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論中線段劃分的困惑:纏師前面說過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後面又給出了線段依照特徵序列的劃分標準,線段究竟該如何劃分,參照哪個標準?對應線段劃分,總是有些拿不準的地方,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希望前輩指點。


【百度網盤】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jY80dYmIxYTsD2azEQcRzg 提取碼: 729j

附加一份不錯的分筆分段基礎PPT教程,裡面有動畫演示,內容全面,適合學習參考: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xfIqEL48cfb2kYfAoeRJOA 提取碼: 9fvv

全網最好的纏論指標公式,通達信分筆免費使用,安裝使用視頻教程如下:

Sina Visitor System?

weibo.com

這份ppt配合這篇帖子看,基本上纏論筆段就沒什麼問題了,希望對大家學習有幫助。

很多人不僅對線段有困惑,對纏論學習也很茫然,之前寫過一個較系統詳細的答帖,也把它拿過來,給大家可以做個參考:作為新手小白,怎麼來系統全面的學習纏論,如何正確的認識纏中說禪理論並用好它? 裡面對纏論的幾個核心問題作了總結探討。


一直以來,線段是纏論學習攔路虎,絆腳石,多少人因為線段搞得暈頭轉向,在纏途中迷失了方向。線段也是纏論界歷來的紛爭之處,纏論羣裏80%的口水仗都是因為線段引起的。今天就來細說一下纏論中線段的來龍去脈。

筆段是纏師進行量化走勢的最基礎的,也是最能夠精確化處理的,有明確定義的,最方便新人學習掌握的,可謂是纏師手把手的,精心為大家打磨的一把黃金手杖。從纏師行文的篇幅來看,後期很多文墨都集中在筆段的細節方面,纏師想給出一套比較完備的量化基礎來,越是基礎的,細節的東西,也是繁瑣,當然並不是簡單的一個量化規則,而是筆段的每一個定義的細節,都反應了對低級別多空上方的攻守變化轉折的過程描述,從筆的K線數量要求,空間要求,線段的破壞情況分類,每種分類下的多空含義,每個細節都凝聚著纏師的智慧。

於此同時,筆段作為遞歸起始的A0,也打破了走勢和中樞遞歸定義的嵌套怪圈。但我更傾向於筆段是對短期多空雙方鬥爭的一個精確刻畫,筆,分型,中繼or轉折,延伸出線段,然後筆破壞,線段破壞,微小級別的多空雙方較量。

線段不是一開始就有的,是纏師在給大家講解纏論的過程中逐步構建成型的,從引入線段,提出線段基本定義和要求,到利用線段特徵序列精確刻畫線段,是一個循循漸進,逐步求精的過程,從開始的模糊定義到後來的精確化定義,最終形成特徵序列為核心的判斷方法,最後詳細論述了線段形成過程的心理意義。按照這個路線來把線段的來龍去脈弄清楚,就不會被線段所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纏師所包含線段論述的文章都找出來,然後按時間順序來一一閱讀,這樣下來,線段也就不會有什麼困惑了。

我們在纏師所有文章列表中搜索「線段」,然後按照時間順序排序,就可以大致得到纏師構建線段的時間脈絡,在不同的時間節點,纏師對線段的定義是有些差別的,線段究竟是什麼樣的,它並不是一下子就是它最終的模樣,有一個循循漸進的進化過程,大多數人接觸線段都是以最終特徵序列的模板入手的,然後又被前面一些東西混淆,所有的東西混在一起,就腦子一團漿糊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也不知道該聽誰的。其實,最靠譜的,就是自己去理一下,一切都會明白。

有搜索結果我們可以大致看到纏師引入線段的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 通過實際K線圖初步引出線段

在2007-05-23到2007-06-21 這一個月時間,纏師連續發表教你炒股票53-61課,這些課程以1分圖的K線走勢為素材,以實際圖解來給大家分析走勢,在這個過程中,纏師把構成最低級別中樞的最低級別以下的高低點叫做線段,這個叫法有點類似於中學所學的,平面上兩點和它們直接的連續構成線段,而這裡的只不過是因為有時間序和高低,因此,線段其實就是高低點的連線。而這種高低點是按照什麼邏輯劃分得來的,纏師並沒有詳細說明,只是根據實踐標號過程中,給出了一些標號成立與否考慮的具體思考,這個典型 的可以參考第57課:第57課 當下圖解分析再示範

主要還是線段區別於有結構(中樞)的高低點(走勢)的一種特殊叫法,換句話說,對於有結構的一段高低點走勢叫趨勢或盤整,它必須包含中樞;而在最低級別以下的一段高低點走勢就叫作線段,更通俗一點就是一段高低點。而這個高低點如何劃分,主要是通過力度強弱變化。這個時候還沒給出具體的標準,只是大概說這裡不夠強,類似含糊的說辭。而後來的特徵序列,就是一種精確刻畫力度變化的好方法。特徵序列分型是否形成,以及特徵序列破壞的兩種情況,都是力度大小的不同體現。

