經評估無禁忌證後,在產程的任何階段均可開始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 」

目前國內醫院開展的無痛分娩基本都在產程的第二階段(宮口開至3指時)開始實施。

我當年也是宮口開到三指使用的無痛。我足足忍受了十幾個小時的疼痛,宮口才開到一指,想到還不知道要忍受多久纔能夠到打無痛的條件,簡直要絕望了。

雖然打完無痛之後確實是感覺不到痛了,但我生雪球時歷時15個小時,不痛的時間只有2個小時,有13個小時都處於疼痛難忍的階段,如果較真的話,我的無痛分娩根本就是名不副實。

而實際上,美國早在2006年就廢除了對產程早期椎管內分娩鎮痛的限制。美國「2017 產科鎮痛和麻醉實踐指南」也明確可以進行全產程鎮痛:儘管分娩鎮痛及麻醉有很多其他醫學指徵,但是隻要沒有禁忌證,產婦要求分娩鎮痛就是獨立的醫學指徵。

中國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發布的《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17)》也提出:近年來國內外諸多研究為潛伏期分娩鎮痛的應用提供了充分的依據,即在宮口擴張到1cm~3cm時實施分娩鎮痛並不延長產程,也不增加剖宮產率。最新的美國產科麻醉指南提出只要規律宮縮開始並且產婦要求鎮痛的前提下即可給予分娩鎮痛。目前已有大量臨牀研究表明潛伏期開始椎管內鎮痛並不增加剖宮產率,也不延長第一產程。所以不再以產婦宮口大小作為分娩鎮痛開始的時機,產婦進入產房後只要有鎮痛需求即可實施。

而國內目前之所以還是在產程第二階段開始實施無痛分娩,主要還是因為我國的醫護人員對無痛分娩技術還缺乏實踐經驗,擔心產程早期運用椎管內分娩鎮痛會延長產程,增加剖宮產率和產鉗率等。

這次《通知》中明確提出的「在產程的任何階段均可開始實施椎管內分娩鎮痛 」,意味著中國的產婦們將迎來一個真正的全程無痛的分娩時代。

椎管內分娩鎮痛的禁忌證:

1.產婦不同意,拒絕簽署知情同意者。

2.存在椎管內阻滯禁忌證者,如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感染或損傷、低血容量或低血壓、顱內壓增高、脊柱病變或嚴重脊柱畸形,神經系統疾病或神經病變等。

3.對局部麻醉藥及阿片類藥物過敏者。 4.產婦無法配合進行穿刺的情況。

遺憾的是,無痛分娩並不適用於所有產婦,《通知》中列出的出現上述情況的產婦都不能使用無痛分娩,無法享受到無痛分娩的巨大好處。

期待全國普及無痛分娩,早日開展起來。

最後再囉嗦一句,國家都這麼給力了,各位準媽媽的家屬們就不要再拖後腿了,雖然以後不讓你們簽字了,但也希望到時候你們能無條件地、全力支持準媽媽們進行無痛分娩。

你可能還感興趣:

網上各種育兒知識滿天飛,到底有用嗎??

www.zhihu.com圖標有哪些相見恨晚的母嬰用品堪稱「神器」??

www.zhihu.com圖標孩子出生的第一年你花了多少錢??

www.zhihu.com圖標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2018-11-20 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分娩鎮痛有關問題的答覆,2018-11-27 3.廖光東、羅東、姚強,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2017 產科鎮痛和麻醉實踐指南」解讀,實用婦產科雜誌,2017-08 4.馮繼峯、曲元、劉志強等,分娩鎮痛專家共識(2017),中國麻醉在線,2017-12-13 5.胡靈羣、李韻平等,從「無痛分娩中國行」看中國的分娩鎮痛,臨牀麻醉學雜誌,2013-02

-------------------------------------------------------------------------------------

微信公眾號:雪球媽媽 ( snowballmom )——不寫雞湯,只分享乾貨的80後媽媽

想了解更多育兒乾貨或有問題需要諮詢,請關注我。

歡迎和我交流育兒生活中的問題。(*^__^*)


無痛分娩是一個非常受關注的話題,最近幾年來,由於分娩鎮痛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關注。

而且現在國家已經正式推廣分娩鎮痛了!

