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華晨宇的是說唱,但絕不能說是嘻哈。講的粗略一點,說唱是一種表演形式,嘻哈是一種風格。

他的風格更偏向於搖滾,林肯公園知道嗎?

另外,並不能只憑押韻去衡量說唱作品的好壞。態度、腔調、flow、編排、歌詞等等,只有在這些做好的基礎上再融合所謂三押四押,才是真的diao。

這點就讓我想到中國em了。

emmmm……

只是個人見解,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大佬指出。


最近一段時間,華晨宇的新單曲《好像愛這個世界啊》霸佔了網易雲首頁的推薦。雖然我對於流行歌星並沒有什麼關注,不過還是架不住一天看見十幾遍,同時抱著華晨宇會不會在新單曲中rap的好奇心態,貢獻了三塊錢。

結果讓我有點失望,一首飆高音的搖滾樂。雖然沒有rap,不過不能否認這是一首十分優秀的新作。目前賣了1100萬+的成績,除去公司和平台的分成,一首單曲就有八位數的收入,實屬嚇人,同時這首歌也刷新了數字單曲銷量記錄。

因為這首單曲,我也想到了華晨宇的說唱,先不說他的說唱水平究竟如何,咱來聊聊他在說唱圈引起一時轟動的「顆粒感」。

在《明日之子》節目中,華晨宇首次在說唱中提出了「顆粒感」這一詞。在這之前,我確實在HipHop中是沒見過這種說法的,先入為主的想法也讓我對這個觀點有些嗤之以鼻。

在節目播出後我也跟很多朋友討論了關於說唱中的顆粒感,後來在各種論壇中也搜了搜,確實在這之前,沒有人在HipHop音樂中提出顆粒感這一說法。

在樂理以及音樂演唱中確實是有著對顆粒感一詞的詳細解讀。在樂理中的分解和弦是對於顆粒感的最好解讀,在最常見的伴奏樂器鋼琴和吉他中都是十分基礎的應用。這方面的內容較為專業,我們不再詳細展開...

而在音樂演唱中的顆粒感則主要體現在咬字技法上,落在重音的字咬字應當清晰,收尾更加快速,不拉音才會有更加明顯的顆粒感。

總的來說,音樂中的顆粒感可以簡易理解為清晰,不論是伴奏音還是人聲,具有良好的清晰度才可以稱之為顆粒感。

下面的視頻就是華晨宇自我去解釋,他對於顆粒感的定義:

而在HipHop音樂中的顆粒感又該怎麼理解?說唱應不應該具有顆粒感呢?

我的想法是,說唱應該有顆粒感,但並不是必須的。因為顆粒感這個東西是要分歌也要分人的。

以Golden Age的HipHop音樂舉例,那個時期比較流行的BoomBap還有Hardcore風格,都講究比較硬朗的風格,吐字清晰是必然的,這是風格整體氛圍的要求。

但是Golden Age的音樂同樣也十分注重flow的編排,如果要將flow玩的十分流暢複雜,又不想刪減掉一些關鍵辭彙又或是fuck之類,助於情緒表達的詞,只能在某段稍加快語速,這就會造成顆粒感不足的情況。

如何兼具flow和顆粒感,就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很多情況下只能夠二選一。大家也都知道,黑人有著大量的俚語辭彙以及連讀方式。他們本身說話的方式就是能省就省,嘴都張不開的感覺。

比如HipHop打招呼的方式「what』s up」,在黑人的口語中的讀法是「窩兒辣」。而說唱本來就是街頭的、生活的,想在說唱中使用書面語法以及非口語辭彙,顯然是不可能的。

G Rap大佬Snoop Dogg的說唱就完全沒有顆粒感這一說,他也是因為風騷入骨的鼻音而被大眾喜歡。對於狗爺來說,顆粒感從來都不在他的選項之內。Westcoast或者G-Funk的風格本來就是相對慵懶比較Chill的,如果刻意的追求顆粒感反而適得其反。

所以想要每首HipHop歌曲都要求rapper具有很強的顆粒感顯然是不現實的。

在《明日之子》的節目中,華晨宇三期節目對多名選手說,讓他們回去練練顆粒感。在第二期中,最先被淘汰的王天放和嘟嘟被華晨宇評判音色不夠好,我認為這個評價和顆粒感是同一個意思。

比如王天放的說唱風格大多數是比較輕鬆寫意的,這也比較符合他的個人性格。如果強求在咬字方面刻意去追求顆粒感,可能會破壞整首歌本身的意境。

因為說唱和唱歌不一樣,唱歌因為旋律的加入可以通過旋律去塑造感情。而說唱的去營造整體氛圍感,靠的本身就是音色。如果在一首比較歡快的歌中加重重音,整體情緒的改變反而會顯得突兀做作。

