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會發生爆炸那麼發生爆炸的概率有多大?爆炸的原理又是怎樣的?又由誰或者說哪一方對此負責?如果負責那麼會負有多大的責任?


所謂的爆炸是指電池爆炸,質量合格的電池正常使用一般不會鼓包。質量差的電池確實會鼓包,不注意,真可能會爆炸。誰的電池鼓包了還會用呢。在電池不鼓包的前題下,新手機可能起熱歷害一真,一起不會爆炸。


題主可以注意一下:手機充電過程中,通常在充到90%之前,外接電源和手機本身都會有能感覺到的發熱。理由是現在手機內部的充電管理普遍採用恆流→恆壓兩段式充電模式。恆流段在前,此時電流大,電池自身和管理模塊發熱量就更高。此現象在支持QC2.0及以上的手機上體現得更明顯。到達90%之後,充電電流通常會有個跳躍式下跌,而後逐漸降低至完全停止(充電電流為0)。

玩手機的時候CPU發熱量會顯著升高,如此時手機剛好處在90%之前的恆流充電段,兩個發熱疊加,手機當然會更熱。但這種高熱是否會導致爆炸,或者爆炸概率會提升多少?答主覺得沒人能給出量化答案,其實就不該問這種具體量化的概率問題。

答主只能告訴題主問題在哪裡,用的時候注意避免。

即便是高熱,導致的爆炸也一定是極少數。這本身就是對萬一的討論。


差手機沒有熱敏電阻保護元件的話可能燒掉?三星某些被召回的機型幾率大?如果鈷酸鋰電池裡的鈷放少了,降低成本,耐熱性差了,風險更大。

但沒有很大的壓力應該不會爆炸。


爆炸的可能性都是有的,即使不玩只充電也有,以現在的技術做不到完全避免,只能是盡量降低。

還要說一下,邊充電邊玩電是來自電源不是電池邊充邊放,但是溫度高會有影響。


邊充電邊玩時,實際上是電源對電池與用電器供電,電池與用電器並聯,手機作為一個整體,並聯點阻減小,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u平方/r,總功率增大,

從功能關係入手,不充電玩手機是化學能轉化為內能光能動能,其中光能與動能較少,以熱能最多,而充電玩手機時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與內能光能動能,同樣後2者較少,因為現有充電效率問題,所以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時有相當一部分能量以內能形式散失了,在用電器功率不變的前提下,總內能的產生增加了,散熱能力相同的情況下,手機溫度上升

而手機爆炸是因為由於急劇燃燒導致爆炸,從邊充電邊玩手機上升的溫度顯然不足以點燃手機,手機爆炸的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內部散熱差導致溫度上升過高或者手機短路導致溫度急劇上升,從這2個原因分析邊充電邊玩手機有很小的因素導致手機爆炸,而手機爆炸的原因大部分來自手機本身的構造問題,這是主要原因,而一時的接觸問題導致爆炸是直接原因,邊充電邊玩是次要原因,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手機本身構造問題,那麼就是邊充電邊玩也不會導致爆炸

所以與其強制自己不邊玩手機邊充電不如買個質量更好的手機


哈,你這麼算啊,全球人類75億多。

除去老年人和嬰幼兒人數。

假設用手機的人數為40億人。

那麼邊充電邊玩的人大概是70%。

大概是28億多。

假設爆炸幾率為1%

那麼,每年將有2800萬人死於手機電池爆炸。

那麼這個數據已經遠遠超出吸毒和傳染病的死亡人數了, 手機邊充電邊玩爆炸事件就會被全世界列為「超級埃博拉」

所以,基本是不會爆炸的,我知道拿1%的數字舉例大了些,就是算著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