今年的3 月 20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名單》,確定了 913 家醫院作為第一批國家分娩鎮痛試點醫院。

1. 無痛分娩到底是什麼?

我們一直所說的無痛分娩,是分娩鎮痛中公認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主要包括硬膜外腔鎮痛、蛛網膜下腔鎮痛和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腔聯合鎮痛等技術。

大致的操作過程是:麻醉師在孕婦後腰硬膜外腔位置穿刺並置管,注入鎮痛藥物。

2. 鎮痛效果多久起效?無痛分娩真的不痛嗎?

通常來說,注射藥物後並不會馬上止痛,而是需要1-15分鐘才能起效。

而且,在目前的醫學的環境下,想讓分娩完全無痛,還是不太容易做到的。

臨牀上通常按照 0~10 分給疼痛程度分級:

0 分——無痛;

0~3 分——輕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 分以上——重度疼痛;10 分——能夠想像到的最劇烈的疼痛。

使用分娩鎮痛以後,通常可以將產婦的疼痛程度控制在 3~4 分以下某些人甚至可以達到 0 分

一般在麻醉慢慢起效後,產婦下半身會有些發熱,可能還有肚子發緊,腰骶部壓迫感,腿上可能會出現木木等奇妙感覺,具體感覺因人而異。

3. 無痛分娩會不會對寶寶有影響?

並不會。

椎管內分娩鎮痛所用的麻醉藥濃度和劑量均較低,僅相當於剖宮產的1/10-1/5

而且,麻醉藥物直接注入椎管內而非靜脈,藥物經母體吸收再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的藥物少之又少,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此外,無痛分娩可以顯著降低胎兒宮內缺氧的概率,有效減少由於疼痛造成的產婦呼吸紊亂,從而降低胎兒發生酸中毒的概率

4. 無痛分娩會影響母乳嗎?

椎管內分娩鎮痛的藥物作用在局部,進入母體血液並隨乳汁分泌的藥物微乎其微,目前研究沒有證據證明硬膜外麻醉會干擾母乳餵養。

美國婦產科學會的結論是,母乳餵養不受藥物麻醉的影響。

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

5. 打無痛會有副作用嗎?對腰椎不好是真的嗎?

很多產婦及醫護人員仍顧慮椎管內分娩鎮痛導致的產後頭痛、腰背痛、瘙癢、噁心嘔吐、寒戰、嗜睡、難產性剖宮產率、產傷等。

但是,至今還沒有研究證明椎管內分娩鎮痛會增加這些併發症。

分娩鎮痛的一般來說是在腰椎的一個間隙做一個穿刺,穿刺過程中會穿過一些韌帶,導致產後穿刺點部位暫時的鈍痛,但這種損傷是比較小的

一般在產後的一週到幾周的時間,人體就會自動將這種創傷修復過來,不必過於擔心。

而有些媽媽反映產後持續幾個月甚至數年的腰部疼痛,可能是和孕期腰椎受壓和生產時損傷有關,並非無痛分娩的鍋。

6. 申請無痛分娩需要什麼條件?

無痛分娩適應人羣非常廣,但要注意,也不是所有產婦都可以做無痛分娩,如果產婦存在以下情況,那就不適合無痛分娩了

?背部皮膚感染;

?敗血癥;

?凝血功能障礙;

?顱內壓增高;

?未糾正的低血容量。

其次,以下這些情況也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評估是否可以進行無痛分娩:

●背部受過傷;

●腰椎骨折或腰椎手術史;

●腰椎間盤突出;

●正在使用抗凝藥物;

●一些神經系統的疾病等。

7. 實施無痛分娩,需要注意什麼?