58課也有類似的講解,但也只是就具體情況從力度上做一個局部講解,並沒有具體給出什麼是線段的定義來。

59課依舊如此,纏師想通過實際K線走勢來告訴大家,線段是什麼樣的, 讓大家自己去體會總結如何劃分線段,這種帶有啟發式的教學,有點類似於歐美的啟蒙式教學。而我們國人思維慣性就是習慣接受一些具體的規則程式化的東西,而不是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來做,這個劃分標準是如何得來的,考慮了哪些因素從而得到這個標準,這套線段抽象出來的具體過程的思維方式方法纔是更值得我們學習的,而不單是學會什麼是線段,如何劃分線段。

第二階段: 通過草圖給出線段的初步定義

這個階段又分為3個小階段:

2.1 抽象出線段常見典型情況加以區分

2.2 給出線段的初步定義和線段分解定理

2.3 澄清線段劃分和走勢劃分的區別

其中2.1和2.2是互為參考的,圖文並茂,只是纏師先把圖給出來了,後面看了2.2部分內容,纏師前面所畫的草圖就明白了。至於2.3,纏師專門畫圖澄清並且大幅文字講解,很是詳細。但卻是很多新人在學習線段過程中最常犯的一個致命錯誤,這也是為什麼強調學習纏論,不能只看108課,108課只是構建起了基本骨架,其血肉細微之處,纏師在解盤和其它文章裏都有詳細全面的講解。

2.2 給出線段的初步定義和線段分解定理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需要強調一下,纏師在行文過程,經常使用線段這個詞,它具有兩重含義,需要根據上下文環境來具體理解。起初的含義只是泛指平面圖上的兩個高低點連線,這種泛指就是一般意義上的辭彙。 而後一種則是作為纏論技術分析理論的一個專用名詞,和纏論裏的筆一樣,「筆和線段」,這裡的線段是有具體定義和劃分規則的。比如 在62課就出現了線段該詞一詞多義的兩種用法,注意下圖紅圈 圈出的「線段」一詞的具體所指,整個纏論行文中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和辭彙,需要結合上下文語境來具體理解。

「至於圖8,就是線段的最基本形態,而圖9,就是線段破壞,也就是兩線段組合的其中一種形態。」 這是在62課首次較正式提出「線段」名稱,並給出了線段和線段破壞的基本形式,這裡不再像前面課程中比較含糊的說辭,比較正式的給出了分型、筆、線段這些纏論中的基礎術語,為後期進一步明確線段定義和線段的標準劃分開了個頭。

至此,纏師依然沒有給出線段劃分的標準,當然,參照上面給出的基本形式,我們可以隱約懂得了線段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纏師給出了基於線段破壞來劃分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有了這個定理之後,我們判斷線段,再去看纏師畫的草圖就會豁然開朗。在學習這個定理之前,必須先弄明白兩個概念: 線段的筆破壞和線段破壞,這兩個概念對於線段劃分初級版本的理解和掌握至關重要。 「有位叫袖手旁觀的網友理解得也不錯,線段必須要被破壞纔算結束,但必須要強調的是,線段必須要被線段破壞纔算是真破壞,單純的一筆是不能破壞線段的,這就避免了一些特偶然因數對走勢的幹擾。」 這是纏師在64課中強調的線段結束的標準。第64課 去機場路上給各位補課

這個線段破壞標準其實就是線段劃分的標準,線段被破壞,就是線段結束。但是線段被破壞有兩種程度,一種是線段被筆破壞,另外一種是線段被線段破壞,只有當線段被線段破壞時,才能確認線段結束,筆破壞只是狠狠地捅了對方一刀,但並不是100%的保證一刀斃命,沒準對方來刀更狠的,先把你給乾死了。下面在65課,纏師給出了筆破壞和線段破壞的定義以及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

1. 筆破壞

有了筆,那麼線段就很簡單了,線段至少有三筆,線段無非有兩種,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和從向下一筆開始的。

對於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dj&<=gi,那麼稱向上線段被筆破壞。

對於從向下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gj&>=di,那麼稱向下線段被筆破壞。

很多人一看到字母數字一串的數學表達式就蒙,不妨自己畫圖標一下,這樣就清楚很多。d1g1d2g2d3g3…dngn 這些高低點就是構成線段的每筆的高低點順次節點頂底標號。如下圖: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裡的j&>=i+2的論述,j=i+2的情況比較容易理解,就是線段延伸不斷新高(新低)過程中,後面一筆直接破掉前面的高點(低點):

j=1+2 這種直接筆破壞比較容易理解,那麼 j &> i+2 這種筆破壞的情況就很容易被忽略,這種情況又分為兩種小的情況,都需要特別的主要:

1) 最高(低)點後續直接一筆形成筆破壞

這種j &> i+2 的情況不是直接破壞前面最近的一個高點,並且對於向上線段的最高點g5而言,它的次高點不是相鄰的前高點g4,而是g2, 這個時候d6雖然與g4有缺口,但d6低於前面整體的次高點g2,這時候也稱為下筆g5d6破壞向上線段d1-g5。 這種筆破壞情況容易被人忽略,在後面基於特徵序列標準劃分的時候,這種情況也是屬於第一種破壞的,這點也是線段劃分中需要特殊注意的情況。

2) 最高(低)點後多筆後形成筆破壞

另外一種 j &> i+2的情況也屬於筆破壞,如下圖所示:

這種情況下,筆破壞的出現並不是在最高(低)點後接下來的一筆直接發生的,而是其後若干(大於等於3)筆後出現的筆破壞的情況。而這種情況在後面的基於特徵序列的線段劃分標準下,屬於存在缺口的第二種情況。

