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需要用零和遊戲去解釋股票,這對投資無益。零和是站在宏觀視角的一種解釋,然而單個的投資操作都是微觀操作,賺的和虧的都是真的。只有沒有玩透股票的人才會用零和遊戲安慰自己,沒有太大的意義。

股票的本質是企業融資,也就是讓你借錢給人家企業去發展。其實在企業上市那一刻,它已經通過賣掉股票給你融到錢了。只是上市之後,人們對公司前景的期待與擔憂出現分歧,加上股票可以自由交易,於是就形成了炒的特質,變成了炒作的工具。

怎麼能是零和遊戲呢?賺錢的人不會這麼認為,通過股票盤活了新經濟的證監會不會這麼認為,通過金融投資沉澱了熱錢,減少了通貨膨脹的國務院不會這麼認為,上市公司董高管不會這麼認為,賺手續費的券商不會這麼認為,拿管理費的基金經理不會這麼認為,只有沒賺錢的你,才會這麼認為。

再說價值投資,只是一種投資依據。這個世界是多元的,每個人活著都有一套行事依據,甚至是與世界格格不入的行事依據,股票有股票的規則,很多人沒有看到股票的規則本質,妄想用自己淺薄的觀念去頭頭是道的解釋股票,虧錢是必然的。

最近給朋友舉了一個例子,沒有任何經濟,財會,企業管理知識,就進入股票市場,甚至對圖形,理論研究頭頭是道,無異於一個風水大師裸身進了無人區,被禿鷹啃食乾淨是必然之事。

價值投資是一種比較接近正確答案的股票投資方式,但很多人理解的價值投資與能賺錢的價值投資方法相去甚遠,再加上人性使然,所以並不可見舉著價值投資大旗的人就發了財。

價值投資並不是指你潛意識裡覺得這個股票好,然後梭哈買入,跌了也死扛,一直等到解套賺錢,甚至泡沫膨脹也不賣,錯過整個週期後,錢也沒賺多少,你寬慰之,我這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指,明白一個股票的公允價值,以及公允價值變動的核心原因,找到低估的股票,並深刻了解其低估的原因,且客觀預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其公允價值會上行,並得到公允承認,而在這段時間內,單位時間的投資回報率比較高,且整個事件的確定性比較高,從而進行投資。

零和遊戲是一種視角,價值投資是一種因人而異的處理方式,兩者沒有必然關係。


您對「零和博弈」有一些誤解!!!

我們經常說「零和博弈」大概意思是,大盤十年保持3000點,這段時間分紅和交易費用影響較小,剩下的就是零和博弈。

或者說一個股票,從10塊漲漲跌跌過了3年後又回到10塊,這種刨除分紅和交易費因素,就是零和博弈。

必須要「回到原點」這種纔算零和博弈!

就好比價值投資買美的、格力、茅臺、萬科等等,這種價值投資,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年利潤從1億→10億→100億→1000億,股價也不斷創新高;如果買的早,僅僅是分紅的錢就覆蓋了你的成本了,更別說股價持續的翻N倍了。這還零和博弈個P啊~

價值投資買的就是企業價值,本身20億市值的企業,年利潤1億。隨著企業的發展越來越猛,年利潤從1億→10億→100億→1000億,總市值肯定也是由原來的20億開始暴漲,分紅也是每年很可觀~

其實價值投資也並不容易,對與未來行業前景和企業未來發展速度的判斷,並不那麼容易。我們現在馬後炮去看,格力美的茅臺等等價值投資很容易,但是回到10年前,就去判斷哪些企業有價值,這個是挺難的。

歡迎一起交流,祝投資愉快生活愉快!


理論上科創板創業板搞註冊制,發多少IPO都可以,只要韭菜買賬!

按照一週14家,一個月就是56家,一年將近700家;創業板註冊後,IPO可能繼續提速,一年千家不是夢。A股過去30年發了4000家,這一年是準備幹過去10年的活兒啊。

當然,也不完全是壞事,敢這麼發,說明高層準備把股市打造成蓄水池,要啟動「印股票的時代」。經濟內循環時代,股市成為推動企業融資、經濟轉型的最大推手!接下來,養老金,社保,理財儲蓄資金會慢慢趕進股市,長牛可期。


股票投資不是零和博弈,股市能夠創造財富。股市的財富是虛擬財富,虛擬財富也是財富。富豪榜上的那些人,他們的財富絕大部分都是虛擬財富。

價值投資和股市是否是零和博弈沒有必然關係。價值投資的基礎是估值,無估值無價值投資。理論上說,只要是依據估值進行的投資就是價值投資。估值的方法千千萬,估值的結果也千千萬,價值投資並不一定帶來盈利。


Grinold(2002)對股票收益進行過一個經典的分解:

股票收益≈股息率+盈利增速+估值變化率

  1. 股息率:長期為正,銀行和公用事業的股息率甚至高於國債收益率
  2. 盈利增速:如果稍微對公司基本面有研究,並且不遇到百年一見的大危機的情況下,大概率為正
  3. 估值變化:長期遵循均值回復的規律,深度價值投資者的做法就是嚴重低於估值中樞的時候買入,高於中樞的時候賣出,長期確實能夠賺錢,只不過很多時候需要忍耐。

題主說的零和博弈很多時候發生在買賣雙方在「估值變化」這一項上的高頻博弈。

真正的價值投資並不是隻看估值,而是在一定股息率和盈利增速的基礎上,選擇低估的股票進行投資,單純根據低估值買入非常容易掉入「價值陷阱」中。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