有兩點提醒。

第一是分娩鎮痛操作過程中不要隨意亂動,心情放鬆些。宮縮痛來了,或者萬一腿或臀部出現過電樣的感覺,有時引起一側腿不自主抖動一下,這是神經根的正常反射,不要緊張。

第二點是在接受分娩鎮痛後,產婦要避免攝入高油、高蛋白的固體食物,可以飲用高能量飲料。

關注公眾號【快樂媽咪】,媽媽貼心的孕育好幫手,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

回復孕期及育兒關鍵詞,如「孕吐」、「胎位不正」、「黃疸」、「長高」等獲得相應專家視頻和文章。


這個是我專業領域,我從婦產科醫生角度跟大家科普一下!感謝題主邀請!

無痛分娩對於女性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技術。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先知道一下無痛分娩的前世今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李銀河曾經說:產婦分娩是否痛苦,反映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為產婦減輕痛苦,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也反映了一種生育文明。當年榆林產婦跳樓事件,產婦的疼痛是觸發各方矛盾達到激化的導火索。

分娩的疼痛可能是女性一生中所經歷的最嚴重的疼痛。臨產和分娩的疼痛因人而異,不同的人疼痛的閾值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臨產疼痛是很嚴重,有些人甚至認為是無法忍受的。而且,產痛對心理的影響是巨大的,嚴重可以引起心理的崩潰。

未得到緩解的疼痛可能也是導致產後心理創傷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分娩過程中經歷過未得到緩解疼痛的婦女更可能出現產後抑鬱。在一項納入1288例陰道或剖宮產分娩後婦女的研究中,產後抑鬱的發病率與急性產後疼痛的嚴重程度相關,而非分娩方式。更嚴重的產後心理創傷形式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據報道,產後PTSD的患病率為1.7%-6.9%。出現一些創傷後應激的癥狀比例更高。儘管PTSD的病因複雜且為多因素性,但分娩過程中未得到緩解的疼痛是一個很重要的危險因素。要正確認識產後PTSD對於產婦極其有害的影響。

我們通常所說的「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為「分娩鎮痛」,是使用各種方法使分娩時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分娩鎮痛可以讓準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恐懼和產後的疲倦,讓她們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因積攢了體力而有足夠力量完成分娩。

「無痛分娩」起源於國外,至今有100餘年的歷史,目前它在國外已經應用很普遍了,美國分娩鎮痛率&>85%,英國&>90%。國內很多醫院均已開展無痛分娩,有的已經佔了順產的30%~40%的比例,準媽媽可以放心選用無痛分娩,這是一項簡單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

目前的分娩鎮痛方法包括非藥物性鎮痛和藥物性鎮痛兩大類。非藥物性鎮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水中分娩等,其優點是對產程和胎兒無影響,但鎮痛效果較差;藥物性鎮痛包括笑氣吸入法、肌注鎮痛藥物法、椎管內分娩鎮痛法等。

椎管內分娩鎮痛是迄今為止所有分娩鎮痛方法中鎮痛效果最確切的方法,這種操作由有經驗的麻醉醫師進行。麻醉醫師在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成功後,在蛛網膜下腔注入少量局麻藥或阿片類藥物,並在硬膜外腔置入一根細導管,導管的一端連接電子鎮痛泵,由產婦根據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給葯(麻醉醫師已經設定好了每小時的限量,不必擔心用藥過量),鎮痛泵可以持續使用直至分娩結束。在整個過程中,麻醉藥的濃度較低,相當於剖宮產麻醉時的1/5~1/10,可控性強,安全性高,幾乎不影響產婦的運動,產婦意識清醒,能主動配合、積極參與整個分娩過程。這種無痛分娩法是目前各大醫院運用最廣泛、效果比較理想的一種。

在給產婦施行分娩鎮痛麻醉時,要考慮不影響產程和胎兒安全的原則下,通過嚴格地給予鎮痛藥物,不影響子宮規律性收縮,即可阻斷分娩時的痛覺神經傳遞,從而達到避免或減輕分娩痛苦的目的,把分娩疼痛降到最低,但保留子宮收縮和有輕微痛感。

