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還沒有任何興趣的時候,需要逼一把嗎,畢竟很多都是幾歲的時候開始學習的


我不知道你所說的「逼一把」是什麼意思。

要是我小時候見識過的,表妹一天不練琴就被她媽媽拖到家樓下的操場跪著,她在上面連續不斷罵一小時那種逼。

那我只能說,如果你不希望親子關係一崩潰到底,就千萬不要嘗試。

要只是拉著她去多嘗試一些興趣愛好,比如試試課之類的,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

小孩子很多對特長沒太大概念。他們的天性就是玩——要等到有一定的虛榮心,看見同學都在學這個那個自己也想學,說不定就晚了。

培養興趣愛好還是越早越好。

多去試課,先上個一兩堂。感覺ta喜歡有興趣,注意力專註,願意嘗試,就報班;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總喊著要走,那就換。

反正我長大以後看見那些靠特長在學校或者工作單位吃得開的,都非常羨慕。不光培養氣質,開拓視野,吸引異性,以後還能掙錢呢(我們以前公司就有籃球特招入職的。)

@知乎親子


不應該。我小時候學過硬筆書法,學過素描,到現在已經都不會了,用進廢退,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講真,孩子的人生其實很長很長。如果一個特長只在孩子幼年期的短短几年之內存在,那從長遠其實這個特長是不存在的,學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

而人堅持一項自己一開始就不感興趣的活動,長期堅持是非常困難的。發自內心地喜歡,才能讓特長成為自己長大之後的興趣愛好,才能長期擁有這一項特長。

既然孩子沒有興趣,那你如果要是逼他學,一方面效果肯定不好,二方面你什麼時候不逼他了,他也就不學了,短短几年功夫,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有這個精力和資源,還不如培養孩子去學點他喜歡做的事情。


今早還和一朋友聊天,她家小時候也學過一段時間輪滑,後來就放棄了,今年上2年級啦才開始孩子自己說想再學輪滑,一起學的都是3,4歲的孩子,她感覺孩子在裡面很突兀,但是孩子倒是沒什麼感覺不好,就這麼學著,孩子學的很起勁,用她媽媽的話說現在,孩子一節課學的效果和熱情好於之前的3節課。

那第一次學的時候是應該逼還是不逼呢?我們也沒有答案。

但是,能讓孩子產生興趣,主動的想學絕對不是靠逼的。

這是另外一個朋友給我發來的孩子塗色作品,孩子也6歲了,作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多都在學習畫畫,藝術,她一直有顧慮,但是孩子也沒什麼熱情,上次買了塗色積木,和孩子一起慢慢的塗,說有種循序漸進的感覺,而且孩子很能靜下心來來,作為家長她也感覺很治癒。

這算不算也是畫畫藝術的一種呢?塗色,然後把不同的積木塊拼接成動物、房子等等。

讓孩子產生興趣,有很多種方法和引導方式,有時我們可以換個形式再試試呢。

我是大樹和棉花,程序員媽媽,帶著孩子玩積木,設計了上百種積木創意玩法課程,也喜歡和孩子一起學少兒編程,你對這些也感興趣的話,歡迎添加微信:撒哈拉 saharay9 我們共同交流!


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學特長,但也不一定是逼著學!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題主就能肯定孩子沒有任何興趣嗎? @知乎親子

有沒有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呢?咱不說每個孩子都會是天才,但總有一個閃光點

比如孩子喜歡搭積木,那您可以去了解一下樂高積木,有很多樂高積木的課程,還有相關編程。

比如孩子在和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喜歡錶現自己

在孩子幾個月的時候應到律動音樂,會手舞足蹈

孩子很善於分辨顏色,像鵝黃色、淺黃色等等

孩子喜歡哼唱兒歌,並且學得很快

這些都是孩子的閃光點,都是可以挖掘的,比如學習口才、畫畫、舞蹈、聲樂等等。

可以帶著孩子去嘗試,再結合老師的建議,做決定。

在孩子還沒有任何興趣的時候,需要逼一把嗎?畢竟很多都是幾歲的時候開始學習。

題主的疑問,好像是在看到別人家幾歲孩子在學某某某

也想讓孩子來學,可是又不知道讓孩子學什麼,就覺得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

如果你有認真去了解自己的孩子,肯定能從我說的幾點裡面找到孩子擅長的。

然後接下來,你可以帶著孩子去嘗試,現在各種特長班都有試聽課,盡量找那種家長也能旁聽的機構,讓自己對孩子的表現能心裡有數。

線上也有課程試聽,可以自由選擇,你總會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一點。

有了方向,當然我們想得是孩子一定要堅持下去

等學習一兩年,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再聽取孩子的想法、表現,和結合老師的建議,看是否繼續。

如果只是陶冶情操,完全可以按照孩子的個性發展繼續學習。

如果孩子很喜歡並且特別擅長,那孩子自然會儘力去做。

但不管大人小孩,都會有偷懶懈怠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並不是一味的逼,而是有信服力的去引導孩子!

要知道半途而廢的人那麼多,做個普通人也未嘗不可!至少都嘗試過!逼迫孩子,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等你閱覽

有特長真的那麼重要嗎?

嗨,我是小萌,一個跟著倆娃學習成長的全職媽媽

正致力於視頻分享記錄育兒、手工玩具、科學探索孩子不聽話一直哭鬧時,很想打孩子怎麼辦?五歲孩子生氣了總說「你走開」「你不要理我」,可以真的走開,不理他嗎?如何誇獎孩子才能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有哪些好的方式方法?

有時候情緒失控,對寶寶發脾氣,這會影響我們的親子關係嗎?

怎麼做幼兒數學啟蒙?直接教她數數字她一會就沒興趣了。?有哪些簡單有趣的科學小實驗,能讓孩子從小對世界充滿好奇?視頻懸賞:作為一名家長,你曾經給孩子親手製作過哪些玩具?可以展示製作過程嗎?如果這些正是你需要的,歡迎分享給你愛的人也歡迎評論區說一說你的意見,這將是我不斷成長的動力!感謝您的閱讀!也歡迎您去【三十而已全職媽媽們帶娃記】的圈子

三十而已全職媽媽們帶娃記 - 知乎?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www.zhihu.com圖標

一起互動參與育兒,無論是全職和職場媽媽,特別期待您的加入,一起討論育兒小妙招!

期待您的到來!一起經營屬於我們的圈子!



我想起了季羨林先生的《清華園日記》。

二日

今天作Faust的Summary 無論多好的書,even Fausteven Faust。 只要拿來當課本讀,立刻令我感覺到討厭,這因為什麼呢? 我不明了。 過午看女子籃球賽,不是去看想[打]籃球,我想,只是去看大腿。 因為說到籃球,實在打得不好。 三日 今天整天都在預備Philology,真無聊。我今年過的是什麼生活?不是test,就是reading report,這種生活,我真有點受不了。

《清華園日記》 季羨林/著

大師在成為大師之前,和普通人沒什麼兩樣。而且就算成了大師,也是個普通人。

但是儘管苦難枯燥,大師者仍能堅持,

發現所學中的樂趣與奧秘,故能加勤加勉,以期永進。

但是這前提是,自己堅持並發現其中的樂趣和奧秘。

也許大多數人無法做到的不是培養興趣,而是堅持興趣。

因此,嘉欣希望家長們不必給孩子們太多壓力,最好的方法是給孩子們渠道去探索世界培養愛好,並在孩子們感到爛倦的時候,鼓勵他們,或者嚴厲地予以教誨,讓他們的意志在家長們的幫助下更加堅強,真正在興趣上越走越遠。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