如果加以改變音色勢必會影響一部分的顆粒感,派克特在新專輯中的「上不來氣」唱法很好的改變了音色,同時也喪失了顆粒感,這兩者很難有個平衡。

如果你讓一個聲音特質本就不夠優秀的人去運用技法改變音色,再去影響了顆粒感,不還是被淘汰的命么。

在華晨宇選人之前,吳青峰戰隊的比賽時。畢冉勝出,吳青峰給出的理由是,其餘人沒有畢冉所擁有的顆粒感。

我覺得這不能成為二人被淘汰的理由,因為前兩人選擇的音樂都是偏向Trap風格,所塑造的舞台氛圍與畢冉是不同的。

而Trap的唱法也勢必會改變一些詞句的讀音,這就很難做到去有顆粒感了,而Trap所要求的洗腦,燥之類的也並不需要顆粒感去營造。

你可以說他們二人的flow不夠好,詞太水,這確實都是Trap弊端,而不是與畢冉對比咬字,我相信這個理由那兩位rapper肯定也是不服的。

在華晨宇的選人環節,他第一個選擇了陸政廷,原因是他的聲音很低沉,像個獅子。確實陸政廷是個很優秀的rapper,但是我也並不認為他的rap具有顆粒感。

因為在聲音特質上,低沉和清晰雖然不是個反義詞,但也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低沉嗓音所帶有的特性不說渾濁,怎麼也得是渾厚,渾都渾了還怎麼清晰。

這也可以看出華晨宇選擇rapper的首要原則並不是顆粒感,而他淘汰別的rapper卻用顆粒感,這個我認為對於部分說唱風格並不是很重要的理由,我覺得這足以體現他在說唱方面造詣並不深。

如果硬要要求一個rapper的咬字方面的顆粒感,我覺得中文說唱圈做的最好的是法老和AR。他們咬字清晰,字正腔圓,很少使用Trap的方式去改變音調,同時也是字字分明。

我覺得他倆要是去參加明日之子,在華晨宇組拿個冠軍不成問題。二人相比較,可能還是法老的吐字更加清晰一些,對比兩人的快嘴單曲,法老是每個字都可以清晰的讀出,而AR則是有些連讀的地方,但是AR的語速要更快一些。所以單論顆粒感的話,在相同條件下,不分伯仲。

回到正題,除了在咬字方面,我覺得顆粒感也可以在flow的應用方面有所體現。我在知乎上搜了個回答,用陳粒的《小半》為例,這首歌中有著很多詞語的「排比」,比如「縱容著,任性的,討厭的,放肆的,輕易的」利用這種格式清晰的分出斷句而不是連讀的一句話。

在說唱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應用,比如Yee的成名曲《Love or Hate》中「覆蓋,無奈,無礙,To die,現實,謊言,謊言,藏在,口袋 」。這樣利用押韻和編排來使得歌曲更加清晰,更具節奏和顆粒感。

陳粒的另一首名曲《光》,則是利用Break來塑造顆粒感,第一句「光」完了之後,明顯的有個小停頓。Break在說唱中本來就是突然的停頓,利用編排來塑造歌曲炸點。既然都突然的停頓了自然就不可能去拉尾音了,顆粒感自然也就出來了。

而在Trap的三連音中,也可以看做是顆粒感的一種體現。雖然是兩三個字連讀,但要是把每個三連音停頓處看做一個整體,那就是很明顯的顆粒感了。

所以,有些flow可能會讓你的歌曲失去一定的顆粒感,而利用好flow的編排也能讓歌曲更有顆粒感。

我認為,顆粒感這個東西在說唱音樂中,絕對不是必要的。有是加分項,沒有也無傷大雅。需要因地制宜,看你的音樂是否需要這個東西。Trap則是完全不需要,我覺得還是Mumble一些更好。

華晨宇在評選時說了不要freestyle,要拿完整的作品,因為這是一個舞台。那為什麼他在評價Trap作品的時候,不是看這個rapper唱的夠不夠洗腦,舞台表現夠不夠豐滿有張力,而是追著顆粒感不放?

我想,他可能是想抓住一個大家都沒太搞懂具體意思的詞,來故弄玄虛,以掩飾自己在這方面的無知。在所有我看過的評價說唱的導師中,華晨宇的評價是最扯的,甚至沒有之一...