「無痛分娩」並不是整個產程的無痛。處於安全的考慮,目前國內多數醫院的分娩鎮痛是在宮口開到2~3cm時進行椎管內阻滯。產婦的精神狀態若處於緊張、恐懼、焦慮、信心不足之中,也會增加對疼痛的敏感度,因此,做好精神上的準備也是減輕疼痛感的一個好方法。不管用什麼方法都很難做到絕對不痛,它的應用是讓難以忍受的子宮收縮陣痛變為可忍受,或只是感受子宮收縮而不痛。

無痛分娩雖然在中國應用並不廣泛,但是它在國外已經應用得很普遍了,準媽媽可以放心應用無痛分娩,這是一項簡便易行、安全成熟的技術。

1.安全

無痛分娩採用椎管內阻滯,醫生在產婦的腰部硬膜外腔放置導管,鎮痛泵中麻醉藥的濃度相當於剖宮產的1/5~1/10,即淡淡的麻藥,是很安全的。

有非常詳盡的研究證實,椎管內鎮痛對產婦和胎兒是安全的。無痛分娩時用藥劑量極低,只是剖宮產手術的1/5~1/10,因此進入母體血液、通過胎盤的機率微乎其微,對胎兒幾乎也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當人體感到嚴重疼痛的時候,會釋放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這種物質對產婦和胎兒都有不利的影響,新生兒的血液和氧氣供應都可能受到影響。所以,無痛分娩還能減少胎兒缺氧的危險。

2.方便

由於麻醉藥的濃度很低,幾乎不影響產婦的運動功能,因此在醫生的允許下產婦可以下牀活動;此外,產婦可以根據疼痛的程度自我控制給葯,真正做到個體化,因此很方便。

3.藥效持久

大約在給葯10分鐘後,產婦就感覺不到宮縮的強烈陣痛了,能感覺到的疼痛就好似是來月經時輕微的腹痛。給一次葯,藥效大約持續一個半小時,甚至更長,待有了疼痛感覺後產婦應用鎮痛泵繼續給葯,自控控制鎮痛,如此反覆,直至分娩結束。

4.適合人羣廣

大多數產婦都適合於無痛分娩,但是如果合併凝血功能障礙、藥物過敏、腰部有外傷史等疾病,產婦應向醫生諮詢,由醫生來決定是否可以進行無痛分娩。

5.不用進手術室

無痛分娩的全過程是由麻醉醫生和婦產科醫生合作完成的,正常的無痛分娩在產房中即可進行,無需進手術室操作。

比剖宮產的優越性

自然分娩對一個身體健康、足月妊娠、產檢正常的育齡和適齡婦女來說,應看成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最自然不過的事情,這是人類繁衍後代的一個正常生理過程。一個母親應相信自己和胎兒具備天生的能力來完成這一神聖的使命。剖宮產只是一種萬不得已的分娩替代方式,對母子都是不利的。

剖宮產手術通常是由於患者有產科的病理情況而採取的補救措施,是人為的非自然狀態的分娩方式。對於產婦,它增加了腸粘連、附件炎症、傷口感染、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機會;對於新生兒,由於缺乏陰道壁的擠壓及缺少對外界環境的逐漸適應能力,羊水的排除不徹底,對新生兒的呼吸功能不利。

所以,無痛分娩不管是在婦女身體還是心靈上,都是最大的保護。讓生產不在變得那麼恐怖,讓產後不在有那麼多的併發症,這是整個社會的進步,也是對婦女最大的保護。若女性讀者能看到這,當你要生育的時候一定要勇敢而又果敢的選擇無痛分娩。


生孩子一定要痛嗎?

不一定。

一、什麼是無痛分娩

簡單來說就是在分娩過程中,採取措施使產婦不會受到產痛的巨大折磨。

首先,「完全無痛」是一種理想化狀態,鎮痛的目標是讓孕婦可以在第一產程下牀活動,不受疼痛折磨,減少恐懼,以便在宮口開全,有足夠的體力完成分娩。

這就是目前最常用的「硬膜外麻醉」,採用低濃度的麻藥施行的「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鎮痛」

二、無痛分娩對胎兒有傷害嗎?