2. 線段破壞

在弄清楚筆破壞之後,線段破壞就會容易理解一些。 先看下線段最基本的要求:「線段有一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線段的前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這個前提在前面可能沒有特彆強調,這裡必須特彆強調一次。線段至少有三筆,但並不是連續的三筆就一定構成線段,這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

左邊連續3筆且有重合就是基本的線段,而右邊雖然是連續3筆,但這3筆之間並沒有重合,所以這種情況就不構成線段。

當然,在有重合的情況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第3筆不創新高或新低,就是第一筆包含第三筆的情況,這種情況纏師沒做特別說明,也是滿足上述基本要求的,暫也作為線段來處理。

「由上麵線段被筆破壞的定義可以證明:

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當且僅當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的其中一筆破壞。而只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麼必然會形成一線段,換言之,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

這裡說的線段被破壞,就是真正的被破壞掉,也就是線段結束的意思,和線段被筆破壞是兩個意思。我們來看一下線段被線段破壞的情況分類:

第一大類: 第一筆出現筆破壞

這種情況又分為第三筆新高新低 和 第三筆被第一筆包含:

上圖左邊是第一筆直接筆破壞,然後第三筆創新高新低,其實就是第一種破壞後延伸出新的線段,這個時候是一定能夠確認前一條線段結束的。

上圖右邊是第一筆直接筆破壞,然後第三筆被第一筆包含,這種包含情況未能新高新低,其實是一種未定的狀態,但是按照當前這個線段分解定理,也是滿足線段破壞的,也是確認前一段結束。後面纏師對這種情況進行了補充:當後面走勢突破第一筆的高低點後,才確認是前一段線段結束,或者前一線段延續,當然這是後話,按照當前定理是ok的。

如上圖所示,綠色圈內出現第一筆直接筆破壞後包含第三筆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後續走勢未突破第三筆範圍前(淺藍色方框內),屬於情況未定狀態,當後續走勢突破了第一筆的範圍後,就可以確定是前一段延續,還是前一段結束。

當然這種情況在後面的基於特徵序列的線段劃分標準下,因為存在特徵序列標準化,會進行包含處理,因此這種情況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第一大類: 第三筆出現筆破壞

在這個線段分解定理下,上面兩種情況都是屬於線段破壞線段,都可以確認前面的線段已經結束。但是這種情況如果按照後面的特徵序列標準來看,屬於第二種情況,前面的線段是否結束,需要接下來出現反向特徵序列的分型纔能夠確認,當前是確認不了的。比如下面情況,雖然出現了線段破壞線段,但是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來看,後面沒有出現反向特徵序列分型,直接新高或新低,這種情況下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仍為一段延續。

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來看,圖上兩個均為一段延續;但是按照初期當前這個線段破壞線段的分解定理來看,上圖兩個均為3段。

當然,也存在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來看是3段的,但按照當前這個線段破壞線段標準為一段的情況。比如下圖所示:

上圖粉色圈處3筆連續重合中,並沒有形成對前一段的筆破壞,也就是沒有形成線段破壞線段的情況,因此,按照當前線段破壞線段的標準,這裡並不能判斷前一段的結束。但是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來判斷來看,前面兩段都可以確認結束了,第三段也一定有,只是還在延續中。

通過上面的分析對比,我們很容易看到兩種線段劃分標準的異同點:在第一種破壞情況下,兩者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線段破壞線段標準允許第三筆包含在第一筆中的情況下確認前一段結束,而特徵序列標準通過標準化處理,會直接過濾掉這種情況。而第二種情況下的處理,兩者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上面已經具體分析過:線段破壞線段的標準,主要強調對前麵線段的破壞,以對前麵線段破壞情況為主要參考;特徵序列標準則是關注後面力度的轉折情況,要求必須出現反向特徵序列分型,兩種側重不同,導致結果不同。

2.1 抽象出線段常見典型情況加以區分

在搞清楚纏師初期線段劃分標準後,再回過頭來看下纏師在2007-06-23 16:15發表的《週末,用股票長沙各位一把》,這篇文章發表在上述線段破壞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之前,是纏師經過抽象,把線段分解中常見的典型情況進行抽象,畫成草圖,來讓大家對線段有更深入的認識。現在回過頭來看草圖,就更能明白纏師的用意,而這兩幅草圖也被很多人誤解,歪解。

「中午剛腐敗結束,晚上接著來,接著的一週轉戰N省,腐敗到底。有點空閑,學著畫了兩圖,週末音樂會開不了,就用股票長沙各位一把。圖一里的圖形都是等價的,都是一線段;圖二里,區分了一些容易混淆的。隨手畫的,各位湊合看吧。」

單看纏師這段話,不難理解,纏師畫了兩幅草圖,第一幅都是一線段的;第二幅裡面畫了一下容易混淆的(線段劃分的情況),正常語文水平應該不難理解纏師的用意的,兩幅圖都是用來給大家區分線段劃分的。但是偏偏有人搞不懂,卻又自作聰明的胡亂引申,把第二幅圖當成纏師講解級別的「寶貝」去胡亂的套弄,到頭來,線段沒整明白,級別更是一盆漿糊。 按照前面的纏師初期線段破壞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來看待這兩幅草圖,就會或然開朗。