要用包容的眼光聽音樂,說唱本質是一種音樂手段。

有人視它為信仰,用雕琢再雕琢的歌詞寫鬥爭,命運,對黑暗與貧窮的不甘,寫自己滿心的愛,偶爾用diss和不爽的人切磋一下。這是老學校的rapper們。

有人把它做成調劑品,808鼓和擦片一起,整個場都充斥著迷幻的氛圍。男男女女走進舞池開始蹦。這種說唱的重心已經從文本轉移到了音樂。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憤怒的靈魂或者坎坷的過往。生活壓力大,輕鬆一下也不妨。這是做trap的新學校rapper們。

有人用它作種工具,做為食材炒進自己的音樂大餐,起到了獨特的效果。說唱本身也擁有快速推進歌詞的能力,可以在半首歌里完整講述一段劇情,從而為主歌和旋律留下空間。這麼做的有流行歌手,也有音樂融合方面的大師。前者如華晨宇,後者如周杰倫。

有人用它做一個人設,醉翁之意不在歌,有的是中國說唱young og,有的是「在你頭上暴扣」的網紅。沒有辦法,人總是要賺錢的。

關於前兩者,我們習慣稱他們為「說唱歌手」。

關於前三者,我們可以講他們的作品稱之為「說唱音樂」。

但無論怎樣,如果你單純喜歡說唱或者音樂本身。那麼祝你聽到更多更好的音樂。

peace。


你要知道在中文說唱發展的很長一段時期 押韻技術都是很單一的 押韻密度也不見得高 後來也有了茶米這種以不怎麼押韻也能把歌撐起來而自豪的代表 另外一位以重視詞而十分輕押韻的小老虎 以不刻意押韻把詞給寫達意為目標 可能這也影響了不善押韻的mc法老 讓他搓出了親密愛人 而且在現在 很多人在freestyle時的押韻密度都不是很高的 但是這也不一定影響他們取得好成績

最後點評一下華晨宇的rap

很明顯他的這一套是和Macklemore Ryan Lewis和NF這一些沒什麼嘻哈血液的 從別的樂種滲透過來的白人說唱歌手的思路上一樣的 那就是重歌詞 輕押韻 flow的目的是為了突出"情感"而不是為律動服務(優秀的rapper應該是可以兼顧的) 然後通過編曲和製作上(照這麼說其實kanye west也可以算在這個流派里?)補償 Macklemore Ryan Lewis就搞這一套把自己搞死了 因為後面做的即不符合傳統嘻哈樂聽眾的胃口 也不受聽其他流派的人的待見 而且沒有律動很容易審美疲勞 聽多了很累

我個人認為 華晨宇完全可以閹割掉他歌裡面的rap部分 因為就這一點來說 他完全可以換下這一套換上他更適合的東西 但是鑒於一般華語流行聽眾對說唱的審美 不換也沒有太大的問題 雖然我等嘻哈聽眾吃不消這種說唱 但是對於聽慣了鳳凰傳奇里的曾毅和各種男團和流行芭樂里的強行說唱的人來說 這應該還是比較新鮮的

而且對於沒有押韻的說法也是不準確的 他在製作異類的時候通過前地下中文說唱圈頭號流氓 趙辰龍 同志的協助下達成了連續雙壓成就 讓異類成為了流行說唱中少有的突出押韻技術的作品(流行說唱中注重押韻技術的其餘作品均被趙辰龍及其團伙控制 尤為可惡)

上圖為強行加說唱的範例


是說唱 但是只是他音樂中的一個元素

今天還想過這個問題

我在做說唱音樂,但是我最後肯定會跟流行音樂接軌,包括雷鬼funk jazz等等各種風格

做到一定高度的時候 說唱就不是說唱了 說唱只是音樂一種音樂形式 一切都音樂形式都是為音樂性服務的 這個時候 有說唱只是為了讓一首歌更飽滿更好聽 說白了 就是把人聲當樂器融入這首歌里

可據我所知只有兩個人是把人聲(說唱)當做樂器為音樂服務的

華晨宇和周杰倫

可能有些人不解 或者開杠 說華晨宇怎麼能和周杰倫比

音樂人在創作歌曲中 想法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rapper可能就是808再重一點 哪個地方加一點疊音 哪個地方做一點聲效(忘記那個英文怎麼說了)

嘻哈製作人就會從一個大的角度去看待一首嘻哈作品 但是總體還會局限在嘻哈音樂上 任憑結合各種風格還是嘻哈音樂

華晨宇周杰倫其實就是把音樂性放在第一位 人聲和各種樂器是一樣的 所以不管押不押韻 並不是說唱就必須要押韻 還是那句話 一切為音樂性服務

巴拉巴拉深夜回答邏輯有點不清楚 歡迎機智交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