(我們偉大的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

這個可以放心,分娩鎮痛以維護產婦和胎兒安全為最高原則。

只有剖腹產藥物濃度的十分之一。經胎盤吸收少之又少,基本無影響。

換句話說,剖腹產時用藥可比這個影響大。

三、無痛分娩技術成熟嗎?

其實無痛分娩在國外普及度已經很高了。

英國分娩鎮痛率早在1946年就達到32% ,目前高達90%以上。

美國高達85%以上。

所以相關技術已經很成熟。

目前最大的受障因素是人不夠

四、無痛分娩的好處?

1、減輕疼痛:對於分娩的順利進行非常有幫助。產婦可感受到的宮縮陣痛大概跟月經是輕微腹痛差不多。(個人差異)

2、保護孕婦和胎兒:沒錯,因為人體在劇烈疼痛是會釋放齣兒茶酚胺,影響新生兒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使用無痛分娩則可以降低這種危險。

五、為什麼目前沒人普及開?

在我國無痛分娩率僅有1%左右。

具體原因有兩點:

1、沒有人做

2、沒有人做

(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只怪漢字博大精深)

第一點沒有人做

就是上面說的麻醉科醫生短缺

尤其是綜合性醫院,麻醉醫生需要應付所有科室的手術,基本上無法提供無痛分娩人手。

建議想做的孕婦可以去婦產專科醫院看看。

第二點沒有人做

少有孕產婦主動去做無痛分娩。

因為公眾認知的缺乏,很多產婦或家屬包括部分醫生都缺乏無痛分娩認知度和接受度

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是理所當然。

對於藥物對產婦和小孩的影響過於恐慌

而忽視了疼痛本身對於孕產婦和胎兒的危害。


感謝邀請!不久前正好寫過這方面的科普,在此分享一下。

無痛分娩是怎麼回事?

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無痛分娩吧。

讓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減輕甚至消失的技術,就是大家俗稱的「無痛分娩」,主要是「硬膜外麻醉」。

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人體背後的脊柱中間有一個空間叫硬膜外腔,裡面有很多神經負責人體的感覺和運動的功能。如果在這裡用藥,藥物作用於負責痛覺的神經後,痛覺就會被「麻痹」。

但藥物對負責運動的神經不起作用,所以孕婦的運動功能不會被「麻痹」,甚至不影響孕婦的活動和飲食。

無痛分娩有什麼好處?

可以從很大程度上減輕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給孕婦更大的順產信心,減少順轉剖的比例。

有位媽媽回憶她的生產過程:「痛了一個多小時後,我就想直接剖了,因為真的太痛太痛。」雖然她在醫護人員的鼓勵下,最終順利地完成了自然分娩。不過回想起生產的那一天,她仍然心有餘悸:「不想生二胎!」

和她一樣想法的媽媽應該不在少數,即使生完一兩年,還難以忘記順產的陣痛。

另外有一位無痛分娩的寶媽說:「這次生娃生得非常輕鬆、順暢、愉快。最大的功績是無痛分娩,讓我度過了一個輕鬆的開宮口的過程。」

所以,就像是「裹腳」陋習的廢除,無痛分娩的出現對現代女性來說就是巨大的解放,它的不斷普及,是對女性的尊重、關愛。

無痛分娩在國內的現狀

這樣的分娩鎮痛技術在發達國家幾近普及,在國內,醫生醫院也想盡量提供這種服務,但因為麻醉醫生數量短缺、生育觀念差異、經濟負擔等多重原因,無痛分娩在內地大部分地區普及率僅有10%左右。

不過,值得高興的是,無痛分娩試點目前已經在全國範圍啟動,麻醉醫生的巨大缺口也將會逐步填平,普及率10%這個數字應該很快就要有變化了。

而且,無痛分娩的試點有希望獲得醫保報銷等政策支持,也就是說,無痛有可能要進醫保了。

無痛分娩,大家最關心的幾個問題

1

無痛分娩真的不痛嗎?

中國大多數醫院在孕婦臨產以後,並不會直接打「無痛分娩」,而是需要孕婦的宮口開到3公分,才給打「無痛」。

然而,從正式臨產到宮口開到三指的時間會比較長,平均大約需要6-8個小時,這個過程還是挺痛的。不過,在開到3指打了無痛後,可以極大地減輕準媽媽後面的疼痛,幫助順利分娩。

2

無痛分娩會影響寶寶健康嗎?