對應第一幅圖,纏師說上面都是一段,按照線段破壞線段的定理,途中畫圈的兩處也可以暫認為是三段,但是這兩處均屬於第一筆包含第三筆的情況,後面都選擇向下突破,按照後期補充的來看這兩處也屬於一段的情況。而按照特徵序列標準,這兩個屬於一段沒有任何問題。

對於草圖二,這幾幅區分的圖的爭議向來比較大,但是我們看完後面的線段破壞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後,就不難明白纏師的用意。

第1組圖,左邊1段無疑;右邊安裝線段破壞線段,可以劃分出3段,只是中間一段屬於第一筆包含第三筆的情況,也可以畫為一段,這是後來又補充的。

第2組圖,左邊3段;右邊其實和第一組圖右邊的類似,也是第一筆筆破壞,後面第三筆包含在第一筆,但是區別是第三筆的反抗力度過於小了,這種情況明細不能成段的,纏師在前面幾課實盤K線標號有過類似的情況。在第一筆直接筆破壞,第三筆包含在第一筆中的情況下,需要保證第三筆的力度要與第一筆的力度不能有太大懸殊,要基本相當,否則第三筆力度過小,就可以忽略了,在畫筆的情況下,很可能就不成筆。

第3組圖,左邊1段無疑;中間因為沒有形成線段破壞,因此也是1段,所以前面副圖等價;右邊的圖和中間的圖類似,也是沒有形成線段破壞,但是纏師此處重點標出小級別轉大級別,雖然沒形成線段破壞,但是下來3段類走勢明顯不背馳,後面形成五段類盤整,後面反彈級別明顯是大於前面下跌的,此處小轉大成立,從級別和時間換空間角度來看,此處為特殊處理成段。當然這裡並沒有真正的中樞和走勢,因為是線段以下的級別,此處只是運用類似的思想來做特殊處理。特殊處理後,右邊為3段。

第4組圖,左邊1段,右邊3段,顯而易見。

第5組圖,左邊沒有形成線段破壞線段,仍為1段;右邊線段破壞線段,分為3段

第6組圖,左邊第4-6筆沒有形成線段破壞,前面一段延續,後面形成線段破壞,整體劃分為紅色兩段;中間劃分為兩段,因此,前面兩個等價。右邊連續形成線段破壞,都是第一種破壞,四段無疑。 但是,如果按照特徵序列標準來劃分,左邊則第二種破壞後出現反向分型,同時為反向分型為第一種破壞,前兩段同時確立,後面連續第一種破壞,因此整體四段;右邊也是四段無疑。按照這種劃分標準,則左邊和右邊兩圖等價,與中間圖的兩段則不同了。

因此,纏師長沙草圖的這兩幅線段示意圖,主要是基於前期線段破壞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的劃分標準來對線段進行抽象對比示意。只是後期又對第一筆直接筆破壞後包含第三筆的情況做了一定的補充。同時類比走勢小級別轉大級別的情況,對這種沒有形成線段破壞的特殊情況做了特殊的劃分說明。

對於長沙草圖的嚴重誤讀誤解主要是有人把纏師畫這幅圖的意圖誤以為是在說明纏論級別的東西,因為上面如果當成走勢級別的話,有些情況可以解釋,但是也有些是明顯不通的,加上「小級別轉大級別」這個標註,就容易讓人往級別上去聯想。但是,只要能閱讀纏師文中交待的意圖背景和後面接著講述的線段破壞線段的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很容易明白纏師草圖的意圖。

纏師在2007-07-17 22:34:40發文《出題考考各位,有空的都請進來》,文中出了一道線段劃分的題目,現在按照前面講的標準,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了,不妨自己判斷一下:

「問題很簡單,請各位仔細分辨,這些圖形,在實際走勢中都會經常碰到的。另外,像分型、筆、線段這些的分辨,只能根據定義,不斷看圖,熟能生巧,沒有任何其他辦法。這是有標準答案的東西,定義就是權威,其他一切都沒意義。」

第二天,纏師就給出了答案,應該是比較簡單的,難不倒大家。不明白的可以再回過去看看前面講解的內容。

而關於線段和中樞兩種視角混淆在一起的錯誤認識,纏師是專門花費大量筆墨來說明這個問題的,下面我們來看下第二階段的第三小節。

2.3 澄清線段劃分和走勢劃分的區別

線段劃分和走勢劃分完全是兩碼事,是兩套不同的劃分體系。儘管線段劃分前後有兩套規則,但是基本上主旨思想是一致的,都是根據多空雙方持續和轉折的一個刻畫,只是前後衡量標準略有不同。而走勢劃分是基於中樞分佈,對走勢的分解,核心是基於中樞的走勢結構。但是經常有人在劃分線段時候去考慮中樞,在分解走勢時候又去考慮特徵序列,把兩種混為一談,對纏論學習都是很致命的,線段劃分關注的是高低點的轉折變化情況,走勢劃分關注的是級別變化情況。同樣一副圖,按照線段劃分和按照走勢劃分得到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拿劃分線段的方法去遞歸走勢也是要命的。 這個問題纏師有詳細講解:

這是纏師在2007-07-19 15:29:28 發布的《在等待利空落地的日子裡》一文中提出的一個問題,如果從走勢類型角度看,兩幅圖是等價的,都一段盤整走勢。如果從線段角度來看,兩幅圖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第一幅圖是一段,第二幅圖則是三段。下面是纏師在第二天文章裏給出的解答:

「剛才掃描了一下回帖,很多網友的答案都是對的,站在線段角度,那兩圖是有本質的區別的,但如果裡面的每一劃不是筆而是線段,那麼這兩圖就是沒區別的。這是為了說明,筆、線段,和中樞、走勢類型是有區別的。筆、線段是為了在實際操作中構成最小級別的中樞,在筆和線段中,連中樞都談不上,只能用類似中樞以及相應的背馳力度方法去確認筆與線段的結束,但這只是類似,並不是說筆與線段裏就真有什麼中樞與背馳。嚴格意義上說,把線段當成最小級別走勢類型的次級別是不對的,當然,在不嚴格的意義上,可以類似地這樣認為,但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兩個圖就區分出兩者的區別來了。」

「請注意中樞的遞歸定義的存在性意義,與分型、筆、線段的操作性意義的區別。當然,如果我們能找到交易中每一分筆(注意,不是上面說的筆,而是實際交易中的每一分筆)的成交,然後按照遞歸定義,就可以構造出整個走勢類型與中樞的級別序列來,但這沒實際操作意義,只是理論上的。而分型、筆、線段,並沒有違反中樞的遞歸意義,只是用一種方法來確認具有操作意義的最小級別中樞與走勢類型,其後的一切,依然按照遞歸的定義來。如果對數學有點瞭解的就知道,兩者在遞歸的形式上是一樣的,都是an=f(an-1),唯一不同的就是預先給出的a0,純理論上的,這a0就是從每一分筆的成交開始的,但這沒有實際可操作性;所以,就要用分型、筆、線段來確認這個a0。而站在遞歸的程序上,這兩者沒有本質區別。其實,這些都是最簡單的數學,除了孔男人類的,全宇宙的人都應該明白。」

纏師上面兩幅圖和這兩段話的講解,已經把走勢遞歸的理論模型和實際可操作性模型講的很明白了,只是A0選擇更具有操作性,從最原始的每筆成交開始遞歸是理論上比較完美的,但不具有可操作性;以分型、筆、線段來確定最小級別中樞,也就是依此作為A0來進行遞歸,本質是沒有區別的,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另外,線段劃分規則只強調高低點的轉折變化,而不考慮級別;走勢劃分則重點關注級別的變化情況。一種比較錯誤的遞歸方式,就是用線段的規則來進行遞歸,線段只是構造A0的規則,遞歸的規則是基於走勢和中樞的,這樣才能保證走勢級別的一致性,假如用線段的規則來進行走勢遞歸,那麼級別將變得亂七八糟,級別一旦混亂,纏論的根基就沒有了,這樣的遞歸,也就不是纏論了。大家可以從下面的兩幅圖來進行體會:

這個圖,如果按照線段規則來看,兩幅圖是等價的,都是一段;但是如果是走勢遞歸,圖上每段都是次級別的話,那圖上兩幅圖的真實級別差距可就是幾倍的差距了,如果是按照線段規則來分解走勢,那麼這兩段就是同級別的了,這就謬大了。因此,準確認識線段劃分和走勢劃分,對學會用好纏論是至關重要的,纏師也專門多次強調這一點。切莫再把兩者混淆,混為一談了。

第三階段: 給出以特徵序列為核心的線段劃分標準

這一階段分為兩部分:

3.1 給出基於特徵序列的線段劃分標準方法

纏師提出來這套基於特徵序列劃分線段的方法,很是巧妙,令人嘆服。把特徵序列抽取出來衡量線段力度變化,同時把筆類比為K線進行標準化合併,並通過特徵序列分型來確定分段破壞完結,把K線分型理論和線段理論完美統一,真是妙哉!基於特徵序列的線段劃分標準方法主要步驟就是:先根據線段方向,找出特徵序列,然後對特徵序列進行標準化,尋找標準特徵序列的分型,然後判斷分型第1,2元素間是否有缺口,分為第一種破壞和第二種破壞;第一種破壞比較簡單直接,當即可斷定線段結束;第二種破壞則需要尋找反向特徵序列的分型來進行確認,如果沒有出現反向特徵序列分型就新高新低,則仍為原線段的延續。這就是特徵序列劃分標準的步驟和要點,具體可以參照第67課講解進行學習:第67課 線段的劃分標準

3.2 對線段標準劃分方法的兩種情況做深入細緻的講解和探討

學習掌握67課的方法後,基本可以解決90%的線段劃分問題。剩餘一下特殊情況,在進行具體學習掌握相應的處理方法就ok了。接下來課程中纏師詳細的對線段劃分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進行討論和完善補充,並強調筆段劃分嚴格按定義,依法不依人。同時,在第72課中,纏師明確說明瞭線段劃分前後兩套標準的區別,線段破壞線段的規則是略帶有模糊的,而特徵序列標準則完全精確化了:

再例如,64課裏,由於沒說特徵序列的元素之類的概念,所以裡面關於線段一些論述都如同用高、低點定義上漲、盤整一樣,不太嚴格,到67課說了特徵序列之類的東西後,定義就是嚴格的,所以在67課裏,本ID說「本課,就是把前面「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精確化了。因此,以後關於線段的劃分,都以此精確的定義為基礎。