硬膜外麻醉的用藥量是比較少的,進入血液進而通過胎盤進入胎兒的量更是微乎其微。目前的證據也表明,準媽媽選擇使用硬膜外鎮痛,生下來的寶寶,出生時的新生兒評分和不用鎮痛的寶寶並沒有差別。所以,媽媽們不用擔心它對寶寶的影響。

3

會不會造成產後腰痛?

雖然硬膜外麻醉是在腰背部操作,但硬膜外麻醉與產後腰痛並無關聯。2012年,英國著名的薈萃分析,收集了世界範圍內有關這方面的研究。

專家進行隨機分組,比較了兩組的的腰痛發生率,完全否定了腰痛與硬膜外鎮痛有關的假設。

產後腰痛的真正原因:

孕期隨著胎兒成長,孕婦重心逐漸前移,骨盆前傾,導致腰椎的前凸,容易造成慢性腰肌勞損,而產後腰痠腰痛大都是孕期腰肌勞損的延續,和無痛分娩沒有關係。

產後腰痛最需要的是少彎腰、多休息,換尿布這種需要彎腰多事情盡量讓家人多幫忙。

「生孩子都是會痛的,忍一忍就過去了」這種話,我覺得沒有意義,宮縮的疼痛,沒經歷過的人是沒有發言權的。既然現代醫學有減輕疼痛的辦法,能用的話盡量用上吧。


神仙不能做到的事,無痛分娩可以

——源自自媒體達人 年糕媽媽,2個月前她剛生下小年糕

最近常有同學諮詢我關於無痛分娩的事情。平日工作時也聽到醫院的育齡期女同事聊天提到無痛分娩,

「打那個幹什麼,我生的時候就沒打!」

「聽說打那個容易腰疼哦!」

今天我就用我的所知所學給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是無痛分娩?

讓大家對這項造福天下女士的麻醉技術多些瞭解少些誤會,讓更多的育齡期女士在生孩子這件事能少一些對疼痛的恐懼,多一份當媽媽的快樂。

01

分娩疼痛的來源

我們要解決痛苦,必須知道痛苦的來源。分娩疼痛主要由子宮的收縮和宮頸的擴張引起,通過T10~L1(胸10-腰1)的內臟傳入神經(交感神經)傳入脊髓(下圖)。

分娩後期,會陰部拉伸刺激通過陰部神經和骶神經S2~S4(骶2-骶4)傳播疼痛。 所以我們知道引起分娩疼痛主要有T10(胸10也就是身體的肚臍平面)以下的神經支配了。

02

分娩鎮痛的方法

現在最常用的鎮痛方法主要為單純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聯合麻醉,俗稱「腰麻」,另外這個也是剖宮產最主要的麻醉方式。

之所以選這種麻醉方式是因為:這種麻醉方法只需極低濃度(遠低於正常麻醉劑量)的麻醉藥物(常用的為羅哌卡因和阿片類藥物)就能在不影響產婦的意識和呼吸,幾乎不影響產婦的運動能力,幾乎不影響產婦子宮的收縮的同時,有效阻止產婦對分娩疼痛的感知。換句話說,就是作為產婦的的你除了感覺不到分娩的疼痛了,其他的還是一切如常,該怎麼生還怎麼生。

你肯定會有疑問,什麼操作這麼神奇呢?

以下就是見證奇蹟的操作,你只需要配合就好了!

麻醉操作(「腰麻」當然是在腰上操作了,你需要像蝦米一樣把背弓出來)

麻醉穿刺成功之後會在硬膜外腔留置導管(如上左圖,導管非常細)

當所有的這些操作都完成之後,極低濃度的麻藥可以源源不斷從留置的導管裏進入你的體內(硬膜外腔),然後就把肚臍以下支配疼痛的神經給暫時阻斷了,分娩疼痛就會最大程度的得到緩解。

03

無痛分娩的優點

  1. 讓媽媽們不再經歷疼痛的折磨,減少分娩時的痛苦和產後的疲倦
  2. 在時間最長的第一產程得到休息,當宮口開全時,有足夠體力儘快完成分娩
  3. 減少不必要的耗氧量,防止母嬰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
  4. 避免子宮胎盤血流減少,改善胎兒氧合狀態

04

無痛分娩會減慢產程嗎?

  1. 現在無痛分娩應用的均為極低濃度的麻醉藥物,產程因麻醉因素的影響而延長的幾率已大幅度降低
  2. 宮縮強度與頻率與無痛分娩前無明顯區別

05

無痛分娩對哺乳有影響嗎?

  1. 由於用藥劑量很小,進入媽媽血液循環極少,藥物很快就會代謝掉,對哺乳沒有任何影響·
  2. 剖宮產麻醉藥量要比無痛分娩大幾倍,同樣對嬰兒的哺乳也沒有影響

06

分娩鎮痛對胎兒的影響?and會導致產後腰痛?

分娩時起鎮痛作用的低濃度藥物主要都在硬膜外腔(下圖藍色箭頭所指),其中能被媽媽血液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的藥物已是微乎其微,這些微乎其微的藥物還需要透過胎盤屏障(即媽媽和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過濾器」,胎兒和媽媽有各自獨立的血液循環系統由胎盤屏障將其隔開,互不幹擾,選擇性的進行物質交換)才能進入胎兒體內,能被胎兒吸收的藥物劑量完全就可以忽略不計了,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對於胎兒來說,這項技術是無比安全的。

無痛分娩穿刺時進針路徑(如上圖藍色箭頭軌跡相同)由後背正中皮膚—皮下組織—棘突上韌帶——棘突間韌帶——黃韌帶——到達硬膜外腔,穿刺路徑上不經過任何肌肉或者神經;而且穿刺針本身也比較細,所造成的損傷也很有限,癒合也很快,所以並不會導致產後腰痛。產後腰痛主要原因是:其一懷孕時內分泌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使腰椎及骨盆韌帶處於鬆弛狀態,產後內分泌系統還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腹部肌肉的力量也明顯不夠,從而導致了產後腰痛的狀況;其二頻繁彎腰及腹部贅肉增加使腰部肌肉負荷過重,從而導致腰肌勞損。另外孕產婦要避免產後腰痛,還需注意腰部保暖及不宜過早的穿高跟鞋。

07

無痛分娩的風險到底有多高?

放棄謠言信科學,別信經驗信數據

中國產科麻醉醫學會統計了2004至2009年5年內全國30家醫療機構的>300000例分娩病例,共發生了157例嚴重併發症。

所有自然分娩病例中,其中腰麻穿刺的失敗率為1.7%

157例嚴重併發症患者中:

        • 無痛分娩最為常見的併發症硬膜穿破後頭痛發生率 千分之七
        • 嚴重神經損傷27例——7例判定為與麻醉相關 1/3.6萬
        • 硬膜外膿腫or腦膜炎4例—— <1/7萬
        • 心臟驟停和心肌梗死42例——2例與麻醉相關 1/15萬
        • 硬膜外血腫1例—— 1/25萬

我院在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總共進行了無痛分娩4173例。累計發生嚴重併發症數據:硬膜穿破後頭痛3例,嚴重神經損傷0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導管誤入蛛網膜下腔導致麻醉平面過高1例。

30萬分娩的病例數據能不能說服你呢?

不能?那好,我再來告訴你一組訊息!