關於線段劃分的一些細節問題,會在後面課程學習中陸續講解,同時也會把相關典型的特殊線段劃分實例集中收集起來,作為線段劃分學習的素材來展示。

附加一份不錯的分筆分段基礎PPT教程,裡面有動畫演示,內容全面,適合學習參考:https://pan.baidu.com/s/1aivNuIKGBC1V25lkK_l5yw

第四階段: 給出線段及其劃分的心理意義,對線段進行深層次剖析

為什麼要引入線段?以及線段變化過程中的心理意義是什麼,纏師在83課的論述會讓我們對線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下面就原文摘錄83課內容一起學習:

「一個最簡單的問題,為什麼不能由筆構成最小中樞?其實,這不是一個問題。為什麼?因為實質上,我們是可以設計這樣的程序,也就是用筆當成構成最小中樞的零件,但這樣構造出來的系統,其穩定性極差。

眾所周知,一筆的基礎是頂和底分型,而一些瞬間的交易,就足以影響其結構。例如,突然有人打錯單,或者有人給老鼠倉送貨,那麼全天走勢的分析就大變樣了。而由線段構成最小中樞,則不存在這個問題。為什麼?一個線段的改變,不會因為一個偶爾一筆的錯誤而改變,也就是說,線段受偶爾性的影響比較少,想想要破壞一個線段的麻煩程度,就知道這一點。

從心理上看,偶爾因素是允許發生的,只要不被再次確認,就證明偶爾因素對原來的心理合力沒有大影響,反過來確認了該合力的有效性。所以,線段破壞本身,其實就反應著一種微妙的心理結構的變化。特徵序列分型的引入,本質上就是去勾勒這種心理結構的變化的。就像一般的分型,三次的確認才能構成,特徵序列的分型,本質上也是一樣的,這樣的確認,其有效性就極大增加了。由此構成最小中樞的零件,纔是合適的。

如果說三個K線的折騰就可以決定一筆的轉折,那麼一個線段的破壞轉折,就需要三個特徵序列分型的折騰,這樣,市場買賣雙方都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應,從而使得體現出的合力痕跡,當然具有了一定的延續性。而一個線段,至少由三筆組成,這也使得轉折後的新線段,同樣可以讓合力得到充分體現,而對比這兩個不同方向的線段,買賣雙方在相應時間內的心理、實力對比,就一目瞭然了。

更重要的是,線段破壞的兩種方式,是有著很大的心理面不同的。第一種方式,第一筆攻擊就直接攻破上一段的最後一次打擊,證明這反攻的力量是有力的,再回來一筆,代表著原方向力量的再次打擊,但反攻力量抗住並再次反攻形成特徵序列的分型,這證明,這反攻至少構造了一個停歇的機會。最壞的情況,就是雙方都稍微冷靜一下,去選擇再次的方向。而這,就恰好構成了最小中樞形成的心理基礎。

中樞,其實就是買賣雙方反覆較量的過程,中樞越簡單,證明其中一方的力量越強大。中樞的複雜程度,是考察市場最終動向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一個超複雜的中樞過後,就算一方贏了,其後的走勢也是經常反覆不斷的。

而且,在同一趨勢中,相鄰兩中樞的複雜程度、形態,經常有所區別。為什麼?人都有提前量,而提前量,經常就是找最近的模本去抄襲,這樣,等於在買賣的合力中,都加了一個提前的變數,從而造成整個結構的變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理,所謂不會二次跨進同一條河流,這本質上由人的貪嗔癡疑慢造成的。

至於線段的第二種破壞方式,本質上是以時間換空間,反攻開始的力量很弱,需要慢慢積累,這一方面代表原方向的力量很強,另一方面,又要密切關注是否會形成骨牌效應,也就是開始的反攻力量很小,卻能迅速蔓延開,這往往證明,市場原方向的分力,其結構具有趨同性,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就集體轉向。這在投機性品種經常能看到,經常是一個小M頭就引發大跳水。趨同性,如果對於一般性品種來說,往往意味著莊家控盤程度高。

一些猛烈上漲或下跌的股票,往往甚至由於一個1分鐘的小頂分型就引發大跳水或大反彈,其原因,就是這種分力的趨同性所引發的骨牌效應。一般來說,這種第二類的線段破壞,一旦出現骨牌效應,至少要回到前一高、低點範圍內,這就是市場上沖頂和趕底時發生的V字型走勢。

分力的趨同性所引發的骨牌效應,基本上就是表現為所謂的多殺多、空殺空。特別在一些大的趨勢之後,市場的力量一邊倒,如果這時候突然來一個加速,一旦逆轉,就會發生典型的多殺多、空殺空現象。

叛徒成為叛徒之前,必然是同志,甚至就是同志中的牛人。而最危險的敵人,總是志同道合的所謂同志的背叛,同一陣營內部的塌陷纔是最有殺傷力的。無論多頭空頭,死的時候,沿著那滴血的刀看上去,那雙眼睛,一定是你最熟悉的。」

經過以上四部分對纏論線段不斷演化的來龍去脈的論述,希望大家能對線段的學習有所幫助,正確的認識和運用線段,早日自由於線段,在纏論學習中取得更大進步。完!

附加一份不錯的分筆分段基礎PPT教程,裡面有動畫演示,內容全面,適合學習參考: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xfIqEL48cfb2kYfAoeRJOA 提取碼: 9fvv


線段的劃分及其簡單,不是說沒有複雜的,只是及其少見。

作為線段的劃分,只有一個標準,即:線段破壞線段。

所以線段破壞具有滯後性。

也就是說,你親眼看見第二條線段的出現,就可以百分百的證明第一條線段的被破壞。

而如何破壞的,只需要對線段破壞線段的兩種形式加以研修,就可以登堂入室了。


1.按照纏論的幾何規則,肯定是沒有問題的!你這裡的問題大多情況下,是由於實際操作圖形上的彆扭導致的,心理困惑!

2.纏論對於筆的定義,在時間上精確的,就是幾根為一筆之類的,但是對於筆的波動空間,是缺乏定義的,這種對波動空間的定義完全由實際的走勢空間自行去規劃了!這個問題從筆延伸到了線段、中樞、走勢結構!

3.交易並不是交易時間,幾何也不是時間的幾何,必然需要有對空間的規定!纏論中真正的級別關係只有一種,那就是段由筆構成,但是如何構成這個是缺乏規則的!這一點上連筆的規定都不如!所以纏論在級別上實際上是一種自由級別,由市場自行決定!所謂的多少分鐘之類的是什麼級別,都是非常模糊的,之所以有時候有效,是因為筆是由時間定義的!

4.如果我們對筆的空間進行限制,這就自然能限制段的空間,以至於最後的中樞空間!把時間和空間聯繫起來,就是一種完整的現實運動了!

這一點上,你可以參考《難論》中對於走勢結構與段之間的關係,就會一目瞭然:

在理論和實踐中都不可能去無限追溯起點,因為行情最開始那一段的起點,不存在任何轉折意義,其不符合高低點的定義。那麼我們在定義的時候,唯有從第一段的轉折點開始纔有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高低點誕生。

在實際的操作中,如果不這樣去處理,就出現了理論上的內在盲點,必然溯無可溯,在源頭上就會出現錯誤,最後必然只剩下合約價格的起點,而起點無高低點之說,如果有,那一段中的任何一點都可以截取出來成為高低點了。而前後走勢共點共段,這樣的設計就必然使得操作總是需要受制於前方的走勢,所謂的走勢定義中各元素內在邏輯就不統一,這就作繭自縛了。

也就是操作必須具有獨立的操作結構邏輯,這個邏輯就是教程關於走勢的定義,第一段的起點,由於在整個走勢中是共有的,其無法完成對走勢的獨立定義,故而不能算作走勢的高低點,只能稱之為走勢的起點。

而在本體系中,走勢結構由段構成,段又構成新的走勢結構。這裡只存在段與段之間,依時間與空間的自然鏈接,並不存在段與段之間的組合規則,也不存在走勢結構與走勢結構之間的組合規則,這樣就保障了段和走勢結構的獨立性,並不會受制於起點的不同,而觸發組合規則下的走勢變化。

在實際的操作中,只要保證了段或走勢結構的完整性,買賣點就會自然呈現。實際上,你總能處理出這樣的完整性及獨立性,段與走勢結構之間的相鄰關係幾何性地保障了這一點。

這就是本體系關於走勢起點及高低點的邏輯。

更多技巧盡在:

攀纏鋒祖博客 - 難論系操盤手之家?

www.myrisii.com圖標

這個問題我就不提供建議了,因為我個人對於自然美感有一定的強迫症,而線段因為其基本設計,需要處理太多的內容,所以畫出來,在趨勢的時候還好,在盤整的時候,既不自然也沒有美感,所以只是在學習之初稍有研究,之後因為和自己的興趣不符,所以就沒有過多研究了,而且線段劃分標準其本質和理論是共通的。所以如果實在有問題,調頭去研究下理論本身吧。


第一、先從基本概念及圖形的分解開始

橢圓為中樞,每一條直線為筆,線段至少由三筆構成

第二、基本圖形的分解:

纏中說禪理論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圖形的分解:最小的單位是K線,K線組成筆,筆組成線段,線段的連綿就組成了走勢,走勢分為盤整與趨勢,趨勢又分為上漲與下跌。

K線→分型→筆→線段→走勢

走勢分為:上漲、下跌、中樞

1、 K線:陰線、陽線

K線又被稱為蠟燭線,也叫陰陽燭,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線。實體分陽線和陰線兩種,又稱紅(陽)線和黑(陰)線。一條K線的記錄就是某一種股票一天的價格變動情況。K線將買賣雙方力量的增減與轉變過程及實戰結果用圖形表示出來。經過近百年來的使用與改進,K線理論被投資人廣泛接受。

當收盤價高於開盤價時,實體部分一般繪成紅色或空白,稱為「陽線」

當收盤價低於開盤價時,實體部分一般繪成綠色或黑色,稱為「陰線」

2、 筆

筆是構成線段的基礎,兩個相鄰的頂和底之間構成一筆。那先來瞭解頂和底。

頂分型:第二根K線的上點是3根K線中上點的最高點,同時第二根K線的下點也是3根K線中下點的最高點。本質是上升後轉折成下降。

底分型:第二根K線的上點是3根K線中上點的最低點,同時第二根K線的下點也使3根K線中下點的最低點。本質是下降後轉折成上升。

頂分型的頂就叫做頂,底分型的底就叫做底,根據定義,兩個相鄰的頂和底之間構成一筆。在實際分析中,都必須要求頂和底之間都至少有一K線當成一筆的最基本要求。

包含關係的中線:

筆的結合律:

兩個相鄰的頂和底之間構成一筆,所謂筆,就是頂和底之間的其他波動,都可以忽略不算,但注意,一定是相鄰的頂和底,隔了幾個就不是了。而所謂的線段,就是至少由三筆組成。但這裡有一個細微的地方要分清楚,因為結合律是必須遵守的,像圖3這種,頂和底之間必須共用一個K線,這就違反結合律了,所以這不算一筆,而圖4,就光是頂和底了,中間沒有其他K線,一般來說,也最好不算一筆,而圖5,是一筆的最基本的圖形,頂和底之間還有一根K線。在實際分析中,都必須要求頂和底之間都至少有一K線當成一筆的最基本要求。

上升的一筆,根據結合律:底分型+上升K線+頂分型

同理,下降的一筆:

3、線段:

線段 至少由三筆組成。線段的前三筆,必須有重疊的部分

線段的最基本形態

線段破壞的基本形式 也就是兩線段組合的其中一種形態(註:這裡的形態是不充分的,詳見後)

線段被筆破壞 線段無非有兩種,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和從向下一筆開始的。

對於從向上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d1g1d2g2d3g3…dng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dj&<=gi,那麼稱向上線段被筆破壞。

對於從向下一筆開始的,其中的分型構成這樣的序列:g1d1g2d2…gndn(其中di代表第i個底,gi代表第i個頂)。如果找到i和j,j&>=i+2,使得gj&>=di,那麼稱向下線段被筆破壞

線段要被筆破壞,那麼必須其最後一個特徵序列的缺口被封閉,否則就不存在被筆破壞的情況。

纏中說禪線段分解定理:線段被破壞,當且僅當至少被有重疊部分的連續三筆的其中一筆破壞。而只要構成有重疊部分的前三筆,那麼必然會形成一線段,換言之,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

線段劃分的標準 本課,就是把前面「線段破壞的充要條件就是被另一個線段破壞」精確化了。因此,以後關於線段的劃分,都以此精確的定義為基礎。

第一種情況:特徵序列的頂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不存在特徵序列的缺口,那麼該線段在該頂分型的高點處結束,該高點是該線段的終點;特徵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不存在特徵序列的缺口,那麼該線段在該底分型的低點處結束,該低點是該線段的終點;(沒有缺口:找頂分型)

第二種情況:特徵序列的頂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存在特徵序列的缺口,如果從該分型最高點開始的向下一筆開始的序列的特徵序列出現底分型,那麼該線段在該頂分型的高點處結束,該高點是該線段的終點;

特徵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間存在特徵序列的缺口,如果從該分型最低點開始的向上一筆開始的序列的特徵序列出現頂分型,那麼該線段在該底分型的低點處結束,該低點是該線段的終點;(有缺口,找頂分型下來的底分型)

線段劃分的程序 假設某轉折點是兩線段的分界點,然後對此用線段劃分的兩種情況去考察是否滿足,如果滿足其中一種,那麼這點就是真正的線段的分界點;如果不滿足,那就不是,原來的線段依然延續,就這麼簡單。

第一種情況 從轉折點開始,如果第一筆就破壞了前線段,進而該筆延伸出三筆來,其中第三筆破點第一筆的結束位置,那麼,新的線段一定形成,前線段一定結束。複雜一點的情況,就是第三筆完全在第一筆的範圍內,無非兩種最後的結果:

1、最終還是先破了第一筆的結束位置,這時候,新的線段顯然成立,舊線段還是被破壞了;

2、最終,先破第一筆的開始位置,這樣,舊線段只被一筆破壞,接著就延續原來的方向,那麼,顯然舊線段依然延續,新線段沒有出現。

包含關係

1.假設的轉折點前後那兩元素,是不存在包含關係的,因為,這兩者已經被假設不是同一性質的東西,不一定是同一特徵序列的

2.假設的轉折點後的頂分型的元素,是可以應用包含關係的。為什麼?因此,這些元素間,肯定是同一性質的東西,或者就是原線段的延續,那麼就同是原線段的特徵序列中,或者就是新線段的非特徵序列中,反正都是同一類的東西。

古怪的線段 一般來說,在類似單邊的走勢中,線段都很簡單,不會有太複雜的情況,而在震蕩中,線段出現所謂古怪的可能性就大增了。所有古怪的線段,都是因為線段出現第一種情況的筆破壞後最終沒有在該方向由該筆發展形成線段破壞所造成的,這是線段古怪的唯一原因。因為,如果線段能在該方向出現被線段破壞,那就很正常了,沒什麼古怪的。這裡有一個細節必須注意,線段最終肯定都會被線段破壞,但線段出現筆破壞後最終並不一定在該方向由該筆發展形成線段破壞。

注意:這裡我提醒幾個點:

1、使用級別時一定要明白自己做的長線還是短線,長線最好以周線去選擇股票,要明白大週期走好了小週期纔有足夠的獲利空間。

2、頂底分型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看第3根K線處於一個什麼位置?是陰線還是陽線在去確定一筆是否結束。

3、中樞使用的時候要知道是本級別還是次級別,這個很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