  • 1847年Simpson 醫生髮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一篇 「三氯甲烷應用分娩鎮痛的觀察結果」,它標誌著分娩鎮痛的歷史開端
  • 最有名的受益產婦是維多利亞女王,她於1953年靠分娩鎮痛生下了小王子
  • 我國於1951年正式將分娩鎮痛提上日程, 1964年北京大學醫學院 第一附屬醫院在第一屆麻醉學術會議上報道了「低濃度 普魯卡因的連續硬膜外阻滯用於無痛分娩」
  • 2017年8月,陝西榆林產婦難忍陣痛跳樓自殺,一屍兩命
  • 2018年11月,國家衛健委開展分娩鎮痛試點,或將在全國推廣
  • 然而無痛分娩率 美國超過85%,英國 1946年 32% 1958年66% 1970年後 98%
  • 2019年10月9日國家衛健委公佈,通過2018年度全國抽樣調查所得出的麻醉分娩鎮痛的開展率不足兩成,為16.45%。三級公立專科醫院的麻醉分娩鎮痛比例為35.46%,二級公立綜合醫院僅為9.13%。
  • 2019年我院(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的無痛分娩率在53%左右

08

哪些人不可以做無痛分娩?

  1. 產婦拒絕
  2. 經產科醫師評估不可進行陰道分娩者
  3. 椎管內阻滯禁忌:如顱內高壓、凝血功能異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感染等
  4. 產婦在穿刺時不能配合影響穿刺操作的情況
  5. 嚴重低血容量、神經系統疾病
  6. 產科異常情況(如臍帶脫垂、持續性宮縮乏力或宮縮異常、前置胎盤、頭盆不稱及骨盆異常等)

神仙不能做到的事,無痛分娩可以

上帝不能完成的心願,麻醉醫生或許可以

疼,還是不疼,這是一個問題!

選擇的權利更多掌握在你的手裡,快快行動吧!

?


無痛分娩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分娩鎮痛。分娩鎮痛可以有效緩解分娩過程中的疼痛,從而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程度,改善胎兒的血供和氧供,產婦清醒,全過程參與。

分娩鎮痛的方法

醫學的進步和麻醉技術的提高,為廣大產婦提供了更安全、簡單和普及的分娩鎮痛方法。目前通過大量的臨牀實踐,認為腰段連續硬膜外鎮痛最為有效。原理:阻斷疼痛等刺激進入脊髓和中樞神經。

技術:由專業人員將一微細導管置入腰段硬膜外腔,通過此導管連續注射止痛藥物。

藥物:極低濃度的局部麻醉藥和少量阿片類藥物的混合稀釋溶液。


生孩子打了無痛分娩的來回答一下

就是在開兩三指的時候,麻醉醫生過來打一個濃度計量小的椎管麻醉,你需要側著身子,腿蜷縮起來,盡量靠近胸前,麻醉醫生在你的脊椎後面用一根很粗的針送一根管子進去,然後管子和電子注射泵鏈接在一起,一會你就會覺得不疼了,可能腿會有點麻麻的,適應一會就好了,但是這個在你開六七指以後就沒什麼作用了,還得是疼著自己生。中間的過程會好受一點點。


生孩子用了無痛分娩,麻醉師來了之後讓側身躺好,說我現在要給你的腰部打針了,你別亂動,但針扎進去之後我還是動了一下,然後重新紮了一針。我一直以為這樣就完事了,因為我對麻醉類藥物敏感之極。其實沒有結束,是腰部那紮了一個小針,連著管子和鎮痛泵,鎮痛泵控制計量,及其緩慢的輸著麻醉藥。這是後來生完拔針我才知道的。

無痛分娩真的拯救順產媽媽們,我覺得上了無痛,再陣痛就完全可以忍受了。之前看知乎有些人問,怎樣說服家人用無痛分娩。我當時在懷孕的時候就給我老公說,如果我順產,我要無痛分娩,你要給我簽字!一定要給我簽字!不然我跟你沒完。我老公只問了一句:無痛分娩對你有危害嗎?我說:沒有,很安全。然後在我進產房的時候,我說我要無痛,我老公立馬簽了字。我爸媽,我公婆完全沒有參與的機會。在我生完之後,我親媽好給我說,打無痛會腰痛。然而,已成事實,我誰都不需要解釋。所以,只要你老公願意簽字,你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老一輩人不理解,也不用強求。


剛剛生完。

在生之前所有人都告訴我現在有無痛分娩不會受罪的。

然而當我打了兩隻利多卡因再加次葯之後仍舊疼的死去活來。

有些人打上可以一直睡到宮口全開。

體質原因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